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锦绣路锦绣路_第44章

锦绣路_第44章(1/2)

作品:《锦绣路

    二爷怎么也盯着她瞧?”

    “她是我妹妹。”

    许广想起来了,“对……表妹来着。”他又莫名了,“那为何听说陆姑娘是自小就养在谢家?”

    谢陆两家的事千丝万缕,要想解释清楚,还得一天。陆正禹也不想多做解释,只说道,“姑娘家的,还是养在书香门第好,不要沾染了铜臭味。”

    这个理由虽然明显是敷衍,不过许广扪心自问和他们也并不算好友,不愿说的强行问了缘由也没意思,就没追问了,“对了,你们两家有适龄的姑娘要嫁么?”

    谢崇华笑道,“问这个做什么?”

    “哎呀,娶了谢家徐家姑娘,我不但能住进来不愁三餐,日后你们也再不能让我与马同行了,一举两得,实在是美事。”

    谢崇华和陆正禹觉得许广为人不错,也有担当,遗憾的是并没有,直言相告,让许广大呼可惜。

    三人说说笑笑,吃了饭菜,撤下残羹,又觉不能尽兴,谢崇华就让人温了酒来。

    不多久酒婆从厨房拿了篮子过来,将温酒的小火炉放在桌上,放置盛了水的盆,把酒放入其中。片刻又拿出一碟干豆和一碟肉,说道,“这肉是腊肉,才刚腌了十天,没入味,但咸得很,不要吃太多。”

    陆正禹问道,“酒婆这是从冀州带来的?”

    “夫人让我带东西走,可我除了几件衣服没什么带了,就干脆把腊肉捎上,也是怕路上碰上个什么灾。腌够了十天,却没来得及让北风吹吹,还有点软乎,刚用热锅煎烫了下,味道倒也不差。”

    许广瞧着那腊肉模样,问道,“这是北边的做法吧?”

    酒婆闻言,笑笑说道,“南方的吃腻了,就跟个路过的北商学了做法。”

    许广了然,酒婆也拿了篮子下去。谢崇华往那看去,酒婆今年的背,好像更加佝偻了。他当初想送酒婆回故里,可酒婆说已经忘了家在何处,谢家不留她,她就只能去住破庙,行乞为生了。无法,谢家唯有将她留下,不要她做活,她也不听,说不愿吃闲饭。

    许广多年不曾回家,如今闻了肉香,便提筷尝了一片,果真咸,却咸得让他喜欢,“跟我家的做法相差无几,看来那北商是京城人士。”

    北方腊肉多直接以盐腌制,南方腊肉会佐以各种调料。一个借北风风干,一个借火炉熏干,各具风味,大不相同。

    &&&&&

    利安府的街道比冀州的宽敞,东西更是琳琅满目。齐妙家门殷实,可到底是地方局限,有许多东西也是她没见过的。想着回去时丈夫也走了,就放宽了心慢行。也亏得姐姐去采购东西,她要买的不多,东一家西一家的,就更不急了。

    余光瞧见陆芷又停在一处摊子前,那摊上摆着各种好看的盒子瓶子,材质有木的、瓷器、白玉、翡翠,琳琅满目,也十分好看。她在旁笑道,“喜欢就买吧。”

    陆芷便弯身挑了一个瓶子和盒子,自己付了钱。昨天谢崇意还问她有没有瓶子,想要装药粉,买了给他。那盒子也给他装点膏药,谁让他那样招惹蚊子,总被咬出包来。齐妙说道,“你要拿来装什么?也太精巧了吧。”

    “送人。”陆芷不敢和她说是送给谢崇意,她知道嫂子不喜欢他们亲近。

    可齐妙怎么会猜不出来,她关心的人横竖就那几个,在这也没朋友。陆五哥已经有心细的姐姐照料,什么都不缺了。几个小的她是疼,但每回送东西都是谁也不落下的,如今只有一个,显而易见是要送给谢崇意。她轻叹,“阿芷,你这样会苦了你自己的。”

