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朝攻略手记[穿书]明朝攻略手记[穿书]_第7章

明朝攻略手记[穿书]_第7章(1/2)

作品:《明朝攻略手记[穿书]

    决定不再纠结。

    “知道了,爹,今日诸多劳累,您还是早些歇息吧。”

    沐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不再多说,转身回房了。

    “怎么?被老爹训了?”带着磁性好听的男音从身后传来,沐晟一回头,看见一身白衣的朱椿微笑着站在身后。

    “蜀王改行做梁上君子,偷听别人家事了?”

    “你父子在房中说话我自然不会偷听,不过这里是回廊,好像没人规定我不能来吧。”朱椿与沐晟一起长大,说话一向随性。

    “随便你,不过别扰了我的雅兴就好。”沐晟说完,坐下身来,准备继续吹笛子。

    “得了吧,还雅兴呢?你那笛声悲得跟死了亲人一般,大半夜鬼哭狼嚎的,我都听不下去了,”朱椿顿了顿,正色道:“你那副官李威此战中殉职了吧?”

    沐晟眼露惊愕,几秒后才答到:“是。”李威跟了他很多年,第一次强攻南门九死一生,幸好逃了回来,不过今日一战却是不幸战死。当然,他的部下牺牲的还不只李威一人,作为先锋部队,死伤最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不是个冷情的将军,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连父亲都没注意到,难得朱椿贵为蜀王会去关注。

    “平定云南之后,短期之内应当不会再有战事。”

    “嗯,”沐晟点了点头,不过身为武将,不管往南往北,打战是迟早的事情,始终是提着脑袋过日子,思及此,沐晟感叹道:“还是你这清闲王爷好啊。”

    “哪好了,我不跟你一样身在军中吗?”藩王的处境以及母妃对自己的期望,他暂时不想和沐晟细说,就算他们交情很好,沐晟若不愿助他,他也不会勉强。带兵打战虽然是危险之事,却还不一定掉脑袋,身为皇子,那才是真的如履薄冰啊。

    “去,那能一样吗?”沐晟不屑地撇了撇嘴,“算了,既然你来了,那么有一件事正好跟你说说。”

    朱椿微微颔首,沐晟接着说到:“夏子凌此次发明三段式射法,又带领火铳营破敌,可别忘了论功行赏啊。”

    “这功劳你身为上官,不准备算到自己身上?”

    “这点小功算到我身上有何益处,最多战后多赏赐几两银子,算到夏子凌身上,却是够升迁个两三级了。”

    朱椿一笑,调侃到:“你倒挺关心他的。怎的?莫非夏子凌给你送礼了?”

    “我若缺什么还等他送?蜀王你财大气粗的,直接找你要不更快当,”沐晟调侃完,敛了神色,半真半假地道:“我倒觉得他是个人才,你若不喜,不如让给我吧。”

    “难得遇到你沐晟看上眼的人,不过……”朱椿顿了顿,“你既然说是人才,我怎么可能放手呢?”

    他其实不怀疑夏子凌的能力,不管是对郭桓案的预测还是在军中的表现,都很让人眼前一亮,他所担心的只是他的目的。

    如果说他是为了荣华富贵,诸多藩王之中,有实力和有野心的都不少,他朱椿韬光养晦惯了,夏子凌怎么偏偏看上自己呢?不过,夏子凌是否有别的所图,也不是一两日能看出来的,而且朱椿忽然觉得这也不是个不能逾越的问题,当用则用,倘若夏子凌敢背叛他,那么……蜀王的手段绝不会比他父皇朱元璋的好多少。

    “那随便吧,”沐晟顿了顿,道:“那日众将议事你站在我这方,谢了!”

