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闵 第8节(4/5)
作品:《吴闵》
抓鬼除妖的任务,不缺钱,邢教授那点经费,大概坐个飞机就用得差不多了。
韩五家的条件比众人想象中要好得多,虽然是临时盖起来的小楼,完全没有装修,但看上去干净整洁,屋里也算宽敞。一楼有两间卧室,一个不大的客厅,摆了两张沙发,墙上挂着个电视机,能看有线电视。浴室只能洗澡,厕所在室外。二楼四个房间,都是一样的格局,每个房间有两张床,人多的时候还可以支个折叠床睡三个人。
吴闵四人两两一间,两个研二的师兄住一间,研三的老大住一间,邢建华和沈修住楼下,分配好住宿后,众人将各自的行李搬回屋,开始排队洗澡。浴室的热水器是老式的电热水器,烧水特别慢,邢教授不急着洗,先去韩五家的厨房转了一圈,韩五的老婆和女儿正忙着给他们做饭,挺丰盛的,还得等一会才能吃。迫不及待地带着相机出了村子,邢建华想先见识下神迹般的图案,却被告知想看清楚必须爬到高处,雨文村位于盆地,出了村十里左右就有坡地,得去最高点才能看到。
来回二十里,邢教授估量了下自己的腿脚,估摸着今晚够呛回得来,只得作罢。
他回来的时候正赶上吃饭,因为沈修出手阔绰,他们到达雨文村的第一餐异常丰富,被路途折磨的众人瞬间忘记痛苦,开始大快朵颐。
吃饱喝足后,洗完澡无所事事的吴闵溜进了沈修的房间。沈修和他们这群娇生惯养的学生不同,直接用凉水冲洗,人家洗完澡出来都是浑身冒热气,而他是浑身冒寒气,隔着老远就能感觉到冷飕飕的。
吴闵裹了裹外套,坐在空床上跟沈修商量:“雨文村有人失踪好像是真的,你要不要给我那群同学每人来个护身符啊?”护身符防鬼不妨人,在没弄清楚那些人为什么失踪前,护身符的作用有多少他也说不清,可每人挂上一个,就觉得心理上舒服点。
沈修擦擦还在滴水的头发,甩了甩,一脸看神经病的表情看他。吴闵竟然从他的表情里读到——有我在你还要什么护身符!
吴闵:“……”好吧,沈修确实比护身符好用,因为这位不管是人是鬼都能打跑喽。
因为第二天要早起出发去看神迹,吴闵在沈修房间磨蹭了一会就回去了,他和邱凯同住,作为二号学霸,邱凯正抱着电脑写论文。吴闵默默囧了一下,总觉得他这个学霸一号快让位了。
转天早六点,天还没亮,众人就被呱噪的邢教授叫起来了,老人睡眠少不代表年轻人也睡不着,可邢教授对他们的怨声载道充耳不闻,吃了早饭后乐呵呵地带着大伙出发去看玉米地。
能形成那么壮观的图案,绝不是一两亩玉米地能达到的效果,韩五告诉他们,出了村子向东走,二十里地间种的全是玉米,可以想象画卷有多大。
能观察到怪圈的地点不多,除了昨天村民告诉邢建华的那处位于东侧的高点外,还有与其相对的反方向,这个季节两边人都挺多,往东走往西走都一回事。让众人惊喜的是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可以租借给住在村里的游客们,这回邢建华非常大方地掏腰包租了九辆自行车,率领学生和保镖直奔东边高地。
邢建华来的就算早了,没想到有几位比他们更早,那是块延伸出去的平地,下面就是几十米高的悬崖,万一平台断了,站在上面的人就算交代了。邢建华第一个挤到平台上,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哪怕已经在照片上看过无数次,可真的见识了原版之后,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叹。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在几十米的高处看不出玉米的高度,却能将其形成的图案尽收眼底。