    “我知道三哥哥不喜欢我。”陆芷握着盒子,盒子上的雕纹有些扎人,“我就是想对他好。”

    齐妙听了心里并不好受,摸摸她的头说道,“不要陷得太深,否则往后会痛苦的。”

    陆芷点点头,她知道谢崇意对她好是因为将她当做了妹妹,可要是哪一天,那种感情变质了呢?那样的话,嫂子他们就不会反对了。

    买完东西回到家里,她去院子里找谢崇意,果然瞧见他在捣鼓药材。走上前就将瓶子盒子给他,“装药用的。”

    谢崇意刚才还打算去外头买几个瓶子,见了这瓶子,说道,“这么小的还有没有?大小是我想要的。”

    “有,但是你要这么多做什么?”陆芷坐在他对面,将草药拨进药碾中。

    谢崇意答道,“这是几味止血的药磨成的粉末,效果很好,我想给我哥他们随身带着,万一受伤,就能拿来急用了。但是瓶子太大带着不方便,太小又装不了多少,你买的这个就合适。”

    “那怎么不用纸包呢?”

    “打仗辛苦,怕跑得汗流浃背,又要渡河什么的,药会湿,就没效果了。这瓶子可以挂在随身带着的水壶旁,方便。”

    陆芷了然,“那等会我去街上买,三哥哥要几个?”

    “买十五个吧,要是我哥觉得好,士兵可用,就可以做多些了。”

    陆芷低声,“三哥哥还是想去军营么?”

    谢崇华研磨着草药的手微顿,“想,留在家里什么都帮不了,像废人。”

    陆芷默然片刻,说道,“以前谢哥哥不让你去,是因为我哥和他都在军营,怕他们有事没人照顾嫂子他们。现在我哥在家了,你再提提,指不定能成的。”

    她心底不想谢崇意去那危险地方,可他有那抱负,强压了他的*,他哪里会开心。更何况谢哥哥也在那,有他去帮忙,谢哥哥也会轻松些吧。

    谢崇意也觉可以再提,等他拿了药去,跟兄长好好说说吧。他笑笑,“好在你提醒了我。”

    陆芷见他展颜,自己也露了笑颜,又探手拨药。

    等晚上谢崇华回来,谢崇意就跟他提了这件事。谢崇华沉默许久,还是不大想他去,“打仗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我们谢家有我去就好,你不要掺和。我让五哥给你找间铺子,开个医馆吧。”

    “我并不是去打仗,只是给士兵治伤。”谢崇意拍拍自己胳膊,“哥不让我这手提起兵器,但是至少要能让我拿得起药杵。”

    谢崇华还是不愿他冒险,他可死,可弟弟不行。母亲就他们三个孩子,他不想答应弟弟这请求。

    “哥。”谢崇意见他转身去洗手,不理会自己,上前一步说道,“哪个军医会冲到前头打仗去的,不都是在后头治疗伤兵。如果那样我都有危险,那就只能说明敌军已经打到我们指挥的营帐来了。”

    手已快伸进水盆,又停下了。谢崇华偏头看他,“你为何非要坚持去?救治伤兵和开医馆,同样是行医救人,有什么不同?”

    谢崇意说道,“不同,因为我想替二哥分忧,二哥为我们家做的太多,弟弟想给您扛一些。”

    语气坚定,目光更是坚定,谢崇华微怔,弟弟已经长成可以为他分担的男子汉了,可他却还将他当做少年来看。总想着庇护一家人,可他不能庇护他一辈子,总有一日,弟弟也是要往外飞的。哪怕硝烟滚滚,他也不惊怕。

    他默然半晌,才缓声,“明天我带你去见王爷。”

    洗手的水声哗啦响起,像滴进心里,洗净了纷杂心绪。谢崇华觉得肩上担子的确是轻了,因为弟弟已懂事,可以自己做决定,也不再怕他再走歪路。

    已归故土的双亲,也可放心了。

    ☆、第80章 大战在即

    第八十章大战在即

    谢崇华将为弟弟引见王爷的事和妻子说了,齐妙听后只说道,“二郎不必太过担心,总将三弟留在家中,不历练他,反倒难成大器。难得三弟有这决心,二郎肩上的担子,也可放下了。内宅的事二郎不用操心,有五哥姐姐在呢。”

    “嗯。”谢崇华倒想起一件事来,“三弟也该成家了,那葛灵的事,他还没放下?”