    如若不是蜀王拍板,分兵攻南北门之策也不会那么快定下来。

    朱椿笑了笑,眉眼在月华下俊俏好似仙人,回了句:“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第22章 曲靖战役(一)

    攻下普定之后,大军再未受到阻挠,一路顺当,十二月,克普安后到达曲靖府地界。

    曲靖将成为此次南征云南的决定性战场,明军和梁王军队都很清楚这一点,这是由于它重要的军事地位决定的,对于明军来说,攻下曲靖,明军将势如破竹夺取中庆路;对于梁王来说,守住曲靖,才有可能阻止明军南下,继续坐拥云南,以图长久之战。因此,梁王派手下第一勇将――左丞相达里麻屯十余万精锐部队于白石江南岸,一场硬战,在所难免。

    战前总算还有点好消息。之前快马送到应天的战报连同请功奏折让朱元璋龙心大悦,大笔一挥批准了傅友德提出的封赏建议。因此,夏子凌得以连升两级,领五品佥事之职。

    这样的升迁速度,不可谓不是神速。不过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为了这一天,夏子凌勤学苦练十多年,又走遍了西南各地了解风俗民情,加上二十一世纪的领先知识,他所提的计策虽不难,别人却是万万想不到的,因此,累功升迁,军中也无人不服。

    再加上他跟的是沐晟这个拼命三郎,看起来风光,说得好听是前锋,说得难听就是敢死部队,你不看沐晟旗下的人是全军中换的最勤的,有人战死便需要从军中择人递补,这样的升迁,可不见得是什么好差事。

    这不,兵临曲靖,沐晟此次倒是没有担任先锋,却分了一个更凶险的任务――带人泅水渡河,绕到达里麻大军后方,搅乱军心,佯做围攻之势,之后再伺机退到南侧山麓,与从乌撒进攻的蓝玉大军一起阻击达里麻退路。虽说明军数量有元军的两倍更甚,但一是远道而来、疲劳作战,二是曲靖背山面水,历来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因此,战术部署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计策是沐英提出的,凶险却也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这一次,沐英没有徇私,直接点了沐晟带一千人执行这个任务,因为右军中除了沐晟,能担此重任的人还真找不出来。

    十二月初五,明军刚刚到达曲靖郊外,尚未扎营,傅友德便下令发动进攻。元军以为明军远道而来,必定先休整一番,傅友德却想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大军发动总攻之前,天刚蒙蒙亮,沐晟便先行带领千人小队出发了。

    昏暗的天色下,队中士兵的神情不可辨别,然而压抑的氛围却显示出大家的心情绝不可能轻松。由于此次的任务是要泅水过河,不可能带战马随行,因此如沐晟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只能徒步而行,更不用说夏子凌了。

    由于起得太早,夏子凌此刻还尤带几丝睡意,腿沉得和灌了铅一般,不找点话说还真怕走着走着睡着了。可是偏偏身边一向多话的王四也和其他士兵一样,周身笼罩阴沉之气、一言不发,夏子凌只有主动凑过去问了句“怎么,不开心?”

    之前败于夏子凌手下,王四已是心悦臣服,再加上普定城带领火铳营一战之后,王四对夏子凌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夏子凌见王四武功出众,性格也很豪爽是条汉子,是以带在身边,引为左膀右臂。

    此刻听头儿这么说,王四瞬间脸更黑了,耷拉着脑袋嘟囔到:“摊上这样的任务,谁能高兴啊?”

    虽说战场上,大家都是把脑袋别在腰杆上混的,但是凭着一身勇猛,哪怕冲在最前线,王四从来没有一次象今天一样出发前就想着自己回不去了。这么一想,再联想到家中老母和妻儿,往常浑身是胆的王四也不禁有些发怵。

    “摊上这样的任务,谁能高兴”,估计这不仅是王四的想法,也是队中大部分人的想法吧。夏子凌慵懒地伸了个懒腰,淡淡一笑,“这样的任务?你是我好兄弟,不妨悄悄给你透个底,放心吧,这绝对是个好任务。”

    王四:“……”

    夏子凌的眼眸在清晨的光线下如猫儿般泛着狡黠的光芒,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王四对夏子凌一向很信任也很佩服,可是这一句话还是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想不通这会是个好任务。可惜夏子凌已经不再看他,打起精神继续往前走了。

