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浮生小记浮生小记_第32章

浮生小记_第32章(2/2)

作品:《浮生小记

告诉四夫人,“以后你不要插手小夫妻房里的事,听说陆家娘子是个能干的,便让她管四房。若不是儿媳妇敢对你不敬,你就只管享福。”

    四夫人的优点就是听话,她从善如流地点头,“那倒好,我也乐得轻闲。”

    前院里,卢四老爷带着卢茼和司马十七郎也是最后离开孟府的,两人也说着卢茼的亲事,“府里小郎君成亲都有定例的,也不缺什么,多谢郡王惦记。”四老爷感激地回答司马十七郎关切的问话。

    “等新房收拾好了让王妃看一看。”司马十七郎对卢四老爷夫妻并不太相信,叭恐他们会出什么错,还是让王妃把把关来得放心,又问:“岳父,小舅子成亲后是继续读书还是做官,可想好了?”

    “郡王看呢?”四老爷可没什么主意,他的一生都是别人替他安排好的,就是在外任时,身边也有能干的幕僚,所以马上反问司马十七郎。

    “若我说,还是出仕好,倒不必首穷经,多在仕途磨练一下很有益,而且,出了仕一样可以读书,又能攒下资历。”

    “可茼儿毕竟还小,能谋上什么职位呢?”

    “先在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御史台不拘哪一处谋一个舍人、主薄、主书等,慢慢升上去,过些年再外放,治理州郡,然后调回来做朝廷肱股。”

    四老爷做了半辈子的官,这些事情还要司马十七郎提点,只能说他实在不是个明白人,但好在他一直擅长欣然点头赞同,“听王爷吩咐。”

    “那好,我这便让人帮着看看哪里有合适的空缺。”司马十郎与岳父三言两语地定下了卢茼的将来,丝毫没有让一旁的卢茼插一句话,当然一向老实的卢茼也没有什么反抗精神和自立意识。

    等到四夫人和卢八娘的车驾从内院出来,翁婿二人道别后便与各自的夫人一同回府了。

    转眼间,卢茼的亲事如约成礼。

    为了大家方便,会亲特别选了沐休这一天,卢相、卢家的几位老爷,还有卢家的出嫁女们带着夫婿也都回来了,花团锦簇,热闹非凡。

    卢相亲切地受了新人的大礼,拿出一对当年他与夫人共同佩戴过的比目鱼玉佩送给小夫妻两人,下面的各位长辈也都有贵重的表礼,到了英郡王夫妻这里,卢八娘看着对四夫人恭敬亲热,与卢茼柔情蜜意的陆氏非常满意,她总算可以将自己对四房的责任卸下一部分交到陆氏肩上了。所以她给出的礼物格外丰厚。

    “多谢郡王和王妃的厚爱,”陆氏行礼后起身向着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笑着说道。陈王想与英郡王的关系再进一步,便让陈王妃做主将自己嫁给了卢茼,虽然四房是庶出,卢四老爷官职也不高,但是却有一个做英郡王妃的大姑子,又有孟家这门亲,也算门当户对。

    进门后发现公婆是好说话的老实人,卢茼也本分,大姑子对自己唯一的同母弟弟异常关照,自己也是受益者,这样的亲事,陆氏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卢八娘笑道:“四房的事情,以后就要你多操心了。”

    陆氏不敢怠慢,“王妃放心,孝顺公婆,伺候夫君原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会亲不止是新媳妇与亲戚相见的机会,也是卢氏宗亲的一场大聚会。内院里女眷云集,鲁王妃的脸上似乎又添了些皱纹;嫁到陆家的姑母却精神十足;卢七娘带着儿子,还是那样端庄大方,听说她在崔家已经颇有话语权了;还有卢九娘,在这种场面总是畏首畏尾的,嫁到庶族的她再也没有底气与大家平等交往……

