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嫡女华第嫡女华第_第247章

嫡女华第_第247章(1/2)

作品:《嫡女华第

    缓睁开眼睛,双眸浑浊,半天才看清眼前的人。他这一辈子生了四个儿子,两个死了,一个被他彻底厌弃圈禁了,和死了也没有什么两样,只剩下庾z年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是私生子,却是他最心疼喜爱的一个。

    看见庾z年就陪在他的身边,正一脸焦急地看着他,他的一颗心也就安定了下来。人老了,心态也就变了。从前他一心一意地想着压倒四大门阀,振兴皇权,将所有的权力收归己有,现在却只想父慈子孝,儿孙们幸福安康,像个普通的老人那样享受天伦之乐。

    “阿年!你总算没有丢下朕不管!”皇帝张了张嘴,忍不住老泪纵横。

    庾z年早就在心里原谅了皇帝,可是他那么个性子,想来都是宁折不弯,即便对着自己的亲爹,也很难做出服软的样子来。一时之间,他有点不知道该调整到什么频道和皇帝相处了。

    好在沈沅钰在一旁,连忙道:“皇伯父,您老人家才刚刚醒来,精神虚弱,千万不要激动。您生病昏迷的时候,王爷急坏了,特意请了神医为您诊治,您放心,您病好之前,王爷会一直陪着您的。”

    这番话不啻于给皇帝吃了一颗定心丸。

    庾z年也点了点头,道:“您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等您好些了,咱们再说也不迟。”

    “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说着伸手擦了擦眼泪。

    有了沈沅钰在其中作润滑剂,父子两人也就没有那么别扭了。不一会儿就有小太监端了熬好的药进来,庾z年犹豫了一下,接过药碗来,亲自服侍皇帝吃药。皇帝更是老怀大慰。

    皇帝本来就身子虚弱,加上史神医为了让他好好休息,在药中添加安眠的药物,皇帝强打精神和小夫妻说了几句家常,就昏昏睡去。

    两人等皇帝睡熟了,移至偏殿说话。

    庾z年道:“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让史神医留下,孩子月份大了,你挺着个肚子辛苦,还是回去歇着吧。”他还是很疼媳妇的。

    沈沅钰也的确有些累了,毕竟还是孩子要紧,就对庾z年道:“那我就先回去了。现在皇伯父身子不好,你不要惹他生气,他毕竟总是你的生身父亲。”

    庾z年伸出指头戳了她的额头一记,“你当我是没长大的孩子吗?一天只知道置气,你放心地回吧,照顾好自己,我有分寸的。”

    沈沅钰瘪瘪嘴,王爷脾气上来了,可不就跟个孩子似的?又叮嘱了几句,这才带人出了皇宫,回到沈府。

    庾z年在偏殿刚喝了一盏茶,张士德就跑了过来,“王爷,皇上醒了过来,没见着王爷,心里着急,不肯再睡,叫奴才请王爷过去呢。”

    老小孩老小孩,这人年纪一大了,行为模式就变得像是孩子一样。皇帝现在就是这么个样子。

    庾z年哑然失笑,心里却是一暖,跟着张士德去了正殿。答应了皇帝自己就在一旁守着他,皇帝这才又安心睡过去。

    到了晚上,也不知是史神医的药有效果,还是因为有庾z年在一旁守着,皇帝心情愉悦,晚饭多吃了一碗,精神就好了很多。

    皇帝无心睡眠,就和庾z年唠起了家常。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父子两人,外加一个忠心耿耿的张士德。皇帝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什么顾忌。

    “阿年,你是不是还在埋怨朕没有早点将你认回来?”

