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之不嫁高门重生之不嫁高门_第116章

重生之不嫁高门_第116章(2/2)

作品:《重生之不嫁高门

是什么关系。”

    “这些事,萧夫人已告诉我了。那……那你怎么说?”

    “一开始自然什么也不会承认。太子自然也不放心,生怕我说出去。他利用昔日的关系,买通锦衣卫,让亲信进狱中看我,威胁我不许说实话,否则叫我生不如死。”

    杨雁回问道:“再后来呢?”

    俞谨白道:“太子做的这些手段,自然逃不过皇上的法眼。”

    “皇上倒也厉害得紧”杨雁回道,“这下,你便什么都招了?”

    “都招了。我本是范佩行的私卫,范佩行说我这张脸长得像萧夫人的故人,便处心积虑,先派我去辽东,接近方都督旧部,并展露锋芒。果然,我立下军功,人人都道我是一员战场厮杀出来的小将,再没人想到我是范国舅的私卫。我也顺利通过方都督旧部,结识了方侯爷夫妇。萧夫人果然对我一见如故,还将我收为义子,并对我信任有加。至于我长得像萧夫人哪个故人,我那时是不知道的。只知道范国舅看着我,说过一句――不止长得像,偏偏也姓俞。范佩行一则命我效忠太子,二则让我盯着方家。因为方家曾是薛皇后的靠山,他们范家,始终对方家存了防范之心。”

    杨雁回道:“这我便明白了,范佩行这下是跑不掉了。”

    只要皇帝一怒之下处置了范佩行,太子离彻底倒掉也就不远了。

    杨雁回又道:“可你做了这样的事……皇上能轻易放过你?”

    俞谨白道:“我并未做什么事。我本是范国舅私卫,并不是作奸犯科之徒。后来听主人吩咐,上战场杀敌,效忠太子,也并没有做什么危害社稷、百姓之事,反而于国有功。最多我也就是个范佩行昔日同党。范佩行不过是被降职而已,我们这些并未真的帮他办过一件害人的事的小虾米,也不必担心有牢狱之灾。”

    杨雁回在这种情形下,都忍不住要乐了:“你……你居然……被皇上看成了范佩行的党羽。嗯……果然你处心积虑小心谋划多年,并未白费了功夫。”

    那她便理解了萧夫人为何愠怒。以方家的势力,自然也能听闻此事。得知俞谨白不过是别人放在自己身边的细作,萧夫人定然要生气的。做戏,自然要做足。

    俞谨白道:“多谢奶奶夸奖。”

    杨雁回又问道:“皇上便没处置你了?”

    俞谨白道:“我毕竟是剿过陕榆的悍匪,平过辽东的犯境蛮夷。在萧夫人身边时,也未做过危害她的事。我甫去了镇南侯夫妇身边,便被他夫妻二人的品格折服了,又深受萧夫人疼爱,帮我置宅子,娶媳妇,娶得还是这么合心意的媳妇。我一个孤儿,感激她还来不及,哪里还忍心去害她。她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让我杀猪,我绝不杀鸡。就为这个,皇上他老人家都找借口褫夺了我的官位了。”

    杨雁回道:“所以,你并未害过范国舅,也未害过萧夫人,也未害过太子,反而于国有功。皇上虽然不信你,甚至可能厌恶你,但也不至于将你入罪。你便被放出来了?而萧夫人,想明白了你后来是一心向着她的,也就不生气了,所以又安排她的私卫继续来保护俞家了。是也不是?”

    “说得很对!”

    “这些日子,可是吓得我够呛”杨雁回总算长嘘一口气,“这件事,什么时候才能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可别再来一次了。”

    俞谨白歉疚的望着她,半晌也只说出一句:“对不住。”

    ☆、第305章 结束

    俞谨白的澡并没泡多久,毕竟身上有伤。

    杨雁回帮他上了药,换了一身宽松舒服的干净衣裳,又让人收拾了澡盆等物,再拿上来些精致的点心吃食。

    俞谨白叫她别忙了,夫妻两个这才又坐下歇息说话。

    俞谨白问道:“我走的这些时候,秦明杰有没有找你麻烦,有没有算计你?”

    杨雁回道:“你被锦衣卫带了去,萧夫人又将私卫撤走了。私卫离开的第二日,秦明杰便让小厮来传了话。叫我下午去汤泉寺和他见一见。他还给了一封信,短短几句话,写得着实恳切。说他当初不该遭奸人蒙蔽,冤枉了我。如今不指望还能父女相认,但求我还愿意陪他饮一杯清茶,说几句贴心话,也好解他多日困惑,叫他知道,我确是他的女儿。”

    俞谨白道:“你怎么回的?”

