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落魄侯爷种西瓜落魄侯爷种西瓜 第23节

落魄侯爷种西瓜 第23节(1/2)

作品:《落魄侯爷种西瓜

    首先按照土质、坡度、位置等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大块平整的地春小麦、粟米、冬小麦、高粱轮换种植,隔年种一茬黄豆,用来肥地。

    黄豆根瘤菌可以改善土质,苏页计划,主要将其种在土层板结比较严重的地方,三五年下来,有望变为良田。

    黍子抗旱、不易倒伏,恰好可以种在远离河边、不易蓄水的缓坡上。

    沿河还有一片狭长的地,苏页打算种上芋头,再种些其他瓜果蔬菜,若收获得多可以做成脱水蔬菜冬天卖。

    苏页此时正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是的,虞峰为了方便他观察地形,突发其想给他做了个瞭望台,有宽敞的平台、有遮风挡雨的草棚和竹帘,还配备了矮几、草墩、茶壶、小泥炉,真真正正的高、大、上。

    苏页望着河边的良田,有些遗憾地说道:“如果有甘蔗就好了,收获之后可以熬糖,孩子们再也不用馋糖吃了。”

    “甘蔗?”虞峰想了想,说道,“小页子说的是不是青蔗?我在河西郡见过,当地人将青蔗种在河边,长成之后拔下一棵嚼着吃,比高粱杆甜上百倍。”

    苏页几乎可以肯定,虞峰说的青蔗或许就是那种专门用来熬糖的甘蔗,原以为产自东南,没成想河西就有。

    “不知贾前辈的商队走不走那条线,或许可以托他购买些蔗苗,芒种过后刚好种上。”

    “不必劳烦贾前辈。”虞峰笑道,“跟将军说声就行,河西是漠北军的大本营,对他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

    “再好不过。”想到虞峰方才的话,苏页失笑,“说起来,你还吃过高梁杆?”

    “饿得狠了,啥不吃?高粱杆、小麦秸、萝卜缨子、树皮……”

    虞峰说得轻松,苏页的心却一抽一抽得疼。

    他抓住汉子的手腕,闷声道:“别说了。”

    虞峰察觉到小双儿的情绪,将他的手握进暖烘烘的掌心,温声道:“小页子别难过,村里的孩子们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好歹我还有老村长和婶子大娘们照顾,并没有吃啥苦。”

    苏页抿了抿唇,他心里明白,虞峰这番话安慰的成份居多。

    他望着田地上忙忙碌碌的身影,默默地下定决心——无论将来遇到何种困难,一定、一定不能放弃。

    不远处,苏青竹正带着汉子们开设隔离带。

    方法很简单,除去地上植物、挖掉草根、铺上石块,这样一来,火点起来的时候,就不必担心烧到其他地方了。

    虞家村的地荒了许久,地上的杂草生了一茬又一茬,点上一把火,不仅能去除荒草,还能烧死其中的草籽和虫卵,得到的草木灰还可以肥田,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时的隔离带可以在将来挖成沟渠或种植灌木。

    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伙还有些置疑——田间向来不能种树,树根会夺去地里的养分,只要是挨着树的地方庄稼就很难长好。

    苏页没有强势地直接下命令,而是耐心地跟人们解释道:“春季多风,小麦、粟米等庄稼最怕倒伏,是也不是?”

    汉子们深有感触。

    侯村长叹道:“每逢麦苗抽穗,谁不是担心得一宿一宿睡不着,生怕刮大风,就算咱们不怕辛苦一棵一棵扶起来,收成却会大受影响。”

    这种情况苏页在电视上看过,所以他想提前预防。

    “灌木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风,对农田的影响确实会有一些,然而却是利大于弊。”

    而且,苏页早就想好了,可以选用花椒、八角、茱萸这些来种,到了秋天还能收获一堆香料,一点都不浪费。

    ——

    区域规划好,杂草处理好,春耕正式开始。

    苏页为了省事,提前说好了让农户们自带农具。

    然而,看着眼前的情景,他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他怎么就忘了事先调查一下,这个时代的农具……是这样的?

