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浮生小记浮生小记_第84章

浮生小记_第84章(2/2)

作品:《浮生小记

帕子替崔六娘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扶着她的手臂不失礼貌地道:“母亲,一大早就来淮北王府,也该让王妃休息一会儿了,我们向王妃道别吧。”

    卢八娘将慧娘的神情全部看在眼里,也精准地发现了她巧妙地用脂粉将眼睛周围的红肿盖上了,但眼睛里的红丝却完全出卖了她哭了很久的事实。这让她也不禁生了些怜悯之情,孟白确实是个坑女儿的货呀!

    崔六娘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也是,有那样一个不靠谱的父亲,就是硬赖着嫁到淮北王府,在众人不屑的目光中,又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呢?更何况淮北王府哪里是好赖的!

    自从淮北王进京后,京城里有多少人家都盯上了淮北王父子三人,想淮北王侧妃位置的,想当世子妃的,还有看上了郡王的,可是淮北王府的人并不是用女色就能诱惑的。听说就连皇上想往王府塞个人都没有成功,凭孟家的实力就想也不用想了。

    “母亲是该走了。”崔六娘苦笑了一下,然后向卢八娘道:“实在对不住了,还请王妃宽恕我的打扰。”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母妃,楚王想要一个我们府里的玻璃球,我只好回来取……”旭儿大步走了进来,一跨进殿门便向卢八娘说道,然后他就像刚刚发现崔氏母女也在似的,躬了躬身道:“不如舅母和表妹在此,实在失礼了。”

    卢八娘看看儿子,他脸色略有些潮红,呼吸略带了些急促,后背有一两处汗水已经透过了轻薄的衣衫,很明显是外面急着赶回来的。

    为了楚王那个不懂事的王爷,旭儿会回来给他取玻璃球?那是不可能的!旭儿从来都瞧不起楚王,也不屑与那个蠢材在一起说话。

    可是他大约只来得及找到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了。

    看着儿子眼中执着的目光,卢八娘笑道:“看把你急的,赶紧先去洗一下,换件衣服,至于玻璃球,你自己屋里也有吧。”就在旭儿的脸已经全红的时候,卢八娘又补充道:“我知道了,你是想要母妃那个最大的?”

    “我不热,不用换衣服了”旭儿已经抬起眼来看着母妃,虽然还带着羞意,但目光特别的坚定,“那个母妃可以给我吗?”

    淮北王府管理也许不是最严的,但一定是最有条理的,淮北王妃在接见客人时,断不可能没有人告诉旭儿,发生了让他误闯的事件。至于玻璃球,卢八娘这里其实只留了些送人用的,真正最大最好玩的,还是在三个儿子那里。尤其因为世子的社交最多,旭儿所得的也最多。

    卢八娘看了看儿子,然后让人去自己屋里拿一个玻璃球出来,“拿去送给楚王玩吧。”

    旭儿接了玻璃球并没有如他刚刚急匆匆到来般地离开,这一会儿他已经神清自若了,看似随意般地问:“看样子舅母和表妹要回府?不如我送你们回去吧。”

    “不敢劳动世子。”孟慧娘道。

    几乎同时,崔六娘也说:“有劳世子了。”

    母女二人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然后她们对视了一眼,崔六娘上前一步笑道:“实在是麻烦世子了。”而孟慧娘低下了头,跟在她母亲后面不语。

    旭儿大方地笑着道:“我也是顺路,并不麻烦。”

    卢八娘能做的只有客气几句送走这对母女,但她心里却另有一番感慨,儿子看来是动心了,竟然能及时打探到消息特别跑了回来。她靠在榻上,细细地思量起来。

    这时又有人将崔家的大夫人――也就是卢七娘求见的贴子送了上来,卢八娘看了后还真不好像对别人那样直接打发回去。毕竟是堂姐妹,况且卢七娘如今身份依旧高贵,又成了士家大族的当家夫人,掌握着大片的良田、坚固的坞堡和上万的部曲。

    再者卢七娘从来对淮北王府从来都是礼貌周全,当年北上时她还送了不菲的财物,后来也时有往来。

    “怎么今天都赶到了一起?”她低声笑着站了起来,“快请崔夫人进殿吧。”