    杨雁回道:“我为了稳住他,便同意了。实则那日我失约了。我留了个心,叫云香乔装改扮后,去汤泉寺附近查看了一圈,那山路上,来来回回的樵夫、挑山工,有好些是练家子。秦明杰迟迟等不到我,心知我是不会去了,垂头丧气出了汤泉寺。才出来不久,还被一个樵夫上去揪着领子臭骂一顿,说他耍了满先生,也叫他们白跑了一趟。”

    俞谨白道:“亏得师父和云香、翠微还在家里,否则满先生只怕还真敢铤而走险,这时候再闯来一次,哪怕强行掳走你呢。”

    若有杨雁回为人质,俞谨白只怕便要被满先生和申淑妃牵着鼻子走了。

    杨雁回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自那以后,他再来送信,我更不肯去了,还叫人将他派来的小厮骂走了。”

    俞谨白拥着杨雁回道:“你以前竟有这么个爹。”

    比没有还惨。

    他们两个原本,其实都曾是孤儿。

    俞谨白忽然道:“以后我们就生个女儿罢,我们好好疼她。”

    杨雁回笑道:“我们还要带她去很多地方,看很多的美景,决不让她就在一个四四方方的后宅里长大”说着说着,她便神往起来,“青梅村的青山哥和青山嫂,又跟着几个道婆去了一趟武当山。他们前年去了泰山的东岳庙会,去年去的峨眉,今年去的武当。说是去拜这个天尊那个真人的,其实都是为着看景逍遥罢了。”

    俞谨白也笑了:“你这是自己想去吧?急什么,我都答允过你了,定会带你看遍山川美景。”

    待此间事了,他就可以像师父和师娘一样,带着她四处走一走了。趁着她还小,他也还很年轻。

    杨雁回被俞谨白说的羞赧一笑,忽然又道:“谨白,你说,我们将来的孩子,应该姓什么?”

    姓俞?还是姓冯?

    俞谨白不假思索,道:“当然是姓俞啊。”

    那冯世兴那一支,莫非要……杨雁回想着想着,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冯世兴日后说不定还会再娶呢,更大的可能是和温夫人破镜重圆。但她依旧开玩笑道:“这倒极有趣。咱们的孩子,不跟着祖父姓,倒跟着祖母一个姓。”

    俞谨白想了想,一本正经道:“我的孩子,自然是跟着我姓。至于我,我是我娘怀胎十月生的,又不是我爹生的。我跟着我娘姓,有什么不对么?”

    杨雁回听得目瞪口呆,这奇特的理论,让她几乎傻在当下。半晌,她方忍着笑意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咱俩日后生的孩子,要跟着你姓俞呢?”

    俞谨白眨眨眼,理直气壮道:“因为我娘姓俞啊。你已经有两个大哥了,给你们老杨家传宗接代的事,交给他们去办吧。我外公多倒霉,我的孩子要是不姓俞,我们老俞家就断了根了。”

    杨雁回沉默不语。

    俞谨白道:“你不高兴了?要不我们多生几个。生六个好不好?三个跟我姓俞,三个跟着你姓杨。”他决定,就这么办了。

    杨雁回嘴角直抽抽。还敢给她指定生六个。她可是听人说,生孩子可疼了。合着不是俞谨白自己生!

    俞谨白道:“你还是不高兴?这样不好么?”多公平哪!

    杨雁回问道:“那你怎么就不替冯公爷考虑考虑?他目下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姓冯的。”

    俞谨白一本正经道:“这个问题为何要我来考虑呢?我爹他年富力壮,该当自行考虑这个问题。”

    杨雁回终于忍不住,笑得滚倒在床上,揉着肚子道:“夫君说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我今日委实大开眼界。”

    ……

    事情的结束,比杨雁回想象中来得快很多。

    林胜卿一案,夏州俞家的冤案,让太子和范佩行有了岌岌可危之感。

    最终,夏家冤案平反,范佩行父子被下狱。

    当然,这并不是结束。

    太子本就在皇帝眼中变得越来越没能力,偏偏又在这时候扯出来林胜卿自杀之事,与所呈奏本悉数为太子压下去有着莫大关系。紧接着,俞家遭匪徒血洗一案,也被算在了太子头上。只是,皇帝当时为了保住太子,并未将这件事公开。

