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之风流公案红楼之风流公案_第4章

红楼之风流公案_第4章(1/2)

作品:《红楼之风流公案

    “切莫怕他,他是二郎真君的哮天犬,可是有趣儿的很呢,最喜欢跟小孩子一同玩耍了。”林d连忙拉住黛玉,“姐姐且上眼!”说着,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根骨头来,在眼前晃了晃,直把那哮天犬哄得口水滴答了才一把扔出去――只见哮天犬嗷呜一声,冲了出去,快如流星迅如闪电,实在是有趣儿得很,这才把个黛玉逗乐了,只觉得这做神仙才是有着千万分的好处,更是把心中那些个情情爱爱的缠绵之意去了大半。

    ☆、第十三章 论仙缘黛玉受益,讲面相熙凤耍宝

    林d带着黛玉在这院子里转了转,也与她讲了这院子是按照何等的道法门路做的样子,走在大门口是八卦的哪个方位,这现如今又是八卦的哪个方位,生门死门,五行八卦,阴阳融汇,灵气脉门,俱都讲给她听,黛玉也是聪慧,一一记住了,又提了几个问题,却都与这道法相关,却是阵法的阵眼所在,真真儿是天生的道法苗子。

    林d也因而自傲起来,只道这是他精魂所化又是他这人间的姐姐,方才有这些本事的。

    二人又说了一些关于道法的前前后后,黛玉只觉得斗转星移,许是过了几年或者几十年一般,可实际上也不过是片刻罢了。

    待她清醒了,才见林d正坐在屋子里喝茶,旁边是一个与林d年级上下不差多少的小道士,穿着的是藏青色道袍,头上的帽子是黑缎子的,头发梳得整齐,而另一边哮天犬卧靠在一条腿上,这条腿却是属于一身着雪色长衫的年轻人的,只这年轻人瞧着也不过双十年华,却披头散发,手中一柄折扇摇得逍遥自在,眉心竟有意竖着的流云纹,仔细一瞧,中间可不是人目一般么!

    “这边是你那姐姐,绛珠仙草下凡了。”小道士端着茶水倒了一杯递给林d,笑道,“与你倒还是有几分相似,却比你性子好得多了。”

    “大仙此言差矣。”那有三只眼的年轻人却开口道,“任谁都知道红云老祖那是洪荒以来最为脾气大好的一个了,晚辈不才,却赶了洪荒的尾巴,也受过老祖的照拂,大仙这话,偏颇得很。”

    “杨二郎,明明是你与红云做套抓了那大鹏鸟的子孙来玩耍,他替你挡了灾,你自然要替他说话的。”小道士翻着白眼,却蹭到林d身边儿去,“那如今见了,你可要如何帮他?”

    “帮忙倒不必说,却是尽力而为,只不过与人为善罢了。”那年轻人笑了笑,眼神柔软得很,却叫黛玉看着只想到了她父亲林如海,也是这般笑的,从来不曾说过一句重话,对她母亲也是这般温和,更是不叫姨娘在跟前儿烦了她的,谁知道……就是敌不过命数去。

    林d见她一时又低落了,也明白她是想到了母亲、父亲,于是拍了拍她的手背,把茶水递了过去,道:“这三眼的,你只叫他杨二郎便是了,就是那昭惠显圣二郎真君又叫清源妙道真君,便是这杨家二郎名曰一杨戬的。他父亲本是人间的祭祀,母亲却是云华仙子叫做瑶姬的,封神之时,他也是一员干将,现如今就在灌江口守着三江源头,是为华夏水源之神了。”

    黛玉听罢,心中虽有定论,却只等这般介绍过了忙起身见礼。杨戬也连忙回礼,这才又落座了。

    而那小道士,便正是五庄观的观主,镇元子了。他的事情,林d已都给黛玉讲过,说得玄之又玄,却是有着十分的趣事儿里头,只讲到二人在洪荒时候总是同进同出,亲如兄弟,也叫黛玉羡慕不已,只恨自己是个女儿身,不得到处云游的,又恨自己现在年幼,修不成无上大道,不能东游仙山南去福地西观奇景北上玄冰,因而对那镇元子,又是生出一番亲近之意,只觉得是另一个弟弟一般喜欢。