    卢七娘进了大殿,昔年的温和端庄的少女变成了雍容而严厉的贵妇,她展开了完美的笑容,向卢八娘走来,“这么多年了,我们姐妹终于重逢了。”声音中的喜悦让卢八娘觉得她果真是想念自己的。

    “大郎的身子没事了?”卢八娘亦体贴请这位堂姐坐下,然后关切地问道。京城里几乎没有不知道崔家大夫人的独生儿子病得非常重,这也是卢八娘到京城后没有在任何公开的宴会上见到卢七娘的原因。

    “这次又熬了过去,应该能再撑些时日。”提到了重病的儿子,崔大夫人很是平淡,在她已经变得刚硬的面部线条几乎没有变化,在卢八娘的邀请下平静地坐了下来,“我才能出门就到王府来了。”

    卢八娘从来都认为自己在前进的途中经过了艰苦奋斗,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孟白还因此同情过她,但是在卢七娘面前,她突然觉得自己过得实在太轻松顺意了。

    明明知道未婚夫命不久了,还是为了家族联姻毅然嫁了过去;遗腹子生来就患有疾病,却还将他成功养大,又为他娶了高门的妻子;在这样艰难的道路上,卢七娘还将崔家的大权揽在手中,撑起崔家宗房,卢八娘自问自己做不到。

    这种做不到并不是因为才干的不足,而是精神上的软弱。卢八娘在病后一直在深刻地反醒自己。从前世到今生,她一步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世界就是如此,温情也罢残酷也罢,她早就应该以更积极更乐观更坚强的态度去面对。

    这一世如果没有心志坚定、对自身有着非常高的道德要求的司马十七郎成为她的精神支柱,并对她全身心地哈护,她也许还是走不出自己的误区。

    她早就应该敞开心胸去接受周围更多的人。就如生性浪漫的孟白,即使他被淮北王嘲笑得颜面全无,可能有几天不好意思出门,但是没多久他就会满血复活;又如眼前的卢七娘,虽然她的选择卢八娘并不赞成,但是还是在荆棘丛中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所以,卢八娘很诚恳地问:“姐姐有什么事情?”

    卢七娘来王府的目的很简单,简单到她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我们姐妹十几年没见了,总应该在一起聊聊,再看看将来都有什么打算。”

    崔家的实力虽然早就如卢家一般地下降了很多,但是身为掌着一族权势的崔大夫人就是淮北王妃也不会轻视,所以对于这一提议卢八娘微笑着颌首赞成。

    本以为卢七娘会说些家国大事,没想到她话峰一转,“孟右军一定在你面前说了我不少的坏话吧?”

    作者有话要说:自从写文以来,时常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知外面的春夏与秋冬,原来今天是,我爱你们!

    祝大家天天开心!

    第241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 攀附权

    卢七娘早就知道淮北王妃与孟家的这位表兄情谊非比寻常,她不想于孟白已经在淮北王妃心里种下了很多对自己不利的种子的情况下谈起正事,于是她自问自答道,“他一定说我骗了他,可是他不想想,皇上想让他的女儿进宫他不肯,谁敢平白无故地得罪皇家娶了他的女儿呢?”

    这其实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是孟白就是没想通才上当的,于是卢七娘得出了结论,“所以他的嫡长女能嫁给我儿子已经是很庆幸的事了,否则孟右军只能把女儿送到京外,甚至送到道观尼庵出家。”

    看卢八娘没有反驳,她又说道:“我不是自夸,以孟右军和他夫人的处事能力,儿媳妇虽然是嫡长女,但其实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还是嫁入崔家后在我的教导下才真正成熟懂事了。”

    此时卢八娘不得不反问一句了,“听说大郎的庶子不少啊?”

    “这一定还是孟右军说的,”卢七娘不屑地摇摇头,“我家大郎的身子不好,我这个做母亲难道会给他塞一屋子妾室,让他沉迷于女色吗?不怕你笑话,大郎成亲前屋里都没有伺候的人。”

    “还是媳妇有了身子后,我才挑了几个有宜子相的侍女送过去,都是算好了易受孕的日子才合房,为的就是多生几个孩子。”

