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花袭花袭_第135章

花袭_第135章(1/2)

作品:《花袭

    也就是徐清黎。

    她晋了一次位,品阶升了一等。

    “有什么不妥么?”孟如嫣神色复杂。

    “给我吧。”花袭人这么说,却没有伸手去接,而是让人找了个真正的玉质盒子,将那块墨色玉佩装了起来,且大盒子套小盒子一共套了三层,才让人收好了。

    “若是她问,就说我拿了。”花袭人并未给孟如嫣解释。

    孟如嫣看着花袭人这般动作,神色变幻莫测,最后轻声吐出了一个“是”。

    ☆、419 归京

    “什么东西?”

    孟如嫣离开之后,宋景轩开口问道。

    “从前徐清黎久病难医,大夫断言说她活不到成年……”花袭人点了点那几层玉盒,道:“就是因为,在她院子里的一颗梨树根下,埋了这么个黑石头。”

    将那块东西打磨成玉佩,再赏人……

    “皇宫,果然不是好女子能进的地方。”花袭人不禁叹息。

    曾经的徐清黎是多么善良纯真之人。这才过去多久,就能轻易地赏出这么一个玉佩了。而且能哄了孟如嫣贴身戴着,想必是花费了不少眼泪唇舌的。

    “这么厉害?”

    宋景轩见花袭人神色有异,便安慰她道:“人心本来善变,更何况是在那个地方。你也无需多想。”

    花袭人点点头,将这抹感慨抛开了。

    一道宫墙,便是两个世界。

    ……

    宋景轩和花袭人足足花费了八年,才算是几乎走遍了整个大梁的国土。而他们所到之处,驻足停留之时,无不留下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和一座座充盈着朗朗读书声的蒙学学校。

    当然,还添了一个孩子。

    承启六年,全公子和花小雅满三周岁,在花袭人满十九岁之时,她同宋景轩又要了个一个孩子,是个男孩,起名叫做宋明满,小名儿叫做满公子。如今已经满了两岁。

    满公子生在路上,性子格外活泼好动。

    与全公子不一样,他只打能走路,双脚落了地,就没个停下来的时候。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这么好动,身上自然养不出肥膘,比哥哥要瘦多了,十分精神。

    承启十一年的夏天,这一家五口,终于回转京城。

    安平郡王府的老郡王病倒,时日无多了。

    他活了七十多多。也无忧荒唐了七十多年。倒下之后闭眼之前,总算想起了自己的儿孙辈,躺在床上发了话。让所有的儿孙重孙辈都到他床前,让他认认脸。

    “认认脸”这三个字是他的原话。

    一点儿也没错。

    即便不是如宋景轩和花袭人拖着儿女远行不归的,这位奇葩一辈子的老郡王识得亲儿子,勉强认识几个孙子……到了孙女儿这里。只怕就是觉得面熟,知道是孙女。却不一定能叫上名字。至于外孙辈,不夸张地说,走在街上撞见,他肯定不认识。

    到了重孙辈。宋景铮也已经成亲生子,*年内他已经有了两个嫡女一个嫡子和一个庶女,人口不算少。不过是家宴时候瞧两眼;而嫁出去的孙女也各个都有了许多小辈……嫁出去的孙女泼出去的水,别指望他能记得谁生了几个孩子又长了什么样儿。

    如此做长辈的。翻遍整个大梁,定然也只有他一人。

    这么个人,临终之时发话说要“认认脸”,虽然所有人都难免在心底嘀咕,但也红着眼睛照做了,让一众大大小小的孩子不是在他床头转悠一圈。

    只差宋景轩和花袭人这一家五口。

    安平郡王府依旧是密密的浓荫。浓荫之中,众鸟轻啼,知了不歇,越发地显得这府邸的静谧来。他们未曾写信告知具体的归期,直到几辆外表不起眼的马车驶到了郡王府门口,宋景轩当头从马车中出来,才被府门当值的门卫认了出来,一边有人欢喜来迎,一边有人飞快地往内宅报信。

    “二哥,二嫂!”宋景瑞当先迎了出来,欢喜笑道:“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时隔*年,当年的小胖子已经甩去了一身肥肉,长成了一个十分英武的青年。出乎所有人预料,他在十五岁的时候,突然开口说要从军当兵,也硬是熬过来了,还成了一个小队的小队长。

    为此,二夫人刘氏还颇为不高兴。

    从军有什么意思。

    没仗打,就是训练受苦,根本就捞不到功劳。捞不到功劳,这想要升官就很难,只能一点一点地熬资历。

    若是真碰上有仗打吧,这刀箭无眼,万一伤到了怎么办?年轻人不懂事一腔热血的,浑不知当父母长辈的是多么担惊受怕!二夫人不止一次地想,若真到了要宋景瑞上战场的那一日,她说什么也不准他去!

    “祖父如何?”宋景轩点点头,开口询问道。

    “祖父精神还不错。”宋景瑞道:“早上用饭的时候,还开口断言说你们今天就到了呢!我们本没当真,没想到真是你们回来了!”