    可实际上,镇元子他虽然也是转世了,却与这林d不同,他不仅仅是带着前世的记忆修为,也是连自己的父母亲恩俱都断绝了的,刚一出生就被舍到了道观里来,一口奶水都没吃的,因此他算是无牵无挂,自然也比林d少了那些虚妄的情债来。对黛玉,他也不过因着是林d的姐姐,方才客气着。

    而林d不同,他是被养到了四岁多,这正经儿的魂魄才算是回到了肉身里,因此这肉身原本对自家亲人的那些情义也是全都在的,父母亲恩他也感同身受,手足情深他也是完全收在心里了,不然也不会对黛玉这般的好。

    而杨戬,说真的,他却只是过来与镇元子叙旧罢了。何况当年红云老祖被那金翅大鹏鸟暗算,还真与他有些瓜葛的,因而他也是为了了结因果,这才赶了过来。

    这屋子里的人算是齐了,众人聚在这里,说的不过是些道法之事,更是觉得黛玉的的确确有修真的根基,各自送了表礼,却也都是些仙果金丹之类的玩意儿,也有玉简,也有法宝,虽然不是什么大物件儿,却实用,黛玉也玩儿得爱不释手。

    不过要说最为开心的,却是哮天犬了,黛玉只觉得这狗儿实在是有趣儿,虽然变成得人了,却仍是狗性难改,只一个肉包子就能打到,不过自然是有去无回的。

    “自古以来,狗性难改,人性也如此。”林d见她玩得开心,走过去拿了帕子给她。

    “人性固然难改,狗性却是可变的。”黛玉指了指一旁捧着肉包子啃得快活的哮天犬,笑道,“怕不是为了逗我开心才这般如此呢,平日里若也这样不着调的,哪里还能带着他到处走动,真君也是懂礼守礼的人,与那些粗野汉子必不相同,就算是宝二哥也比不得呢。”

    “他什么人,哪里比得了的?”林d不由笑道,“即便他是神瑛侍者时候,也比不得。”

    回到小五庄观主院,便是用膳的时候了,观主特地命人打的上好的素斋,专门为了给这国公府的老封君尝尝鲜儿的,那跟着的小孩儿们他也不敢怠慢,即便一个下午也觉得是哪里不对了,可也没能反应过来。

    正是那林d带着黛玉出来,使了个小小的障眼法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俩是在院内玩耍,谁知道这才算是正经儿的回来了,略略有点儿道行的,也只能觉得古怪,却是不知哪里古怪的。

    毕竟这观主与那镇元子修行了四五年,即便没做成神仙可也沾了仙气儿,因而才有点儿感觉罢了,换到旁人是没半点儿觉察的,即便是贾宝玉,只以为自己跟林家弟弟妹妹一同玩耍了一个下午,可也没发觉那都是假的。

    只不过这晚膳的吃食再精致,又哪里比得上镇元子那里的茶水点心?黛玉只略沾了沾唇便觉得够了,口腹之中原本应有的虚无之感,此时俱都消散,而她也不过喝了一盏茶,吃了一块拇指大小不知什么东西做成的白色点心,并切开了的半个果子罢了。

    林d见了这情景,便知道怎么回事儿了,忙说:“姐姐怕不是见了三清,内心欢喜,连吃喝都不想了罢!”

    贾母道:“这怕不是有仙缘呢,甚好甚好,我儿将来必然是有大造化的,可不一定也是仙女儿下凡呢。”

    “我就说呢,我这妹妹,长得如花似玉,通身气派也是让人羡慕得紧,我这一辈子拍马都追不上的,我那姑妈如今也成了神仙,要叫我说啊,这妹妹也是个仙女儿呢,指不定就是天上的玉女下凡,专门儿孝敬我们老祖宗来的!”王熙凤连忙接话,这样一说,把众人又都逗笑了,贾母更是笑个不住。

    那观主一瞧,也觉得有趣,忙道:“老封君有这等气派的外孙女,也是难得,贫道瞧着这女孩儿容貌出众,虽然年幼,却有灵秀之气,将来必然有大造化。”

