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锱铢之交锱铢之交—(2)

锱铢之交—(2)(1/1)

作品:《锱铢之交

    “嗯?”还未等萧远反应过来,已经有许多难民围了上来。

    “公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几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扒住了车辕。

    书童皱着鼻子往后缩了缩,忽然一个小孩子被人一把扔到马车上,小书童下意识地扶了一下。

    “哥哥,我饿。”小小的孩子面黄肌瘦,一双眼睛显得越发的大。

    书童自己也是个半大孩子,看到这样可怜的免不得心软,从怀里掏出自己偷藏的点心给那孩子吃。

    熟料,这一掏便惹了祸,小孩还未将糕点吃到口中,已然被一个男子夺了去,顿时大哭起来。发现这里有吃的,人群开始骚动,争先恐后地扑过来。

    有人已经爬上马车,直往萧远的车里钻。

    “啪!”一声脆响,周谨的马鞭狠狠地抽到了那人身上,顿时惹来一声惨叫。

    “滚开!”周谨一声断喝,乌黑的马鞭再次抽到试图抢夺拉车马匹的人身上。

    瘦子抬起头,露出满脸凶相,伸手拔出一把尖刀来,在太阳底下晃了晃:“哥几个刚山寨下来,身上背着几条人命,不怕死的就来抢!”

    难民顿时被镇住了。他们只是饿了几天有些急了,往前再走走就是城镇,听说那边知府老爷已经开仓放粮,去了就能被迁到别的地方继续种地。那车里的书生虽然看着柔弱可欺,这两个一看就是山匪的可不好惹,犯不着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断送了性命。

    扒着车辕的几个男子讪讪地松了手,不远处那些蠢蠢欲动的也歇了心思,纷纷低下头继续挖树根、扒树皮。

    周谨打马走在前头,瘦子一手握刀一手赶马车,一行人快速穿过这片州县,直奔官道而去。

    “少爷,我错了,呜呜……”书童抹着眼泪跟自家少爷认错。

    “不怪你,”萧远揉了揉书童的脑袋,叹了口气,待得行至平稳的官道,这才探出头去,对着那骏马之上挺拔的背影说了一句,“多谢。”

    待周谨回身,车帘依然放下,仿佛那向他道谢之人从未出现过,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

    一路有惊无险地到了京城。

    萧家与定远侯是出了五服的族亲,大伯原本是叫萧远到京城之后借住在定远侯府的,但萧远只是礼节性地拜访了一下,人依旧住在客栈里。

    写了封信给萧家保平安,顺道把遇上山匪的事半真半假地写上去,托人带去江南,便开始埋头读书,准备来年的春闱。

    ☆、第三章 宅子

    周谨无事可做,在京城里转悠了几天,竟真的决定开个酒楼,便向萧远讨要那三百两银子。

    “我何时欠你三百两了?可有字据?”萧远放下书,挑眉道。

    “你,你想赖账!”瘦子顿时蹦起来,如今已经到了京城地界,萧远又与定远侯是亲戚,他们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周谨拦住就要冲上去揍萧远的小弟,笑了笑道:“萧公子,如今我二人还没有户籍,却是随同你进京的,不知包庇草寇的举人,还能不能参加会试?”

    萧远瞪大了眼睛,一时忙于读书,倒是忘了给这两人办户籍,若他们狗急跳墙去衙门投案,那他定然会受到牵连,顿时气炸了:“你,你,卑鄙小人!”

    瘦子目瞪口呆,到底是谁先赖账的?

    “既然要算账,咱就好好算算!”萧远气哼哼地掏出个小账本,从他们一路上的开销算起。

    马匹、被褥、衣裳,处处都要花钱,尤其两个山贼特别能吃,一个顶三个,花费巨大。自打入了北方地界,天气寒冷,他们用的炭火、手炉,进京之后住的客栈,林林总总加起来,足以抵过那三百两了,仔细算下来,他俩还倒欠了萧远十吊钱。

    瘦子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

    萧远得意洋洋地抱着账本,忽而话锋一转:“不过,我是个宅心仁厚的,看在你们一路尽心的份上,吃穿用度就当我请了,这三百两还会给你们,不过要算作我入股的钱,日后这酒楼,有我一半。”