    “是么。”

    这人到临终,总会有一些玄妙的本事。

    宋景轩没有多言,示意几个孩子过来简单地认了人,就朝着府内走去了。

    三个孩子,全公子个头最高,已经到了花袭人的腰肢那里,小脸严肃,走路一本正经,目不斜视;花小雅也还算是老实:才从马车上下来,她有些没精神;至于最小的满公子,一路地就生龙活虎,一双眼睛骨碌碌乱转,看什么都稀奇新鲜。若非有花袭人紧紧拉着又警告他不许乱走,这会儿他肯定要撒开脚丫子跑开了。

    没走多远,就见车氏迈着急急的碎步过来,一眼看到宋景轩,红着的眼睛当即掉出了眼泪下来,让她瞧不清路,不得停下来,拿着帕子擦。

    宋景轩也不禁隐隐激动,快走两步,跪在了车氏面前,叩头道:“母亲,儿子不孝。”

    “你们一走*年!这么狠的心!”车氏一下子哭出声来,激动的险些栽倒。

    宋名祈从后面扶住她,看了宋景轩一行,神态间也难掩激动,却是克制住了,温声道:“回来了就好。”又对车氏道:“孩子们不是隔个三五日就给你来信么?连一路上的风景都给你画出来看了,你不就是跟他们一起出去是一个样?你哭什么!眼泪收收!”

    宋景轩他们这一路过处,一路确定着大梁的驿站。按照花袭人的建议,这驿站兼营了替人送书信的业务,宋景轩他们就是头一批的委托者,书信自然就给的勤。

    花袭人含笑瞧着车氏有些收不住,就瞅了一眼花小雅。

    花小雅顿时机灵起来,当即一只手推着全公子,一只手扯了满公子,朝着车氏脚边一扑一跪,抬起水汪汪的大眼睛,脆生生地道:“祖母,小雅回来了!您能认出小雅不能?”

    (因为配合着最后完本前能上一次大封,宣传一下新书,最近的更新就有些瘦,请大家见谅。另外,请亲们移步看看新书《江南春》合不合胃口捏~拜托拜托~)

    ☆、420 交代

    “这个是全公子!这个是满公子!”

    “小雅给你画过他们画像的,您没忘了吧?”

    小孩子这么一抱一跪,再脆生生地说着话,顿时将车氏的心都融化了!她哪里还舍得自己亲亲的孙子和孙女跪着,连忙将他们拉起来,一口连声说道:“好孩子,快起来!”

    “小雅画的好,祖母怎么能不认得!”

    于是,有了花小雅的撒娇卖乖,再加上满公子的自来熟,很快就哄得车氏忘了伤怀,开怀笑起来。半晌,众人才算是收了情绪,继续往府内走去。

    老郡王看起来居然精神不错。

    他没有如众人相像一般在昏暗密不透风的室内床上躺着,而是坐在宽大的藤椅上,穿着一件米白色福字纹的长袍子,须发灰白,比从前枯瘦许多,却是干净整洁,看不出太多人将离世的腐朽之气。

    瞧这样子,神智也是清明的。

    他的那位陪伴了半辈子的老姨娘站在他身后,低眉顺目,也已经不再年轻。

    吴济也在。

    这些年,他偶尔外出游历,行医采药,但大部分时间还是会回到京城。多年的钻研,他已经成长为京城炙手可热的名医。有在太医院挂职,也在民间开了个医馆。因为花袭人的关系,他也对安平郡王府的众人格外照顾。

    老郡王的身体一直都由他看顾着。

    宋景轩和花袭人看向他。他微微摇头,神色坦然,略带着遗憾。

    也就是说,老郡王今日这般情况,是属于回光返照了。

    宋景轩领着花袭人和孩子们上前。跪倒在老郡王身前,开口道:“孙子不孝,回来迟了。”

    “唔,不迟。我反正也还没闭眼呢。”

    老郡王摆摆手,浑浊的目光从他和花袭人身上扫过,落在三个孩子身上,道:“这就是你的三个娃儿?上来给太爷认认。”

    宋景轩和花袭人起身让开。

    三个孩子由全公子领着走到老郡王面前。

    有人在老郡王面前放了蒲团。

    “重孙子宋明全。给太祖磕头了。”全公子领头跪在蒲团上。郑重行了大礼。

    紧接着花小雅和满公子也是一样。

    老郡王挥挥手,站在他身后的姨娘端了托盘过来,上面上个荷包。也不道里面装了什么,一人给发了一个。

    “恩,好孩子,去认认你们祖父祖母。”老郡王坐在宽大的藤椅上。和蔼地开口道。“你们在我面前认了亲,我也跟着认认人。”

    认认。

    这才多久。老郡王就几次提到了这个词。

    他自我潇洒了一辈子,从未替儿孙记挂打算过的一个人,临走之前,居然也是一样惦记着血脉亲人。花袭人心中有些感慨。瞧着全公子三个孩子在蓝姑姑的指引下,就在老郡王面前,一个个地叩拜了亲人。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