    庾z年道:“您好好休息,这些事情咱们以后再说。”

    皇帝摆了摆手:“趁着我今天有些精神,我一定要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你。说起来这件事搁在我心里已经有快三十年了。”

    其实庾z年也很想听一听他的解释。见他现在精神尚好,就没有打断他说话。皇帝脸上现出缅怀的神色,很快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说起来,这已经差不多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他还像庾z年一样是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而如今他已经垂垂老矣。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慕容雅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还是那样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中,还是像当年一样鲜活,没有丝毫改变。

    “当年的确是我的弟弟庾文泰先救了阿雅,不过阿雅一直并不喜欢他,她心中爱的人只有我一个……我们两个海誓山盟,我答应她会和她一辈子好好的……”说到这里,可能是觉得在儿子面前说这些有些不合适,就道:“那时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争夺,我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位置不稳。庾文泰使诈说她们有了肌肤之亲我心里很清楚,但我那时也是年轻不懂事,为了龙椅,为了那张宝座,一咬牙就顺水推舟将阿雅推到了庾文泰的怀里,下旨命令他们完婚……”

    说到这里,皇帝脸上露出深深的痛苦之情。“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蠢事。”顿了顿,他又道:“阿雅是个刚强的女子,见到了我的圣旨,不哭也不闹,只是脸色苍白地冷冰冰说了一句‘谢主隆恩’,就头也不回地拿着圣旨出了皇宫。我宁愿她哭闹一场,或者骂我几句……”皇帝忍不住伸手捂住了胸口,那时候他的心里的痛苦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以至于到现在他还记忆深刻。

    庾z年静静听着,完全能够想到慕容雅当时的心情有多么难过。

    “后来,没有过几天,我就后悔了。可是阿雅也不知是故意气我还是怎地,在人前总和庾文泰出双入对,表现得十分恩爱的样子。我被他们两个气的要死,并且又过了不久,阿雅怀孕了,生出来的就是庾亮。”

    皇帝的脸上满是深深的厌弃,“你不知道我第一次看见庾亮的时候,我心里有多嫉妒。我决心无论如何要把阿雅抢回来……我用了很多法子,阿雅或者对我不理不睬,或者对我冷嘲热讽,总是让我不能得逞。这其中有很多波折,后来我慢慢发现她和庾文泰之间的恩爱都是做给我看的,她心中真正喜欢的人只有我一个。总之最后我还是得逞了,硬是把阿雅抢了回来……”

    庾z年一听就明白,皇帝当时恐怕是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她表面上虽然不愿意,可是我知道她心里是顺从的。要不然以她的性子,早就一头碰死了。后来就有了你。我本来想把阿雅纳入宫中升她为贵妃,谁知不但母后拼死反对,就连群臣也极力反对,后来我顶不住压力,就把阿雅又还给了庾文泰。”

    皇帝神情哀伤地摇了摇头:“自此之后,她就再没有原谅我!”

    庾z年暗暗摇头:你背叛了别人一次,人家肯原谅你,已经很给你面子了,你故技重施,又来第二次?慕容雅也是高傲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原谅皇帝呢。这么看起来,皇帝年轻的时候,还真是妥妥一个渣男,和庾z年这种中国好丈夫相比……那真是没的比。

    “后来,你在琅琊王府出生,我和雅儿有了唯一的孩子,我真是高兴极了。一开始我是想将你接回来的,可是当时我和四大门阀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方兴未艾,我不敢把这件事暴露于光天化日,否则我就会彻底陷入被动。我觉得以阿雅的性子手段,拿捏庾文泰手到擒来,没有丝毫问题。却没想到,阿雅生了之瑶之后,没过多久,就香消玉殒了。我当时悲痛欲死,几乎想要立刻跟着她离去。”

    庾z年神色一凝,脸上浮起一层杀气:“我娘亲风华正茂的年龄怎么就香消玉殒了,她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有人在暗中下毒害她?”

