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_第9章

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_第9章(2/2)

作品:《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



    “哪里哪里,昔年与世子同朝为官的交情,在下还是记得的。”卫玄捋了捋长须,瞪着小眼朝他身后望了一眼,又很快收回目光笑道,“却不知世子信中许诺之物,却在何处?”

    “卫大人莫急,”李建成不紧不慢地笑道,“此物建成已然带在身边,只是送予大人之前,还望大人能答应建成一个不情之请。”

    卫玄不必惊讶,捋须道:“世子但讲无妨。”

    李建成慢慢踱开了道:“建成昔年虽与卫大人有过交情,然而此时我等为当今皇上所逼,不得不反。如今一路南下,来此长安,愿奉代王杨侑为主,此心天地可昭。”顿了顿,回过身来,“此番兵戎相见,相持不下,想必卫大人也眼见心知。建成知卫大人乃是忠良之人,断不会做出背主之事,故所求无多……只望大人能袖手三日。”

    卫玄闻言略有沉吟,并不言语。

    李建成继续道:“建成听闻卫大人早年便曾向皇上请辞告老,无奈皇上不许。如若大人此番肯应了建成之请,待到国公入主长安后,定不会有负于大人。”说罢挥挥手,示意身后的护卫取来了一个长长的纸卷,道,“此乃王羲之手书的《兰亭集序》,建成早年偶然得之,此时奉于大人,还望笑纳。”

    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玄,平生别无所好,唯有字画一途,此可谓人人皆知。而如今,却是镇守京师的三元大将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人。

    此刻他接过李建成递来的《兰亭集序》,神色已分明有些动摇。

    沉吟许久之后,他终是道:“罢了,世子所言……”然而他话未说完,一抬眼,却惊见一列人马自远而来,手中的火把在晚风中跳跃不止,将所经之处皆照得有如白昼。

    如雷的蹄声,在这静谧的夜中格外分明,震得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分明听闻了声响,然而李建成却并不回头,只是随着蹄音的由远及近,在夜色之中慢慢地露出笑意。

    卫玄看着那列人马在李建成身后徐徐停住,忽然明白过来,咬牙切齿道:“李建成,你……你竟暗算于我?!”

    李建成立在身后的火光之中,面容隐没在阴影里。他看着卫玄,神色不变,一双眸子在夜色中分外明亮。

    “卫大人多虑了,这支人马是前来接应建成的,”他淡淡道,“并无加害大人之意。”说罢回过身去,看了一眼那为首的人。

    咄神情平静,见他回身,便道:“世子,此地不宜久留。”

    李建成回转了身子,微微抬眼,隐约看见不远处一片凌乱的火光。他笑了笑,转向卫玄一拱手道:“卫大人保重,建成告辞了!”说罢接过护卫手中的缰绳,干净利落地翻身上了马。

    卫玄怔怔地看着那人马浩荡而去,正不明就里之际,身后忽然一人喝道:“什么人?”

    他惊恐地回转身子,见是隋军守卫,方才定了定神道:“连本官也不认识了么?”

    为首的侍卫长见状立即下了马,然而还未开口,却见一张薄薄的纸从卫玄手中的画卷里飘落了下拉。他眼疾手快地捡起展开,神色蓦地变得凝重了。

    他本不是卫玄手下直属之人,此时看着卫玄慢慢道:“大人,此事……或许还需得上报代王知晓。”

    卫玄心下已经感到不妙,他定神问道:“那纸上写的什么?”

    侍卫长一字一句念道:“三日后攻城,劳烦大人早做准备。”

    卫玄的心猛然一沉,当即跌坐在地。许久之后,他重重地叹息一声,摇摇头,心知自己此时是百口莫辩了。

    终是明白,原来这才是李建成之计。

    *****

    与此同时,李建成同咄已然远远地离开了长安城下,眼看着大营的灯火便在不远处,两人徐徐放慢了步子。

    咄转过脸来,看着李建成。对方坐在马上,面容有些模糊,唯有月色勾勒的轮廓,却是显得面色愈发柔和。然而偏生穿着一身冷峻的劲装,柔和与冷峻的交错间,竟给人些许不真实之感。

    下意识地将目光定在他的侧颈处,然而那痕迹是否还在,夜色之中却也究竟看不出了。

    默然片刻,他低低问道:“建成……身子可好些?”

