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枇杷花开枇杷花开_第28章

枇杷花开_第28章(1/2)

作品:《枇杷花开

    娘是什么好事呢?”

    可是,枇杷觉得也不是坏事啊!在家里有爹娘三哥宠着,整日里都开心,不比嫁到别人家要好得多!而且枇杷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家里有了梅姨娘和守礼,她突然开始不放心娘和三哥了,如果她嫁出去了,将来梅姨娘和守礼欺负娘和三哥怎么办?她觉得自己还是留在家里比较好!

    但是这些事情并不足为外人道,枇杷便笑着摇摇头道:“反正我还小,我才不想订亲嫁人呢!”

    “枇杷姐姐,我也觉得订亲成亲什么的好没意思,哪里有自己一个人自在?我也不急着订亲了,”临川王指着王泽和青河县主道:“以后他们都订了亲不能出来了,就我们俩个出来玩。”

    “好,”枇杷同意了,她想到订亲后的王十四娘整日在家里绣嫁妆,就觉得那种生活她根本没法忍受,于是笑着同意了临川王的建议,又热切地与他商量,“饿了吧,我们今天吃什么?我觉得上次的蜜汁肘子不错,再来一个吧……”

    临川王也费尽心思琢磨起来,“酿发菜也好吃……”

    ☆、第83章 兴灾乐祸

    王泽与青河县主互相看了一眼,觉得眼前这两个认真思考中午菜品的人实在是太幼稚了,颇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但这两个却研究得很是用心,又将他们拉入了商讨中,“今天有新鲜的黄河鲤鱼,我们是吃红烧的好呢还是清蒸的好?”

    王泽和青河县主异口同声地说:“什么都行。”

    “是都很好吃,”枇杷和临川王对他们的回答很是不满,“清蒸的鲜嫩,红烧的香馥,可是总要选一样啊?”

    “你们定吧。”

    这真是个很艰难的决定,临川王思索良久后得出结论,“要么,我们一样要一条吧。”

    “每条鲤鱼都好三五斤重,要是阿鲁那在这儿还行,我们三个吃不完两条,最后都浪费了,”枇杷反对道:“你还是选一样喜欢吃的吧。”

    临川王对面摆在他面前的这一绝大难题,严肃地托起下巴想了起来,最后结论是,“我觉得都很好吃,枇杷姐姐,你喜欢吃哪一样?”

    还没等枇杷回答,早已经看不顺眼的青河县主嘲笑道:“你们有没有完?一条鱼怎么吃很重要吗?想都尝到就要两条,管他什么浪费!”

    “你说得对!”枇杷突然醒悟过来,“这样,要一条鱼,一半清蒸,一半红烧,如何?”

    “枇杷姐姐,你真聪明!”临川王拍手赞同,无比敬佩,“快,就这么做了快些送上来,我都饿了!”

    青河县主又讥讽地道:“这里就你最胖,怎么还总嚷饿呢?”

    枇杷明显感觉到,自从提到定亲后,原本一直挺开心的青河县主就不高兴了,说起话也夹枪带棒的。见临川王要反驳,赶紧给他使了个眼色,让他闭嘴。反正这位县主有火气嚷出去很快就会好了。

    果然临川王不吭声,青河县主又嚷了几句,也觉得没趣,正好菜上来了,大家静静地吃饭,也就过去了。

    吃过了两种做法的黄河鲤鱼,枇杷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再过几天我们还是到醉香楼见面?”

    自从阿鲁那去了营州,枇杷出门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虽然母亲让三哥的一个厮跟着自己,可还是不放心,平时轻易不放自己出门,今天为了到京兆府看堂审,枇杷颇费了些功夫才出的门。

    “没关系的,”青河县主的不快早就消失了,又重新恢复了活泼的笑容,向枇杷道:“后天我在公主府请大家来练习马球,我下帖子给你,到那时就能见到大家了,而且我也正要将打马球的伙伴们介绍给你呢。”

    “好!”枇杷重新高兴起来,她这个年龄,正是怎么玩都玩不够的,被关在家里非常痛苦,到公主府就相当于放一次风,真是太好了。

    散了以后,枇杷回到家中,见娘正带着梅姨娘、刘嬷嬷、周嬷嬷几个人在一起做针线,跑过去郑重宣布,“我今天进了京兆府大堂,听了山寺奇案的审判!”

