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 第8节(1/3)
作品:《种豆》
卢林村几个老师讲课都是用方言,边春晗在一片“哇哇”的读书声中,张了几次口都没好意思发出声音。
小学放学比初中早二十分钟,边长纪带着几个弟弟先跑回去把米闷上。
“哥,你快些,咱回去还要做饭哩!”边兀远远的就看见边春晗跟一高一矮两个人勾搭着肩说笑着一起走出来,故意喊道:“咱们快跑回去,中午七哥还有作业哩。”
边春晗被边兀扯着就往前跑,只得扭着头跟两个新伙伴费力地解释。
“我们一块儿跑回去呗!我肚子老饿!”高些的赵向荣说。
赵向荣和李天明两人家里情况好些,当时计划生育正抓的严,家里就三个孩子,日子更容易些,早操时交了费在学校吃的。
说队排的老长,打了半碗剩饭煮的稀饭并两个不知为啥带着浓浓酸气的馒头和几条腌萝卜。两人都直嚷嚷难吃,一口都吃不下。
“快走,哥,不然来不及了!”边兀越发的心里觉得不舒坦,拽着边春晗飞快地跑,一会儿就把两人落了老远。
“孩儿,孩儿!”边春晗喘着气说,“咱等等他们,跑慢些。”
边兀不应话,闷头就往前跑。
最到家边春晗也没能如意。
“六哥,你快来看看,七哥快把火烧没了。”边博从厨房里跳了出来急急忙忙的喊道。
边春晗顾不得说刚才的事儿,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就进了厨房。
才修起来的新灶下几兄弟都挤在灶口,拼命的往里吹气,灶口冒出一阵阵浓烟。
“让我看看。”边春晗把人都赶开,把捞火棍伸进去,把下面都拨空,用纸板轻轻扇了两下,火苗就蹿了起来。
只是锅里的米已经有些夹生了,边春晗索性多倒了几碗水进去,半盖着锅盖用大火一直猛煮,又叫几个弟弟帮忙摘了一大把豇豆,用刘芳娥已经切好的肥腊肉煎出油水翻炒了几分钟后,加水炖熟,就是夏日里一道非常受欢迎的菜。
好一会儿,几兄弟才坐在有些歪斜、三条腿都打了补丁的旧餐桌前,就着一道菜大口吃米刚熟还没有完全开花的白粥。
“今儿上午我被笑话了。”边博吃了半碗稠粥忽而瘪了瘪嘴跟边春晗说。
边春晗把豇豆里的肥肉都挑出来,从小到大一个弟弟一块,听了忙问怎么回事。
却是老师提了问,他抢着举手要回答,老师点了他,边博从没说过普通话,张嘴就是方言。
边家兄弟去镇上小学插班时被考了几题,边博和边夏实上了二年级,边兀因着户口本上的年龄报大了两岁,又会的多,跟边秋茂一起报进了四年级,边峰在五年级,边长纪则已经是六年级了作业才格外的多。
彼时一九九三年,正是政府施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前一年!
边春晗想了想,“幺弟,别恼,咱们本来就不会说普通话,要不、要不从今儿开始,我们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就练着说这个。”
大家都称好,却我看看你你看看我,谁都不好意思先开口。
“哥,我、我给你背一首诗听……”边兀把嘴里的吃食咽了下去,端端正正的坐着,用别扭的口音背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俺孩儿……”
“哥,你得练普通话。”边兀提醒道。
边春晗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仿着语文老师的口音,“俺孩儿……”
“六哥,不是哩,普通话里都说‘我’,不说‘俺’和‘咱’的。”边博岁数小些,反应最快,也操着生硬地半普通话半方言说了一句。
卢林村这边最开始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家散户根本没一个村子,不知多久以前涌来一批流民过来安了家,至于后来怎么又都姓了罗,就不大清楚了,但是方言里却夹杂了好几处特有的词,这个“俺”是最典型的。
边家原本是不说的,在卢林村住久了,也带上这些字眼。
“哥,你再好好说一遍。”
边春晗努力模仿语文老师说:“我弟弟真厉害!”
