代嫁_第27章(1/3)
作品:《代嫁》
然,男人却面不改色,似乎丝毫觉察不到疼痛。
真汉子无所畏惧。
虞乔从小,就是在以弱柳扶风为美的审美环境之中长大,身边男子一个个咳嗽不断,望风流泪,腰细不到三寸。从未见过如此铁骨铮铮之好汉,不由油然而生敬佩,感觉这个人清纯不做作,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于是,在男人问他想要什么条件作为报答之时,他道:“我身旁缺一小侍,你既然受人追杀,暂时无处可去,何不留下来?”
这句话听着很具侮辱,实际并非如此,世家地位超然,能在他们身边服侍,别人自然高看一眼,虞乔是世家一郎,想要往他身边扑的人前仆后继。他这样主动邀请一个人,还是头一次,心中莫名紧张。
男人眸光一闪,道:“可。”
虞乔松了口气,又觉得刚刚的紧张有点好笑,他是什么身份地位?难道这个人真不知道,真敢拒绝?
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尚不知你名讳……”
“既然是在你身边服侍,便按你的喜好来吧,你想要叫我什么?”
怎么这样轻率!
名讳理应由父母宗亲,亲近的长辈提取,哪怕是小名或绰号,都是亲近的友人才能知道,虞乔从未见过这等架势,一下就红了耳根。他咳了一声,正想训斥对方太过随便,可一对上男人似笑非笑的黑眸,那双在阳光下灼灼生辉的眼睛,话就莫名其妙说不出口了。
他鬼使神差地道:“我就……唤你阿昭吧。”
“哦,有什么涵义?”
你的眼睛很亮,就像太阳。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这句话,虞乔没有说,他只是以一贯冷淡的眼神望了男人一眼,把那些奇怪的、没有道理的想法锁进了脑海。
从此,虞乔身边就多了一名叫阿昭的侍从。
在和阿昭见面的第二天,虞乔才去了书院,见过那几位声名远扬的当代大儒和院长白杨老先生,三日之后参加了书院的首试,测试的题目他统统对答如流,妙笔生花,看得监考官不断点头。
如无意外,他这次又该是首名。
如无意外,便又是一段佳话。
没人觉得虞一郎会在这次小小的考试中折戟,世家子弟不,书院老师不,寒门弟子不,虞乔自己也不。
他理所当然惯了,从未觉得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事,那些和他一同参试的世家弟子中,除了表哥吴辰有一争之力,再无他人可放在眼中。
十日之后,书院放榜,首名之席上有两个名字:虞乔,白少谦。
第27章
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虞乔的脑中难得空白了几秒。
首名有两人,虞乔,白少谦,不分前后高低。
这意味着什么?
虞乔自小到大十五年,参加的每一次策论,每一次文试,他的名字都高居榜首,一骑绝尘,从未有人能和他齐肩。要知道第一和第二之所以能分出高下,是因为有差距。
而这次有人和他齐名,这就意味着他们旗鼓相当,大儒认为他们处于同一水平。
对于虞乔而言,没有和别人拉开差距,没有把他人踩在脚下,就是失败。
更失败的是他发现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白少谦是谁?出自哪个家族?他记忆里从来没有这个人,也从未听过白杨老先生有子孙后代在书院。
下者揣摩上意,当天,白少谦的生平就被送到了虞乔案前,他仔仔细细翻阅了一遍,感觉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无言以对,无话可说。
白少谦虽然也姓白,但和德高望重的白杨老先生真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妈是街口卖豆腐花的豆花女,父不详,家中一贫如洗。但隔壁邻居是个读书人,白少谦就往隔壁跑,跑着跑着,跑出了名堂,就去进学,淑山书院不收学费,义务教育。院中书籍可自行翻阅,他在待了一个夏天,然后参加了首试。
虞乔,世家一郎,就是被这么个人分去了半席。
虞乔心情很微妙。
世家垄断学识,世家制造知识,这个年代,知识是被圈养的。一般的寒门弟子和世家子弟受的教育天差地别,按道理来讲,出身就是能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和上限。受精英教育长大的人就是比随随便便喂养的更容易上清华北大。这有理有据有因可寻,可白少谦,什么玩意儿?他受过什么教育!他连好的乐器都摸不到,他凭什么能这么6,是不是开了挂?
不过有很多东西
代嫁_第27章(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