    孟白毕竟与卢八娘有着不同一般的关系,所以她一直是倾向孟白的,听着卢七娘的话,卢八娘原来的不以为然消失了,她突然理解了卢七娘。

    虽然卢七娘一句苦也没诉,但是生养了四个孩子的卢八娘完全能够想像到抱着生来就不健康的遗腹子,带着他一点点地长大,卢七娘的心里有多煎熬。可能儿子有一点的风吹草动,她就会吓得整天吃不下饭,整夜睡不着觉,然后儿子总算长大了,娶亲了,她该有多怕他不能留下后代……

    现在崔家的大郎的病终于发作了,可是在卢七娘的心里早已经承受过千百次这样的痛苦了,所以她虽然还是痛苦,但是却也有些麻木了,于是她能够平静地坐在这里与自己说着这些。

    卢七娘感觉到淮北王妃态度的转变,点头道:“儿媳妇最初不知道大郎身子不好,所以也是有些埋怨我的,但是现在她完全懂了,而且还从心里感谢我这个婆婆,我是真正为她好。”

    “现在就算大郎去了,家里也有六七个庶子,总能好好地养大几个,撑起崔家长房的门户。不只我和儿媳妇将来要靠他们,就是嫡出的两个孙女也要靠她们的兄弟为她们撑腰。”

    卢八娘听了卢七娘的理论,不由得再问道:“儿媳妇会守在崔家一辈子?”本时代妇人再嫁并不是少见的事,特别是从淮北传来的风气,更是开放,卢七娘怎么就这样有信心她的儿媳妇也会如她一般在崔家守上一辈子呢?

    “孟右军恐怕会想接儿媳妇回孟家,但是儿媳妇肯定不会走的。”卢七娘肯定地说:“她生养了两个女儿,怎么能放得下呢?再者我们婆媳一向和睦,我就像教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教她怎么管家,怎么约束崔家的旁枝子弟,怎么看懂朝堂上的事。等我老了,在崔家的小辈能立起来之前,崔家所有的事就要由她来管了。”

    然后崔孟氏就会长成下一任崔家大夫人,就像卢七娘一样。

    也许这并不应该算是人生的悲剧,但是卢八娘还是喟然长叹一声,“唉!”。

    “世上能有几个人如同王妃一般呢?慧眼识英雄,在淮北王还是白身时下嫁,椒房专宠,生下三个儿子,又扶佐王爷成就一番伟业,成为最尊贵的女人。”卢七娘道:“能够如此的,世上只有妹妹一个人而已!”

    听了卢七娘如此直白的话,卢八娘只得微笑道:“我也只是运气好罢了。”

    “王妃的运气自然是好的,但决不只是运气,”卢七娘笑道:“我空闲时也会笑自己,当年在卢府时真是瞎了眼,竟然没看出妹妹的不凡。若是那时能同妹妹多学学,想来一定会大有益补。”

    “别人若是这样说,我是不会客气的,但是姐姐还是不要谦虚了。”卢八娘摆了摆手,“我们谈正事吧。”

    卢七娘来到淮北王府肯定不是为了述姐妹之情的,更不是八卦的,现在她已经做了这么的辅垫,总该回归正题了。

    之所以能以孤儿寡母执掌崔家宗房,除了天生的嫡长传承外,卢七娘总是有一番本事的。她今天开头的一番谈话就是来之前认真思考,特别揣摩淮北王妃的心思专门准备的。虽然每一句都是实话,但崔家大夫人能将从不宣之于人的事说出来,就是为了打动淮北王妃的心。

    但是淮北王妃听了自己这一段话后,虽然也颇有感触,但并没有升起自己希望的那种由衷的钦佩。显然淮北王妃不同别人,早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也不出于崔家大夫人所料。但是总归卢七娘也达到她的目的,王妃对她的反感已经基本消失了,甚至还会生出了一丝同情,这也足够了。

    于是卢七娘便正色道:“我是来为世子说一门好亲的。”

    想为淮北王世子说亲的实在太多了,短短的几天内卢八娘就已经接到了很多的橄榄枝,现在又伸过来一条,是卢家的还是崔家的?她顺着卢七娘的话问下去,“谁家的小娘子呢?”

    “当然是崔家的,”卢七娘毫不犹豫地说,自从她成了崔家的大夫人,便将自己当成了崔家人,尽心尽力为的都是夫家,“长房里正当妙龄的嫡女有好几个,相貌才华并不输于孟慧娘,教养还要更好。”

    崔家的当家夫人并不是白给的,卢七


    浮生小记_第84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