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每天看小说_第105章(2/3)
作品:《[红楼]黛玉每天看小说》
。你听我念给你。”
一则,凌氏二十五岁死了老公,兄长劝其改嫁,她咬破嘴唇, 吐血一地, 就是不肯再嫁;
二则,倪氏用滚水泼面,左眼爆出, 又以烟煤涂抹伤口,面目狞恶,媒婆见了大惊,以为见了活鬼,再也不敢上门提亲。
三则,尤氏天生美艳,有恶少上门提亲,尤氏义正词严地呵斥:你们这些好色之徒,不就是因为我的美貌吗?告诉你们,美貌是不会持久的。抓起一把石灰就往自己一对美目上抹。
“挖眼割鼻,这是一种;另有一种,”黛玉冷笑道:“好好的女人将自己与世隔绝,也是官老爷眼里守节的表现。看看这则,寡妇王氏孤灯独守高楼,两眼不看窗外四十多年;又有马氏四十五年不下楼;更莫名其妙的是陈节妇,三十年不下楼,死前交代家人:死后不能让男人抬她下楼。家人倒不以为然,让男子登楼,已死亡多时的陈节妇,居然从阴间还阳,直坐起来指责家人乱了礼数!”
湘云默然,暗想自幼听长辈所讲,这一则则故事换个说法,都是称许,似乎女子便合该守贞,若守不住便是女子之错,便道:“世人苦女子。”
黛玉想起从前未婚时因永嗔点名要送而急哭之事,知道自己从前是信了这些鬼话,因冷笑道:“正是他们的厉害之处。这里面名目多着呢,又以节妇、烈妇、贞女、烈女等四种方式最为当时人称道。寡妇守节,年数多半超过三十年者,受到旌表,称为节妇;跟着殉节或者遇到色鬼打主意,宁死不屈者,称烈妇;还有没结婚而守贞操的,终生未婚、或侍奉公婆的,称之贞女;未结婚而殉死未婚夫者,称之烈女。堪比男子考明经的科目了。”
湘云道:“从前听姑母说,有一年兴安发大水,淹没房舍。有一家结筏自救,邻里都附过去。有两个女子,十六七岁,抱着一块朽木,时沉时浮。邻里把筏子划过去,想救两个女子。二女一眼瞥见筏上有个裸男,叹道‘我们姊妹倚木不死,以为有生还之福,没想到会这样,还活着做什么!’于是携手跃入波中,说时我们家中太太老太太俱在,莫不合掌赞叹的。”
黛玉冷笑道:“正是呢,她们从前一般也是煎熬出来的。如今能去煎熬别人了,如何舍得放下呢?自然要助纣为虐的。”又道:“只是你我岂能做这等人?”于是下了懿旨,封禁《烈女传》,申饬尚书董绅,要他当以政务为先,不要无端插手妇人之事。又在各县衙设女子击鼓之处,凡女子有冤屈者,敲响此鼓,县衙不得不受理,且要记录在册,呈未央宫揽阅。此举受益者何止千百人?其后百年,民间女子无不感念黛玉这一道懿旨。
泰和二十六年,永嗔军中得了疟疾,眼看不治的消息发回京中。
黛玉早在绿纸上看到永嗔得病一事,惊慌担忧早已沉淀下去,接到密折的时候反倒沉稳,有条不紊安排着各项事务。又传皇子百岁前来,将实情告知,要他做好以天下为己任的准备。
百岁默默点头。
好在皇帝逢凶化吉,最终无恙,甚至还凯旋而归。
泰和三十年,永嗔归来前夜。
黛玉召百岁到未央宫说话,“你父皇明日便回京了。八年未见,你再见父皇时,会不会很激动?见父皇无恙归来,会不会喜悦至极?”见百岁呆呆点头,又道:“我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孩子。从前你父皇患疟疾之时,母后同你讲的话,不过都是权宜之计,既然你父皇无恙归来,你便把那些话都忘了吧――忘得彻彻底底、干干净净。”
百岁又是默默点头。
黛玉从此便知儿子是有大智慧的,不再以此担忧。
光阴好比河中流水,黛玉觉出自己老了来,不是从铜镜里看到的眼角细纹,而是从发觉自己渐渐爱上了戏文,那悠长缠绵的唱腔,像是将落未落的夕阳。
这一日,她听《锁麟囊》,歌曰: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黛玉喃喃道:“早悟兰因。”
恰永嗔退朝寻来,听见便笑了,“可是巧了,这出戏我瞧过的。还是从前先帝在时给朕讲的。”
所谓兰因絮果,说得是从前郑文公侍妾燕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这燕生了穆公,取名为兰。那郑文公多次娶妻,又杀死两个亲生儿子。公子兰逃到晋国,直到郑文公去世,才回郑国继承君位,是为穆公。这穆公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种植了一株兰花,在病时说道:“兰花死,我大概也要死了,我是因它而出生的
[红楼]黛玉每天看小说_第105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