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盛世华年[胤礽重生]_第118章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_第118章(1/2)

作品:《盛世华年[胤礽重生]

    是高兴,庆幸道:“……还好你来了。”

    “对不起……”胤i其实很愧疚,只要想一想这十几年胤a过得是怎样煎熬的日子,他就忍不住替他难过心疼,只恨自己想起的太晚了。

    胤a摇了摇头:“你回来了,就都无所谓了。”

    胤i抬起头亲上他红了的眼睛,郑重承诺:“我不会再把你丢了的,一定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省略5000字h……定制里补上_(:3」∠)_

    番外三十一:此生共白首〔上〕

    世济十五年,胤i退位为太上皇,皇太子弘皙登基称帝。

    做了太上皇,胤i就当真不再管任何国事,完全放权给了弘皙让他去干,自己则和胤a搬去了西郊他们的私家庄园里去。

    三个月之后,鸦片战争爆发,南洋英荷联军率舰三十余艘,近四千海军陆续抵达南海海域封锁珠江海口,朝着大清沿海地界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

    这一场战事他们已经谋划了有好几年,早在五年之前,胤i亲自点燃第一把火销毁英、荷两国偷运入大清的鸦片并与之断绝一切贸易外交往来,对欧罗巴诸国表明大清抵制鸦片的坚定立场之后,拉响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就已经埋了下来。

    因为大清国的插手,英荷在欧罗巴战场西班牙王位争夺战上没有占到他们预期的便宜,法兰西得大清相助筹齐军费重新再战,很快东山再起收复失地,最后英荷被迫与之签订合约握手言和,之前从法兰西与西班牙手里抢来的美洲海上殖民地只能再次双手奉还,如此,此二国迁怒于大清,又在本已跟大清撕破脸皮谈无可谈的情况之下,干脆排派出驻扎在南洋的海军联手出兵,准备用武力解决问题。

    在胤i退位之前其实就已经收到了英荷两国蠢蠢欲动的风声,原本打算解决了这事再行禅位,哪知因为天气突然转凉竟就病倒了,最后在胤a的劝说之下,还是按着原本拿定的主意,在十五年年底之前,退了位移居西郊庄园。

    于是这样的一场战事便就成了弘皙登基之后的第一次考验,也是他在朝中树立威望的机会。

    胤i虽然不再管国事了,私下里却也时时刻刻地盯着关注着前方战局,因为之前几年的铺垫,大清在南洋海上诸国当中本已就有了一定的声望,也收编了几个藩属国,这是一次大好机会,他们大可借此赶走盘踞其中的欧罗巴人,将南洋尽数收归己有,所以胤i也是兴奋得很。

    而胤a,虽然嘴里说着不想再打仗了,但真正闲了下来却又觉得无所事事,整日里摩拳擦掌想去前线瞧一瞧,最后俩人一合计,干脆就决定直下江南转往广东去亲眼看一看前线情况。

    于是俩人日夜赶路,到达广州时,南洋的海上战争也才爆发不到一个月。

    而就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联军部队就已经在福建广东海军的两路包夹之下连着进攻又溃败退回反复了几次。

    原本自平定朝鲜和日本之后驻守在东洋的海军也在圣旨调令之下,于几日之前开始南下,备战充分准备只取英荷两国在南洋的大本营断他们的后援。

    关于这场战事的结果究竟如何,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但胤i和胤a两个每日站在码头岸边礁石上,听轰隆隆的炮火炸响声逐渐远离海岸线向着对方推进,便就足以预料了。

    他们在广东待了两个月,亲眼见着战事朝着有利于大清的一方发展,在胜局基本已经定下了之后,胤i提出去江南,胤a欣然答应。

    在那之前,俩人还先去视察了一番胤i在这边的买卖,属于太上皇私人名义开办的商行。

    胤i登基之后就把被康熙流放了的凌普捞了出来扔来了广东,而在这里给他打理买卖的人,正是凌普。

    商行虽然也挂靠在十三行名下,不过比起其他那些家大行实在是不起眼,而胤i也几乎没有给过凌普任何特权或是私下里叮嘱人关照他,只让他按照朝廷规矩老老实实地做买卖,所以经营了十几年,规模虽不小却也委实不算大,但胤i看过便就已经很满意了。