    瘦子挠了挠头,觉得萧远还是挺大方的,但似乎又有那里不太对。

    周谨笑笑:“好。”

    萧远托人给两人弄了新户籍,因着农户管制严苛,只能弄个商户,不过两个黑户山贼已经很满意了。

    周谨买了个临街的铺面,瘦子跟着忙前忙后,不到一个月时间,这酒楼还真就开起来了。萧远又出了些钱,将酒楼后面的民宅买下来,三人就有了安身之所。

    酒馆生意日渐红火,瘦子虽然瘦,却很是能干,一人兼任了小二和打手。鲜少有人在酒馆闹事,因为小二面目狰狞,一看就不好惹。

    萧家的回信直到过了年才寄过来,萧远看了,不禁冷冷一笑。大伯明知雇凶害他的人就是大伯母,却要他息事宁人,当做什么也不知道,一家人还是一家人。一个想要毁他前程,还要他鞠躬尽瘁为家族管理庶务,以供她两个儿子读书的……家人?何其可笑!

    转眼到了三月,会试开始。

    周谨用大食盒盛了满满一盒的吃食,亲自送萧远进考场。

    九天会试,对应试的举人们很是煎熬,多数人带的都是冷硬的馒头,啃两口喝点水,又开始奋笔疾书。萧远的食盒里,有满满一层的卤鸡腿,一层不容易坏的酸菜包子,还有许多好吃的糕点。他便啃一只鸡腿,破一道题,过得甚是滋润。

    会试萧远只得了第五,殿试却出人意料地拿了第一。

    皇帝在大殿上巡视,在一群头花发白的老举人堆里,小小年纪的萧远显得那般突兀,便首先点了他的卷子来看。出乎意料的是,这小少年虽然年幼,写出的文章却很有见地,特别对于户部账目及国库的管理,看得皇帝眼前一亮。一拍脑门,状元就是他了!

    其实前三甲的确定全凭皇上的喜好,不得不说,萧远占了年轻英俊的光。这样的状元郎,拉出去多有面子。

    萧远中了状元,周谨比他还高兴,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当即免了酒楼里所有客人的酒钱。春风满面的萧状元顿时黑了脸,这可是他的钱!

    状元要游街赴琼林宴,萧远早早地嘱咐周谨,把酒楼靠窗位置的价钱提高三倍。

    “这是为何?”周谨哭笑不得。

    “我这么风流倜傥,定然有很多人要来看。”萧远骄傲地挺胸。

    果不其然,听闻状元郎是未及弱冠的英俊少年,前来看状元游街的人比往年多了一倍不止。就连那些个养在深闺的小姐,也有随着长辈在酒楼的雅座观看的。周谨的酒馆,恰就在街中央,二楼的雅座位置极好,纵然价钱提了三倍,还是供不应求。

    少年鲜衣怒马,簪花游街,尤带着几分稚嫩的俊颜,在脸生褶子的榜眼和探花的陪衬下,越发的引人注目。

    周谨端着一杯酒,倚在二楼的廊柱上。

    “状元看着还没及冠吧!”酒楼中有人惊呼。

    “此等惊才绝艳的人物,百年难遇啊!”有长者感叹。

    没人知道,这百年不遇的天才人物,险些就折在了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之手。周谨静静地看着下面路过的少年郎,一时间百感交集。

    萧远似有所感,猛然抬头,正对上了周谨那一双锐利的鹰目。

    周谨弯了弯眼睛,朝他举杯。

    萧远冲他呲了呲牙,有酒喝了不起啊?本状元一会儿可以喝御酒,才不稀罕你这一杯!