    队伍走出两三里地,沐晟突然下令停止行进,全军列队站好。看到站在军前身姿挺拔、目光灼灼的将领,众军士们就算心里百般无奈,还是不得不拿出五分力气站直了身板。

    沐晟不疾不徐地开口了:“我知道,对于这一次的任务,大家有诸多抱怨,认为我们此行必定有去无回。”

    沐晟顿了顿,看到大家一副平静之态,继续接下去说到:“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沐晟并不是带着大家去送死的!我父帅提出此计的时候,事先找人问天卜卦,得知此行得上天庇佑,是大吉之兆。少时,我们到达白石江畔,天神将降大雾庇佑我等渡江。”

    “待到达敌后之时,傅将军和我父帅将率军正面发起总攻。正面战场上届时死伤无数,难道就会比我们此行轻松?!”沐晟说罢眼神冷凝,声色凌厉道:“大家都是右军中挑选出来骁勇善战之士,想想这一路过来我们身边倒下的弟兄,想想普定之战时被我军鲜血染红的城墙。”

    “兄弟们,南征成败在此一举,三个多月来的辛苦,就快到收获的时刻了!大家一鼓作气跟着我杀到对岸去,战场之上,我沐晟固然不能保得所有人周全,却也会竭尽全力让更多的弟兄活着回去……”

    沐晟还在继续慷慨陈词,夏子凌今天才发现他不愧是世家出身,从小经受良好教育的儒将,竟这般会说话。这一番话先是用封建迷信安抚大家,再激发斗志。军中多是热血男儿,杀红眼的时候本是不顾性命的,只不过今天这任务着实炮灰极了,才一时有些泄气,被沐晟这么一番蛊惑,果然又重燃了激情。

    “胜利就在前方,愿意跟我出征的人上前出列,如若贪生怕死,自可离去,我断然不会追究阵前逃脱之罪!”终于,沐晟铿锵有力地说出了结束语。

    夏子凌心领神会,沐晟话音刚落,便向前跨出一步,朗声道:“我愿意跟随将军,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我愿意跟随将军!”

    “我愿意!”

    ……

    几位有品级的武将纷纷出列,表达了愿意追随之意。随后,其他士卒也都跨前一步,禀明决心。挑选出来的一千人,竟是没有一人临阵脱逃。这就是大明的铁骑之师,上下一心、慷慨赴死,这样的军队不胜,焉有道理?

    沐晟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带兵前行。经过这一番誓师,队伍的行进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半个时辰之后,队伍终于到达了白石江畔。看到漫天大雾笼罩江上,三米内的事物均不能辨别,更别说看到对岸的情况,队中军士俱是欢欣鼓舞,对沐晟所说的上天庇佑一说深信不疑。而夏子凌与沐晟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终于把悬着的半颗心放了下来。

    接了这么个任务,手下的士兵心中不安是正常的,为了稳定军心,沐晟肯定也会动员一番,但是说出这上天庇佑,天降大雾的话却是夏子凌向沐晟建言的。

    古代人大都很迷信,尤其是没有读过书的士兵,闪电、雷雨,乃至大风这样的自然现象都会被解释为上天的预示,夏子凌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冬日的云南,昼夜温差很大,在晴朗的天气里,夜间低温,清晨突然日出,一寒一暖交汇间便会生出大雾,尤其是在湿润的水边。

    进入曲靖地界多日都是晴天,但凡路过小溪、池塘,夏子凌都见清晨笼罩晨雾,而白石江这样的大江边自然雾会更大些。昨晚夏子凌见月朗星稀,夜空无一丝云彩,料定今天也是个晴天,便提前向沐晟建言,用天神降大雾庇佑的说法来安定军心。

    此话虽然有九分把握,关键时刻,夏子凌还是有些心虚,幸好到了白石江边,真有大雾笼罩,这便坐实了沐晟的天神庇佑之论。既然有天神相助,那么此行不仅不是送死,反而是夺取战功的绝好机会了。此刻队中军士纷纷一改之前颓废的摸样,跟打了鸡血一样,兴高采烈地准备泅水过河。

    “佥事,快脱衣服过河啊!”王四的语气中夹杂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脱衣服作甚,抱在怀中还不是要湿。”王四古铜色虬结的胸肌看在夏子凌眼里刺目极了,他会说他是不想脱了衣服露出自己比魁梧军士稍逊一筹的胸膛,在属下面前形象全无才不脱的吗?