    皇帝冷哼了一声:“这件事我反反复复查了无数遍,若真是庾文泰动的手,你以为我会留他到现在吗?她的脉案我看过无数次,她的确是病死的!”因为慕容雅是死在琅琊王府中的,虽然和庾文泰没有多少关系,可是皇帝对这个弟弟到底有些迁怒,所以这些年来才一直打压他。

    庾z年这才放松了精神。

    皇帝叹了一口气:“她死了没有多久,我就把你接到了尚书房,跟着皇子们一起读书。我也动过几次心思想把你认回来,可是总是顾忌朝局,顾忌自己的名声。加上太后的坚决反对,始终没能达成。后来你渐渐长大,像是你母亲一样聪明干练,我越发不敢认回你,生怕你一旦成为皇子就成为众矢之的,太子和老大他们联合一气排挤你,将会让你陷入险地,甚至死在兄弟间的算计之中。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给你铺路,我一直更加倾向于,将皇帝这个宝座交给你来坐的!”

    “现在,老二老三死了,老大被圈禁,你愿不愿意接过我肩上的担子,成为这万里河山的主宰者?”

    336|入主东宫

    “皇伯父,这皇位本来该是三哥的。”庾z年面色沉痛地道。

    “老三是个好孩子,他的死我也感到很遗憾。既然他没有这样的福气,由你替他来做这个皇帝,不也是一样的吗?况且到了如今,这个皇位除了你,还有谁有资格做?还有谁能做的了?”皇帝循循善诱地道。

    庾z年沉默了片刻,他也知道目前为止,只有他做这个皇帝才是最适合的。他并不是个矫情的人,如果抛却三皇子的因素,他当然也是愿意做皇帝的。便点头答应道:“既然如此,我全听皇伯父的安排。”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庾z年亏欠甚多,只有拿出天底下最珍贵的皇位给他,才能稍稍弥补一下。

    皇帝有庾z年亲自在一旁照顾,恢复得竟出乎意料的快。半个月后,皇帝还没有完全康复,就急不可耐地发下一道旨意,大意是说因为三皇子的死,正统后继无人,所以打算从旁支宗室中过继一个男子过来,作为皇帝的嗣子,立为太子,将来继承晋室大统,请众位大臣推荐德行兼备的人选。

    这道圣旨可以说完全在一众大臣的预料当中。沈昀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第一个写折子上书,推荐庾z年入继大宗,继承宗祧。群臣的奏折也雪片似的飞进了皇宫,除了极个别另有心思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推荐的都是庾z年。

    其实庾z年现在几乎掌握了皇家十二卫所有的兵权,在军队中早就是一呼百应,莫说皇帝有心把皇位传给他,就是没有那个心思,庾z年单凭武力,也可以轻轻松松地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

    就连建康的民众听了这个消息,也纷纷写信到大内,请皇帝册封庾z年为太子,真正是众望所归。

    整个建康中,唯一失意的人,大概就是庾文泰了。他虽然对庾z年没有丝毫感情,甚至可以说十分憎恨这个儿子,可他却无论如何不愿意让皇帝哥哥把他认回去的。

    只是事到如今,他一个闲散王爷,在这样重要的国家大事上,哪里有发言权呢。

    皇帝见此情形龙颜大悦,命令礼部准备过继大典,礼部本来觉得这是一件大喜事,皇帝又叫他们一定把过继的大典弄得隆重再隆重,所以他们计划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准备,结果皇帝心急如焚,一再压缩时间,将两个月的时间硬生生地压缩成了一个月。

    又不允许减少流程,礼部尚书满头包,起早贪黑忙活了半个月,终于把过继大典准备齐全了。

    史载:隆兴二十五年九月,琅琊王次子,成王庾z年入继宗祧,成为晋元帝嗣子。过继大典次日,皇帝即祭告天地祖先,将成王庾z年立为太子。

    至此大局已定,大晋朝局稳定了下来。因为皇帝身子不好,不能视事理政,下旨新太子入主东宫,代天子理政。

    本来庾z年从外头带兵回来,打算带着沈沅钰住回成王府的,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沈沅钰还没等从沈府搬回成王府去,就搬到了东宫居住。

    搬家这天,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地都来送她。各房中人都来祝贺她这位新鲜出炉的太子妃入主东宫,整个沈家都喜气洋洋的。出了一位太子女婿,沈家这次又在建康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这几年又在沈昀的经营下,实力一日胜过一日,超过王谢两大家族,成为四大门阀之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这边周氏拉着沈沅钰的手嘱咐个不停,沈沅钰眼看就要生了,这边还要搬家,周氏这是心疼女儿。况且这太子妃荣耀是荣耀,可是一进宫门深似海,宫中规矩大如天,再想回娘家,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周氏想想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沈昀道:“时候不早了,你叫孩子快点出发吧,莫要误了吉时!”