    提及这个齐妙就想到陆芷,“放不放下,如今三弟都没那心思成家吧。”

    倒似乎是这个理,只是弟弟不成家,谢崇华心里总归不大舒服,同年纪的都是三岁孩子的爹了,弟弟却还是一个人,“你看看有没合适的,也愿意嫁进来的。仗要打,家也要有。”

    齐妙应着声,只是要真给谢三弟说了亲事,阿芷那丫头又该怎么办才好?从今日看来,要想她死心,只怕太难。

    &&&&&

    翌日谢崇华带了弟弟去见永王,永王不懂杏林,便让军医考问。军医说可以,就让他随军了。回去时谢崇华说道,“都说成家立业,如今‘业’已有,那家也该成了。”

    谢崇意一听这事就觉苦恼,只是像前两次那样推拒,肯定又要被念叨,便说道,“哥,我现在身在军营,万一有什么危险,连累了那姑娘怎么办?不如等这仗停了,再说吧。”

    谢崇华神情微沉,“能有什么危险,不许再说这种话。”见他还是不愿,就没提了,如今谢家算是百姓口中的叛党,也没哪家愿意将女儿嫁来吧。倒也在理,何苦害人家姑娘,“那等安稳下来,你就收了心思好好寻个姑娘,不要见了陌生姑娘就躲。”

    “嗯。”谢崇意就是不乐意跟姑娘亲近,想到葛灵他就心慌,进了军营倒好,至少里面没一个女的。

    转眼十一月,寒风呼啸,已是快要下雪的模样,天气干冷干冷。

    永王命孙韬秦方以利安为中心,向四周征战。两名大将屡战屡胜,势如破竹,将周边城池攻下,收入永王囊中。等到腊月底,已有百万大军,京师那边终于慌张起来,准备派兵镇压,拿下乱党。

    探子将消息送到利安府,永王当即连夜召人商讨。

    家丁在外面禀报时,谢崇华才刚睡下不久。齐妙睡得迷糊,旁边穿衣声o@,才强睁了眼坐起身来。才刚坐起就被一双手压回床上,被褥掩得严实。

    “你睡吧,天冷。”

    齐妙微挡那烛火,问道,“什么事?”

    谢崇华俯身穿鞋,答道,“永王召见,说是京师那边来消息了。”

    提到京师齐妙的心就揪了起来,因有孙韬秦方在,一场败仗都没吃过,所以近月他常在家中,让齐妙有种错觉战事已平,如今突来消息,就觉自己原来一直刻意回避这事,面上一时遮不住担忧失落。好在谢崇华背对她穿鞋,没看见。

    她撑手起身,说道,“二郎早去早回。”

    谢崇华回头笑笑,“知道了,睡吧。”见她躺下,这才去洗脸。脸盆里的水已经冷了,他毫不在意,冷的更好,洗了更清醒。

    系上厚实披风,从暖和屋里出去,冷得让人发抖。过了一会才适应过来,到了王府,正好碰见许广,便一起进去。

    永王早已等候多时,屋内生好了炭火,门一开吹入一股冷风,见了两人,也不觉得冷了,脸上神情错综复杂,有喜也有忧,“快快过来。”

    许广笑道,“京城那总有些乱七八糟的事传来,但半夜唤我们来,还是头一回。”

    永王说道,“此次不同。”

    许广低眉一想,清俊面庞也染了两分严肃,“莫非是京师要对我们出兵了?”

    “正是。”

    “终于……”许广坐下身,一时手脚还暖和不过来,喝了两杯热茶,才驱散了寒意。

    谢崇华也忘了解下披风,问道,“出兵多少可知?”

