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之凡人贾环红楼之凡人贾环_第59章

红楼之凡人贾环_第59章(2/2)

作品:《红楼之凡人贾环

,半日没有动弹,等胤g稍稍放松了手,才道:“四哥,我想你了。”

    “……我也是。”

    胤g又抱了会儿,才恋恋不舍的松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道:“给你的。”

    “什么?”贾环接过来,道:“地契?扬州的?”

    “唔,老八今儿送来的。”胤g道:“老八去了那边可风光,收了无数的礼:银票、园子、美人、戏班子……他是来者不拒,不过转头便让人送了回京。你可别小看这园子,这是扬州盐商最近才合力建的,占地二十顷,听说修的极美,可称为扬州第一园林,还没住过人……知道你喜欢园子,我就偷偷扣下了……”

    “好啊,四哥你假公济私。”

    胤g笑道:“这世上,也只有你能让爷假公济私了……放心收着,我和老爷子透过口风,老爷子默许了的。”

    贾环喜滋滋拿着左看右看,倒不是有多稀罕那园子,而是胤g的心意委实让他感动。

    又奇道:“为什么扬州的盐商会合力修这么一个园子送给八哥?”

    胤g道:“那些盐商原本的靠山是太子,现在太子倒了,他们能不慌吗?建这个园子自然是为了讨好他们将来的后台,正好老八下江南,他们就巴结上了。”

    贾环讶然道:“前儿十四哥不是去了一趟扬州吗,而且和那些盐商关系不错的样子,怎么没给他?”

    胤g摇头道:“老十四啊,还太嫩了!”

    几十万两银子就把他哄得眉开眼笑的,这么好打发,那园子自然就省下了,当然也有嫌他年轻份量不足的意思。

    贾环将地契收进怀里,在胤g身上挤了挤,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住……”

    胤g微微一笑,一手揽着他,一手将案上最上面一张写了字的纸抽开,提笔在下面一张白纸上开始写字。

    贾环伸头去看,只见他在上面依次写了“国库”、“吏治”、“科举”、“诉讼”、“赋税”几个词,问道:“这是什么?”

    “是大清现在最大的几处弊政:国库空虚,吏治不清,科举舞弊,诉讼不公,赋税不均。”

    提笔将“科举”、“诉讼”圈了起来,指向“吏治”,道:“这两项,归根结底是吏治的问题。”

    然后在“国库”下,写上几行小字,“驿站、火硝、钱庄、海运、百货”,笑道:“也许还有很多,因为我们家环儿有的是挣钱的点子,对吧?”

    贾环“唔”了一声,看他继续在吏治下方写了下去:“密折、密探、火耗归公、养廉银、严刑酷法”,道:“吏治实在是我朝最大的问题,我想来想去,也只能软硬兼施了,许是以后会有更好的法子,但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胤g的笔在赋税一项上,顿了顿,才提笔写下四个字:“摊丁入亩。”

    道:“那日弘晖说,赋税,让有钱的多交,没钱的少交,那就只有摊丁入亩,这一项……办起来却是最难的。”

    将笔放下,笑道:“但是不管多难,这些事,我都会快快的,一件一件儿的办好……这世上的事是做不完的,我只做完这些,便再无遗憾。这朝上的事,我便再不会多问一句。环儿,你等我三年,最多三年,然后,你想去哪里,我便陪你去哪里,做一对逍遥神仙……”

    =====================================================

    作者有话要说:黑……我果然是忘了……那一家三口,让他们凑合过吧

    ☆、第 137 章

    之后的胤g更忙,好在贾环并不是痴迷于情1事的后院女子,胤g没时间陪他,他也有自己的事儿做。

    庄子、厂子、百货市场到处窜着,还有固定的三日一次的讲书,再加上去玩耍的时间,看着倒比胤g更忙碌几分。

    不得不说,胤k在做生意上的确有着旁人望尘莫及的天赋,贾环丰富的想象力加上胤k强大的执行力,百货市场的生意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好几分。

    扬州盐商最终栽在胤t这个超级‘卧底’的手里,这些盐商锒铛入狱的同时,胤g胤t关于盐政革新的联名折子也送到了御前。

    胤g事前也曾问过贾环,看他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贾环的主意便是两个字――“开放”,盐政的弊病都来自于垄断二字,若是能彻底放开市场,自然就没了弊政。