    一甲进士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入翰林苑,不必下放为官。寻常人在翰林,少说也要熬上三年五载,可萧远算账实在厉害,户部尚书忍了半年,终究还是没忍住,直接把人拉到了户部当差。

    天生喜欢斤斤计较的萧远,到了户部简直如鱼得水,凭着过人的算账、抠门本事,五年就混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

    萧家起初每旬都会来信,萧远都按时回信,却只字不提回乡探亲,过年都是跟周谨在京城过的。慢慢的,萧家的来信便不那么频繁了。

    直到又一年春闱将至,萧远在下值的路上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堂兄。

    “恒之!”堂兄萧平快步迎了上来。

    萧远一愣,旋即想起来,这位落榜三次的堂兄,终于在第四次秋闱的时候中举,算算时间,恰好到京城。

    “父亲和母亲俱都来了,现下住在定远侯府。”堂兄拉着他便朝侯府走去,显然是专程在此等候的。

    萧远无法,纵使心中已经淡了,礼节却不可废,只得让书童回去知会周谨一声,说自己晚间不回去吃饭了。

    见萧远这般吩咐,堂兄不由得一愣:“恒之,可是成亲了?”

    “哪能啊!”萧远闻言,顿时哭笑不得,纵使自己已经凉了心,成亲这种大事还是会告知大伯的,怎么可能不声不响地就娶妻了。何况,被怀疑的对象,还是那样一个高壮的山贼。

    萧家举家搬到京城来,一则为了长子春闱,再则为了给屡考不中的次子谋前程,自然与定远侯一家走得近。定远侯看中萧远的人才,也有意与萧家拉近关系。

    萧远却是心中腻歪,文臣武将不宜深交,所以他打从一开始就远着定远侯一家。

    “恒之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不娶妻呢?”定远侯夫人问大伯母。

    大伯母闻音知雅,笑道:“都怪我,这些年离得远没法替远儿相看,京城又人生地不熟的,还得多仰仗夫人了。”

    定远侯夫人笑得很是满意。

    没过几日,因为萧远总不到定远侯府,大伯母身边的管事妈妈便领着媒人去寻萧远,一寻便寻到了周谨的酒馆。

    “少爷真是,叫奴婢一顿好找。”管事妈妈堆笑道。

    萧远用筷子戳了戳面前的菜肴,漫不经心道:“何事?”

    “是好事,”管事妈妈拉着媒人,“奴婢是奉太太之命……”话没说完,突然一顿,原本满脸的笑意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渐渐浓重的惊恐之色,仿佛活见了鬼!

    萧远微微蹙眉,回头,就见周谨正端着一盘刚出锅的鸡腿,不紧不慢地往这边走来。

    “这是我在赶考路上认识的兄弟,怎么,妈妈也识得?”萧远接过鸡腿,咬了一口,满脸好奇地问道。

    “不,不识得……”管事妈妈面如土色,未说两句,便拉着媒人匆匆地走了,连要给哪家小姐说亲都没来得及说出口。

    “都说过你长得这么丑别随便出来走,瞧瞧把人吓得。”萧远嘲笑他。

    周谨无奈地笑了笑,他就不信萧远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却也配合地只当不知:“萧大人已经官至侍郎,该从我这酒馆后院搬走了吧?”朝廷三品大员,住在一个只有两进的小院里,也难怪到现在还娶不到媳妇。

    “我就那三百两家当,都给你开酒楼了,哪有钱置宅子娶媳妇?”萧远表示,作为一个两袖清风的户部侍郎,他可是穷得叮当响。

    周谨忍笑,一本正经道:“没事,我有钱,已经在东城置了个三进的宅子……”

    “那好,明日我就搬去。”不等周谨说完,萧远就拍板决定了。

    “侍郎大人,你入股的是酒楼,宅子可没你的份。”周谨咬牙。

    “怎么没有,你这买宅子的钱是不是用我的买手钱赚来的?”萧远伸出一只修长白皙的手,因为常年握笔,从未干过重活,这手依然同五年前那般细嫩,“看到没有,这可是户部侍郎的手,管着半个国库。半个国库就是百十万两银子,还抵不得你那三进的小宅子?”

    上来送酒水的瘦子闻言,顿觉很有道理,跟着点头。

    “富贵荣华,不忘本心,这么多年咱们也算过命的兄弟,我那宅子依旧允你同住。”萧远接过酒杯,冲周谨大方地挥了挥手。

    周谨愣愣地看了萧侍郎半晌,终究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此,便多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连更三章,完结哈哈哈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锱铢之交—(2)(1/1),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