    沈沅钰也安慰周氏道:“等我在东宫安定下来了,娘亲就递牌子进去见我,咱们娘两个还是像从前一样。”

    周氏这才依依不舍地送沈沅钰出门上车。出了长乐堂,做软轿到了沈家大门口,庾z年穿着杏黄色的太子袍服,整个人玉树临风,显得极为潇洒。

    庾z年虽然公务缠身,忙得脚不沾地,可还是抽时间来接沈沅钰回去。一家子辞别了沈家人,沈沅钰坐车,庾z年骑马,慢慢向着东宫驰去。路旁挤满了看热闹的建康的百姓,都在对着马车指指点点。

    进了东宫,就要在这里常住了,沈沅钰大包小包带了几大车。整理完行李,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沈沅钰觉得十分疲乏,最近可能是临产的日子快要到了,她时常都有这样的感觉,也没有在意。

    就让丫鬟灭了灯烛,在床上躺下。东宫的装饰比起成王府自然华丽了许多,可是沈沅钰却觉得房间太大,显得空荡荡的,有点不习惯。伸手一摸,旁边是空的,心里更是多少有些失落。

    本来庾z年是打算和她一起收拾行李的,谁知道他陪了沈沅钰才不到一个时辰,就因为前面有紧急政务大事要处理,不得已去了勤政殿,饭都没有回来吃。

    这阵子,两个人聚少离多,沈沅钰多少有些不习惯。

    她问身边的大丫鬟:“太子爷还没回来吗?”

    前一阵子,她费了不少心思,终于把蕊心给嫁出去了,嫁的就是她曾经的亲卫队长张宏。张宏原来对金灵情根深种,结果金灵被半路杀出来的萧十三给截胡了,张宏没法子,只好对金灵死了心。后来和蕊心接触下来,觉得蕊心很不错,慢慢就对蕊心动了心思。

    此后张宏花费了很多心思追求蕊心,结果蕊心却无动于衷。沈沅钰觉得两人十分般配,也就给张宏大开方便之门。结果张宏也真是个有恒心的,锲而不舍地等了蕊心三年。

    所谓水滴石穿,蕊心也终于被他感动。沈沅钰给了蕊心一份十分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地将她嫁了出去。她身边的丫头们都有了很好的归宿,日子过得也都十分幸福,蕊心嫁出去之后,也算去了她的一块心病。

    沈沅钰就新提拔了一个丫鬟大丫鬟叫做新柳的,近身伺候她。新柳性子活泼,有点儿和彩凤相近,就笑着对沈沅钰道:“娘娘,太子爷刚遣了一个小太监来说,他和大臣们有重要的政务商议,让您先休息呢。”

    沈沅钰哦了一声有些失望,难道刚到东宫的第一天就要独守空房?忍不住咕哝了一声:“也不知道什么事好忙的。”

    正要灭了烛火休息,就听见外头一阵蹬蹬的脚步声传来。沈沅钰嘴角就溢出一丝笑容。

    这声音实在太熟悉了。

    果然帘子一挑,晔哥儿带着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后边亦步亦趋地跟着昊哥儿。“娘亲娘亲!你给晔哥儿讲故事!”晔哥儿十分熟练地翻身上了床榻,依偎在沈沅钰的身旁。

    两个孩子快五岁了,都已经开蒙。此前一直被沈沅钰照顾的极好,庾z年作为父亲,也是极爱儿子们的,可是他觉得两个孩子毕竟大了,大了就该独立出去,况且两个孩子跟着沈沅钰一起住在暖阁里,也诸多


    嫡女华第_第247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