    “我说你一早说什么非要出门,原来是凑这个热闹了。”杨夫人问道:“我不是告诉你大堂外人挤人的,不许你去,你是怎么看的堂审?”

    “娘,你知道吗?临川王正是京兆牧!我就跟在他后面大摇大摆地进了大堂,而且还站在堂上正中间的位置呢,看得特别清楚!”

    不待娘说自己胡闹,枇杷就赶紧绘声绘色地给娘讲今天京兆府大堂审案的经过,把大家听得目瞪口呆,她又道:“娘,你没有去听,还真是遗憾呢!”

    “娘听你讲了一回,就一点也不遗憾了。”

    一旁的梅姨娘放下手上做了一半的衣服,艳羡地说:“不过要是像大小姐一样能去……”,话说了一半在杨夫人的目光下赶紧停了下来,然后不甘不愿地道:“我知道妇人不比未嫁时,要尽量少出门,多在家中做些针线。”

    “对,你总算记住了,”杨夫人笑着说:“京兆府大堂前人挤人的,哪里是我们能去的地方?大堂里面更是大人们办案的重地,也没有我们立足之处。枇杷跟着临川王去了,不过是因为他们都还小不懂事,大人也就装作不知道放过了,我们当然不行。还有就是街上,如果不是为了有事买东西,平时也少去闲逛,有空在家里做点活计才是道理。”

    “是。”梅姨娘低头答着,重新拿起那件衣服缝了起来。

    看着梅姨娘依旧带了些委屈,但却不是装出来的,毕竟现在家里只这些人,装得太多次了早就无用了。枇杷忍住笑,又讲起了今天案中的胡大,“娘,你说胡大有多狠,就为了一串根本不值钱的七宝佛珠就将妻子和孩子都杀了!不过后来王大人招来了东市当铺的朝奉,当他听朝奉说佛珠只值几缗钱时,人都傻掉了。”

    杨夫人初听到凶手竟然是死者的丈夫,大吃了一惊,现在听枇杷又说起这样一节也摇头叹

    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张氏哪里会想到身边人竟然为了一串佛珠要了她和孩子的命。”

    周嬷嬷却说:“在我们乡下,还有人为了争一个钱打死亲兄弟的呢,夫人和小姐只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罢了。”

    正说着,三哥回来了,杨夫人便向梅氏看了一眼,梅氏便收起了针线行了一礼低头退了下去。

    三哥已经是成年男子,他到了内院,以梅氏的身份就应该避嫌离开。枇杷待她完全走了出去,终于将忍了好一会儿的笑声放了出来,“哈哈哈!我这些日子在家的时候少,没想到梅姨娘竟然懂事多了。”

    “有什么好笑的,”杨夫人道:“她不懂道理,我便教她,只要好好教,总能学会。”

    自从搬出来住后,杨夫人正式开始管教梅姨娘了,平时将她带在身边教她礼仪,又给她规定了每日要做针线的数量,不能及时交上来就不许出门,当然完成了也只能在坊间走走,与隔壁邓将军、贾长史等人家的妾室聊聊天而已。

    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梅姨娘也不似过去一般讨人嫌。对此,枇杷非常佩服娘,要是自己,肯定没有耐心去管梅氏这样的人。

    每到这时,枇杷就会想到娘曾经说过自己将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妾室,她就更加觉得成亲不是什么好事,哪里有一直在家里做大小姐,过着现在这样的日子舒服呢。

    于是她转向三哥,笑着问:“怎么样?今天看到我时是不是吃了一惊?”

