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心安异世 第6节(1/4)
作品:《穿越之心安异世》
“怎么会,红汤白汤照顾了吃辣的不吃辣的,煮的东西和酱料自选可以挑自己喜欢的,岂有吃不惯之理。你这方法真是太妙了。”
“孟老板客气了。”
“客气?”他看一眼旁边心不在焉的慕清和他手里的两盏灯,指着其中一个道,“那我就来个不客气的,这花灯可能送我一个?”
“你自己去猜啊。”慕清一愣,有些不舍得,他觉得两个都很漂亮。
“你手里的不是好看吗。给我一个吧。”孟肃昂扬的声音突然温和起来,孟安莫名觉得有点古怪。
“可是两个都好看啊……”慕清嘟囔着,瞅了好一会儿把一盏灯递给他。孟肃看着手里和慕清那盏十分相似的灯,笑的有些狡黠。
四人继续逛,慕清还是兴致勃勃,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指着一个花灯冲他们喊。令孟安奇怪的是孟肃竟然一直跟在慕清后面,还时不时帮他挡住拥挤的人群。
“哎,我说,”孟安用胳膊戳戳身边的云泰,“他们两个……”
云泰抬头看一眼,沉吟道:“孟肃喜欢慕清,至少,也有好感。”
“真的假的?孟肃会喜欢上慕清?”孟安虽然也怀疑,但总觉得不靠谱,有点像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情节呢怎么。
“这有什么?慕清性格很直率,孟肃经商见惯了心思复杂的人,喜欢慕清这种直性子也没什么奇怪的。”
孟安眯了眼看他:“懂得不少啊你,在哪学的?”
云泰搂过他转了个方向前进,捏捏他的脸道:“自己学的。你笨。”
“又说我笨!”孟安炸毛,随即又觉得奇怪,“我们不和他们一起吗?怎么走这儿?”
“孟肃人不错,让他俩一起吧。我们别打扰。”云泰一本正经说道,其实是他自己想跟孟安单独逛。
“哦。”孟安点头,下一秒却又担心起来,“可是我们没有和他们约到哪里集合啊,找不到……唔,唔……”云泰捂住孟安的嘴,其实更想吻住的,奈何人多不好意思。
“不要再想他们了,孟肃会安排好的。”见孟安点头,他放开手,拉着他朝放河灯的地方去。
五湖镇因湖得名,孟安和慕清不知道湖在哪儿,云泰倒是听经常来镇上的林老爹说过。五湖离得很近,大概十年前朝廷修水道的时候,被规划的官差看过后,组织人挖通了,五个湖连起来后改成了一条河注入主水道,利于灌溉田地。人们在湖与湖之间比较窄的水面上架了一座桥,于是每到正月十五这里都会学着江南放河灯。
河边人很多,水面上已经有不少红红的莲花灯了,烛火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映得河水波光粼粼。云泰满心欢喜地去买了两盏莲花灯,递给孟安一盏,两人拿着灯去写字的地方写下心愿。有笔墨的小桌在一棵大柳树下,是免费的,有位上了年纪的大伯坐在一边看着。
孟安拿起笔,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用一手歪歪扭扭的字在纸上写下“希望自己和云泰开开心心过一辈子,赚点钱,家人身体健康”。写完后他扭头去看云泰,见他还在写不禁有些好奇,凑过去想看他写的什么。没想到云泰却躲开了,孟安更好奇了。
“你写的什么?我不能看吗?”
“不是……你别看了。”云泰含糊道。
孟安眼珠一转,拉下脸,垂头丧气地说:“我知道了。你一定是希望再娶一个漂亮听话的夫郎对不对?”
