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户部郎户部郎 第58节

户部郎 第58节(2/3)

作品:《户部郎

,别出门了。”

    康呈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么热的天,我也想在家里待着。可这不是没能补上缺嘛!”他自以为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汤侍郎,嘀咕,“还吏部侍郎呢。”

    坐在他对面的汤少爷直接就被气笑了,回了一句:“就你,不也还想当庶吉士嘛。”他向上首的父亲和继母拱手施礼,转过头对着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舅舅说道,“有些话,不跟你说明白,你这脑子恐怕是闹不明白的。

    小屠夫子……屠浩大人,他的那么多政绩摆在眼前,反正你也看不到,那我就不去说了。人家小屠大人的爹是户部尚书,外家是叶国公,刑部尚书是他姑祖父,太子太傅是他契兄的祖父。当今圣上,他叫师叔!你的姐夫、我的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你拿什么去跟人家比?

    你要是管不好自己这张嘴巴,还成天把小屠大人说道,这辈子都别想着当官!”

    作者有话要说:

    叶家姑娘(﹁”﹁):为什么相看不能去演武场?

    叶外婆( ̄▽ ̄”):这不是大家都逛花园吗?

    叶家姑娘(﹁”﹁):可是窝萌又不种花,也认不出来是啥花。

    叶外婆( ̄▽ ̄”):也有道理,那不然泥萌想去哪里?

    叶家姑娘⊙w⊙:去校场也行啊,窝萌不挑哒。

    (完)

    久违的二更君(づ ̄ 3 ̄)づ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然后进入断电模式,已经是一根废木头了_(:3」∠)_

    第253章 出一趟远门

    事实证明, 和康呈这种人讲屠浩这个人本事有多么多么大,是一点用都没有的;直接和他讲屠浩的后台, 才能管住自己那张嘴,也能让他认识到,京城不比他以前所在的地方, 遍地都是公卿。

    汤少爷自己刚从国子监毕业, 还没补上缺,最近有空闲, 想着要参与到《词典》的编纂工作中去。

    本来以为被康呈这么一闹,他肯定是没戏的, 结果没想到许明旭竟然不计前嫌,让他加入进来。

    工作之余, 他找到许明旭又再三道歉。

    许明旭面上到是不介意, 笑笑道:“汤大人已经说过了, 汤公子不必如此。”姓汤的做事勉强还算过得去,用不着替姓康的背锅。

    至于这位汤少爷,就算加入了进来,名字也不会印到最后的书上。类似他这样的人, 还有很多。多他一个无所谓。当然他也知道, 像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加入进来,除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之外, 还有就是在一些大臣们眼中刷一刷脸。

    除了他这个总裁之外, 余下的四位副总裁,不是一品就是超品。哪怕他们不常来,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经过这么一场,康呈这个名字在吏部算是上了档,别说是庶吉士,就是边边角角的职缺,恐怕也轮不到他了。

    许明旭不想把这么一个纨绔放在心上,只想着把《词典》早早编纂好。前两天他们一家和章师叔一家一起吃饭,章师叔说起自己在琢磨着要给词典起个厉害的名字,他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情。

    没了这位康家少爷的闹腾,屠浩最近少了些新闻。好在他最近也没时间去看这些新闻了,他得出一趟远门。

    屠夫子在家里看着儿子一点都没有出行的准备,担心地问:“你现在的身体可还行了?”

    屠浩正扒在荷花缸上,要去掰嫩莲蓬。家里的格局是死的,不像晧园那边能引活水,许明旭总是觉得自家少了一点生气,让人摆了几缸荷花。

    荷花缸再怎么大,到底也不比长在河里的。少少的几缸,花费的心思却一点都不少。不过长得也确实好,早开花的几个,莲蓬看着已经能吃了。

    屠浩就喜欢吃鲜嫩的莲子,小时候有了条件就在小庄那儿栽了一片荷花,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文人的审美和陶冶情c,ao,就是为了吃嫩莲子。

    他爹问了两遍,他才听清,奇怪地反问:“我身体怎么不行了?”紧接着一脸受不了地说道,“我就是吃坏肚子,还是去年的事情了,早就好啦!嗷呜!”

    屠夫子听得心口就是一哆嗦,赶紧上前两步问:“怎么了这是?”

    “没啥。我去拿把剪子来。”吃了那么多年莲子,他今天第一次知道莲蓬的杆子上有倒刺,倒不是很扎手,但肯定没法扯下来。

    自从有了夫人之后,屠浩连自己衣服放那儿都不知道,更别说是自家剪刀放哪里了。

    有眼色的下人倒是很快拿了一把给他。一番折腾之后,他终于把莲蓬给弄到手,可惜摘得太心急,看着大小还不错的莲蓬,里面很多莲子还没长成,扒开来没几颗能吃的。

    他和自家老爹分一分吃了。

    屠夫子也属于被严格管控吃食的人群之一,但是他自制力比较好,又没有什么挑食的毛病,而且现在比起他年少的时候来,吃食方面那要j-i,ng细不知道多少,倒是不会嘴馋。

    儿子的孝敬,他是不会拒绝的,不客气地吃了三颗莲子,剩下两颗给儿子:“不是说的明天就要出门?你不收拾收拾行李?”又说道,“这大热天的,不能过两天再出门?”