    却被胤g一口否决,并不是贾环的主意不好,而是盐场产量有限,盐又是百姓生活必须,若是有奸商囤积居奇,便可扰乱一方。

    于是再与胤t商议。

    自古以来,盐政大体可分为‘民产、官收、商运、商销’和‘民产、官收、官运、官销’两大类,大清用的便是前者,只因后者官运官销开支太过巨大,且弊病更多。

    但如今胤t所建的驿站已经四通八达,胤k为了多挣银子,除了送信之外,又开始带运货物行礼等,有这条现成的线路在,盐的官运官销成本将大大降低,至于其中弊病,除了“密折”“密探”之外,贾环又出了个主意:“全国统一定价”。

    食盐售价由朝廷统一制定,并且通报天下百姓,任何地方,食盐售价不得多一分少一哩,各处售点,若出现拒售或加价之事,被百姓举报,一律就地革职法办,售点中若货物有所短缺,当及时通知驿站运送,其间可限售,但若以缺货为理由拒售或加价者,也一概法办。

    这样无疑是将偏远地区的运费成本均摊在了各处,但是总的来说,因少了盐商的盘剥,各地的食盐售价都将下降,不管怎么样,百姓都是受益的。

    随同折子一同呈上去的,还有一笔账,按上面的计算,只要定价合理,朝廷收入比之前的盐税少不了多少,但是百姓却可以吃上至少便宜了一半的盐。

    康熙看了折子,并没有犹豫多久便允了。

    盐商是胤t抓的,驿站是胤t建的,盐政改革的事自然也就着落在他头上,于是回京还不满十天的胤t,又连夜出发……他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以后,怕是难得闲了……

    时间过得飞快,胤t终于有机会再次回京喘口气的时候,胤g立太子的大典已经结束,贾环的郡王府修建妥当,贾政一房也搬去了新居,贾家新妇薛宝钗接手府中的事务,于是贾府中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女主人,将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

    因说了贾环是两处为家,贾府新居里自然是贾环先挑住处,他也不客气,在园子里找了处风景最好的小院,最方便的是挨着有一道小门,以后出入府里便不用再绕个大圈儿去走侧门,而且胤g来找他时,也不必再惊动一府的人了。

    新年便在这样的忙碌中度过,新近发了财、得了两处产业(当然一处归了贾府)的贾环又有人送了第三处来。

    来的人是胤m。

    贾环对着手里的地契愣了半晌,道:“十哥,你干嘛啊?”

    “贿赂!”

    “啊?”

    胤m道:“老八给你送园子,老九送宅子,都得了差事……我也看中一处差事,所以弄了座庄子来送你,央你去四哥跟前帮我讨了来。”

    贾环顿时哭笑不得,这什么跟什么啊,他知道几个成年皇子里,就数胤m和胤祥最穷,他们都不太会捞钱,手又不紧,胤祥是咬着牙硬撑,有一分花一分,没了就忍者,胤m是有钱可着劲儿花,没钱赊账也要花。现在胤祥管着内务府,手底下渐渐宽松了,而胤m则还在到处打秋风,这一处庄子足有四十顷地,又在京城附近,可不便宜。

    将地契又递回去,道:“那园子才不是八哥送的,是四哥送我的!宅子是我急着住才从九哥那里赖来的……我又不缺银子花,好端端的要你的庄子做什么?”

    胤m也不客气,乐呵呵的将地契又收了回去,道:“庄子我可是给你了,是你自己不要――讨差事的事可就交给你了。”要是贾环真收,他还不知道怎么弄呢,那庄子的地契可是他现从胤k手里借来的,说好了一天就还。

    贾环好奇道:“十哥看上什么差事啊?”

    胤m道:“还记得去年来了几个西洋人问你要种痘的法子吗?老八还为这个上了海事折子的,不瞒你说,我看上这海事衙门的活了……你不是问他们要制火枪的法子吗?前儿那些西洋人带了匠人过来了,火枪的事我是不敢想,那个皇上和四哥亲自看着,但是和洋人打交道这事儿,又肥又风光,和他们做生意也委实挣钱的很……你和四哥说说,把那活儿给了我,大不了我少捞一点就是了――我总不能跟在老八老九身后,打一辈子的下手吧!”

    贾环失笑,要官还坦言要捞钱的,胤m算是第一个了,不过,这个位置给谁都会捞钱,他知道胤m虽看起来大大咧咧,实则极有分寸,便道:“我去向四哥说好话是没问题,不过,若是你看到什么好玩的西洋玩意儿,可要想着我才行!”