    外嫁女和外嫁的孙女,同各自的一家人。全都聚在了这里。

    这么一瞧,大人小孩,也有四五十口人了。

    老郡王似乎一直都在很努力地认人。

    有一次见礼的时候似乎离他远了些,他立即招招手,示意他们都要在他面前来。费了好一番功夫,所有人才算是都在老郡王面前走了一遭。

    “五十几人。”老郡王开口感慨,道:“没想到,宋家有这么多的人口了。如此,我也算是有脸去见父亲了。”

    他抬起眼睛,看向半空之中。

    所有人都不敢发出半点声响。世子夫人车氏和大姑奶奶已经红了眼睛,却不敢哭出来,只是用帕子不时地捂着。

    谁走明白,老郡王这是大限到了。

    半响,他又强撑着回神,将目光落在宋景轩身上。宋景轩连忙上前,跪在他面前。

    “我死之后,这个家,你打算怎么分?”老郡王开口问道。

    他似乎格外的清醒,知道这个家中,都得听宋景轩的。

    宋景轩愣了一下,随即说道:“皇上已经答应孙儿,给二叔父恩封辅国将军,袭三代。至于公中财产,按照大梁惯例,长房得四分之三,其他房得四分之一。所有固定田产铺子都按照此例。”

    这个分家法没有什么可说的。规矩就是如此。而且,谁都知道,这些年公中添的产业,几乎都是宋景轩和花袭人添置的。他愿意拿出来分了,绝对算的上是大方,无可挑剔。

    更重要的是,还有个爵位。

    谁都知道,这个爵位是怎么来的。

    若非宋景轩和花袭人在承启帝跟来的特殊地位,承启帝怎么会乐意给二老爷恩遇?承启帝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

    他的话一路,二夫人刘氏捏紧的帕子不禁松了些,终于是放下了心来。很久之前,宋景轩提过这一茬,她一直搁在心里惦记着。但这么多年过去,她深怕宋景轩将应允的事情给忘记了。

    今日宋景轩在老郡王面前,在这一大家子面前允了诺,那就怎么也不会错了!

    二夫人高兴,宋景铮夫妻愣了一下,也不禁喜出望外――

    安平郡王府有宋景轩和花袭人这对夫妻,他们早就觉得没什么好争的,只希望好好表现,让宋景轩多照顾些以后日子好过些罢了。刚才老郡王说分家,宋名铮还心头一紧,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分家之后,还会有这样的好事!

    二房的辅国将军爵位,以后自然要落在他和他儿子头上!

    宋景铮怎么能不高兴!

    “至于祖父您的私产,但凭您的心愿就是。”宋景轩并未在意二房人的心思,继续说道。

    “这样啊……”老郡王听到“辅国将军”之后,也有些意外。

    “既然如此……”他顿了顿,道:“我那点儿东西,你们也不会稀罕……就留在曲音吧。”

    曲音,也就是在他身后的那位曲姨娘。

    听见老郡王提到她的名字,她神色微动,眼圈微红,张了张口,没能说出话来。

    众人都没开口。

    正如老郡王所言那般,他真的没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些戏本行头之类,他们都不感兴趣。给了曲姨娘,也没什么。

    如今安平郡王府的公中钱财宽裕,他们手头都不缺钱,也就不会再跟一个身后无儿无女的老姨娘争什么。

    “至于曲音你,我走之后,你愿意留在这里也好,还是离去自谋前程也好,都随你。”老郡王又交代了一句。

    ☆、421 大结局(一)

    曲姨娘走到他旁边,低头跪了下来,嚅动嘴角,依旧什么都没有说。

    老郡王似乎轻叹一声,而后目光再次从在场所有后辈身上一一看过,最后移到半空虚无处,缓缓合上了眼睛。

    阳光打在他脸上,能清楚地看到有灰褐色的斑。

    众人心头咯噔一下。

    吴济走过去,试探了一下老郡王的鼻息和脉搏,对着郡王府众人摇摇头,沉声道:“王爷仙去了。”

    众人强忍着的泪水终于落下来,王府挂起了白。

    三日后,灵堂之上,宫中内监总管代表承启帝给老郡王上了香,同时带来了爵位传承的旨意。果然,在由宋名祈继承安平郡王爵位之时,顺便赏了宋名垣一个辅国将军的爵位。

    七七送葬归来,二房一家没有留恋,干脆低调地搬离了郡王府,住进了辅国将军的宅子。至此往来走动,十分相得。

    ……

    新业五年。

    七十年过去,大梁城原来的城墙依旧巍峨厚重,只是却变成了内城墙――

    大梁城繁荣发达,人口众多,不得不在承启四十年的时候,向外扩建。新圈进来的土地面积足有旧城四个之多。即便如此,在官府公开出售其中的住宅和商铺之时,短短几日,就销售一空。

    所费的这几日时间,全部都是因为公开叫价,价格攀升胶着,往往一处好宅子一个好地段有数家争抢,才耗时许久。

    偌大一个新城,三年才彻底竣工。

    而到最后北新城最后一颗梧桐树栽下之时,其他的地方早就住满了人,商铺早早开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若非路边的树荫尚不浓密,


    花袭_第135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