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桃源农家日常桃源农家日常 第1节

桃源农家日常 第1节(3/4)

作品:《桃源农家日常

辛苦都散去了。

    常喜乐这天晚上没有单独在屋子里进食,而是和大家一起围着火塘一起吃饭。

    桃源村烹饪食物用的是火塘,而常家的火塘中间放着三腿铁架子用来架锅,这一点也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常家以前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因为这世铁很贵,有的人家连铁锅都没有,煮菜煮饭用的还是陶罐,一不小心还会炸开。铁锅都有人买不起,架锅的灶很多人家也就舍不得买这铁疙瘩,而是用石头砌的。

    常家人多,所以孩子是没法上桌的,除了还要喂饭的,都得夹菜端碗到旁边吃饭,能上桌说明是大人了,而常家也没有女性不能上桌只能在厨房里吃的规矩。

    常喜乐虽然继承了原身的记忆,可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所以对很多事物都带着好奇心。比如这火塘,他从前都是图片或者电视上看过,还从来没有围着吃饭过,一直觉得挺有意思的。只不过真的尝试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因为烧的是柴火,难免烟味很重,尤其坐在风向的地方,那烟大得都睁不开眼。而且草墩子很矮,坐在上面整个人都是缩着的,吃饭的时候好像胃都被顶着一样。

    可大家都很习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常喜乐虽然一时不习惯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一切都要入乡随俗,哪有条件挑剔。况且现在虽是初夏,可到了晚上乡间还是挺凉快的,围在火塘边倒是挺暖和的。

    晚饭十分简单,主食是米糠和豆渣做成的饼子,而菜则是一根黄瓜还有一锅清水汤烫的青菜。常喜乐看到孙婆子放油的时候就用筷子沾了一点点猪油在汤锅里搅了搅就算完,盐也是如此。常喜乐以前也经常这么煮青菜汤,觉得这样吃才能感受到蔬菜的原味,十分的清气,可那是建立在一桌子丰盛油腻的饭菜基础上,而现在只有这么一道菜,整个人都要吃绿了。

    常喜乐之所以这么惊诧,是因为他不管是原身记忆还是这几天在屋里吃的,都没有这么寒酸啊。他这几天好歹都是青菜糙米粥还有每天一只鸡蛋养着的。

    孙婆子见状顿时不满了,“小五的饭菜呢?今天是谁管的事?”

    曹二嫂站了出来,“娘,是我。这不是见小叔大好了,还要跟我们一起吃饭,以为就不用特别准备了呢。”

    “老五什么时候吃的跟我们一样?!你这婆娘一天就想要偷懒,这点事都懒得去做,要不是枣儿能做事了,你是不是还要把我们全家人都饿死!”

    曹二嫂撇了撇嘴,“我哪知道小叔都这样了,还要跟大家不一样……”

    王大嫂一听这话连忙拉了拉曹二嫂的袖子,朝着她使眼色,才让曹二嫂没把话说完。

    可孙婆子已经听到了,直接蹦了起来,指着曹二嫂破口大骂,“你个臭嘴里裹着屎的,胡喷什么狗屎!”

    常老三不悦的眼神也射了过去,曹二嫂虽是不乐意可到底没有正面忤逆过公婆,连忙扇了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张嘴,爹娘,我不是那意思,不是我不舍得给小叔吃好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还在意这么点吗,是家里真没东西了,我再能耐,也没法变出来啊。”

    这一句话里包含了好几个意思,常喜乐再不在状况内也听明白了,不管这个家之前对他有多无私,可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曹二嫂的心思也不难理解。常喜乐并不会因此觉得有什么不痛快,也不会觉得世态炎凉,毕竟如果换位思考,他即便不会像曹二嫂这样,但是也难免心里会不舒坦。这个家为他倾注得太多,说得不好听就如同个吸血鬼一样把这个家吸干了。其他兄弟也都是成家立业的人,可为了他自己受苦不说还让妻儿辛苦这么多年。过去兴许大家还不在意,因为大家都还有个念想,可如果他还像以前一样,没有任何贡献,还占着这个家最好的资源,再牢固的关系,总有一天也会分崩离析。

