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户部郎户部郎 第56节

户部郎 第56节(2/3)

作品:《户部郎

拎包入住的标准。

    安顿完他们的日常起居,屠浩还请他们在良辰酒店吃了一顿烧鹅宴,并且介绍了江丹施工队的一位工头给他们认识:“戴先生、夫人,可以直接和张工商量怎么造庄子。”

    吃完饭后,桌上就多了一张西式庄园的草图。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太阳 (>_<) :我不想当官了。

    小耗子( ̄w ̄):好啊,辞职了我养你。

    大太阳( ̄w ̄):不用,我想当饲养员。

    小耗子( ̄w ̄):养猪吗?

    大太阳(ΦwΦ):不,养耗子。

    (完)

    第245章 致仕

    京城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 叶外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下任,正式致仕, 回家干起了悠闲的养老生活,目前已经养死了八只鸟、六只兔子,并且把十条j-i,ng悍的猎犬喂成了猎猪, 可谓战功赫赫。

    以往年还不一定过完, 就早早出门赴任的屠浩和许明旭两人,在这时候却依旧窝在京城, 根本没有半点离京的意思。

    屠浩这种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各种借口的摸鱼专业人才, 倒是问题不大。

    本来他作为一位工部郎中,就算是主管治水, 也从来没有哪一任郎中是必须深入到第一线去工作的, 常年在工部衙门里坐班才是常态。

    饶水主河段的治理不是已经完工, 就是已经奠定好了框架。剩下的不过是j-i,ng工细作的部分。他亲力亲为地去完成,那叫锦上添花;遥控指挥,那也无可厚非。

    倒不是没有官员不想挑刺,但是只要脑子不是一根筋的人, 就都不想捅马蜂窝。

    朝中六部的郎中又不是只有屠浩一个人, 没道理屠浩就得去一线治水,其他的郎中们就可以坐镇京城。照着这一点怼, 那是要把六部全体郎中都放到对立面去。

    郎中确实只有五品。在京城那么多官员中, 五品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大官。但是六部的郎中是全都管着实事的,换句话说, 他们手头都有实权。得罪一个两个的郎中,那也就得罪了。这要是得罪整个六部的郎中,那绝对好日子过腻歪了。

    没人会那么想不开,哪怕有意见,也只是背后嘀咕嘀咕。

    可是许明旭就不一样了。

    他一个巡察使,怎么也能够留在京城呢?

    巡察使是干什么的?那是代替皇帝去巡察天下的啊。

    巡察使这个官职确实不怎么受欢迎,但怎么说也是个四品官。许明旭是一下子从六品被破格提拔到了四品,当时是没人说,但并不表示这件事情就不能够拿来作为攻击的点。

    许老爷子的当官经历怼天怼地,堪称当朝第一斗士。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刷出了威望,但也着实得罪了许多人。毕竟他再怎么能怼人,也不表示他就一定能够逢怼必赢,更加不能保证敌人一怼就死。

    按着许老爷子现在的江湖地位,倒是没人敢朝着老爷子出手。以前许家纨绔多,他们还能私底下嘲笑几句,现在这些纨绔子们都去乡村支教,一下子似乎就洗心革面了起来,圈子里不少跟着刷浪子回头的。

    这些对许家的政敌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现在有许明旭这么一个典型放在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机会?

    许明旭倒是八风不动,工作的时候在都察院和礼部来回,每天准点上下班,休沐的时候自然是打理各种家事。

    屠浩有内线消息,有些担心:“今天又有人参你了。”说他家美人媳妇尸位素餐,不知进取,来路不正等等,甚至还暗示许明旭这个官职来路不正,是贿赂了上级。

    讲道理,他们贿赂什么了?贿赂了章师叔两条毛巾吗?

    许明旭颇为光棍:“随便他们参去,最好把我参到革职。”

    他的辞呈早就已经递上去了,甚至还递了两回。一次是屠浩去年吃坏肚子,病情稳定下来之后;一次是年前考评的节骨眼上。

    然而两次都被押了下来。上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更没有做出其它安排。

    “哥哥不必为了我就致仕。我今后一定好好吃饭,不乱吃东西!”屠浩对于许明旭这个决定,心里面觉得有些可惜,毕竟自家美人媳妇当官那么厉害,又是真的爱民如子的好官,不做官真心可惜。而且他还那么年轻,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许明旭不否认自己辞官的原因是屠浩,只是笑着把刚下衙门的屠浩拉去换衣服:“我都想好了。将来好好打理家务,顺便去江丹书塾给揽月先生帮把手。”

    家大业大这四个字,落在实际中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屠英出嫁的时候,屠浩给出去了太半家产。但是没几年,屠浩手头又拉扯起了一个比原先更加庞大的商业集团,叫得出名头的商号都有五六个。这还是将一些产业进行整合过后的结果。