四个仙女环绕在四个方位,姿势各异,容貌清丽,气质超尘脱俗,中央的神台上侧卧着个人,看身形应该是个男的,单手撑着头,周身雾气昭昭的,看不清相貌,却让人有种跪下膜拜的冲动,整幅画浑然天成,实在难以想象是自然形成的。
吴闵乍见这场面也惊讶地说不出话,如果说先前还怀疑照片是合成或者加工过的话,那么看到下面的恢弘的画卷,却怎么都生不起那些卑劣的念头,这就是老天绘制的画卷,这就是神迹。
感叹过后,众人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拍照录像,邢建华边拍边说下午要去西边看看,两个方位都记录下来才好。
在一群忙着赞美和感叹的人中间,沈修显得格格不入,自打看到下面的画面,他的眉头就没松开过。和别人看到最表面的图案不同,他从这片玉米构成的画面中感受到了淡淡的怨气。
怨气在人类聚集区出现并不奇怪,而且并不是只有死人才有怨气,活人同样也能释放怨气,这些怨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自然消散。雨文村有几百个村民,每年还有那么多前来旅游的游客,有怨气聚集一点都不奇怪。可说不上为什么,感受着周边若有似无的怨气再看下面的图,就觉得非常诡异。
沈修揉了揉眉心,想着也许是自己多心了。自古人们看到神仙的相关记载,首先会想赐福啊好运啊这类积极向上的东西,可玉米地形成的画卷到底不是神仙的手笔,无法消除怨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围观了近两个钟头,太阳升至半空,邢教授才带着大伙转战另一侧,和他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上百人浩浩荡荡骑着自行车穿越村子,去西边的高地继续围观。等他们带着无数照片心满意足回到村子时,已经天黑了。
终于记起没吃饭的邢教授如饿狼般冲进韩五家厨房,摸了两个凉馒头开始啃,其他人也饿得够呛,不过他们更想吃热乎的饭菜,才不要跟着教授喝凉水吃凉馒头呢。
☆、第051章
雨文村正常作息也是早睡早起,但村里外人多了,村民也都渐渐推迟睡觉的时间,和这些游客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几十人裹着厚厚的大衣坐在村口七嘴八舌聊天,邢教授仗着渊博的学识配合伶牙俐齿,很快成为众人的中心,不管是村民还是其他游客都很恭敬地向他请教问题,而那些邢建华的学生则悻悻地捧着小本子,把人们说的全部记录下来,回去后严格筛选,看是否有重要的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对于吴闵等人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每天跟随邢建华到处跑,有时去高地采风,有时偷偷溜去玉米地实地参观。吴闵没见过其他地区的麦田怪圈,但听说麦田能形成几何图形是因为麦田被压平,雨文村能出现如此凹凸有致的画面,还不知玉米倒了多少呢,可真的去玉米地转了一圈,众人更震惊了——居然没有一根玉米倒了!
“往年也是这样吗?所有的玉米都站得直直的?”邢教授抓着韩五的手,恨不能把人给摇碎了。韩五呲牙咧嘴地甩开他,揉揉被掐红的手腕告诉他们,村里的玉米都是垂直向上的,哪怕风雨再大也没有倾斜倒地的,收割起来很省事。