    永王拧眉,“说是有一百五十万。”

    足足多出五十万,而且都是京城军队,单单比较“精”,就胜出地方士兵很多了。

    “看来厉太师是想一举歼灭我们。”

    “利安大军已经声名远扬,藩王起兵陆续被剿灭,如今可以威胁到朝廷统治的,剩余不过三四个,而我们在他们眼里,首当其冲,已然是能威胁到他们的势力。如果此次朝廷兵败,我们很快就能入京□□。可如果兵败,只怕元气大伤,还有可能被趁机剿灭。”永王叹道,“我们起兵不过两个月有余,虽说已有百万人,但却比不过京师精兵,更何况人数还多了五十万。”

    谢崇华拧眉说道,“如果单单是对付朝廷,还尚可一拼。只是就怕八方知道这件事,给我们来个前后夹击。”

    永王也觉脊背有阴风扫过,冷得他眉头紧拧,不得舒展。

    谢崇华问道,“可说了何时会来?”

    永王说道,“探子查探的消息是年后正月,京师如今局势尚未稳定,厉太师需要调派人手,百万余人,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安排好。还有粮草衣服,都得贮备,最快,也得是元宵之际。”

    谢崇华说道,“那速速将孙将军秦将军召回,共商大计。”

    形势危急,永王也没有片刻耽误,让人快马加鞭去请两位将军回来。

    谢崇华和许广出门时也在想应对的法子,想来想去,都有瑕疵,没有万全之策。

    秦方和孙韬赶回来时,离过年还有三天时日,听闻这事,皆是一震。

    “朝廷以我们为敌,说明已经让朝廷惊慌,能威胁京师防卫,这是要高兴的事。”孙韬说着,倒有些高兴。

    秦方见了,面色冷峻,“可那样多的兵力,还都是出自京师,我们如何能拦得住?孙将军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孙韬又笑笑,“可是总不能哭,哭也不能将那一百五十万的人给淹了不是?”他全身倚着椅子,沉思半晌,说道,“如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阻止腹背受敌,不让那些背后的虾兵蟹将捣乱,专心对付朝廷。”

    永王问道,“两位将军可有什么万全之策?”

    秦方说道,“我以前带兵打仗,也遇过此事。那时取易守难攻地貌,背靠险山,三面地形险要,如此一来只要专注城门即可,不怕背有豺狼。”

    谢崇华将利安府的地形在脑中过了一遍,说道,“利安是有险要之地,但容纳不下百万人,而且时间紧迫,到了那里,也没空屯粮布阵了。”

    “这倒是,所以方才没有提,只是提出来,集思广益。”秦方的眉头都要皱出两条川来了,兵临城下,略显焦躁。

    如何不会腹背受敌,又能有充分的准备,实在是个问题。

    几人商讨至半夜,始终不能解决这难题,又实在困顿,脑子溢满米糊般,孙韬便说道,“苦想无用,回家睡觉吧,指不定周公跑来指点了呢。”

    他素来洒脱,这洒脱也是不苟言笑的秦方瞧不顺眼的。只是孙韬的军功战绩摆在那,他只是哼了一声,没出言阻拦。又坐了一会也觉得脑子塞了米糊,就起身告辞,回家睡觉去。

    等谢崇华快回到家中,车夫就念了一声下雪了。

    今年雪下得据说很晚,已是快过年了。他打开车门往外看,借着悬挂在车门上的晦暗车灯,看着那飘飞初雪,心情已是十分好。到了家里,他进屋点上灯火,妻子果真还在睡。走到床边,就见她醒来,便附耳低语,“妙妙,下雪了。”

    齐妙揉眼的手势一顿,睡意瞬间散了,“真的?”

    谢崇华笑笑,“是,还很小,估计天亮了才能铺满地。”

    齐妙已经起身去找衣服穿上,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哪里见过飘雪,早就和他说到了冀州就能瞧见了,可一年都没过完,就来了利安。这利安也是奇怪,往年早来初雪,偏是不来,她都差点以为自己是姓夏,将那冬雪给


    锦绣路_第44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