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受外史之百花缭乱_第93章(2/3)
作品:《[红楼]受外史之百花缭乱》
的干干净净倒也好。
况且,这种人,至多也只能记五十年。
五十年,足够了。
冯渊倒也释然,如今那人关于贾宝玉这个人存在他生命里的记忆,已经全部消失殆尽。
仿佛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生命力一般,即使记忆里有瑕疵,但是他好像已经完全不在意了。
秦钟还是那个秦钟,不胜酒力,总是一副很腼腆的孩子心性,会撒娇,会耍赖皮,会扯着许久不见的冯渊的手一直寒暄几个时辰,不想放开。
但就是记忆力那块缺口,似乎理所应当的存在他的身体里,从始至终,都不曾怀疑过。
生为贾宝玉的那个人,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一般。
冯渊曾经小心翼翼的试探性的问了一遍,秦钟只是拿着人间的佳酿,歪着脑袋很是可爱的眨巴着眼睛望向冯渊:“冯哥哥,贾宝玉是谁呀。”
“贾宝玉是谁呀。”秦钟如是问。
其实,忘了也挺好。有钱难买后悔药,这后悔药买不了,失忆药却又一样的不好买。
一碗苦到令人忘却一生的汤药,饮下去了,那些伤心颓丧之事全都忘了,又有什么不好的。
若是强势的又要让他想起,那岂不是太过残忍。
想起如今秦钟生活的安稳恬静,过往那些种种事情,……倒也,罢了。
只是一想到罢了,却又从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来。本性如此,虽是舍了凡根,骨子里那与生便俱来的欲望纵算是去了,也不见得会去的彻底。不问总是心有不甘的,不行,他定要将这件事彻底的问个究竟。
窗外的大雨丝毫没有停顿下来的迹象,冯渊转向窗外望了眼,天空依旧是阴沉沉的,将人压抑的喘不过气。缓缓吸口气,这才将目光移回,拿眼看着贾宝玉,悠悠的问着:“你为何不去见他?”
冯渊本来想在他表情里找出丝破绽来,可惜,贾宝玉的神情从始至终,都不曾变过。
依旧是那副清清淡淡,平平静静的表情。
这问题问的突兀,贾宝玉倒也自如,丝毫不觉得尴尬。当然,他也不打算把自己列作薄幸名狂之徒行队里去。
只是捏紧了手里茶杯,拎起茶壶同样替自己斟了一盏茶水,语气言辞依旧是那般淡淡,那般太过不温不火的从容。
他回道:“不见不好吗。”
不好吗。
的确,这决定对二人来说,无疑是最适合的,当然是最好的。爱恨痴嗔,有了只是会徒增烦恼,在这尘世中清清明明岂不是最大乐焉。
静默在这间不算大的小屋子里慢慢的游走着,时间仿若在一时间凝固了。能听得见的,只有窗外似要将整个世间都冲刷干净的瓢泼大雨。
冯渊还在思索措辞,归根到底,他是不想再说了。于理于情,哪怕是能抽出半点时间,能与秦钟斟饮小刻也好。却不想,他如此绝情。
贾宝玉只是依旧握着那盏温热的茶,认真的望向窗外的滂沱大雨。也不知是窗外的雨滴映入了他的眸子里,还是这个绝情斩断六欲七情的假和尚有了心。
在他转头低下来的那个瞬间,烟波流转,冯渊似乎瞧见了他眼里那明明灭灭的水光,好像是哭了,又好像是在竭力忍住眼泪,这种表情……有点让人心疼。
他穿着一身的浅蓝色和尚衣衫,面容始终如年少时一般无二。俊秀无双,算得上倾城倾国之人。
如今这样坐在这里,冯渊不知道为何,居然在他身上感受到那厚重到几乎抹不开的孤独,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
如今倒也算得了了,彼此这样针锋相对倒也不好,干戈早已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如今一笑泯恩仇,将这过往化了玉帛岂不是更好。更何况,他所在意的那些,是忘了更好。
况且自己的话,有点过于尖锐了。
正思索着该如何回话,打破尴尬。
贾宝玉捏了捏茶盏,深吸一口气,倒是先念出了一句禅语:“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念完了,轻轻笑了一声,抬起了脸,方才那些点点的水光早已消失不现,余下的还是一如既往那死水般的沉静,似乎……刚刚只是个错觉。
他接着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红楼]受外史之百花缭乱_第93章(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