邢建华闻言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就往东边高地跑,吴闵几个怕他出事急忙跟上去。天快黑了,高地上已经没几个人了,看到他们浩浩荡荡赶过来,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就先一步回村子吃饭休息了。邢建华心不在焉地冲那群人摆摆手,坐在高地边上对着下面的巨幅画卷发呆。研三的师兄苦笑着对其他人耸肩,邢教授就是这样,遇到他想不明白的事,他能不眠不休地研究,看来他们今晚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去了。
随着夕阳西沉,高度处的风越刮越大,吴闵死死裹着衣服还是冻得直跺脚,平时在村口坐着没觉得这么冷,听村长说,最近要降温了,气温大跳水后就到了收割玉米的季节,然后就有长达半年的时间看不到如此恢宏的画卷了。但只要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半米多高的幼苗,就又能隐约看到图形,非常神奇。
“你们说,这个图案会不会是由于玉米杆的高度不同造成的?”邢建华揪着头发考虑了近仨钟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应和还是该否决,玉米本身也不是全都一样高,就算测出高矮不同,也说明不了什么。
学生们围在邢建华身边乱哄哄讨论着,沈修始终沉默地立在旁边,任由夜风把他的衣角吹得猎猎作响。夜里看画卷,感觉和白天截然不同,没有了明媚阳光的照射,整片玉米地上空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水雾,如同环绕在画卷中仙女与神祇身侧的云雾,却也暗藏着风起云涌的危机。
那股很淡的怨气随着水汽上扬,在半空中来回涌动,活像灵动的蛇,在等待即将迈进它的陷阱的猎物。虽然没有看到明确的危险,但多次游走在险境的直觉告诉他,这里隐藏了致命的危机。
看了眼还在执着做研究的众人,沈修无声地叹了口气,无意识般打了几个响指,始终留了点注意力在他身上的吴闵看过来,就发现沈修正盯着下面的某处,顺着他的视线看下去,吴闵敏锐地发现左上角的仙女呈现扭曲的摆动,应该是有什么庞然大物在下面钻来钻去。
难不成熊三又跟来了?可看沈修的表情又不太像,吴闵心里有点没底,总觉得有只看不见的手在缓缓向他们靠近。
……
气温骤降,玩命的邢建华终于熬不住,率领着学生们回到韩五家,韩五老婆给他们煮了大锅姜汤,怕他们喝不惯,特意和土鸡炖在一起,闻着特别香。喝汤的时候韩五告诉他们,今晚大面积降温,明天应该就要开始农忙收割了。
来雨文村的人大多都是冲着看神迹来的,如今神迹要被割掉,他们自然也没有再留下来的必要,第二天一早,陆陆续续有人离开,而原本热情招待他们的村民也都带上镰刀下地干活,没什么时间和他们告别。邢建华和这群学生此行还有一项“体验农忙”,所以在韩五一家早起准备干活的时候,也都换了不怕脏的衣服,韩五特意去邻居家借了几把镰刀,没指望这些学生真会干活,也就没做到人手一把,大伙轮换着体验下就得了。
除了他们,还有十几个人没走,这些人都是时间充裕,钱财充足的主儿,来雨文村除了想长长见识,也抱着来度假的念头,雨文村山好水好空气好,他们乐得在外来人少的时候多住些日子。
看到沈括和骆谈文抡着镰刀嘻嘻哈哈地割玉米,吴闵的嘴角就忍不住抽筋,他又想起临河村,想起那群每天以收割罪恶灵魂为己任的“农民”,虽然这几把镰刀无法和临河村那些地府特制款相提并论,但造型都差不多,割起来的感觉……也差不多吧?
如此想着,吴闵再也无法直视唰唰唰几下就割下大片玉米的村民了,总感觉镰刀是从他脖子上刮过去的。
好凶残!
沈修对这类农活也没啥兴趣,他要是真想干,随时都能回临河村帮忙,何必在这跟一群学生抢呢。
渐渐地,体力不支的学生们被村民甩得老远,看人家还在辛苦劳作,他们这些体能严重不达标的娃只能坐在推成小堆的玉米杆上喘粗气,庆幸自己生在城市,生在富裕的家庭,农活真是太辛苦了!