边兀带头,大家一起鼓起掌来。
“我、我觉得大哥说哩最好。”边长纪犹犹豫豫地也开了口。
“不是,要说说‘得’最好!”
万事开头难。
接下来,大家都开了口,互相纠正错误,热热闹闹的吃了中饭。
边春晗利落的把碗筷收拾了,领着一串弟弟一块儿说笑着去了学校,浑又忘了两个新伙伴。
晚上,边存志结束了一天的农活,背着一篓子菜蔬送了过来。
“你们吃得上饭就好,六儿,有你在恁好,你们娘就怕你们吃不好。澡都洗过没?”
家里少了边远这个壮劳动力,刘芳娥这些日子也跟着在地里干活,再往镇上来回跑一趟山路很是吃不消,今天被边存志劝着没跟下来。
大家都争着抢着应“洗过了”,又七嘴八舌的跟边存志说学里的事情。
边存志满脸笑容拢着最小的边博和边夏实,听到孩子们说中午和晚上还练了普通话,又夸了边春晗一回。
边春晗是中间的孩子,人又老实听话,平日里得的关注自然少些。这会儿,高兴的脸都红了起来。
边存志照旧等边远回来,两人说了几句话才离开。
“六哥,不如我们再来用普通话说话呗。”边博问了边兀一个上课有些疑问的地方,兴致勃勃地提道。
边远也端着饭碗过来兴致勃勃的听几个弟弟怪里怪气地说了会儿普通话,才唬着声音叫他们睡觉。
边春晗每日得空就会把自己组下面的垃圾捡一遍;收作业本从来都是仔细清点,不时提醒还没交的同学,没一次因着疏漏出问题的;记名字从来都是先提醒好几次,警告不听后才写上,虽则衣服穿得老土有些甚至还有几个不起眼的补丁,但是很快自己组里就没人不服了。
因着住读生家远,周五下午只有两节课,最后一节是班会。
第33章 意外
“六哥,你快去看看,小弟胳膊摔折了。”
刚进初中不会广播体操的不止边春晗一个,学校干脆每年十月份都举行一次广播体操比赛,顺便也把不会体操的都教会了。
边春晗正站在最前面一边中气十足的喊拍子,一边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做。
第一次班会,边春晗在的小组被评了“最整洁”奖,却是班主任每天都不定时的去教室检查卫生,他开学第一天是说过这话的,只有一群半大小子,只有边春晗这样才会老老实实地照着做。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接下来学广播体操,尽管边春晗是新学的,但他知道自己记性不如别人好,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学过后都会用本子把动作写下来记住,晚上回去抽时间跟边兀他们一起在摸黑在院子里做几遍,一星期后班主任就叫边春晗顶了看着总是有气无力的学习委员,和班长、体育委员一起在前头领操。
边长纪是在上课的时候被边兀的老师叫出来的,叫他把家里大人叫过来。
镇上小学人多,每个年纪还分了两个班,边兀跟边秋茂不在同一个班。边兀上体育课的时候,体育老师组织了一起跳马,边兀以前没做过,但天赋好,看老师做了一遍就学的有模有样,老师遂选了跳得好的把鞍马加高了,叫人试试,边兀跳的时候身子一歪,慌乱中胳膊先按在地上,当即就清清楚楚地听到“咔擦”一声。
边春晗心里“咯噔”一下,好容易跟老师把话说清楚了,还得写两张请假条才出来,急的笔都握不稳,写错了好几处。
陈老师叹了口气,叫他有困难就说,亲自领着他到门卫处把人放了出去。
镇上小学通共也就两个体育老师,边兀他们是新来的年轻老师才有心思教孩子们跳马,没成想出了这个事故。
