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好丈夫_第114章(1/3)
作品:《宋朝好丈夫》
了当初南宋怎么会傻到先灭了金国。
然后自己被蒙古灭了。
二帝毕竟是自己的祖宗,群臣又跪在了眼前哭谏。赵端宁很正常地激动得站了起来,
他在御台上走来走去。拧着眉,涨红了脸。
他嘴里叨叨着,全是“共灭金国,共灭金国”。
要不是太子才六岁。他还真像是又要御驾亲征去找死的模样。
于是,她提醒着内侍大档,应该依规矩地长唤一声:
“静――”
朝堂上虽然还是很吵。赵端宁却总算想着自己是个皇帝不是个热血青年了。
他坐回了龙座上。
她早有准备,马上很低调很规矩地拿起了贾似道的奏表。在御台上念了起来。
她觉得这人不懂打战,却太懂得怎么争权夺利。
贾似道很清楚金国可以留着慢慢利用。
“北虏能灭否,能也。北虏能灭而绝之否?不能也。”
(北方的敌人能被我们消灭吗?当然能。
北方的敌人能被消灭一次就从此高枕无忧吗?当然不能。)
“……北虏之害,自商周、秦汉以来未尝绝矣。昔周幽王败于西戎,秦始帝征于匈奴……其后五胡之乱,到本朝之契丹、女真……”
(北方的敌人,从商周到秦汉直到现在,都没有断绝过。周幽王峰火戏诸侯,结果被西戎攻进了镐京。秦始皇攻打匈奴,扫荡*……但后来还是有五胡乱华,到了大宋,北方又有了契丹辽国,接着是女真金国……)
消灭了金国,接下来又是谁呢?
宰生不如宰熟。
贾似道这篇奏表写得确实是有理有据,马上就给朝上君臣泼了一盆冰水。
她事后在赵端宁怀疑的眼光下赌咒发誓,她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那一天为什么先读了王世强的奏表?
――不是因为他反对北伐。
那是因为王副相的奏表是从明州送来的,被压了一天,本应该就是他的先上场。
为什么中间拿了楼相公的奏表?
――那也不是因为他反对北伐。
而是因为为楼相公他年轻,他的顺序不能抢在甘老大人、陆老大人的前面。
至于为什么最后读贾似道的奏表,接着就是七八个奏章都是贾似道一党的小人反对北伐。
――这绝不是为了彻底打断大臣们鼓动北伐的节奏。
“国夫人以为朕耳聋眼瞎吗――!”
赵端宁大怒起来,拍桌子咆哮。
她才羞愧地承认,贾大人给她好处了。
他送了她不少厚礼。
……
官家不是傻瓜,当时在场的升朝官们也不是傻瓜。
楼云因为要去处理明州城迁族的事,过两日就离开了京城去江西。
她一个人上班后,那“平明骑马入宫门”的古诗就开始流传了起来。
――官家没答应马上北伐,完全就是受了妇人所惑!
男宠已经不新鲜了!
就在好事者开始把她和贾似道联想起来,一起大骂的时候,她这几天也正在琢磨着怎么找贾似道商量一下她的出场费。
仇夫人给她送各种首饰礼物,全都是为贾似道转送的。
她没有收,却也没有拒绝。
贾似道没有订亲,没有妾室,她还调查了他也没有私下养娈-童。
更重要,他眼下掌握的皇城司,也就掌握了京城里的盐运河道。
她少不了和他打交道。
所以,她只是在成套的首饰里取了一只钗或是一对耳环,以示礼节与谢意,然后把余下的首饰退了回去,说是转赠给贾大人的两位妹妹。
她倒要看看贾似道到底想怎么样。
楼云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她无所谓,反正她从楚州回京城前,就让陈文昌转达了她的意思:
她和楼云将来如何,她再想几个月就给他个回话。
她也不可能拖着楼相公的大好青春。
但赵端宁的态度很奇怪。
她老实把她收到的一盒子零碎首饰给他看了。
他明显呆了呆。
要不是她已经判断出赵端宁对男色真没有喜好,她还真以为她和赵端宁抢人了。
官家只是失笑着叹了口气。
“国夫人也要出嫁了。何必如此着急呢?”