别看构成图画的玉米地面积很广,但架不住全村几百人一起出动,为了让画卷统一,这些玉米地相当于所有人均摊,每家每户都有份,产下的玉米也是按人头平均分配。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才用了两天就割完大半玉米地。
走在垄沟间,吴闵看着地上齐刷刷的玉米根茎,有点毛骨悚然。玉米的根像触须,有的分成两层甚至三层牢牢抓着干燥的地面,有些泛着紫红色,上面连着仅剩七八公分的玉米杆,由于镰刀是斜向上切割的,所有留在地里的玉米杆全都成了倾斜向上的尖刀,杀伤力十足。
村民说这些根茎会在来年翻地的时候翻进地下,成为来年种植的部分养料,所以一整个冬天,这些玉米根都会立在这里。
前面的骆谈文和沈括还在打闹,两个多动儿一不小心踩在玉米根上,把玉米根踩裂了。失水后的植物,其实特别脆弱。吴闵长出口气,暗笑自己疑心生暗鬼,那么多人种玉米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只有他这个少见多怪的才会胡乱担心。
因为韩五和他老婆以及他女儿都去干活了,每天回来后还要忙活他们这帮人的伙食,挺麻烦的,所以邢建华决定每天比韩五早回来一个钟头,晚饭就由他们来做,好吃是不能强求了,只要别食物中毒就行。
众人正挤在小小的厨房里忙活得热火朝天,就听院外有人在喧哗,听不清在说什么,但语气挺急躁的。邢建华第一个冲了出去,手里还拎着滴血的菜刀——他刚剁了只韩五早上杀好的鸡。
这种血腥的活,没有学生愿意干。
闲闲地靠在墙边看这群生活白痴做饭的沈修眯着眼向外望了望,也跟了出去。
门口的是两个身材较胖的中年人,邢建华认识他们,是请了年假专门来雨文村旅游的上班族,和他们一块来的有十几个人,其他人想趁假期去别地方转转,就先走了,他俩懒得折腾,就在雨文村住下来,等假期到头了直接回家。
此时这俩人满头大汗,惊慌失措,看到邢建华出来立刻围上来,看清他手里的刀后又吓得退了两步。邢建华看看刀,不好意思地背在身后,问他们怎么了。
“邢教授,您回来了,”两人挤了个非常难看的笑脸,“是这样的,前几天我那几个朋友不是走了吗,他们的原计划是去镇上住一宿,然后再转到市里坐飞机回家,可当天晚上就有个人不见了,朋友们都以为他有急事,出去办事了,也就没多想,谁知道直到第二天下午他们要出发的时候也没见人回来,打电话也没人接,他们越想越不对劲就给我们打电话,问他是不是回村儿了,可我们也没见着人啊!”两人抹抹额头的汗,说话都带哭腔了:“听说这片以前也有人无故失踪,邢教授,您说我那朋友不会这么倒霉吧?他都到镇上了,怎么会失踪呢!”
来之前,没人把失踪的传闻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想看神迹就必须有冒险精神,至于失踪,谁知道那些人是真失踪了还是自己偷偷走了,都是来这边玩的,谁都不认识谁,偷摸走了也没人晓得。
可当这俩人的朋友失踪了,他们这群人全都慌了,自然就想起当地流传的失踪传闻,想找村长问问情况,却发现村子里只剩些耳朵几乎听不见的老人和一些刚会走路的小不点,其他人全部去干活了。玉米地那么大,他们都不知该去哪找人。
邢建华安抚了他们几句,立刻回去叫学生们集合,也不做饭了,全部出去找人,邢建华则带着他俩往玉米地赶,这时候差不多收工了,运气好能碰个对头。
☆、第052章
从始至终,沈修都没说过一句话,可他紧皱的眉头说明他此时的心情非常不好。见吴闵要跟邱凯一队去附近找人,沈修拦住他们,把邱凯打发去了另一组,他带着吴闵绕到村后,从后面开始搜索。
人是在镇子上失踪的,按理说应该从镇子开始找,可那俩人说朋友已经报警了,警察正在镇子以及周边寻找,所以他们的任务是在村子附近找找,也许朋友有什么急事突然返回来却发生了意外?
吴闵嘴上没说,心里却做了最坏的打算,他也不知为何如此肯定,失踪的人肯定就在雨文村,而且十有八·九已经死了。
村后是各家的小菜园,这个季节已经没有蔬菜了,到处堆放着杂物,一看就是几个月没人动过了,失踪的人不可能藏在附近。村后没有,沈修和吴闵沿着崎岖的小路出了村子,开始向玉米地的方向搜索。因为邢教授他们赶往的是村子的东面,沈修和吴闵就选了往西边走。这边是村子最早收割的玉米田,打
吴闵 第8节(4/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