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春风十里_第26章(2/3)
作品:《红楼之春风十里》
不要紧。
只是他向来对外是温润如玉的样子,立时出列道,“为父皇分忧,儿臣责无旁贷。”
“三皇子虽有心,可有些事啊,您实在是分不了啊。什么祭皇陵,谒泰山的事,都是太子爷的活儿。”又跳出来个愣头青御史。
左都御史瞪他一眼,头天站班啊,说话文雅些不会啊。
皇帝看着下面的人,脸上高深莫测,他在思考这些御史是为什么跳出来替太子说话,有多大几率是受人操控的。
又跳出来个御史,“太子御前失仪,陛下未曾怪罪,只是禁足,已是大恩。微臣以为,太子这等目无君上,事后也未曾上过谢罪折子……”
他滔滔不绝的弹劾着太子,皇帝心里却是一寒,太子确实未曾上过谢罪折子,他那时候还发了很大一通脾气,只是除了在场的内阁几位和三皇子,并无人知道。
这个御史是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双簧呢?
他看着下面风华无双的三皇子,制止了御史的唇枪舌战,“好了,众卿的意思朕都知道了。那就放太子出来罢,朕万寿在即,本来也有这个打算。老三,来京宗室接待可还顺利?”
三皇子侃侃而谈,将已经来的怎么安置的,没有来的剩下谁一一告知,以便皇帝了解谁比较忠心热情。
除了路很远的比如粤广闽地的,其他还没到京城的,多半是态度不好的。
皇帝听得很满意,到底是自己最心爱的孩子,总是这样的合心意。
这其实是个结交宗室的好差事,远道而来的宗室见了三皇子谁不赞一声呢,折服的人有,讨好的更是大有人在。
三皇子胸有成竹,只要太子出来,他就有办法让太子再出错。有道是一动不如一静,他自然是希望太子动一动的。
东宫里,众人接了皇帝口谕,都没有露出喜色。
太子站在原地,久久不动弹,太子妃也不打扰他,静静的陪立在一旁。
“孤是不是很没用?”
“不会,您在我心里,是最厉害的人。”太子妃握住他的手,“您该去给父皇谢恩了。”
太子抿起嘴角,嘲讽之意不言而喻,“是啊,该给父皇谢恩了。”
皇后听到太子解了禁足的消息,半点欣喜也无,“后面的路还长着。”
愉郡王是扬州的宗室,他这次的寿礼都是扬州的盐商友情赞助的,什么前朝的羊脂白玉美人瓶等等,最奇特是一只玉石寿桃,顶端是粉色,下有绿叶,竟是一块母石上雕琢而成。
三皇子和他关系不错,有幸先看了一眼,不免道,“不想扬州富庶至此。”
愉郡王立时会意,“这是小王给三皇子准备的,您觉得如何?”
“岂不是让我抢了郡王的风头?”
“现在重要的可不是我的,而是您的。”
三皇子再三推辞不得,便笑纳了,等着换了锦盒之后,和自己准备的一齐奉上。
四下无人,他低声问愉郡王道,“林如海死了吗?”
“应该死了,算着时候要送丧报来了。”
☆、第35章
众人都在等待林大人死讯的时候,林黛玉亲自做了滋补的乳鸽汤送与林如海,她有些羞怯道,“女儿先前练过两回了,父亲尝尝味道怎么样。”
林如海连喂都不用人喂,自己接过碗,忙不迭就喝了一口,喜道,“味道极佳。”
“父亲可莫要糊弄玉儿。”林黛玉笑得眉眼弯弯,极是欣喜。
“怎么会,真的很好喝,不想玉儿还有这样的手艺。”
“都是黎嬷嬷教的好,既好喝,玉儿明日给父亲再做。这乳鸽补气,正何时父亲喝呢。”
“莫要太劳累了,你吩咐她们做也就是了。”
“她们是她们的,这可是玉儿一片孝心。你要不喝给我喝。”陆翊不知哪里窜出来,手里拎了柄剑。
林如海瞪了他一眼,“怎么哪里都有你?”
“伯父要是喜欢,明儿也给您送一盅。”林黛玉起身向陆翊行礼,看他满头大汗,“可是府里热?我一会儿让人给您送个冰盆吧。”
虽是初夏,但南面热的早,也有些暑气了。
“不必不必,刚刚和严家小子练了几招,好小子,深藏不露。”陆翊扬了扬眉毛,“好在还是被我打了个屁滚尿流。”
林如海简直无语了,指着他道,“他才多大,你多大?就这点出息,欺负个小孩儿,你当
红楼之春风十里_第26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