    这一间商行一年的收入就足够他和胤a挥霍个两三年,何况胤a也有自己的铺子买卖,至少他们两个不用一把年纪了还`着脸伸手向儿子讨。

    最后他们两个还是回了江南去,把几座江南名城都转了一遍,依旧是选定了几年之前他们就已经在扬州保扬湖边上买下的那座庄子,住了下来。

    胤i的意思是,在这里先住个三两年,再大江南北去转一转。

    在他们到达扬州的第二天,弘皙派人把宝珠送回来的孩子送了来,才两岁大的太上皇外孙从送回京起就是胤i亲手带的,几乎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边长大,胤a对胤i带完了孙子又带外孙的行径一肚子怨气,却也无可奈何。

    金发碧眼的太上皇外孙叫小宝,软软糯糯却比女娃娃还要黏人,而且最爱黏的人就是胤i。

    胤a原本还以为他们来了江南就能过些自在日子,倒没想到胤i对带小娃娃这么乐此不疲。

    胤i对他跟小娃娃吃醋的行为也很无奈,最后认真跟他保证:“等小宝六岁大我就把他送回京里去念书行吗?”

    这还差不多,不过胤a也终于是知道胤i说的过几年才出去四处游历的原因,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这个小奶娃。

    不过算了,只要他和胤i两个一起,其实在哪里倒也没都没差。

    春。

    胤i说要在庄子后面种一片花田,说干就干,吩咐人去采购了花种来,他们就亲力亲为地动起了手来,反正现在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胤i对伺弄花草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往往能够在花田里一待就是大半天也不知疲倦,胤a对此倒是没多大兴致,虽然在盛京那几年他也经常在自己家的田地地一蹲几个时辰,但专研的都是粮食农作物,是看得到产出的东西,至少收成上来的时候有满足感,无奈胤i总说那些东西没有美感,压根不让他往花田里种。

    往往这样的时候,总是胤i专心致志经营手里的花花草草,胤a则在一旁搞破坏,在他身上上下其手,有的时候逗弄得胤i兴致来了,兴许还能跟他来一回野战,但更多的时候,是被胤i手里的铲子给敲到头上,然后生了气的太上皇就会抱起在田地里滚成泥人的小宝,甩手回去,最后还得胤a一个人来善后。

    夏。

    胤i热衷于垂钓,到了这个时节总是喜欢在湖边上找片垂柳树荫下一坐几个时辰,下去的钩却鲜少能钓上鱼儿来,胤a笑言是这保扬湖的鱼也不给太上皇面子,胤i对此却并不在意,美其名曰修身养性。

    胤a对这样一坐几个时辰不能动的活动也无甚兴趣,却每日都会陪他一起来,胤i垂钓,他就躺在一旁看书,打打棋谱,或是无趣地逗弄小宝一二,到最后也就在炙热得能叫人额头沁出汗的阳光照耀下昏昏欲睡,然后便当真睡了过去。

    而每一次他醒来时多半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太阳偏西起风之后就冷了,他的身上却总是盖着一床薄毯,胤i依旧专注于自己手里的鱼竿不分半点余光,胤a却止不住笑意,这里除了胤i,就只有那个奶娃娃小宝,会给他披上毯子的人,除了现下故作严肃正经端坐的胤i,还能是谁?

    即使不用看,胤i也能想象出他得意的笑脸,不由得心中暗骂,睡饱了你倒是有精神了,到了晚上就会折腾爷。

    而要胤a按理说,那其实也是你情我愿,太上皇明明就热情得紧。

    秋。

    中秋月圆夜,好不容易把小宝哄睡着了,胤i起身推门出去,胤a靠在廊边,一手抱着胳膊,一手勾着壶酒晃晃荡荡,笑得勾人:“太上皇,喝酒吗?”