    太子心知自己再次被人算计了,偏偏有苦说不出。

    这些也都罢了。对太子而言,最能让他感受到危机的,莫过于范佩行父子入狱。而且看样子,皇帝是不打算放过这对父子了。这么一来,范家倒的就更彻底了。连早先的低品阶闲职都没了不说,还沦为了阶下囚。范家一倒,太子自然也做不长久。

    太子和范佩行对这些心知肚明,他们两个自然不愿坐以待毙。

    先是陕榆一位姓闵的游击将军起兵作乱。打出的口号居然是――杀昏君,救太子!

    范佩行也很快作出了反击。他的一个旧部将他从滇南的牢里救了出来。范氏父子带领仍愿意效忠他们父子的兵马,于滇南举事。

    西川萧齐迅速出兵,平定滇南的范氏父子叛乱。

    陕榆那位游击将军的叛乱很快便为陕榆卫都指挥使压了下去。但因此事连累到的陕榆武官着实不少。凡是和太子有牵扯的武官,跟着死了一批。

    陕榆的事才闹完,萧齐也将范氏父子的叛乱平定了。

    范家在滇南、贵西、浙东的恶迹也被一桩桩一件件掀出来了。

    皇帝震怒,显赫数十年的范氏一族,连最后的体面和尊严都没办法保留了。一道圣旨自九天至尊处,下到范家一手遮天数十载的滇南――诛九族!

    紧接着,又一道圣旨下来――太子被废,后半生幽禁于寒春宫。

    翌日,太子妃自请入寒春宫陪伴夫君。

    俞谨白和萧桐成功了。

    经此大变,皇上也病倒了。除薛皇后外,皇帝不愿任何妃嫔照顾他。根据御医的说法,这病需得慢慢将养二三年,不得费心劳神,才能好转。

    这却算是最意外的收获了。

    若皇帝一直精明能干,难保有一天不会回过神来。但他病了,能力势必大不如前。就皇帝的性子,也很难不去费心劳神,所以这病,只怕也难养好了。不过好在皇帝非常信任薛皇后,而薛皇后背后,目下也只有方家可以做靠山。所以,未来的几年内,萧桐有时间一点一点,小心的清理掉所有有可能遗留下的蛛丝马迹。

    至于淑妃手底下的满先生,自然也被俞谨白和向经天联手找到藏身处,由俞谨白一剑封喉,取了他性命。

    至于那位满先生是如何与深宫内的嫔妃联系的,又为何会一心效忠淑妃,便也就成了一个谜。

    ……

    据闻,太子便是身在寒春宫,也时常喊冤,说自己并未想过谋反。

    可那位姓闵的游击将军,已在兵败后直接自尽了,连受审都不必了。

    不过有一点可知的是。那位姓闵的年轻小将,是由□□里的一位武官提拔起来的。那位武官因为此事,也是有苦说不出。唯有俞谨白,因为及早离开了陕榆,又连个官都不是了,也就未曾被殃及。

    杨雁回想起俞谨白的“高瞻远瞩”,坚决不肯再回陕榆,便料定其中有内情。待询问过俞谨白后,她方知道,果然有内情。

    原来俞谨白做范佩行的私卫时,曾经擒住过一个想要刺杀范佩行的人。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守卫宿醉在外的范佩行。他在问明白那个人为何刺杀范佩行后,便将那人放了。

    谁知几年后,二人复在陕榆重逢。俞谨白已是陕榆卫指挥佥事,而那个姓闵的年轻人,已是游击将军。

    杨雁回问道:“那个闵勤莫不是与范佩行有仇吧?”

    俞谨白道:“是。范家人在滇南结仇不少。闵家全家都是范家人手下的冤魂,只活了闵勤一个人。闵家招致灭门祸端的原因,不过是因为范佩行的长孙看上了闵家的姑娘,想抢回去做妾,闵家人都不同意罢了。范家的子孙能将闵家人欺负到这种境地,也不过是因为有个范佩行在。此人最是护犊子了。”

    闵勤,就是那位游击将军。

    杨雁回闻言,虽与此事无关,也不禁气得直起了身板,道:“范家人真该死。”

    俞谨白道:“范家有今日的下场,真是活该。”

    杨雁回道:“那闵勤后来举事……”

    俞谨白道:“陷害太子罢了。为了帮我,也为了


    重生之不嫁高门_第116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