云泰瞪大眼,他什么时候有这种想法了?孟安怎么又提这个?他摇摇头道:“怎么可能。没有的事。”
“那你给我看看。我也给你看。”孟安诱哄道。
云泰脸有点红,光线不好孟安没看到,他顿了顿最后把纸条给了孟安。孟安展开一看,上面的字比他的好看一些,密密麻麻地写着“希望自己再努力一些让夫郎有孩子,希望和夫郎生好多孩子,希望和夫郎过一辈子。希望家人不生病”,孟安嘴角微抽,云泰怎么对孩子有这么深的执念?他有点心虚,把纸条折好还给云泰,若有所思。云泰以为孟安会害羞的,没想到看完却没什么反应。
“你……不想要孩子?”他小心翼翼地问。
“啊?不是。我只是……”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孟安收拾收拾思绪,笑道,“你这么着急,我怕自己生不了啊。”
云泰松了一口气,他虽然童年过得不好,但是却很喜欢小孩,尤其是和孟安两情相悦之后,更加想要一个属于他们两的孩子,想想都觉得幸福。不过孟安向来主意正,见他那种表情还以为孟安不想要孩子。
“行了,我们放到河里去吧。”孟安把纸条放好拉着云泰往河边走。
两人在河边蹲下,把各自的灯轻轻放入水中,看着它飘飘忽忽地随着水波渐渐远离。孟安心思跑远,视线模糊起来,橘黄色的火光在满眼红色中摇曳,他问自己,如果真的怀孕,自己能生下来吗?会不会想要打掉?他转过脸看着云泰的侧脸,说不定,自己会舍不得吧。
放完花灯,孟安和云泰在街上找了一圈,又去了一趟裁缝铺和菜馆,都没有找到慕清,便留了个信儿先行回去了,正如云泰所说,孟肃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不会弄丢了慕清。
果然,第二天早上孟安去慕清家时,慕清已经好好的回来了,据说是孟肃亲自送回来的。对此孟安毫不客气地调侃了他,被恼羞成怒的慕清赶出了大门。
☆、准备
正月已远,二月将尽,三月阳春即至,却依然是春寒料峭,气温比起年前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不过,等到东南风一刮,温度就会蹭蹭上涨,所以对于靠天吃饭的乡亲们来说,已经要开始准备农忙了。孟安没成亲之前名下也是有两亩地的,但只是名义上说是他的,实际上肯定都是一家人一起在种。按理说孟安和云泰成亲后,地也要跟着他迁过来,但是谁都没有提这件事,孟安现代的灵魂也没大有土地的意识,直到现在要春耕了才想起来。
孟安先预支了一部分火锅的分红,和云泰商量着包个小山头养鸡。他记得高中时一个舍友家里就是搞散养鸡养殖的,销量很好,舍友经常讲一些养鸡的趣事,当时只是觉得好奇,孟安听得还挺认真,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而且,他问过孟肃,养了鸡可以供给菜馆,如此他也不用发愁卖不出去。说到包地,自然要找里正走程序,孟安也想顺便问问他名下那两亩地的事情。
“你这是干嘛?”云泰一头雾水地看着孟安左手提一块腊肉,右手提一小袋米。
“去找里正啊,不得送点礼吗?”孟安晃了晃手里的东西,觉得理所当然。
“谁跟你说的?”云泰哭笑不得的把他手里的东西拿下来,“里正人善,从来不收东西。而且做里正有补贴,我们有什么事情直接跟他说就行。”
“能行吗?”孟安被云泰牵着出了门,还是有些不放心,空着手去人家办事会尽力吗?
“放心吧。你怎么会这么执着于送礼呢?常识都哪儿去了?”