    胤i抬头看一眼挂在墨色夜空中的圆月,笑问他:“有没有下酒菜?”

    胤a揽着他的腰去院子里,凉亭里的石桌上已经摆满了美酒佳肴,胤i一看是最烈的那一种,就知道这家伙又打起了把自己灌倒然后为所欲为的主意,当下便不乐意地撇了嘴。

    于是在胤a坐下之后,胤i一个翻身便面对面坐到了他的身上去,一手勾住了他的脖子,另一只手直接勾起了桌上搁着的酒壶,扬起头,就往自己嘴里倒了下来。

    酒水潺潺而下,溅出唇角沿着他的脖颈滑下,胤a看着他喉结上下滑动的姿态,眸子里的神色更幽深了几分。

    最后胤i一抹嘴,贴身上去就吻住了胤a的唇,嘴对嘴地将酒度了过去,带着酒香的甜蜜就这么在彼此唇齿间蔓延了开来。

    冬。

    大雪封了路,出不去便也就懒得起床,辰时都过了胤i依旧窝在床上,一直到胤a已经去外锻炼了一圈回来,推门进来冷风跟着灌进,胤i不悦抱怨:“把门关紧了,冷死了。”

    胤a笑眯眯地靠过来,蹬了靴子就爬上了床,冰冰凉的双手捧住了胤i的脸,胤i冻得直往被子里缩,狠狠瞪了胤a几眼:“下去。”

    “不下。”胤a得寸进尺反倒贴下.身抱紧他:“让我亲亲。”

    胤i受不了地伸脚踹他::“把衣裳脱了再来。”

    这有什么好多说的,胤a三两下扒了自己外衣,钻进了被子里去,捧着胤i的脸左右亲,被他这么一折腾,身子反倒是热乎了起来,胤i满足地叹了口气,搂紧了他的脖子,却又忍不住抱怨:“好冷,南边怎么也会下雪。”

    胤a失笑:“虽然比京里好一些,但南边下雪也不稀奇啊,唔……也许再往南一些会好一点吧,要不我们明年冬天去再南边一些的地方?反正南洋如今也已尽归我朝了,干脆去南洋如何?”

    “……算了,等把小宝送走了再说吧。”

    胤a抚着他的脸,低声呢喃:“等过了这个冬天,我们先去这附近转转吧,带上小宝一块也可以,江南除了那几座名城,其他小地方的风景也是十足不错的。”

    胤i想了想,轻点了点头:“好。”

    就这样一年四季,岁月轮回,他们一直在一起,一起做那些微不住道的小事,过那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日子,便就是最真实的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完结了

    番外三十二:此生共白首〔下〕

    在弘登基的第三个年头,胤a终于是等来了心心念念盼着的解放的那一天,皇帝南巡,皇太子永琛亲自带人前来,接虚岁已六岁大的太上皇外孙小宝回京念书。

    在小宝私心裂肺的嚎哭声中,胤i泪眼汪汪与之挥别,小宝被永琛强行抱上车,哭声渐渐远去,而胤i身后得逞了的那一个,却已经笑得嘴角咧到了耳根处。

    车子走远之后,胤i才回头眼刀子飞向胤a:“你要不要脸,为了把小宝送走还故意写信给永琛,唆使他鼓动弘南巡来接小宝回去?你当真以为爷什么都不知道?”