    苏页也不怕丢人,一个挨一个地问了一遍。

    虞峰在旁边一一介绍。

    “这个是木耒,可以挖坑、松土。”

    有点像铲子,然而是木头的,下面有一小段横木,可以踩着用。

    “这个是铁刃锸,作用和木耒相似。”

    唔,这个像后世的铁锹,然而只有刃是铁的,其他地方还是木头,不能像铁锹一样深掘,效率定然会大大降低。

    苏页又顺便问了一下铁犁,果不期然,得到的结果是——只能破土、松土,不能翻土。

    他再次肯定,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不多相当于汉代初年。

    苏页皱着眉摇了摇头,“不行。”

    此话一出,汉子们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看着他,生怕他说出不让大伙做工的话。

    虞峰到底是了解他,主动问道:“小页子是说,这些农具不行?”

    苏页点点头,严肃地说道:“土地必须深翻,农家肥也要混进去,这是最基础的。”

    “小页子打算如何做?”

    “改善农具。”

    大伙一听,面面相觑——啥叫“改善农具”?

    苏页很快用行动给了他们答案。

    在这个繁忙的二月,整个万年县叫得上名号的铁匠全都收到了一份奇怪的定单。

    啥叫铁锹?

    啥叫旱地耙?

    铁锄他们倒是知道……整个都用铁来打?

    好家伙!这得花多少钱?!

    没关系,苏页有的是钱。

    别忘了,他还有一盒金叶子呢,是上次贡献楮皮纸方子的赏钱,反正是白得的,用来换成实实在在的农具,对他来说绝对值了。

    不仅是全城的铁匠们小小地赚了一笔,就连木匠们都跟着沾了光。

    虞家村庄园处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汉子们人手一个光亮结实的铁锹,一锹下去,一大坨土掘上来,深度是从前的三四倍不说,还不费力!

    “好使!真他娘的好使!”

    汉子们心情激动,只会用这些粗鄙的话表达激动的心情。

    “掘了半晌,我咋一点都不累呢?”

    “劲儿都使在了脚上,自然不觉得累!”

    “可不是么,以前都是用胳膊生挖,就算是干惯了,有时候也受不住哦!”

    “好好干,别辜负了东家的好意!”

    “这还用你说?”

    “哈哈……”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和土地打交道,最大的期盼不就是把地种好吗?

    苏页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

    原本需要翻上至少小半月的地,在铁锹的加持下,五天就翻完了。

    除了铁锹之外,最让人觉得新奇的就是旱地耙。

    耙的使用方法和犁差不多,一个人在前面拉,另一个人在后面扶着。

    不同的是,铁犁有一个齿,旱地耙却有六到十个齿,一耙过去,半畦的地都能翻好。最重要的是,旱地耙还能把土里的草根、石块带出来。

    说到草根,苏页让人做的长柄锄头就派上用场了。

    原来的锄头都是短柄,人得蹲在地上,一边挖一边往前挪。

    苏页根据后世的样子加上了木质长柄,只需稍稍弯腰,就能将草挖下来。

    这个活计不太累,妇人也能做。

    ——

    让苏页意外的是,这次前来应工的除了汉子和妇人之外,还有一些半大孩子。

    各村村长将人带过来的时候,颇有些不好意思,生怕苏页生气。

    大伙知道侯村长和虞家村的亲戚关系,便请了他站出来说明。

    “这些孩子大多是没了爹娘,或者家里过得实在是不行的,老伙计们原本不想带他们过来,小子们却千求万求,唉!小页看着,能收就收,就算不收大伙也没啥意见!”

    苏页看着那一张张黑黑瘦瘦满含期盼的小脸,笑了笑,干脆地说道:“没什么不能收的,农庄里有许多活,选个合适的派给他们就行。”

    孩子们自然是大喜过望,甚至还有人想要给苏页磕头,幸好被旁边的村长拦下——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已经约摸了解,苏页不喜欢这些。

    “你们看看点,饭管够,别太累着。”这话是苏页对苏青竹和侯安说的。

    如今他俩管着人员调配之事,苏青竹脑子清醒、办事爽利,侯安识字、脾气好,对各村各户的人熟悉,这段时间俩人帮了不少忙。

    “成,页哥你就放心吧!”侯安笑呵呵地应下。

    苏青竹瞥了他一眼——这人怎么这么谄媚?