    孙婆子还想说些什么,常喜乐连忙开口,“娘,大家一起吃饭怎么能就我不一样,这让我也吃不香啊。”

    孙婆子哪有不明白的,顿时眼泪掉了下来,抓着常喜乐的手道:“儿啊,你是个懂事的,是爹娘没本事……”

    “娘,您可甭这么说,是孩儿愧对你们。况且大家能吃为什么我吃不得?我现在已经好多了,娘关心我我知道,可我好着呢,不需要跟病人一样。”

    “这……”

    常老三挥了挥手,语气里透着不耐烦,“吃饭,吃饭!有力气说话不如留着力气吃饭。”

    孙婆子见此也没再多话,一家人这才安生下来开始吃晚饭,席间只有筷子和碗碰撞的声音。虽然没有任何言语,可大家知道,今晚过后有些东西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4章 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抢你们的东西啊?

    晚饭过后,三个哥哥都分别来找常喜乐说话。虽说三个人说的话都差不多意思,关心他的身体,让他别去多想,以后日子还长着呢,可不同的话语让常喜乐对着三个哥哥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大致知道他们各自性子。

    原身的记忆对这三个哥哥的品性了解得并不深,对他们的印象都含糊概括为好人,对他很好。原身原本要走科举之路,这条路十分艰难,所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不过现在的状况,却容不得常喜乐这样了,想要为这家人做些什么,想要让自己日子过得更好,就得更多关注身边的人。

    这三个哥哥虽然性情不同,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目前看都不是什么恶人。

    大哥常喜兴憨厚老实,脸上布满着愁云,典型的被生活压垮的农民形象。他过来和常喜乐说话是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关心,可见到常喜乐的时候他总有种拘谨感,不像面对自己的弟弟,更像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见到地位比较高的人。总有种战战兢兢怕说错话的感觉,颠三倒四的嘱咐了几句,一看就是不善言辞,只知道埋头干活的。

    而二哥常喜盛则精明得多,他找常喜乐是给自己的老婆道歉的,然后把家里的现状述说了一遍,话里话外都在告诉常喜乐,他们家不如从前了,现在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虽然常喜盛没有直言是常喜乐造成,却也在告诉他,以后是没法像以前一样供着他,这些情况都是原身和现在的常喜乐所不清楚了。

    常家三房现在不仅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至少欠了五十两的外债。这对于农家人来说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在这世农家人能温饱已经很不易,全都是自给自足,手头上极少有现钱,不算自家产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花过这么多钱。

    常喜盛还表达了自己想要像老爹年轻时候出去闯一闯的愿望,可苦恼的是常老三死活不答应,他只能就此作罢。虽也没有明说,可话语里一直想要怂恿常喜乐做说客,不停暗示他要是能出去闯荡,家里的债务就能解决了,不用这么苦哈哈的度日。常喜乐不明白常老三为什么会不同意,不过应该会有他自己的道理,所以不敢保证什么,只是一直装糊涂,常喜盛又不敢直言,最后只能惋惜离开。

    常喜盛晚饭时候自己的妻子说了那样的话他没有出来说一句,其实就表明了他的态度,而事后又来道歉,可见此人十分精明。两夫妻这是故意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既能表达了自己的心思,又不会跟常喜乐生分。这种精明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痛快,可对于外来者常喜乐来说,他虽然也继承了原身对这个家的感情,但是总归不是自己亲身体验,因此更多是报恩态度,从而也无所谓感情上的受伤,反而觉得这样的人如果能得到善用,是个很好的帮手。

    而三哥常喜旺则是个大大咧咧的,什么事都没有放在心里,过来找常喜乐也不是为了今天晚饭的事,而是拍胸脯跟他保证,等过了这阵就给他上山打野鸡,就不用苦哈哈的跟他们一起吃那些糠野菜了,压根不知道今天晚饭的时候那一件事代表了什么,只以为是家里没好吃的了。家里情况更是没提一句,整个人乐呵呵的,完全没有被现在的艰难所困扰。