    “你们也真够淘气的了,”三哥道:“好在王大人并没有介意。”

    “王大人才不会那样小肚鸡肠,”枇杷虽然没有多少机会与王大人在一起,但是她却只从王大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就能感觉到王大人对自己的喜爱和宽容,就像爹一样,“他还向我笑了呢。”

    玉守义虽然比枇杷大不了几岁,可是他生性多思多虑,不论是思想还是心态,都要比妹妹成熟得多,看她也有几分如同王大人和父亲般的关爱之情,所以也只觉得她淘气可爱,生不起气。只是笑着说一句:“以后再有什么事不许瞒着,要先告诉三哥!”

    “今天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枇杷笑道:“下次不了。”

    三哥严肃地问道:“还有下次?”

    “没有了,没有了。”枇杷赶紧否认,“像这次这样的案子肯定不是常有的,所以我们也不会再去。”

    “对,还有一件事,”三哥皱了眉头道:“你怎么见了面都不与淳弟打个招呼?”

    “他也没理我啊!”

    “我们哪里想到你会穿着内侍的衣服来呢!所以他一时没认出你也正常,可是你向王大人行礼后就直通通地进去了,不是你的问题是谁的?”

    “那我后来向你笑时他一直装做写字不抬头。”

    “他在记录案情,哪里是装做写字?”

    “好吧,”枇杷不情不愿地道:“下次我看到他一定打招呼的。”

    杨夫人也一面缝着衣服一面说:“你三哥说得对,你们虽然闹了点小别扭,但是那都是小事,应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差的,也免得让外人看了笑话。”

    枇杷想起今天自己说与求仁堂王家姐妹们不熟的话,知道自己果真是错了,就用更诚恳一些的态度保证,“你们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些天你没怎么在家里,淳哥儿来了好几次呢,又是请安又是送东西的,”杨夫人又夸起了王淳,“举止极得体的,比你要强多了。”又说:“我告诉他们你正要做点小生意,所以才一直不在家,等过些日子你的生意差不多了,我也要带你常过去坐坐。我们家和王大人的情谊到你们小辈手中也不能断了呢。”

    “正是,你和淳弟打架的事早就过去了,平心而论你的错也不少,可不能再别扭了。”三哥也教导枇杷,“我们家在京城并无一点根基,只王大人一力帮着我们,你还不明白吗”

    这一次枇杷终于发自内心地同意了,“我明白了,以后再不使小性子了。”

    玉守义说到这里,也就罢了,却问道:“枇杷,今天与你一起去听堂审的姑是谁?”

    “是青河县主,永平公主的女儿。”

    “乐安公主的妹妹?”

    刚刚守礼醒了,周嬷嬷便到西屋去喂奶,刘嬷嬷也过去帮忙,枇杷又使了个眼色,两个侍女便也出去了,她才低声将乐安公主和青河县主的事情道了出来,又说:“我还听说青河县主要与临川王订亲呢,可是临川王今天又说不想订亲,也许事情又变了也未必可知,只是我没有多问。”

    “是这样,”三哥道:“青河县主还真泼辣,缠住淳弟说了半晌的话,丝毫不顾别人的眼色。”

    枇杷想到青河县主骄横的脾气,不由得兴灾乐祸,“谁让王淳长了那么一张招蜂引蝶的脸!”

    ☆、第84章 项庄舞剑

    玉守义瞪了枇杷一眼,又见母亲也看了过来,显然也很关注,玉守义便道:“淳弟年纪不大,却很有定力,不管青河县主说什么,他理也不理,只是继续写他的卷宗,一丝不乱。”

    杨夫人果然赞道:“我就说那孩子是个心思纯正的。”

    虽然心里转了过来,但是枇杷还是听不得别人赞扬王淳的,“我去看看小弟弟。”说着就跑了。

    玉守义看着妹妹的身影出了门,就笑着向母亲说:“这两个还真都是孩子,妹妹不理淳弟,淳弟也不理她,两人见了面就像不认识的一样,我在一旁看着真是好笑。

    “但愿这次能说通了。”杨夫人笑道。

    玉守义道:“就算是枇杷通了,淳弟也不是没脾气的,我看他也犟得很。总之,还有得磨。”