    女眷们亲热地说着话,却都是闲话,没有人提及朝中的情况,又都仔细地注意别人说些什么,正与如今朝中的形势相符。

    皇帝的身体依旧不好,但又一直勉强维持着。朝中的局势表面非常平稳,但实质则暗涛汹涌。

    崔卢两家依旧高居庙堂,他们代表的世家把执着大半的朝政,但庶族慢慢地坐大,他们的手已经伸向了一些高位,而老皇上对他们的袒护更加明显。

    齐王和鲁王相恃的局面慢慢改变了,陈王更得皇上的重用,早已经有了与他的两位兄长鼎立于朝中的实力,甚至还隐隐超过他们。

    至于南安郡王的崛起,更是让大家迷惑。他十五岁时封了安亲王,皇上为他定的正妃是柴家女。柴家也是世家,论家世不但比不得崔卢,就是连陆氏、王氏等也比不了,但柴家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子孙从军的比较多,负责皇宫守卫工作的金吾卫统领就是柴家人。

    未来的储君倒底会是哪一个?形势如此的扑朔迷离,所有的人都在忐忑不安地思索、等待或者行动。卢家一次普普通通的会亲,也免不了能影射出几分来。

    第四十七章 妾同畜产珍珠买命恻隐之心绿姬封诰(一)

    这一天,司马十七郎刚出了卢八娘的正院,董氏就进来了。作为一个不太笨的女孩,她自然发现自从王妃从吴郡回来后,每于郡王在府内时,王妃就让她留在自己的院子,还特别吩咐她不能随便出院门这一事实。至于原因,董氏不敢乱猜,王妃的命令,她只要遵守就行了。

    董氏是个老实人,从不敢有一点违背王妃,而且她心里并没有什么不满,反倒对自己现在的情况非常知足。

    吃得好,穿得好,没以人逼着做活计,没有人打骂,与桃花几个年青女孩在一起玩得也开心,还可以时常去姬人的院子里听唱戏。每个月还能回娘家一次,看看姨娘和弟弟,并把自己攒的月钱给弟弟读书用,董氏想不到还会有比这再好的生活。

    于是她行礼后看看卢八娘的脸色,然后讨好地笑问:“王妃,我今天回娘家行吗?”

    自从自己吩咐过,董氏就知趣地躲开司马十七郎,从不在他留于府里时过来,卢八娘当然心里有数,对于听话的董氏,更加和颜悦色了,“去吧,到平安那里挑几匹锦帛带回去。”

    “谢王妃的恩典!”董氏喜滋滋地下去了。库里新进了一批锦帛,是皇上赏下来的,她几经得了几匹做衣服,再拿几样回家去给姨娘和弟弟做衣服该多体面!她又盘算着再挑两匹颜色鲜艳的,让人给姐姐送去,姐姐打扮漂亮点也许能让夫主喜欢,少挨些打骂呢。

    到了下午,卢八娘正一个人在屋子里作画,有人进来通传,“董夫人来求见。”

    卢八娘有些奇怪,董家能有什么事情见她,董氏已经被卖给司马十七郎当妾,董家在她的面前永远都抬不起头来,根本没资格当亲戚相处。而且今天董氏正好回了娘家,有事还不如就让董氏传话呢。但人来了,总还是要见的,于是她吩咐桃花,“让她在小厅里等一会儿,画完画儿后我去见她。”

    卢八娘觉得自己的中国画有了长进,她的画中有了意境和神韵,带了生机,所以她差不多每天都要画上一阵,乐此不疲。

    不知又画了多久,又有人传话进来说:“董夫人说她有急事,求王妃拨冗见上一面。”

    卢八娘放下画笔,她已经将董夫人还在等她忘记了,“我这就出去。”

    董夫人一脸的焦急,见了卢八娘先是恭敬地行了大礼,然后吞吞吐吐地说:“我过来是想禀告王妃,十五娘,十五娘在家里得急病突然去了。”

    十五娘就是董氏,她在董家的女作中排行十五。一早上还开心地笑着的董氏怎么会突然得急病呢?卢八娘惊呆了,她直直地盯着董夫人的脸。

    董夫人被盯得哆嗦了一下,然后她挺了挺腰,像是给自己打气似的说:“我来给王妃陪个不是,十五娘总归是郡王府上的人,在我们府上出的事,我们自然要负责。董家可以再送郡王府一个女儿,人由郡王和王妃在未嫁女中随意挑。”

    卢八娘不出声地继续盯着董夫人看。

    董夫人抹了抹不知何时滚下来的汗珠,“夫人,除了再送一个女儿过来,我送王妃五十万钱贺寿,请王妃在郡王面前帮我们说说好话。”