边春晗到的时候,那老师也是六神无主,站在边兀身边满脸的汗水。
小学校长和边兀的班主任老师都在办公室等着,竟是没先送人去医院,开口就想划分责任。
“这个等孩儿给医生瞧过了,我爹娘来了再说。”边春晗二话不说,抱起已经快有他一般高的边兀就往外走。
边兀左手捧着不自然的耷拉着的右小臂,嘴里虽没吭声,额头上却泌出了细细的汗珠。
边长纪和边峰都跟着边春晗去医院帮忙,边秋茂和边夏实两个则被叫出来,往山里跑一趟去叫边存志夫妇。
边春晗今年夏日照旧是有空就在想法子挣钱,手里攒了几十块钱,一气儿都交给了医院。
“骨头断了。”
小小的一张x光片上,就是边春晗这样半点儿不懂的人也看得出来:右胳膊小臂靠近肘关节三分之一处整整齐齐的断开了。
“幸好断的地方比较平整,不需要开刀,把骨头正回去接好,上夹板养着,小孩子骨头长得快,三个星期就差不多能长上了。”
给边兀看的还是上次给边春晗看胃病的老医生,为人最是实在,举着光片,眯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直接就下了结论。
小学校长和两个老师都松了口气,不用开刀风险和花费就少了许多,现在只等边存志他们赶过来签字就可以接骨头。
边春晗抱着疼得有些迷糊的边兀,心里后悔才将把钱全都交到了医院里,这会儿想给孩儿买点儿吃的都不成。
边存志和刘芳娥在地里被找到的时候,也是吓得脸色都变了,两人是经历过骨头断了只能把胳膊或腿锯掉的年代的人,丢了筐子就往山下跑。
还是边秋茂提醒两人回家拿钱。
边兀“哼”了一声。
“兀儿,咋样?很疼吗?你再忍忍,爹和娘马上就过来,到时候医生就给你把胳膊接回去了。”边春晗低声安慰道。
边兀挣了挣眼睛,又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一会儿竟发起了低烧。
边春晗紧张地抱着人又去了一回门诊,老医生看了看红肿的胳膊,开了两瓶消炎的药挂上,再多却也没有能做的。
校长和边兀班主任都事多,问清楚情况先回了学校,只有体育老师跟前跟后的陪着,看着天色不早,还去外头买了两份炒面给边春晗,他自己却一口都吃不下。
正骨头没有麻药用,边兀埋在边春晗胸口,愣是没哭出声音,只疼得受不住才动一动,汗水和眼泪把边春晗胸前的衣服都印湿了一块。
等边兀挂上盐水在病房躺下,边春晗一步不离地守着,边存志才开始跟年轻的体育老师与校长分说。
“这事儿,小老师也不用太自责,以后该怎么给娃儿们上课还是怎么上,我们不是不懂道理的人,胳膊摔了也有咱们家孩儿自己不小心的缘由在里面,但是是在你们学校出的事,我们家是怎样的情况,老师们也能看出些,这样一笔医药费,咱们家一时半会儿怕只有砸锅卖铁来凑,咱们孩儿不仔细我们也认,我跟孩儿孩儿娘的意思,别的不说,这医药费您学校得出一份,小老师出一份,我们自己家掏一份。”
才将送走了边俊和边虎,又给下头七个孩子一起在镇上报了名,边存志说家里得砸锅卖铁是半点儿都没夸张的。
校长和体育老师当即二话没说应了下来,晚上就各自都把钱送了过来,还提了几盒“哇哈哈儿童营养液”、“麦乳精”之类的补品。
“孩儿,你胳膊还疼不疼?可别乱动,不然骨头歪了又得受一回罪。”边春晗看边兀一醒,手忙脚乱地拆了一盒“哇哈哈”,拿了一瓶插上吸管喂到边兀嘴边,“你看这是什么?上回咱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喝了孩儿胳膊马上就能好,吃饭也可香了。”