    胤a半点不脸红地大方承认:“太上皇,就算为了小宝的前程着想,也是到该让他回去念书的时候了。”

    胤i无话可说,却不过,也当真,小宝走了之后,从今以后就只剩下他们两个陪伴彼此了。

    当年说过的话从现在开始兑现,在小宝离开半个月之后,胤i主动先提了出来,要去外头走走看一看。

    之前几次南巡,加上这几年住在南边,周边地带他们其实都已经走遍了,也没什么新意,最后胤i翻着地图,随手一敲,道:“我们往西走吧。”

    于是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

    沿途走走停停,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辗转到了西安,之后从西安出发,西行过咸阳,爬上陕甘高原,经陇西、临洮、兰州越过乌鞘岭,再过甘肃的武威,穿过河西走廊,走了大半年时间才终于到达了敦煌。

    这一条线路,便是古时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东段南道线,自前朝起随着海运的兴起加之西北边也不太平战火连年,丝绸贸易之路就已逐渐没落,到如今,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展得越加如火如荼,陆上贸易更是远远不及。但不过随着西北部战事平定,大清国在这边开府设县掌控全局恢复生息和朝廷一系列鼓励贸易经商的举措引导下,往西行的关内商人日益增多,这一条道路便就又逐渐热闹了起来,即使比不得当年最鼎盛繁华的时候,却也比前些年的境况要好得多了。

    胤i和胤a两个装扮成关内来的商人,只带了几个随从和护卫,走得极慢,几乎是行半个月又歇半个月的步调,在那一年冬天到来前,到达了敦煌。

    胤a问胤i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胤i想了想,道:“我们先在这里停下,等来年开春之后再走吧。”

    第一场大雪很快落了下来,不同于京中大雪时的肃杀,也不如江南雪景精致撩人,敦煌的雪另有一番壮阔之美,走入山中,狂风呼啸而过,便仿佛是来自亘古的呼唤。

    “在这里总觉得看什么都有些苍凉……”

    胤a如是说着,只是看到眼前场景,脑海里就不自主地浮现起也许是千余年前,西域来的商人在漫天风雪中拉着骆驼、满载货物艰难前行的画面。

    “也许在一千多年前,我也是那些西域商人中的一个也说不定。”

    胤a轻声感叹,胤i偏头看他,便就笑了:“那我呢?”

    “你?”胤a回视他的眼睛,也扬起了嘴角:“你是我买来的媳妇。”

    “……”

    开春之后,收拾起行李,他们再次出发,出玉门关继续往西行。

    在关口,胤i花高价和西域商人买了两匹骆驼,即使明知道吃了亏,心里也高兴得很,转头去看胤a,却见他正和个蒙面姑娘纠缠了起来。

    虽然看不清楚面相,但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却是典型西域人的长相。

    衣着单薄甚至暴露的姑娘跪在地上,扯着胤a的衣角,用他们听不懂的语言快速地说着什么,眼里蓄着泪水,似乎一直在央求他,胤a满脸苦恼尴尬之色,想挣脱开偏偏这姑娘力气颇大,他也犹豫着不好意思直接踹开。

    胤i站一边看了一阵,撇了撇嘴,将骆驼扔给下人,走了上前去,一锭金子直接扔到了那姑娘面前,对方弯腰去捡,才终于是放过了胤a。

    胤a松了口气,转头冲胤i笑,胤i白他一眼,转身大步先走了。

    越往西,一路上碰到的形形色.色的西域人也越来越多,但被人缠上却是之前他们没想到过的,胤i一直沉着脸,胤a也很委屈,伸手去拉他的手,被甩开,再拉,还是被甩开。

    最后胤a恼了,用力扣住他的胳膊:“至于吗?都几十岁的人了,长点出息好吗?”

    胤i睨他一眼,嗤道:“你也几十岁的人了,你怎么不长长出息,色令智昏。”

    “我哪里有……”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那姑娘是波斯人吧,求我把她买下来,要给我做奴做婢的……”

    果然胤a这么一说,胤i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你听得懂她说的话?”

    “那倒不是,不过早上出门的时候跟客栈老板闲聊,听他说这里有不少波斯来的少女,高价把自己卖给来往的商人,关内人尤其热衷追捧她们。”

    “原来你说的买来的媳妇是这个意思……”

    胤a脸垮了,这一次当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_第118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