    常喜乐又养了两天,终于不再像之前一样走路的时候好像踩着棉花一样,整个人精神了不少,不再需要别人照顾。可即便如此,大家也没有安排给他什么活,依如从前一样并没有把他当做家里的劳动力之一。

    常喜乐自知不管是动手能力还是身体状况,他都难以跟其他人一样做这些农活,所以也没有勉强跟着,而是打算出去走走,亲眼去了解整个桃源村。

    早饭是芋头和青菜汤,味道会刮嗓子的米糠饼好吃多了。这世的米糠不像现代的米糠碾得细如粉,而是十分粗糙,还带着毛刺,所以难吃不说口感还奇差无比,昨天他好不容易才伴着菜汤喝下去的。芋头香糯可口,就是个头小了点,相貌好的都挑选拿去卖了,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

    常喜乐吃完摸了摸肚子,太少了,还是不见饱啊,要是能跟荔浦芋头一样大就好了,吃一个就顶饱。

    “啊!好大好多的虫子啊!”

    院子里的孩子们突然发出尖叫,惹得正在喝青菜汤的常喜乐抖了抖。连忙放下碗从火塘里抽出一根正在燃烧的木棍,直接冲出去,农家孩子没有怕虫的,可会叫得那么大声,肯定情况很危险。

    “你们都别动,虫子在哪?!”

    几个孩子看到常喜乐的架势直接呆住了,杨子的脸直接垮下来了,一副要哭的模样,“小叔,我,我能吃一条吗?”

    常喜乐闹不明白了,“吃什么啊?”

    杨子指着地上的劈成两半的木桩子,“这个虫子啊,有好几条呢,杨子也想吃一条。”

    杏儿直接拍了杨子的脑袋,“小馋猫,小叔都说要吃了,让我们别动,你还想抢,小心奶知道了揍你!”

    杨子一哆嗦,顿时不敢再说什么了,眼睛去眼巴巴的望向木桩里又白又肥的虫子。

    常喜乐顿时哭笑不得,将手里的火棍放回去,这才明白自己搞错了。刚才的尖叫声根本不是害怕,而是兴奋。柴火里的虫子对于常喜乐这种城市里的人来说丢都来不及,哪里会像贫寒农家看到就跟看到肉一样,眼睛冒光。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之一!

    “是我弄错了,以为你们被虫子吓到了,你们吃吧。”

    杨子小心翼翼的问:“小叔,真给我们吃啊?”

    常喜乐笑了笑,“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抢你们的东西啊?”

    杏儿低声嘟囔,“又不是没有抢过。”

    槐子狠狠瞪了杏儿一眼,“胡说什么呢!你再这样不给你找虫子了!”

    杏儿顿时收了声,压低着头不敢再说话。

    常喜乐只当做没听见,“这虫子怎么吃啊?”

    杨子眼睛一亮,很开心的说了起来,“烤着吃可香了!”

    常喜乐看着木柴里手指这么粗长的白色虫子,跟蚕似的,无法想象怎么下得去嘴。可孩子们却一点不在意,他们把虫子抠出来,拿到火里烤成黄色,然后放进嘴里,嚼得特别香,一脸满足的样子。吃完还眼巴巴的看着槐子,希望劈柴的时候还能碰见。

    “小叔,你要不也试试?味道真挺好的。”槐子递给常喜乐一直大白虫,常喜乐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咳,咳。”常喜乐尴尬的咳了一声,“你们吃吧,我出去走一走。”

    “小叔,你去哪啊?”几个孩子同时问道。

    “我就随便走走看一看。”

    槐子顿时皱起眉头,一脸不放心,“小叔,你身子骨才刚好,还是在家歇着吧。”

    常喜乐笑了起来,“我这么大的人了能照顾好自己,没事,我不去哪,就在村里走走。”