“我想的才是常识好吧。”孟安在心里默默吐槽,不过能不送礼他也松了一口气。
对于这儿的人们来说,春天都是得熬的。要过个“奢侈”的年,有没有钱都吃几顿好的,可过完年可就难了,前一年交完赋税余下的旧粮所剩无几,而新麦还在地里尚未抽穗,于是日子又得勒紧裤腰带过了。孟安家里虽然有云泰打猎做添头,但毕竟吃的是往年云泰一个人的口粮,所以余粮也不多了。孟安曾经想得简单,没了就去米面店里买呗,当时的他正处在流言的风口浪尖,慕清果断地掐断了他这种想法。后来孟安也想明白了,现在他正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乡亲们除了油盐酱醋等需要花钱买,其他东西都会避免花钱,甚至连衣服都可以自己织布裁剪。粮食是所有东西的重中之重,有了余粮,可以卖出去,那是值得夸赞的,人们会说这家人能干。可若是需要花钱买粮食了,就会给人一种浪费、不会过日子的印象,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的。虽然孟安不太能理解这种想法,但他还是屈服了,入乡随俗嘛。
里正的家在村子的中心部位,离大槐树很近,若是热闹,在门前就能听见喧闹声。经过大槐树的时候,孟安注意到人少了很多,估计都忙开了。这次是云泰喊的门,孟安突然觉得云泰对里正一家好像很有好感。
开门的是孟阿么,孟安自然记得他,当初自己刚到新世界,孟阿么还给过他吃的,记忆里孟阿么对原身也多有照顾,所以孟安一直对孟阿么心怀感激。
“孟阿么。”孟安和云泰一齐打招呼。
“哎,你们小两口怎么来了?快进来坐。”孟阿么四五十岁的年纪,掺着白发的头发梳的很齐整,打扮干净利落,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让人觉得温暖。
“我们想找里正办点事儿。”云泰开口道,面部表情比平时出门在外柔和很多。孟安随之点头。
“找你孟大爷啊,他在屋呢。”孟阿么领着他们朝屋里走,提高音量喊道,“老孟,来人了。”
“谁啊?”孟阿么话音刚落,屋里头就出来个人,也是四五十岁的样子,肤色有些黑,眼神和善却带点犀利,对着他们一笑,脸上的皱纹都挨挨挤挤起来。
“是你们啊,有什么事儿吗?”里正招呼他们进屋,又对孟阿么说,“去弄点水来给孩子们喝。”
“好嘞。”孟阿么又笑眯眯的去烧水了。
“额,是这样。”孟安瞅一眼云泰却发现他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先开口,“我们想包一片山地。”
“山地?怎么想起来包山地了?这可不好种啊。”多少年没人提包山了,里正皱着眉头道。
“哦,我们不是要种粮食,我们想在林子里养鸡。”
里正顿了顿,点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们这么年轻,没有经验啊,之前也听说有养的,不景气。你们真的想好了?”
“嗯。我们找到一家镇上的菜馆合作,所以养起来还算有保证,只要能养大就行。”云泰开口了。
里正又看向孟安,孟安也点点头,表示赞同云泰的话。里正叹口气:“那好吧。你们只是在林子里养鸡,正好近几年朝廷都在鼓励开垦荒地,办起来很容易,也不贵。不知道你们要包多少?”
两人对视一眼,孟安回道:“十亩吧,靠近我们住处那个小山头。”
“嗯……”里正沉思一会儿,笑了笑,“眼光不错,我估摸着一亩地得一两银子吧,你们先备着,等衙役来量过地便交上去。”
“一两银子?”孟安有些肉疼,一两银子够花半年多呢,自己一共才预支了十五两。
“主要是你们包的是山地,上面那些树什么的都算在内,已经很便宜了。是按平地算的。”
“嗯,我明白。我只是没想到。”孟安有点儿不好意思。
“哈哈,养鸡的成本可不止这些呢。现在就心疼了?”里正揶揄孟安。
“说什么呢?笑成这样,在外面就听到了。”孟阿么端着三碗茶走进来。
孟安和云泰接过碗,孟安心内又是一阵感慨,自己真是没脾气了,这可是这个身体头一次喝到茶,即便只是最普通的茶叶,估计是里正家招待客人多才有的吧。
里正贴着碗沿抿了口水润润嗓子,才开口:“他们俩想包个山头养鸡,正说包地的事儿呢。”
“养鸡?”孟阿么看向两人,“这可不容易啊,你们真的想好了?”
