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代嫁代嫁_第1章

代嫁_第1章(2/3)

作品:《代嫁

据,最后三十万大军破京城。

    改朝换代不过一杯毒酒。

    先帝赐死前朝国君于龙座之上,然后浩浩荡荡登基,改国号为大齐,坐上了那高高在上的皇位,从此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士族并没有深以为然,正如他们狂言而道,先帝兵肥马壮,手下善战之人不计其数,但真论起孔孟之道,治国之策,到底还是差些气候。

    是明主,就该对臣下有包容之心,该勤勉好学,善纳谏言。先帝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国祚动荡,百姓遭罪,应修生养息,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他本是农家出身,幼年漂泊无定所,后来四处征战四海为家,实在吃了太多苦头,如今伤寒加身,整日头痛耳热,也没那个精力再去翻山倒海再整河山。只求百姓安居,免受战乱之苦,而权利争夺,只能留给下一代再去谋划。

    两方心照不宣的态度,使得明面上世家依旧把握政权,私下却有不少私塾在各地悄然而起。学生多是寒门小户,年轻才俊。

    先帝在皇位上熬了十年,硬生生拖死了数位蓄谋以待的世家耆老,然后传位太子,含笑而终。

    那位太子,就是当今陛下。

    这位陛下,乃先帝之长子,于兵乱之际而生,自小在兵营马背上长大,打仗杀人一把好手,深受先帝器重,他上位之后,却丝毫不给他亲爹亲娘亲太上老君一点儿颜面,直接杀了三十二名贪污腐化的世家大臣做开门红,踩着人头坐稳了皇位。

    世家大族哗然!

    一夜之间,控诉陛下残暴不仁的上书纷纷扬扬盖满了龙案,数百名世家子弟在宫门之前怒而斥之,要求陛下收回成命。

    而回应他们的,不是以往无往不利的“允之”,而是“斩”。

    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将军兵卒好像一夜之间全部醒了过来,冲他们露出了狰狞的微笑。

    贪污犯奸者,杀,不受成命者,杀,敢喧哗而犯宫廷者,皆杀之。

    那一日,鲜血染红了宫门大殿,一直被以为是软弱无力的皇室露出了他们冷酷的真面目。

    高高在上许久的世家大族终于愕然惊恐的发现,他们已经如笼中之鸟,插翅难飞。

    ……

    从能够代替木筒珠玉的宣纸被制造出来流传天下开始。

    从私塾里的寒门学生一批一批毕业,誓死以报陛下开始。

    从皇军兵马已经包围他们,待天子一言而下便可血洗京城开始。

    十年,不过沧海桑田,白驹过隙一霎那。却也使得当年那个腥风血雨而来,行走皆是罗刹的少年太子变成了高深莫测,运筹帷幄的当今天子,他站在他的父皇身后看了太久,韬光养晦了太久,布局到今天,终于可以收网而下,一网打尽。

    世家大族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这位曾经被他们看轻的陛下,不是无能,不是不擅国策,恰恰相反,他心机之深沉,眼光之长远,堪称千古一帝,他只是在时机未到之时隐而不发,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时,他们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

    陛下欲采纳才华横溢之辈,不以身世论高低,于是陛下废除了前朝沿用的九品中正制,改以统一科考为人才选拔之标准,考试内容也不是世家擅长的诗赋词礼为主,而是策论数科,实务为重。

    就在年初三月,第一届科考落幕,陛下取贤才百人,前百名大半竟然都是寒门人士,这不由在世家脸上打了好响亮的一记耳光!打得他们心头滴血,羞愤难言。

    唯一能让他们庆幸的是当届首名乃是世家子弟,不然实在一败涂地。

    然而,这份唯一的庆幸现在也要变成最大的羞辱。

    ……

    ……

    礼官搀扶这那位贵人的手,然后在各异目光中把那只手交付到大殿中央的那名男子手中,不知有多少人看到那男子便心塞呕血,转面不愿直视。

    明昭帝身着一身喜服,神情似笑非笑地牵起了对方的手,走到喜垫之侧,他面容俊美深刻,自带三分邪气,身材高大精壮,稍稍一动,肌肉便隆起地好似要透出喜服。在喜好男生女貌,以弱不禁风为美的世家眼中,这更是他出身卑贱,血统低劣的证明。再看到被他牵着的那人纤细窈窕之身姿,更是深恨明珠暗投,暴殄天物,然而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低咒喃喃。

    那届科考的首名,经天纬地之才被天下公认的世家子弟,正是此时被明昭帝牵着手,即将嫁入皇室,当上皇后的那名贵人。

 


    代嫁_第1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