    槐子还是一脸不赞同,可也不好管长辈的事,道:“要不让杉子跟着你吧,要是有什么事也能有个人照应,他对村子也熟悉得很,你想去哪跟他说就行。”

    杉子一听点了他的名,连连点头,“恩,恩,我陪着小叔,小叔你不是想吃螺蛳吗,我带你去找。”

    常喜乐并没有拒绝,有个人领着也能更快了解情况,原身记忆里的东西恐怕还没有才六岁但是到处跑的杉子知道的多。

    杨子一听也来劲了,连忙凑了过来,“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常喜乐笑着摸着他的脑袋,“好,我们一起去,不过你可不能撒丫子乱跑,小叔可追不动你。”

    杨子拍拍小胸脯保证,“我不会乱跑的。”

    杏儿犹豫了一会最后没跟着一块出去,而是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了。

    常喜乐虽然身体恢复了,但是之前到底伤狠了,所以走路都是不紧不慢。杉子一直跟在他身边,而杨子这里跑跑那里跳跳,一路就没有停过。

    这个点村子里的人并不多,大多都去地里了,只有些老太太在院子里边晒太阳一边织布。偶尔有行色匆匆的人路过,不管再急,看到常喜乐都会停下来打招呼,询问他身体状况。常喜乐微笑着一一作答,杉子年纪虽小,可都能记着谁是谁,还能说出彼此关系来,让常喜乐不至于抓瞎。

    “小叔,咱们到前面坐着歇会儿吧。”

    只不过走了两刻钟左右,常喜乐就有点气喘吁吁,身上冒汗了。杉子虽说看着很憨厚,却是个细心的,连忙让常喜乐休息。

    常喜乐不敢逞能,找了个阴凉地方坐下。

    “小叔,小叔,你看狗子哥刚帮我编的小狗!”杨子远远的跑了过来,举着个东西一脸兴高采烈。可乐极生悲,快到常喜乐跟前的时候猛的摔了一跤,发出巨大的声响。

    常喜乐吓了一跳,站起来想把杨子扶起来。只见杨子脸色都没有变一下,跟个猴子似的蹭的跳了起来,一点都没有在意身上的伤痛,而是特紧张的看着被压的草编小狗,一看小狗被压坏了,直接哇哇大哭起来。

    “哇,我的小狗坏了,我的小狗坏了!”

    常喜乐嘴角抽了抽,刚那一跤摔得这么惨没事,一直草编的狗压坏了反而伤心得不行,这是夸赞农家孩子皮实呢还是叹息玩具太少,所以特别稀罕来之不易的小玩意。

    “杨子过来小叔这里,别哭了,不就是一只小狗吗,我给你编一个。”

    杨子顿时眼泪停了,一边抽噎一边问:“小叔,你也会编吗?”

    常喜乐看了看身边,拔了几根身边的狗尾巴草,纤长的手指飞快的动着,没一会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就出现了。常喜乐看了看,并不是太满意,右手还是阻碍了他的发挥。

    可杨子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用袖子抹了一把眼泪,欢快的蹦了起来,“哇!这只小狗比狗子哥编得还要好!”

    常喜乐笑着递给他,杨子小心翼翼的捧着,“小叔,你能再给我编一个吗?我想送给小猫。”

    杉子解释,“小猫是狗子哥的弟弟,平时和杨子玩得最好。”

    常喜乐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两兄弟的名字起得还真是容易,开玩笑道:“他们家不会有个叫小猪吧。”

    “对啊,不过不叫小猪叫胖猪,从生下来就长得可胖了,听大人们说咱们村就没见过这么胖的娃娃,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小猫说刚生下来的时候大家担心没眼睛,还掰开肉看,看见有眼珠子才舒了口气呢。”

    常喜乐笑得更欢了,还真想亲眼去看一看真有这么胖的孩子吗。常喜乐嘴里说这话,手上动作却没有停,没一会就做出了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猪。

    “这两个送给小猫和胖


    桃源农家日常 第1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