    李建成似是并未听懂他言下之意,只平静笑道:“大哥说笑了,建成好歹也是习武之人,几日小病又怎会还没好全?”

    “那便好。”咄点了点头,脑中有无数想问的话,然而叹息一声,却终究只是扯开话题道,“建成,我虽按你所言行事,心内却不解,为何方才不一刀杀了那老贼,反而放他一条生路?”

    “大哥有所不知,”李建成闻言挑唇笑了笑,仍是看着前方道,“镇守长安的三名大将,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玄、左翊卫将军殷世师、京兆郡承骨仪,此三人我早年在洛阳时具有所耳闻。三人之中,其余二人可称忠义,唯那卫玄则是明哲保身之辈。故三人虽同在长安围观,实则殷世师、骨仪底下同卫玄多有间隙。三人所统人马,也是各为其政。故方才若直接杀了卫玄,反而容易激得他手下人马同仇敌忾,如此情形对我军而言实为不利。”言及此,他忽然顿住。

    然而咄却已然明白了,他接口道:“故建成方才有意让人看见他同你暗中相交之事,如此,卫玄字不会承认,然而事实确凿却又不容抵赖。如此……城中人马,必会大乱。”

    李建成点点头道:“加上那信中的一纸里应外合的书信,区区几行字,事便济矣。”

    咄闻言微微怔了怔,方才道:“建成当真心思缜密。”

    “非我如何,不过人总有弱点罢了。”李建成摇了摇头,慢慢道,“那卫玄视字画如命,便于此。”

    咄默然片刻,忽然问道:“那么建成,你可有弱点?”

    李建成闻言轻轻笑了,不置可否,只道:“既然是人,又怎会没有弱点?”然而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咄定定地看着他,心内愈发觉得,面前这人,自己或许当真不曾真正看懂过。

    这世上,可有人能真正看懂?

    *****

    当夜三更,李渊接到李建成快马送来的书信,信中简略地叙述了发生之事,只道长安城中许有动荡,明日一早不妨挥师攻城。

    李世民看罢信后,见李渊的面色之中仍有几分迟疑,便当即上前道:“父亲,既然大哥奇计已成,我们万万不能遗误了时机!”

    李渊道:“建成此策虽妙,然而他又如何能笃定,城中几股势力必会起冲突?如若失算,只怕冒然攻城,却恐中了敌人圈套。”

    “父亲!”李世民道,“以大哥之性,若非十分笃定,是断然不会出此提议的。父亲若不放心,明日便让世民前去一试!”

    李渊沉吟片刻,终究叹道:“便依你之言。”

    次日天方明,李世民便带三万人马强行攻城。果不其然,隋军草草出兵抵抗了一阵,便死守不出。心知李建成的离间之策应是起了作用,李世民一面攻城,一面遣人往李渊处报信。

    李渊得信,终是放下心来,当即拔营而起,率大军强攻长安城。及至到了城下,眼见城头唯有殷世师、骨仪二人,独不见那卫玄,他不再犹豫,一声令下,朝那城门攻去。

    一日鏖战后,李渊大军斩杀敌首万余人。隋军无奈之下派出城门迎敌之人,无论兵将,几乎俱是有去无回。

    大军大胜,当夜李渊同李世民商议之后决定,应当趁着这势头一鼓作气,次日将长安收入囊中。

    议过作战部署之后,李世民回到房中,取出纸笔,提起多次,胸中万言,末了,却终究只写下六个字。

    随后他唤来一小校,命其将信送往李建成大营。

    走出帐外,望着枕戈待旦的整个大军。他仰头看着漫天的繁星,慢慢地吐出一口气,自言自语般,低低念出方才信中写下的话。

    “大哥,待我凯旋。”

    作者有话要说:感、感谢补分君木风童鞋!!这样的补分君要是能每日出一个夫复何求啊……(ˉ辍ィ(←_←你做梦吧……)

    这周五更共1w字,先给乃们预报一下。

    p.s.大哥乃腹黑了……=w=

    以及……二呆,乃以为事情真的会那么容易么哼……=w=

    19

    19、第十九章 ...