他挥一挥手,让她抱着盒子退下去了。
她一出延和殿,就知道上当了。
贾似道和她接近,这并不是赵端宁的旨意。(未完待续)
☆、361 两家议亲 (上)
“国夫人。”
“贾大人。”
过了几日,她安排好了机会在宫中与贾似道相遇。
五月里的宫中小西湖边,牡丹花盛放。
水畔花间有一座四角攒尖顶的伊洛传芳亭,专供宫人观赏这高低错落几十处的牡丹花。
贾似道一身宫干的白靴青袍,打扮得像是个皇城司的武职干当官。
他双眸点漆,唇若点朱,季青辰每回看到他,都觉得赏心悦目。
“这几日我送的礼物,国夫人不喜欢?”
他年纪与季青辰一般大,比楼云还小上几岁,看起来果然是英姿勃发。
要不是知道他背地里没少挖她的墙角,她还真以为他对她有意了。
连赵端宁那一日都叹了口气,道:
“当初在西大营的时候,他辛苦逃了过来,是国夫人在王副相面前为他求了情。他是记得的吧?”
……
“贾大人客气了。”
她一身花冠纱裙,手执着素色团扇子,在亭中坐了下来。
她当初觉得贾似道有本事鼓动官家过了黄河御驾亲征,他又摸透了楼云和王世强的心思夺权成功,这很不容易了。
至少她前世里知道的历史里,是没有什么御驾亲征的。
黄河以北的征战,她只知道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了回来,然后冤死了。
宋高宗夺兵权的手段太粗鲁了。和宋太祖、汉高祖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贾大人的衙门占了钱塘门的河道,连我家的货栈都难做生意。还请把河道让出来吧。”
要不是劳四娘前些日子一直和她抱怨钱塘门河道上的生意不好做,她才没意识到这贾似道一面给她送礼物献殷勤,一面挖她的墙角。
“……就为了这件事?国夫人就推却了这三四日的礼物?”
贾似道不由失笑。
仇夫人例行送礼,都被她彻底拒了。她就知道他会来。
她只没料到,他在内宫西苑里就堵到了她。
“钱塘门那边的生意,是姚记和黄记的货栈居多。我并没有要为难季氏货栈的意思。”
贾似道向她展颜一笑,露出了一些少年般的明郎,
“夫人错难我了。”
因为他的笑容,季青辰的眼神晃了晃。
但她毕竟不是表面上和他一般年纪的女子了。
要不是觉得他为人处事有些像楼云,她极享受这种随时打他脸的感觉。她其实是不会收他的礼物的。
“我与夫人赔罪如何?”
他站起。笑着走到她身边双手一拱,眼角却挑起了来看她。
那带笑的眼光在她脸上转了一圈后,他看到了她头上一支雕工精细的黄田玉玲珑佛塔钗。
他侧头指了指亭外的一丛浅黄色团花。又弯了腰在她面前,柔声道:
“那一处是新栽的,官家并不爱这颜色。我去剪一朵下来给国夫人插髻可好。”
“……”
她仔细观察着,觉得贾似道这小子装得还挺像。
难怪她一直觉是他假心假意。收了这许多的零碎,却抓不出他的毛病。
“官家说。我和离了没多久就与贾大人来往,太急了些。”
她用扇子示意他退开两步,然后站了起来,
“贾大人的礼物贵重。我不敢收,以后请不要再送。我只请贾大人在衙门里发句话,把钱塘门的河道让出来。让季氏货栈的船方便进出吧。”
赵端宁的原话是“国夫人也要出嫁了。何必如此着急?”
她觉得,她必须要领会官家这句话里的意思。
她好歹也是一品国夫人。家产丰厚,又在官家面前做内阁子女官。
她就算是二婚也不是寻常人能娶的。
十七八件玉器首饰就能打发她了?
她得给赵端宁长脸。
“国夫人!”
贾似道快走两步,直接拦在了下亭阶前,
“楼相公上回伤了国夫人的心。国夫人是不会原谅他了吧?国夫人何不嫁给我?”
她眉头一皱。
因为官家身边最得宠的“男宠”和“情妇”都在,杨郡夫人又曾经在虢国夫人面前吃过教训,四面游园赏花的宫人早就走了个不见踪影。
“钱塘门那边的货栈大半都是姚记和黄氏的,我并不是要为难季氏的生意。”
贾似道再次解释着。
“……贾大人这是要为难王副相了?”
她不是没想到贾似道要报复王世强。
当初他逃到了西大营,又有逼反了李全的罪首,王世强是强烈要求把他斩首问罪的。
这本来也没错。
但她太熟悉王世强了,王世强其实是忌讳贾似道夺权的手段罢了。
贾似道看穿了他一直想让四明王家把明州楼家取而代之的心思。
夺了兵权、逼着休妻,甚至贬了官位王世强都能忍,因为官家要打压明州楼氏的意图表达很非常明确了。
这就是四明王家的机会。
“国夫人觉得王副相如何?”