边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乖乖的就着边春晗的手一口把比指头大不了多少的营养液吸光了。
“怎么样?好喝不?”边春晗看了空瓶一眼,把剩下的都仔细收好问。
“甜的。”边兀砸了咂嘴,“哥,我想喝水。”
边春晗一听,立马拿着旧水瓶小跑出去,“孩儿等会儿。”
镇上医院统共就一栋长长的两层楼房,除了照x光片的一间小屋子,其他都在这栋楼房里。住院部是一楼靠里面的大半边,最里头靠近厕所有间烧开水的小屋子,里面放着几个炉子,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人看着烧开水。
边春晗先仔细把开水瓶在水井处里里外外涮洗了一遍,才去打了半壶刚烧开的热水。
刘芳娥刚弄了点儿吃的送过来,顺便把边兀的洗口杯毛巾和脚盆拿了来,不然连喝水的东西都没有。
“孩儿,娘给你留了肉渣子,今天先将就着吃一点儿,明天娘给你炖骨头吃。”刘芳娥把饭菜摆出来说。
肉渣子就是拿腊肉炒菜前先把油煎出来后焦香的肉捞出来,是夏日没肉吃的时候孩子们最爱的吃食,尤其是上面的一层肉皮,被油炸过后,特别有嚼劲,越嚼嘴里越有肉味。平日里做菜,刘芳娥有时也会特意在炒菜前捞起来给孩子们解解馋。
刘芳娥做的腊肉炖老黄瓜、鸡蛋炒西红柿、青椒炒空心菜,装了三大碗过来,带了一大汤碗饭。
边存志和边春晗都坐在病床边跟边兀一起吃。
“哥,我老咬,咬的骨头都疼了起来,这个给你吃。”边兀把下面肥的肉都吃了,剩下小小的一条肉皮放到边春晗碗里。
“真的?孩儿,疼得厉不厉害?哥叫医生来给你看看!”边春晗紧张地问。
“哥,不打紧的,你安心吃饭,别又闹得胃痛。”边兀左手拿着勺子,熟练地往嘴里喂饭说。
边存志干了一天的活,饿得狠了,大口大口的吃了半碗饭才缓下来,有意识的控制速度,每口多嚼几下,把鸡蛋都挑出来,大块的放到边兀碗里,小块的给边春晗。
“六儿,你吃完了饭,还是去学校上课吧,才刚开学没多久,老师每天都讲新东西,你不去就该落下了。”刘芳娥把边兀的几件衣服叠起来用干净布袋子装着放在病房的壁柜里说。
边春晗嘴里含着的饭都不嚼了,好一会儿才说:“娘,我想陪陪兀儿哩!兀儿糟了恁大的罪。”
“你娘晚上会留下来陪夜的,这儿也挤不下两个人,你上学最紧要。”边存志说。
边春晗哀求的看看刘芳娥又看看边存志,两人都不松口。
“爹,娘,今晚叫哥陪着我呗,你们累了一天晚上都好好歇着,现在哥去学校也只有一节晚自习了,晚自习老师都叫自个儿写作业的,明天哥早上直接从医院去学校,白日再把作业补上就好了。”边兀靠着边春晗劝道。
镇上初中一个老师都是带两个班,为了减轻老师们的负担,晚自习和早自习都是两个班一起上,老师轮流去两个班看着。
边存志看两个孩子恨不得长在一块儿,“好,这会是老小骨头折了,情况特殊,以后你们兄弟都得记着,不论什么上学是最最要紧的!”
边春晗和边兀都应了。
一家人说了会儿话,边远得了消息饭都没顾得上吃就赶了过来,亲眼看了边兀一回,知道骨头接好了才放心,又匆匆忙忙的去工头家打招呼。
边兀出了这个事,刘芳娥得留在这边顾着,边远要回来帮忙把地里的粮食收回去。
种豆 第8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