    贾母忙道谢。

    “那观主且与我们几个都相相面好了,可不能厚此薄彼!”王熙凤忙道。

    ☆、第十四章 林家子身强体健,修道法养气静心

    观主与几位国公府的公子小姐们相了面,个个儿都是好的,就连迎春那老实得木讷,也被说得是――“莫争莫斗莫仇怨,半世柔情半世安,寿禄喜财全在手,谁言娶妇当娶贤”。却虽然是个打油诗,可好在寓意有趣儿,贾母也听得高兴,连忙又是添钱敬奉香油之类,只把那观主美得脸上都笑开了花儿了。

    众人又说笑了一番,贾宝玉更是撒娇卖痴的要贾母跟他一同去赏花,说是踏雪寻梅最为风雅了,没奈何,鸳鸯也只能找了最暖和的皮袄子给贾母穿好,又戴上了那狐狸毛滚边儿的抹额,还拿了暖手炉给她抱着,这才又拎了一件绛红色的猩猩毡外氅,跟着出了来。其余几个小的,也穿得暖和,就是王熙凤,因为有了身子,不能在外冻着,就没跟出去,而是在客舍里由着平儿陪着休息。

    说笑间,几个人就到了这院子里,却见那雪压枯枝的景色,别致得很,贾宝玉却不喜欢,只盼着能寻到那红艳艳的花儿,看一眼也是颜色好的,心里也方才安稳,而这雪压枯枝的景致,偏偏黛玉最爱,只喜欢这般情景,花枝枯败,雪色却好,让人心中恬静,再无那寻艳觅色的意思才好。

    只听贾宝玉道:“这样子有什么好看的,许是前面就有红梅了,折了几枝回去给你们插在花瓶里不是更好?”

    “二爷可小心些!”袭人忙说道。

    “有李奶奶跟着呢,我们也不是死的,二爷小不小心,还不是我们的事儿。”晴雯却专门儿的拿捏着袭人,只把袭人那话说到了歪处去,却也在理,原本当主子的只要不是自己一门心思作死,那小不小心的还不都是下人们的关照,哪里就是要主人家小心,自己就能甩手的?尽管袭人没有甩手的意思,可晴雯那话一出口,就把袭人摆在了那个位置,只把袭人气得脸蛋儿通红,再说不出话来。

    贾宝玉瞧着袭人眼眶发红,这才忙过来打圆场,道:“你且别招她了,说不得呢。”

    晴雯这才过来赔笑,道:“花姐姐不会就因着我多了句嘴就生我的气罢?”

    袭人自打进了荣国府就是打定主意要做贤惠人的,一见晴雯过来赔笑了,连忙打起笑脸,道:“妹妹且别乱说了,我哪里就生了你的气呢,只是这天冷风寒的,宝二爷又不知道收敛,我是生自己的气呢。”

    这般一说和,贾宝玉这才笑了。而这丫头们的事儿,几个主子之中也只除了黛玉跟林d,是没有谁注意这些的。

    黛玉在意,是因为她已知道那袭人与晴雯之间的纠葛,更知道袭人平日贤惠十分万分的,却是一张嘴就害死了晴雯,她当年还为她所蒙蔽,只以为她是好人,却是真真儿猪油蒙了心被燕儿啄了眼。

    而晴雯,她也没想到,她舅母那几句话偏偏是指着她来的,即便那话也是袭人等人暗地里传给了她,她也还真以为晴雯她们真的勾引了贾宝玉,实际上却是完全颠倒了,竟然是袭人做了这赖账的事儿来,真真是可笑至极。

    以往的这些,自打那警幻仙子说与她听了,便都慢慢清晰了起来,可清晰了也不过就是跟用笔记录在本子上一般,之前的那种种缠绵情意,却是体会不到了,因而现如今的林黛玉,便只是七岁的黛玉罢了。

    至于林d会注意这个,实实在在是真与他是林d没多大的关系,倒是因为他本是红云,对这凡人,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也没什么想法的,也不说瞧不上这下人低人一等了或者当主子的就高人十分了,而那晴雯跟袭人让他姐姐觉得有趣儿,过多注意了,他也就自然注意,却没什么别的意思。

    可贾宝玉却觉得自己得了知己了。

    这贾宝玉是与旁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眼里不分什么官民也不分什么好坏,只有这年轻女孩子跟不是年轻女孩子两种,要么就是男孩子却长了年轻女孩子的相貌的也是他眼里的好人一类,因此这林家姐弟关心晴雯跟袭人的事儿来,在他看来便是他们十分的善良了,更何况他们长得本来就好,他也喜欢,那这俩人便是天下间顶尖儿的大好人了。