    “那样可以少湿一些呀,快脱快脱。”王四说着伸手要来扯夏子凌的衣服。

    “放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夏子凌虚喝一声,躲开王四,率先合衣跳入了江中。王四那兴高采烈的神情让他有一丝不忍,古人还真好骗,一个小小的谎言就让这些单纯的士兵深信不疑,其实……哪有什么天神庇佑。只有他和沐晟心中清楚,此行还是万分凶险,稍有不慎,真的就是变成炮灰的命。

    ☆、第23章 曲靖战役(二)

    曲靖白石江南岸,元军大帐内,方脸阔耳的达里麻正一身戎装走来走去。由于步子迈得很大,左耳上硕大的圆形耳环摇来晃去,看得人心烦意乱。

    突然,一个蒙古族打扮的汉子掀帘进入帐中,说到:“禀丞相,探子来报,傅友德大军停在北岸十里之外,既不似要扎营,又没有继续行进的意思。”

    既不往前走又不扎营?傅友德,你究竟想干什么?!达里麻烦躁地吼到:“再探!”

    来人应了声“是”,立刻退出帐外。达里麻再次烦躁地来回走了几圈,而后颓然坐在了塌上。他达里麻梁王手下第一猛将的名声不是白当的,就算放在整个大元朝,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率军打战,他也是能排到前十的人物,况且他这手下十万精兵个个能征善战。

    云南从来就不是什么太平之地,与少数民族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达里麻从未吃过败战,哪怕是之前很嚣张的段氏,也被他压的一点气焰都没有了。

    他这个人打战,从不轻敌,也不焦躁,之前虽然料想傅友德远道而来,应当养精蓄锐之后再与自己决战,但他也没有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安于城内夜夜笙歌,而是早早在江边屯兵守候,日日派人打探明军动向,甚至每夜和衣而睡,以备突发之急。

    如此慎重,他却仍然恐慌不已,不详的预感在心头挥之不去。精兵良将,又据有曲靖这一险地,他还怕什么?他其实怕的不是明朝三十万大军,虽然他手中兵马只有明军的三分之一,但以少胜多的战役他也不是没打过。蒙古男儿天下无敌,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当年铁骑踏遍天下,有几次不是以寡敌众?然而,元朝气数已尽,如王保保那样的名将举全国精兵仍然打不过朱元璋,他小小的达里麻又能翻出什么花样?

    明朝建立已经近二十年,北元朝廷也搬到了鸟不拉屎的漠北,之前朱元璋未对云南这片土地出手,是一直忙着休养生息,并且本着能不战则不战的想法,一旦开战,小小的梁王有何胜算?这一点,他清楚,梁王也清楚。朱元璋派人来招降,前两次确是梁王自视甚高,摸不清情况,然而后两次,却是被北元派来的使者设计杀害,算到了梁王头上。

    梁王对北元心存不舍,当断不断,最终被别人当做了棋子使,招来大祸。其实北元的心思不过是留得梁王在南边分担一些明朝的战火,北边的清闲日子就能多过几天,可怜了他们这些黄金家族的后人,却要落得个被人当垫脚石的下场。

    不过……尽管如此,战还是要打的。事已至此,朱元璋断不可能手下留情再放他们一马,要想多活几天,只有跟明军拼个你死我活!达里麻目露凶光站起来走出账外,此刻的他充满了斗志,血液里流淌的草原狼的嗜杀已经觉醒,不为捕猎、只为保命,这样的狼,其实才是最可怕的。

    夏子凌等人过得河来,旭日斜斜挂在


    明朝攻略手记[穿书]_第7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