    作为有夫人的人,小屠老爷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工作内容:“哥哥早就已经帮我收拾好了。我还带了很多东西,要去给姐姐姐夫红蛋。”他把剩下的两个莲子吃掉,也没嫌少,“就是热才好呢。船上要凉一些。趁着现在出去转一圈,才能赶在天冷之前回来。二舅妈来信说,要带很多东西去。”

    屠夫子搞不明白他岳家:“你二舅妈这是不打算回来了呀。边关听着都苦,你多收拾些东西过去。大花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知道的。哥哥都收拾好了。”有夫人的耗子无所畏惧。

    他要去验收治水工程。

    许明旭要去各地的一些私塾,把原先的一批纨绔子们接回来,把新的一批乡村教师们送过去。

    这一批人倒不全是纨绔了。

    许家开了先河之后,京城中一些人家看在眼里,也不是没有动过心,看着自家纨绔子们的眼神,让他们都倍感不妙。

    但是许家的纨绔子们,许明旭知根知底,到底不怕他们去欺男霸女。其他人家的纨绔子们,他就不敢说了。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普及乡村教育,整治一下纨绔子们只是顺便,总不能送一个恶霸到村里头去。

    所以这一批的人里面,大部分都是江丹书塾的学子们,世家子弟只有三个。这三个倒也不算是纨绔,只是他们家都觉得有必要锻炼锻炼。

    其中一个还是十六岁的邱家少年,在国子监里都小有名气的那种,只是读书有些读傻了,颇有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思。邱家觉得这小孩儿若是就这么去做官,那肯定得出事;不如趁着现在年纪小,多见识见识,哪怕吃点亏也没什么。

    这一次出行人多,屠浩用了两艘中船之外,周围还有几艘水师的护卫战船,形成了一支船队。

    这支船队在京县周围并不显眼,等出了饶嵩之后,船只一下子减少,水面显得格外空阔,船队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浩浩荡荡起来。

    这会儿乘船远行的新鲜感和兴奋劲也过了,船上的生活开始变得无聊了起来。

    让这群年轻人们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内心公认最娇气的屠浩,却一点都没有显出不习惯,该干嘛干嘛,手头公务不断,还每天都会给他们抽空讲课考试。

    卷子每天保底一张,最多三张。除了有一些关于将来他们做乡村支教会实际运用到和需要传授的知识之外,还有一些根据他们本身的个人情况,定制的一些卷子。不是说每个人的卷子不一样,但每一次三五份不一样还是有的。

    天知道小屠夫子明明那么忙,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多的时间给他们出卷子!

    出卷子也就算了,怎么这些卷子一份比一份难,做错了之后还要挨尺子!

    疼!

    贼疼!

    许明旭这位祭酒先生看在眼里,一点都没有帮助自家学子们脱离苦海的意思,反倒帮着自家校董助纣为虐,每天出题目的时候运笔如飞,帮着改卷子的时候更是心细如发。

    两个人这么锻炼学子们,并不是他们真的有那么重视这群学子们的专业水平,主要还是闲的。

    挖河、拓宽河道,只要有劳力在那里,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剩下的修筑河堤、栽种巩固河床的绿植、河底清淤等等后续工作,一来成效看着不是很明显,二来更多的需要日常维护。

    工程的检验有一定的标准,但是知道这种标准,也代表了能够在里面做文章。他绝对不想弄出一个豆腐渣工程出来,在检验方面就很严格。

    然而除此之外,他的工作没那么忙,空闲的时候很多。

    在船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最多就是晚间停船的时候,傍晚那一小会儿能够钓钓鱼,完全没有教书育人/打孩子来的开心。

    验收工程的时候,屠浩也没避着人,带着一群学子们浩浩荡荡地在河岸检验,告诉他们检验的标准,还真的查出来一些问题。

    到了要送学子的地方的时候,这一次屠浩也没像往常那样直接把学子,直接扔给向导了事,而是跟着许明旭一起,把学子一路送到目的地。

    这些私塾,屠浩就去过许鸿渲所在的安长县那边的一个,现在也是第一次来。

    许明旭平时往来考察私塾,又要和当地的官府进行各种沟通,来得次数倒是不少。这会儿和屠浩讲起这地方的风土人情,包括一些地方政策来,都是头头是道。

    屠浩听着不断点头,很快就耷拉下眼皮,睡着了。

    许明旭也不顾旁人的眼光,把屠浩直接抱到腿上,盖上一条薄毯子,像哄小孩儿一样,一下一下地拍着。

    在这地方不像在京城那样,有着自家舒服的箱式马车。要到村子里去,只有乘坐驴车或者是牛车,载货载人都是一样。

    屠浩能够在这样简陋的驴车上睡着,跟随的学子却有着诸多的不适应。

    许明旭看在眼里,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说,放轻了声音和学子说起当地私塾的情况,又说道:“你要是不介意用旧的,原先在那儿的先生应该会留下不少东西。”许家子弟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他是再了解不过,很多东西添置了,肯定也带不走,倒是着实改善了私塾的条件,“到时候有哪里不明白的,得赶紧问。当地民风彪悍,医药不便,虽说带了护卫,多少自己学习一些拳脚,一来防身,二来也是健体。”