    他这样觉得,便更加喜欢他的林妹妹跟林弟弟了,于是在贾母跟前儿说话也是不着边际的,一会儿林妹妹多好多好,一会儿林弟弟多好多好,说得贾母也跟着不住的笑。也把那冰冷的寒气驱散了不少。

    第二天,惜春便略略咳嗽了,忙延请大夫过来诊治,喝了一副汤药也就好得差不多了,只是黛玉之前身子骨就不强健,又要吃人参养荣丸的,也让大夫请了脉,却说脉象平和有力,好得很,却不像是有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一般。

    贾母一听,忙给大夫封了二两银子的红包,又叫人把她一个月的脂粉钱都包起来给了观主做香油钱,自己又在三清面前亲自跪下磕了个头,这才搂住黛玉哭了起来。

    “哎哟,老祖宗快别哭了,这可是好事儿啊!”熙凤忙过来扶起祖孙二人,“这可不是好事儿嘛!现在林妹妹的身子骨好了起来,林弟弟也聪慧了起来,宝兄弟也机灵多了,还不都是天上的姑妈护着咱们啊?我想啊,咱们姑爷也要成大气候了,到时候还要老祖宗给他主持主持呢,还是注意身子要紧,当心哭坏了眼睛。”

    贾母这才收住了哭声,又亲自给黛玉擦了眼泪,再叫大夫给林d瞧瞧。那大夫一请脉,只觉得脉象是没这么好的了,就跟那精灵儿一般,若是神仙怕也就这样儿了,因而并不肯再要贾母的赏赐,只说这些姑娘公子的身子骨儿都是好的,他是没得帮忙,便去了。

    这一趟道观来的值。夜半无人时候,贾母躺在床上,寻思着黛玉跟林d的事儿,一想到黛玉的身子骨儿健壮了起来,那便跟宝玉是谁也拗不断的良配,而林d虽然是林家人,却也是她的亲外孙,将来娶了谁家女孩儿也好,到底也是她宝玉的好兄弟……这般一想,她就觉得自己将来那叫一个儿孙满堂,四世五世同堂也不在话下了,心里更是快活,不由得呼啦一下坐了起来,招呼鸳鸯:“且给我端碗水来吃。”

    鸳鸯应了,不多时回来,端着一碗温水,调了些百合雪花梨膏子,正是润肺清火的东西。

    贾母笑了笑,喝了水,再躺下便睡熟了。

    而这些人熟睡之际,林d却带着林黛玉在那“地仙道场”的院子里学习如何养气。这养气,乃是修真第一要素,并非要把人养得气喘如牛,也不是让人闭而不呼吸,而是要养出一股气息,在体内流转,上至紫府中绕丹田下至足底,这气可随人意念而动,灵活如蛟龙入海,力气又似夔牛撞山,可长可短可内可外,这方才算是养成了自己的那一口气。

    话说这养气之后又有静心一说,只是这两种方法却不是正经儿修道的门路,反而是地仙所修的旁门左道,即便是红云也是修的这种法门,之前那还有专门儿来学的,正是菩提一脉的,说是占了后天灵根的孙履真,却也见了另一处旁门左道,没学得这正经儿的一处,只以为妖道养孩儿不是正路了。

    只是孙履真本就是灵根所化,与别人不同,自然是养气气为生,静心心为静,而林黛玉毕竟做了许多年凡人,这养气静心一说,也许慢慢领会。

    林d便在一旁与她护法。

    养气要在单独的养气房里,这房间里不见过多饰物,只一蒲团,人进去,关上门,那周围就有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又有上仙大神的,却都是幻象,若要把气生出来,这些都要视若无物的。

    林黛玉记得这个,只闭上眼,心中坚定,用力想着那一股清气从天灵盖往下钻到脚底心,循环往复。

    这养气房里人如何有气循环,外面如林d、镇元子这般修为的是必定知晓的,他二人在外面虽然是品茶论道,却只觉得一阵青草之气在房里旋转缠绵,便知道林黛玉这养气就养成了,只是上不熟练,无法控制罢了,不由得相视一笑


    红楼之风流公案_第4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