    胤m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有了好东西,爷第一个想着你,然后才想爷的老婆孩子。”

    得到胤m保证的贾环果真去找胤g说话,胤g闻言道:“幸好你来的及时,不然这差事我倒真给别人了。”

    贾环道:“四哥先应了旁人了吗?”

    胤g道:“也算不上是应,前儿我额娘找了我去说话,让我拉扯一把小十四,我原想着将这个活儿给他算了,既然你说了,就留给老十,小十四再给他寻别的差事就是。”

    贾环道:“要不我去回了十哥吧?”

    “不用。老十难得开一次口,而且这差事他比小十四合适的多。先不说老十在之前老九派船出海的时候给他打过下手,和这些洋人有过接触,最重要的是和外族人打交道,稍嫩一点都不成,老十四去了我也只敢让他挂个名,老十肯自动请缨是最好不过了。”

    贾环哦了一声,想起德妃和胤g关系向来不好,而且之前因为胤g没有推荐胤祯做太子,正生着气呢,问道:“德妃娘娘现在不生你气了吗?”

    胤g道:“我现在是太子,她和我生什么气?”

    贾环微微放低声音,道:“我记得德妃娘娘不是更喜欢十四哥做太子的吗?”

    胤g道:“小十四去扬州办的差事失了圣心,额娘又不是傻的,怎能怪的到我的头上?我做太子总比旁的人做太子强的多,老爷子可没说只立她生的儿子做太子,现在很显然便是我不做也轮不到小十四,她有什么不高兴的?何况便是她更中意小十四又能怎么样?立我为太子是老爷子的意思,有老爷子在,额娘别说是质疑,便是问都不敢多问一句的,老爷子最反感的便是后宫女人过问朝堂之事,若真的惹了老爷子,我是没什么,小十四只怕更不得意了。”

    贾环想着也觉得有理,现在因胤g做了太子,和德妃的关系也好了许多,虽不知里面蕴着多少真情,但是到底也是一件好事。

    旨意很快就下来了,胤m领了海事衙门,胤祯去了兵部,倒是皆大欢喜。

    时光如梭,又是一年春光好,康熙和贾环并肩坐在地头的草墩儿上,看着忙碌的庄人,正是插秧的季节,庄农们依旧按照贾环的意思,将不同稻种的秧苗分片种在不同的地里。

    贾环看着往来的庄农若有所思,康熙的目光却更多的落在秧田里一个小小的身影上。

    那是弘晖。

    弘晖今年已经八岁了,在贾环和太医的联手调理下,个头长高了许多,身体也壮实了不少,听康熙说,现在已然开始跟着师傅练武,此刻正弯着腰插秧,动作丝毫不见生涩。

    因有胤g在,康熙又有了闲暇,不对,应该是比胤i做太子时,更加清闲。

    胤i和胤g之间,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秘书助理和高级ceo之间的差别,胤i什么事都看康熙的脸色行事,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是揣摩试探康熙的心意,但是胤g却不同,但凡是他认为对大清对百姓有利的,便义无反顾去做,若是和康熙意见相左,还会争辩一番。

    老祖宗说‘仰而求则难,俯而就则易’总是有理的,胤g这般行事,反而让康熙越来越满意。康熙在经历了胤i一事后,因连番吐血昏迷,到底还是伤了身,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稍费心神便感觉吃不消,见胤g处理政事越加纯熟,渐渐便将越来越多的事交到他手中,自己则将心思放在了教养弘晖身上。

    康熙是不肯认输的人,一个胤i被他教养成那般模样,口里不提,心中憋闷是一定的,此刻见了弘晖这颗好苗子,准备一雪前耻,下定决心一定要教出一个最完美的太子出来。

    是以弘晖过的比他爹还要忙碌,每日上午上书房念书,下午康熙亲自上阵,到了晚上还要被他爹揪去看着他处理政务,中间打打下手什么的……还是贾环看他着实可怜,那么小的孩子,一天不过能睡三个时辰,整天忙得跟陀螺一样,便央着康熙给弘晖留点时间出门透气,在贾环的死缠烂打下,康熙终于点头,每隔十天可以跟着贾环出一次门,这还是康熙希望弘晖身上能有一点贾环的特质,才勉强答应的。执行起


    红楼之凡人贾环_第59章(2/2),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