    【第十九章】

    决意攻城后,李渊连夜下命,从后方调拨大批人马。待到裴寂率人马到来之时,前锋大军已然整装待发。由是两路人马合而为一,共计十万余人,李渊命李世民为前锋,自己则执掌中军。

    破晓时分,大军兵临城下。李世民一身玄甲,袍角翻飞,手握长戟高坐于马上,举手投足间无不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他微微眯起眼,看向不远处的长安城门。门外隋军已然列阵以待,观其人数,应是倾巢而出了。

    见此情形,他反而不着痕迹地挑起了嘴角。既如此,只需打下这些人马,长安便是囊中之物了。

    念及此,李世民回头望向李渊。一个目光交换间,李渊会意,对他微微颔首,开了口唯此二字――“去罢。”若说原本还有些担忧自己这次子初生牛犊,不够稳重,那么及至太原起兵以来,对方在一次次锋芒毕露中的大胜中,已然逐渐博取了李渊足够的信任。

    相信这最后一战交与他,将会是一个明智之举。

    李世民得令展眉一笑,回过身去,当即高举起手中的长戟,扬声道:“前军听令,随我出阵!”

    一声令下后,身后的人马当即动身,随着李世民前行。训练有素的兵士,此刻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次踏步落在地上,都是一阵轰鸣的雷声。

    李世民一马当先,神态肃穆而平静。及至同隋军不过百米之遥时,他一扬手,身后的人马便止住了步子,那整齐的跫音也戛然而止。

    李世民提了提马缰,打马走上前去,道:“隋军守将何在?”

    “哼!”话音方罗,便听闻对方阵中一声冷笑,随即一人上前道,“老夫在此久候,等得可是李渊老贼。不想此时那老贼竟只派一黄毛小儿前来叫阵,莫非是躲着不敢出来?”此人便是长安守将之一,左翊卫将军殷世师。他话音落了,身后的将士很适时地发出一阵哄笑。

    李世民心下微怒,然而却也知道对方此举,乃是有意激怒自己。战场之上,还未开战,如何也不能失了阵脚。由是他沉下面色,一字一句道:“不需父亲出马,但凭李世民一人,便足以斩了你这匹夫!”

    而殷世师却恍若未闻,只装模作样地朝四处看了看,佯作讶异之态道:“李家当家之人,当真便都成了缩头乌龟了么?那世子李建成此时不在此攻城,只会在人后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倒天生是个会害人的人啊!”

    殷世师本是征战多年的老将一名,见李世民不过是个年轻后生,便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加之因李建成离间之计,他前些时日在城中斩杀卫玄镇压其手下人马,真真是破费了周折,由是此刻便只顾将那始作俑者恶言奚落一番。

    然而他不曾注意的是,在他说话间,李世民握住长戟的五指已然一点一点地开始用力。他也并不明白,若要奚落李建成,是断然不可当着一人之面的。

    由是待到他话音方落,却见李世民已然横戟在手,拍马冲了过来。殷世师未料这李家二字竟然这般气势如虹,他急忙对两侧道:“谁愿迎战?”

    一名偏将抱手道:“末将愿往!”说罢提起长枪,便冲了出去。

    见那人提枪而来,李世民马下不停,仍是原速朝着敌阵飞奔。那敌将见状亦是加快了马速,提枪在手,直取李世民前胸。

    然而,眼看着两人即将触及的瞬间,李世民忽然向后仰去,堪堪避过了朝自己


    盛唐[太子李建成重生]_第9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