    “这两个孩子!”杨夫人叹了一口气。

    “娘也不必担心,我看他们就是还都小,过些时候再熟一些就好了。”

    “也只能如此了。”杨夫人也点头,娘俩儿又说了回旁的事,等玉将军回来后一起吃饭不提。

    第二天一早,枇杷接到了青河县主的邀她于次日去公主府打马球的帖子,赶紧拿到正屋给娘看。

    杨夫人接过去瞧了半晌,皱起了眉头,“这段日子,我们搬家,你又要做生意,昨天又去听了审案,已经在外面跑了十几天,功课都落了下来。我也是一直忙得没有时间,顾不上管你。正要从今个儿起给你理一理呢,这就又要去打马球了?”

    枇杷已经料到了母亲定要这么说,便答道:“娘,虽然我这些天差不多都出门,可是功课并没有落下来。”

    说着一样样讲给杨夫人听,武学上枇杷一向是每日勤练不缀的,尤其现在父亲和三哥都在家中,都能给枇杷很多指导,比在王家时进境要快得多。

    另外枇杷最近还有一项新成果,那就是她将在范阳刘节度使家刘九娘舞剑器的套路全部记下来并演练成一套新剑法,得到了爹和三哥的赞许。就是娘看过也赞淋漓倜傥,有雷霆之势,比起刘九娘的剑术要好得多。

    但是杨夫人的目的并不止于此,“武学上的事我一向不管你的,我是说别的功课。”

    “别的功课我也有做啊,”枇杷道:“昨天娘是不是听到我弹《刺秦》了?还说我弹得好呢”

    “自从梨园的琴师指点过,倒是有些进境。”杨夫人道:“这一项也算行了,可是还有其它的呢。”

    “还有写字,”枇杷说着跑回屋子里,一会儿就拿回一大叠写好的字纸来,“我每天都写,多的时候三百五百,最少的时候也有一百,而且都按日子排好了,等什么时候空了拿去让王先生看呢。”

    杨夫人拿起来一张张细看,到了京城枇杷练字用的都是好纸好墨,再衬着她不断进境我字迹,果然已经颇有些模样了。尤其枇杷每个字都写得认真,又在每张纸上都标记了日子,一份份数下去,竟然连一天也没落下。

    杨夫人的脸上就显出了笑意,“不错不错,你还真下了功夫。”

    “娘,我这是这样想的,针线刺绣之类的太浪费时间我再不学了,还有调香、制做花露什么的也不太实用,我们也用不着花那么多钱去买香料,也不学了,以后我只练字和弹琴就行了。”

    杨夫人还真没想到女儿在这段乱糟糟的时期竟然还能做了这么多功课,不得不在心里承认枇杷淘气是淘气,但是心里是极有主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清清楚楚,针线活她向来嫌烦的,而放弃调香制花露应该还考虑了自家支付不起高昂的费用,果然件件明白,事事清楚。

    顺着枇杷的思路,杨夫人便决定,“娘让人去打听打听梨园那个盲琴师能否到我们家来教琴,如果能来,每旬过来一次教你就好。”又给枇杷将功课一一定了下来。

    其实就是同意她明日出门了,只是杨夫人倒底还要叮嘱道:“打马球很容易受伤,你自己小不算,还要小心不要伤到别人才行。另外你要带上两件男装,再看看大家都穿什么,回来告诉娘给你做。”

    “我知道了。”枇杷答应着就赶紧回房整理要带的衣物,先前青河县主已将打马球的一些事项对她详细讲过,虽然琐碎,但枇杷却全记住了。

    这一次枇杷受青河县主之邀去永平公主府上,是三哥亲自送她过去的。虽然枇杷一直反对,可是三哥也很坚持,“你这是去公主府上,总与到东市不同,而且又是第一次,我总要陪你才好,以免让人以为你没有父兄呢。


    枇杷花开_第28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