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春风十里_第1章(2/3)
作品:《红楼之春风十里》
又给刚诞生的遗腹子赐下长安县子的爵位。
哪知博平郡主产后失调,竟觉是自己八字太硬,克死了丈夫,趁着左右无人伺候之际,悬了白绫自尽。
万幸当年刚嫁了林如海的贾敏前来探望,这才救下一条性命。光王妃冷淡,不过是表面功夫,将军府又忙着丧事,眼见母子两个无人照应,贾敏干脆留在郡主府陪伴她,一面百般安慰劝抚,一面还要费心照顾新生儿,足足辛苦了数月。
从那以后,二人亲密更胜从前,郡主更视贾敏为救命恩人。如今贾敏逝去,留下幼女,如何能不为之操心?又兼她自己也是幼年丧母,对黛玉便增一份物伤其类的怜惜。
提及母亲,黛玉落泪不止,明依澜忙用帕子给她拭泪,换了话题道,“听说你外祖母家来人接你了。”
林黛玉听她相问,渐渐收了泪,小声答道,“正是如此,外祖母怜我,特意打发了人来接我。”
明依澜又问道,“可知道来的是些什么人?是老太太身边心腹还是府中教养嬷嬷?”
林黛玉道了不知,倒是身边奶娘王嬷嬷道,“皆不是,是荣国府的三等仆妇。”
明依澜脸色沉了沉,只是当着林黛玉的面不好发作,忍下不提,笑道,“我今儿来就是为了此事。正好我不日也要进京,你不如和我同路而行,如何?”
林黛玉也曾听贾敏提过,说郡主怕触景生情,特意携子客居江南,数年未曾入都,故而迟疑道,“郡主莫不是特意为了照拂我才走这一遭?”
“你年纪小小,心思倒细,不怪我疼你。照拂你是其一,今年是我父亲五十寿辰,此行是带着骥哥儿去给他老人家拜寿。再一个,骥哥儿也大了,送他去国子监念念书,也学个为人处世。咱们娘俩坐一艘官船,他自己单独坐一艘。”
骥哥儿便是博平郡主独子,严骥,比林黛玉大两岁,今年已有九岁。
幼年林黛玉也同严骥玩在一起,只是郡主教子甚严,自严骥七岁之后,便再没有见过了。
“这样一来严哥哥岂不是没有人照顾了,倒是我的过错了。”林黛玉虽有意动,但却有些过意不去。
明依澜搂着她道,“好孩子,别怕这个,平日里我除了请安,无事也不许他进内院,好男儿志在四方,老拘在母亲膝下成什么样子。你莫管他,只说跟着我肯不肯。”
林黛玉思忖片刻道,“郡主一心为我,同您一起上路,我也觉得安心许多。只是到底要请父亲做主。”
“这是自然,也不急于一时,你父亲此时失了你母亲,又有公事在身,你凡事多体谅他一些。”明依澜道,又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便走了,留下许多给黛玉的东西,又让有答复了使人去回她,她好早作准备。
林如海听得郡主要携黛玉一齐上京,不多时就同意了,跟着郡主一起着实比女儿孤身上路令人放心。贾敏去世之后,后院照旧由她的陪房赖二家的并几个大丫鬟在照管,姨娘们各自闭门度日,倒也相安无事,林如海向来不为内院操心,只命贾敏旧人替林黛玉收拾行装。
一来是她们是贾敏心腹,必定对黛玉这个小主子尽心,二来是都是贾家陪嫁来的,对贾府种种也更了解些。
故而他初初听闻郡主府大管家来传话,只当是来告知出发时日的,并未多心。谁知大管家满脸尴尬,赔笑道,“林大人好,给林大人请安了。”
林如海道,“是否郡主准备启程了?”
“定了下月初二,尚有半月。只是今日郡主打发小人来问林大人几句话。”
“你直说便是。”
“郡主问,是不是林大人出门也是只带个管事带个小厮了事?为何林小姐上京只带了奶娘同个小丫鬟。”
这是林如海的家事,虽两府交好,郡主这般相问不免有些过界,大管家着实尴尬。
林如海下意识就有些不悦,只是他也知博平郡主是个疼惜黛玉的,况且他一个做父亲的不好过问女儿琐事,这些个情况也是头回听说,当下强忍下不快,给了官方合理解释道,“小女此次是去外祖家,又在孝期,自然是轻装简行的好。到了京城,荣国府自有安排。”
林黛玉也是这样回明依澜的,明依澜当时只说了一句男人当家果然不靠谱。她既遣了大管家来相问,必是做好了准备的。
大管家依着吩咐又接着问道,“郡主说若荣国府自有安排,为何只派了三等仆妇来迎林小姐,一个主事的也无?大家闺秀皆是一步走八步迈,难不成这路上不用人服侍了?刚留头的小
红楼之春风十里_第1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