贾似道长眉一挑,端详着她的脸色,“听说王副相已经把休离的原配楼氏从普陀寺里接回来了。”
“这事就不烦贾大人多问了。贾大人只给我一句话,河道让还是不让吧。”
她早知道王世强就是这样的结果,半点也不惊奇。
反正明州楼氏都败落了,官家也不会在意他娶谁做老婆了。
“……夫人,我不是为了为难国夫人。也不是为难王副相。我是为了官家的社稷……”
贾似道走近了一步,哄着她一般,
“我寻另一处好货栈给你如何?丽正门那一边的好不好……”
她一瞬间就想起了楼云。
那时她刚回大宋,他也托人给她带过话:
她出钱开挖的楚扬河道码头暂时不要争,他给她换到泉州那边的寄舶港好不好?
那时楼云和她作对,也是为了北伐,为了帮着先皇赵扩从韩宰相手里夺权。
“用不着你多事。”
她厌烦地直接用扇子扑在了他的脸上,提裙下了亭阶,飞快地一路走完了。
后面还传来了贾似道的跺脚高唤声。
“国夫人――”
……
她今日休假,所以换了衣裳出了宫。
本来还想去赏春看水,却被贾似道破坏了心情。
然而刚到了皇城外的码头,她就看到了从江西回来的楼云。
他看到她,眼睛就是一亮。
“青娘,我回来了。”
他手提着马鞭,一身大红的春日[袍衣摆上沾了灰,不复光鲜。
是刚回来还没有换衣的模样。
她倒是诧异了。
他提前回来不奇怪,一则蒙古使臣快到京城了,官家让他去接待。
二则,她也和他说了,他该干什么干什么,天天守着她,她也不会有多少感动。
他听是听了,但应该还是觉得天天在她眼前被原谅的机会更大一些。
想起贾似道言之凿凿地拿定了她不会原谅楼云。她就改了主意。
她偏偏要在码头上停了步,道:
“楼相公回来了?”
江西那边的韩茶商早就托了人来她面前报了备,打探着可以不可以和楼相公结亲。
他们早就想攀上京城里的贵人,现在这可是送上门来的。
她直接就让他们去提亲。(未完待续)
☆、362 两家议亲(下)
“我给几房子侄订了亲事,就回来了。”
楼云只当不知道韩家的意思就是她的意思,仍然是笑着,“明日我去接你上朝。”
她看他一眼,直接上船走了。
她不知道他有没有听到京城里的流言。
他本应该是七月里才回来的。
“青娘――”
他连忙也坐了船,跟着她的船一起进了河道,一直到了季府门口,他又抓到了机会,“过几日我们去赏春好不好?”
她进了家门,根本没理他。
到了第二天清早上班前,楼云还是顶着满天的星星,牵了马等在了她的门外。
四面都有提灯的两府家人。
“……楼大人没听说那首诗?”
她穿着官服戴着簪花官帽,骑上了马,故意侧目笑语着。
“总要被骂几句的。”
楼云倒是很坦然,
“我当初弹劾韩宰相为了揽权才要北伐,劝说先皇不要轻举妄动。也被孙昭那些人骂得抬不起头来。等将来还都东京城了,他们自然就不骂了。”
说话间,楼云摸了摸自己的脸。
他要不是远放在了泉州城,难免也要被骂成男宠。
季青辰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由得笑了起来。
楼云见得她笑,眼神更是温柔。
等到了各自分开的岔路口,她停了马。
“楼大人对我的情份,我不会忘记。”
星光下,她转眸凝视着楼云。
河水涛涛的响着,楼云这几个月的心理建设不是白做的,沉住了气。恳切回道:
“是我不好。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虽然做错了事,但我心里……我心里唯有你一人。”
她慢慢点了头。
“也许楼大人说的是真话吧。”
楼云忍住焦虑,急声道:
“我知道空口无用,但我……”
然而不论是说什么,做什么也没用了。
她已经决定了。
“贾大人昨晚托了官媒上门来求亲了,我打算和贾家换贴子了。”
楼云的眼神凝固了。
换贴子的意思,就是两家开始议亲了。
“贾大人……听说他近来对你很好……”
楼云努力不让自己露出太出格的神情。
江西韩府上门和他说亲时。他就猜到会有这一天了。
她已经决定了。
宋朝好丈夫_第114章(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