    许明旭看着总是笑眯眯的,本人却不好接近。

    这些学子们,不少是把许明旭当做偶像来看待的,对于他这样的距离感也没表示出不适应。这一下听到他这样亲切的嘱咐,顿时情绪激动,顾忌着睡着的屠浩,同样压低了声音:“是,学生谨记。”

    屠浩一觉醒来,目的地已经快到了,怀疑自己看到的不是私塾,而是乡间别墅。

    校舍外,是当地的一种绛红色荆棘做成的树篱。乡间不缺地,校舍比之上次许明旭来的时候,又多了几间。

    许十六带着一点炫耀和一点依依不舍介绍着:“这两间是给小小孩儿的。不用教他们什么东西,就是带着他们玩儿。村里有些大人白天没时间的时候,会把小孩儿送过来。吃饭喝水,会有村里的妇人们来照看。

    那两间是给孩子们当宿舍的。有几个孩子是邻村的,有时候刮风下雨什么的,直接就睡在这里。男孩儿一间,女孩儿一间。”

    作者有话要说:

    小屠夫子>▽<:重出江湖的感觉很美好。

    学子们>△<:啊!

    小屠夫子>▽<:乖呀,不怕呀,我会轻轻打……哒~

    学子们 ≧△≦:嗷!

    小屠夫子≧w≦:这一届的学子依旧那么生动活泼~

    (完)

    牡丹的发发中间长了个和莲心一样的东西,好逗比,应该不能吃(?﹃?)

    第254章 许讼师

    在京城和江丹社区, 包括大部分京畿地区,幼儿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了。

    他们对私塾空出两间屋子给小小孩儿, 一点都没表示惊讶。

    但是:“女孩儿?”

    “在私塾上课的还有女孩儿?”

    不仅是新先生和许明旭表示吃惊,就连屠浩也惊讶地看着他。

    许十六不明所以地挠了挠头:“有的啊。现在有八个女孩儿,功课都挺好的, 不比男孩儿差呢。”

    他没在外面上过学, 只在家里上过族学。许家的族学按照学习进度分了几个班,但从来没分过男女。他从来没想过女孩儿跟着一起念书有什么不对。

    能建得起私塾的村子条件都还算不错, 不是没有看重偏疼姑娘家的人家。许十六刚来没多久的时候,就有人大着胆子问, 是不是也能教姑娘家读书。许十六不仅一口答应,还会教村民们认字。

    新先生听着不仅有女学生, 还有女先生, 又看看其他人都没表示什么, 跟着摸了摸脑袋,觉得这大概是他大惊小怪,在本地应该是属于正常现象。

    在江丹社区,不也有许多姑娘妇人们开的培训班吗?京县还有娘娘们开的女校呢。

    村子里有一个男女一起念书的私塾, 有什么好奇怪的?这很正常!

    新先生很快就给自己做通了思想工作, 继续听许十六交接工作。

    许十六见其他人没说话,就继续说道:“村里有一位明姑姑, 女红很好。私塾有课的时候, 下午会来教孩子们缝补、裁衣、刺绣、打络子什么的。

    住在村子西头的三叔是猎户,每隔几天会教孩子们认一些毒蛇毒草。

    校舍后面是牲口棚, 孩子们在里面养了几只j-i和兔子。”

    许十六一样样和新先生交代,又一个个人带着新先生去认识,转了一圈回来私塾,看到下人们已经打包好的行李,叹了一口气,摸了摸两头小毛驴,又对新先生说道:“等我一会儿上了船,让人把驴子带回来。村里面牲口少,拉磨耕地都用得着。你进城也便利些。”

    新先生一听,立刻就拒绝道:“这可不行,两头驴子……”可值好多钱呢!

    他的话没来得及说出口,价值观念和别人不太一样的许十六就用纨绔的标准说道:“尽管他们不值什么钱,但用着还成。村里头人偶尔会来借,有几家心可黑,记着别借。”

    新先生记下心黑的几家姓名,目送着许十六他们一行人离去。

    屠浩他们会在当地的县城里住一晚,第二天再上船继续行程。

    这样停停走走,等他们一路到了安长县的时候,盛夏已过,安长的百姓们已经普遍穿起了秋装。

    屠浩更是被许明旭裹成了一个团子。

    屠浩觉得他太夸张了:“这样穿着太多了。棉袄不至于吧?我现在就穿棉袄,那冬天穿什么啊?”

    许明旭硬给他套上:“船上s-hi气重,早晚又凉。中午要是觉着热,可以脱掉。现在穿小棉袄,等到了冬天穿大棉袄。”

  


    户部郎 第58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