    譬如江丹社区内大量的作坊,合并而成江丹匠作。

    许明旭自身的产业并没有那么多,但也绝对不少。他原先自身的产业都集中在种植养殖业,譬如棉花、葡萄、马、猪、家禽等等。考虑到种植和养殖条件,他的产业更是散落在大汉各地,甚至包括大汉的最南端。他在那里置办了三个庄子,两个用来种植甘蔗,提炼蔗糖;另外一个是茶园。自家耗子肠胃弱,大部分茶饮都不能喝,他希望能够制出屠浩能够饮用的茶水。

    他们家一直很注重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才。但是人才再怎么多,屠浩和许明旭也不可能完全做甩手掌柜。

    许明旭提到的揽月先生的问题,也很实际。虽说揽月先生的爹白云大师都依旧j-i,ng神矍铄,但是揽月先生自己也都已经是爷爷辈的人了,j-i,ng力大不如前。

    江丹书塾,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工读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产业链。哪怕是维持其日常运营,都需要花费极大的j-i,ng力。

    别看大汉的这些读书人,嘴上都说得厉害,什么有教无类,一个个把教书育人当做人生信条什么的;实际上教育产业依旧是一个新兴产业。

    以前有条件读书的人有多少?根本形不成什么产业。

    现在能够读书的人多了,但是普遍教授的主要还是扫盲班,进阶的就是一些实用技巧和专业课程。

    可以很直白的说,在如今的大汉,除了国子监,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机构,会教学生做官;哪怕是有着半官方背景的江丹书塾。

    要管理、维护并且促进这么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j-i,ng力。他们也一直在留意这方面的人才,然而年轻的思想过于激进,有识之士又已经上了年纪,左右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许明旭不会对屠浩说,“你别当官了,在家里好好待着养身体”,他觉得只要屠浩喜欢做官,屠浩的身体他来照料着也是一样的。

    屠浩现在听许明旭这么一说,心里面倒是有些松动了,认真地问:“你真的不想当官了?”

    “嗯,不想了。”许明旭很肯定地回答。他第一次辞官还能说是一时冲动,第二次是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对于做官,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能够让自己治下的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确实会让他产生一种成就感。但这不是说,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非得做官不可。而且和那些东西相比,屠浩在他心底的分量,显然要重得多。

    屠浩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宠妻狂魔,必须无条件支持爱妻的一切决定:“好。哥哥那么厉害,做别的也一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只有做官,才是唯一的出路?

    小夫夫两个在心里有了计较,却不知朝中一群老家伙为了许明旭的这第二封辞呈,搞得到现在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屠浩这种剑走偏锋的官员不一样,许明旭算得上是最正统的青年才俊的仕途过程了。

    做官员和皇帝的,几乎全都研读过历史。像许明旭这样的人,在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封侯拜相的人物,也绝对能够对得起栋梁之才的称谓。在那些皇帝昏庸的朝代,甚至不乏靠着这样的人才来支撑起整个天下的运作。

    现在的许明旭,当然还没有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按着如今的轨迹顺利发展,将来不难达到这些君臣们的期许。

    没错,在如今大汉朝的君臣中,对许明旭的评价要比对屠浩的要高。

    这并不是说,屠浩就比许明旭没用或者是不重要。在这一点上,屠浩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和钱这个字有关的事情,他差不多都能搞定,但是其他方面就算了。

    早年章师叔采用斩首、革职、流放等一系列措施驱逐官员的后果,现在也渐渐体现。当今朝廷看起来似乎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实际上青黄不接。有能力有经验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臣,他们的j-i,ng力已经逐渐衰退,诸如叶外公这样的,要不就是已经致仕,就是在朝的,实际上也早就已经不怎么管事了。

    屠夫子这种年纪的顶梁柱,人数太少。

    年轻官员中,倒是不乏踏实又有能力的,然而经验太少,还需要更多锻炼。

    无论政见如何不同,其实这群老臣心里面都有一杆秤,将年轻官员的斤两一个个称得清楚。

    这些年轻官员看着数量多,也不乏政绩实干,然而真正能够成为将来肱股之臣的,满打满算也不足五个。六部九卿就有九个部门,头头脑脑的加起来,总得有二三十人。眼前的这几个人,根本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都半年多了,许爱卿,你家七郎还是想辞官?”章师叔愁啊。他盼着这些好苗苗快点长成参天大树,到时候就算是自家团团面团了一点,有什么问题也能有这些大树顶着,自己就能开溜了。结果呢?谁能想到竟然长得最好的一棵苗苗竟然要跑路!