“嗯,想好了。”孟安和云泰都点头。
“那也好,你们都是踏实的孩子,想必也能做出个样来。有什么事也可以来找我们,这地的事情就交给你大爷吧,不用担心。”孟阿么慢条斯理地说道。
“多谢孟阿么,那就麻烦里正了。”云泰起身向里正作了个揖,孟安也跟着起身。
“客气啥,都是一家人。”里正笑了笑,冲他们摆手。
孟安想起来他那两亩地的事,问了一下里正。里正说这种事要先去问问孟安的爹和阿爹,出嫁随地只是约定俗成,他只能是在中调解,要是他们执意不给,那他也没办法。孟安表示自己先去和家人商量商量。
回了家,孟安忍不住问云泰:“我怎么感觉你对里正一家跟别人不太一样呢?”
“不一样?怎么说?”云泰挑眉。
“温和很多,虽然比不上在阿爹家,但明显放松了。”
云泰自己倒没注意,他想了想道:“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有恩吧。即使是流言最严重的时候,孟阿么也会关心我,眼睛里也没有那种令人难受的探究,里正也一如既往,甚至替我说话,让我好过很多。”
“怪不得……”雪中送炭的人的确值得铭记,“孟阿么也经常给我吃的呢。”
“嗯,他们是好人。”
两天后里正就领着两个衙役来量地了,地就在孟安家房子后面,过了河便是,正好是绿山的一个小山头,但是因为处于最外边,且村里人也经常进山打猎,所以就算有猛兽也在山林深处,不用担心鸡的安全问题。孟安准备好了热水,保证在山上跑上跑下的云泰里正一行四人下来就能用上。一亩地确实是一两银子,孟安和云泰交了钱,又去里正家领了地契,心里终于踏实下来。
“我们把鸡舍盖在山脚,把鸡粪挖个浅坑堆起来做肥,这样的话离河有三十多米,不会弄脏河水。孟安手指点着桌子道。
“好,那鸡舍盖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比较快?只要能挡风遮雨就好。”
“那我们盖土墙的吧,可以自己和泥垒墙,只在上梁的时候请人来帮忙就好。”云泰用手掌压住孟安的手指头,不让他继续敲桌子。
“行。不过我可不懂怎么盖。”孟安笑的贼兮兮的,“你得负责教我了。”
云泰揉揉他的头,笑道:“当然。”
现在他们住的房子是云泰就是他自己修缮的,所以做起这些事来熟练的很。孟安在旁边打下手,这月份一到晴天温度就比较高了,两人趁着暖和的日子,将稻草、石灰、泥巴混合好再夯实,垒在打好的地基上,其间还请真正会盖房子的云成来指导过,弄来了房梁等大物件。四天后,墙垒的差不多了,整座鸡舍初具规模。
墙晾干后,两人一大早又去了一趟云家,希望爹可以请人帮忙上梁。云爹必须给力,马上就找了五个壮劳力过去。现在还没真正开始农忙,必须赶紧完工,要不然就找不到人了。算上云泰,一共七个人,临近天黑时便盖得差不多了,剩一些需要修缮的地方,云泰就可以应对,再不济也还有云爹呢。没有付钱,孟安留他们在家吃了顿饭,把家里的肉都用上了,蒸的馒头,玉米面都没掺多少。也算得上是高工钱了。
☆、道不同
鸡舍建好后,孟安和云泰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架围栏,因为没有现代的成品围网,两人要用木头、玉米杆等做一圈长长的篱笆。围栏以鸡舍为中心,向山顶方向扇形辐射了大概一百米,使鸡在篱笆范围内觅食。这项工程耗时颇多,因为一开始鸡肯定比较小,围栏的空隙不能太大,于是就要让木头挨得近些,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木头和更多的工作量。两个人在山上跑了一个多星期,才终于完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等有集市的日子去买小鸡。
穿越之心安异世 第6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