    “董氏怎么死的?”卢八娘倒底没能压下她的全部怒气,沉声问道。

    “急病,她得了急病,一下子就死了。”董夫人神态并不自然。

    “叫跟着董氏出门的人进来回话!”卢八娘吩咐道。

    有人过来回报,“人还没有回来。”

    “去董家接回来!”卢八娘厉声喝道。

    “王妃,您息怒!”董夫人挡在卢八娘的面前,色厉内荏,“其实是不巧了,十五娘跟她父亲顶嘴,她父亲气不过,随手打了她一下,没想到失了手。但十五娘不过是个妾,又是她亲生父亲不小心打杀了她,实在算不了什么。只是听说郡王很宠十五娘,我们就想请王妃在郡王面前帮我们说说好话,把这件事掩了。”

    卢八娘说不出心中的感触,愤怒、怜悯、悲伤,但她还是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董夫人的话很有理,当然是这个时代的道理。董氏死于她的父亲之手,若是出嫁前就是白死,父母有杀死自己儿女的权利。而她成为司马十七郎的妾室后,所有权已经转移到王府了,从某种角度来看妾室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她不过是司马十七郎和自己的财物而已。损坏财物照价赔偿,董夫人做得没错,此时大家的思路就是这样的,就是告到官府也会这样判案。

    董夫人之所以来求自己,为的是担心司马十七郎失去爱妾而生气。董氏吃穿用度都是上乘,又能把钱拿回娘家,所有的人都以为董氏很得司马十七郎的喜爱,当然自己有也曾有意无意的引导这种舆论。

    让自己在司马十七郎面前帮他们说说好话,一点也不难。但卢八娘可不想为了五十万钱而染上董氏的血,因此她冷冷地说:“这件事,我总要和郡王商量商量再说。”

    董夫人看着卢八娘冷冷的神色,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了,人们都说英郡王对王妃特别尊重,没想到王妃竟然连这样的小事都不敢答应,要是别人家的主母,早就收下五十万钱,从董家再挑个女儿进门,安抚好丈夫了。既然如此,这事还是要闹到英郡王面前了,听说郡王很喜欢十五娘,千万别因此雷霆大怒,得赶紧回家商量商量怎么办。于是她向卢八娘行了礼,“即如此,我先告辞了。”

    董夫人走后没多久,跟着出门的丫头婆子们被接了回来,“夫人!夫人!董姨娘死了!”

    消息已经知道了,只是不知道细节,“说说怎么一回事?”

    “董姨娘是被她父亲打死的!”跟去的丫头神色间带着惊慌,“我们去了董家,听董姨娘生母说她的姐姐前一天让人送信回家,说自己被打了,又病了,身子不舒服,求家里人把她接回来,董姨娘的父亲不允。董姨娘的生母就哭着让董姨娘去劝劝她的父亲,董姨娘就去书房找她的父亲,结果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她父亲就狠狠推了董姨娘一把,董姨娘就摔向了屋子里的一根柱子,头碰到了柱子,血就冒了出来,我和一起去的张婆婆拿帕子去捂,结果根本就捂不住,董姨娘一会儿就没气了!”

    “张婆婆让我先回来禀告夫人,她和小鹊陪着董姨娘。可是董家的人拦住我,不让我走。”丫环又说:“后来,有人来接我们,我们就回来了。”

    真不敢想像董氏这样胆小懦弱的人敢去和她的父亲吵架,是一时气晕了头,还是因为她跟着桃花、细君、绿袖等人耳闻目睹学到了反抗精神?卢八娘摇头叹息,董氏真是个傻孩子,没有实力,哪里能反抗成功!

    卢八娘摇摇头叫来一个口齿玲p的小厮,让他去衙中通知司马十七郎。

    司马十七郎回来得比平时晚了些,进门后拿出一个檀木小盒打开给卢八娘看,“董家要再送过来一个女儿,我没要,就收了这个,你拿去镶首饰戴吧。”

    卢八娘抬眼看去,盒子里有九颗龙眼大的珍珠,大小均匀,颗颗浑圆,在灯光下散发出柔和美丽的光泽,“这是崖州商人的珠子?”

    “没错,就是前些天崖州人带到京城卖的珠子。”九颗珠子在京城里轰动一时,当时很多人都看上了,但又都觉得价格太贵,最后尹家用了五百万钱买了下来,引起了无数的羡慕嫉妒。司马


    浮生小记_第32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