    提起这个,许老爷子也是一脸无奈:“是臣的不是。”他以前是教子无方,好不容易有个靠谱的孙子,没想到还是难以逃脱不靠谱的遗传。也就是许鸿渲现在人在安长县,这要是人在跟前,老爷子这半年来能一天把儿子揍三顿。

    “唉……哪是你的错。”章师叔忧伤地把手放在自己的肚腩上。

    关于许明旭的问题,他就只能问问许老爷子,至于他师兄屠烨……算了,他师兄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只有子女给他做主,从来没有过一个当爹的权威x_i,ng,只能欺负欺负他这个当师弟的。

    团团太子看得眼睛一抽,忍不住问道:“京城就没有合适许七郎的官职了吗?”先把人骗着留下来啊,给人一个编制,总好过将来再起复。

    作者有话要说:

    叶外公(>▽<):退休了,开心。

    大太阳 (≧w≦) :马上就要退休了,开心。

    小耗子(+w+):爹不退休吗?

    屠夫子(-w- ):不退,不然你师叔一个人要无法无天。

    章师叔(>皿<):胡说,我辣么稳重!

    (完)

    坚定的吃货就是在有的吃的情况下,随便lu 随便抱,堪称八风不动。

    眼瘸的吃货就是面对放在食指上的r_ou_片,咬了一口我的中指(/_<。)

    第246章 祭酒

    “这又不是一个京官能够解决的。”章师叔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儿子。

    和孙子详谈过好几次的许老爷子也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妖风邪气, 现在的年轻官员们一个个都争着抢着往外面跑,那样子活似京城有什么洪水猛兽。哪怕一些比较穷困的地方, 也不乏官员自告奋勇。

    感觉京官不值钱了,地方官才厉害。

    尤其这两年屠浩这么一个工部郎中也跑在第一线,原先六部这些在京城坐班的官员们, 也出现了几个跑出去的, 还有一些派了底下的小官小吏到第一线去的。

    在这种风气之下,京城的官员数量正在稳定减少。

    章团团的想法很简单, 首先要把许明旭留在官员的序列中,其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让许明旭随时能够照料屠浩的清闲官职。

    如果许明旭能够接受这样的安排, 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毕竟谁都看得出来,许明旭坚持辞官的原因,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屠浩的身体。而关于这一点, 他本来就已经在和自家大胖爹商量, 觉得屠浩的身体不能这么长期外派,得将屠浩留在京城。

    在这一点上,他们和许明旭的立场一致,并没有任何冲突, 自然可以坐下来商量。

    “唉……”御书房里这会儿没有外人, 章师叔终于说出他原本的打算,“这不是想让许七郎在外面轮一两任知府, 等再回京的时候, 就差不多了。”

    许明旭以前做过的地方官,只是县令。若是有更大的平台能够施展拳脚, 他相信能够更有作为。至于差不多什么,当然是差不多能够在六部当个侍郎了。

    二十多岁当一个四品官看起来是年轻了一点,可轮上两任知府,到了许明旭三十岁的时候,再做一个三品或者二品的官员,看起来就不那么打眼,经验也足够。

    章团团还是不觉得这事情能有多复杂,让人从吏部调了卷宗,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番,第二天找到他爹:“我觉得这个职位让许七郎来做挺好的。”

    章师叔看了看儿子,语气中充满了不确定:“能行?”

    章团团摇了摇头:“不知道。父皇先把许七郎叫来,咱们商量商量。”

    如今闹辞官的人若是换做另外一个同样被君臣无比看好的郑蕴,老章家都不会是这么一个态度。

    然而老章家把屠浩当做半个家里人,多少年相处下来的感情不是白瞎的。许明旭是屠浩的契兄弟,对他们来说就和看待自家儿媳女婿一个意思,再加上许明旭辞官的初衷是为了屠浩,他们在感情上自然就有所偏向。

    章师叔听到儿子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当下就决定:“走,咱们找许七郎商量去。”

    他为了这个事情,已经被媳妇儿掐了无数次肚子了。说到底,屠浩去年那次吃坏肚子,他们老章一家到现在也心有余悸。

    那么一只不知道照顾自己的娇气耗子,就这么放在外面自由散漫,万幸这一次不过是吃坏肚子,若是一个不巧把自己给吃死了呢?

    所以感情上,章师叔还是能够理解许明旭的。

    许明旭很好找,这半年多来,除了去衙门之外,几乎就一直陪着屠浩住在晧园,最远也就是去京郊走走。

    老章父子两人到的时候,只见到了在茶亭里看书的屠浩,还觉得奇怪:“七郎不在?”

    “在的。”屠浩拉了拉一根细绳,打开窗,冲着外面看了看。

    现在的建筑,房子超过三层的都非常少。他这个茶亭建在假山上,差不多有三层高,平时从茶亭里看出去,颇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能够把周围看得清清楚楚。

    晧园是临水而建,边上就是一条河。

    屠浩招呼着章家父子坐下,指了指河对岸:“他在那儿呢。”

    


    户部郎 第56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