    遭到小双儿的瞪视,侯安委屈地抿抿嘴——我、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看得上眼?!

    侯安在苏青竹这里讨不到好,私下里却有许多人对着侯村长羡慕嫉妒恨。

    “你家小安子可是出息了!”

    “哪里哪里,不过是仗着亲戚的帮扶罢了。”

    “老侯啊,你可是结了门好亲戚。”

    侯村长点点头,心中不无感慨——原本和虞家攀亲戚是存了帮他们一把的心思,没成想却反过来得了人家的照拂。

    要不说,这人啊,还是得存个善念,多出好心总归不会吃亏!

    ——

    虽然雪娃还是由苏页亲自照顾,但是有时候也难免顾不过来。

    这时候虞豆子就会挺身而出,带着弟弟骑小牛。

    雪娃特别高兴,自从天气暖和了之后,他就特别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村里的孩子们暗地里受了大人的教导,不许欺负雪娃,也不许笑话他的腿。

    孩子们很听话,对雪娃十分照顾。

    苏页特意观察了几日,雪娃自己似乎也并不是太过在意,别的孩子在下面跑,他骑在牛上笑眯眯地看着,也是十分惬意。

    苏页这才放了心。

    说到小牛犊……

    如今它已经快有五个月了,正常情况下可以下地干活了。

    虞峰试着将它拉到地里,小家伙看起来还挺高兴。

    问题在于,它太太太高兴了!

    这家伙平日里吃得好,力气大,即便耙车套在身上,也能跑得飞起来。

    后面的人跟不上,几次被它带倒,严重的时候还会接连打上几个滚儿。

    于是,这个争取到小牛而人人羡慕的家伙,瞬间成了人人同(笑)情(话)的对象。

    这还不算完。

    小牛根本没闹明白叫它来地里是干嘛的,大概以为和大黑马一样是出放风的,不然的话,为何它会满地疯跑?

    到头来,不仅把自己那畦地毁得不成样子,还搅合得附近的人干不了活。

    苏页家的小公牛,可谓是刷新了人们对于宝贵耕牛的认知下限——如果耕牛都是这样,那么,即使买不起的话……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吧?

    第65章 【坑了将军两头牛】

    虞峰仿着马鞍的样子,给雪娃做了个“牛鞍”,铺得软软的,坐上去十分舒服,并且不用担心会摔下来。

    雪娃骑着小牛遛哒,虞豆子自告奋勇给他牵牛。

    苏页原本有些不好意思,想把他抱到牛背上,然而小家伙非常坚持,并且言明了不让大人跟。

    小夏嫂子笑着说:“就让他牵吧,村里不知道有多少小汉子羡慕他!”

    苏页失笑——这么小就有这样的竞争意识,长大了还不知道得变成啥样。

    说起来,小牛平时欢脱得如同跨越了物种,然而,一旦背上驮着雪娃,小家伙总会瞬间回归到老实牛的状态,也是神奇。

    三小只不知不觉遛哒到了地边。

    田里有个干活的小汉子,自从雪娃出现之后就时不时盯着他看,苏页早就注意到了,当时还忍不住感叹,他家宝宝魅力就是大。

    咦?

    他看到了什么?

    雪娃骑着小牛犊走到了那个小汉子跟前,从布袋里抓了一大巴面豆递给他。

    小汉子约摸十三四岁,脸庞黑黑,穿得也不大好,此时局促地摆着手,连说“不用、不用”。

    “哥哥,吃。”雪娃白白的小手执着地伸着。

    兴许是努力想抓多些,小小的手包不住,红乎乎的面豆零零落落地往下掉。

    小汉子连忙去接,生怕浪费了似的,即使接不住掉到土里的,他也会急急忙忙捡起来。

    面豆捡到手之后又有些纠结,一时间递也不是,不递也不是。

    虞豆子看着小汉子,满满的都是敌意,“雪娃让你吃你就吃,不干不脆像个娘们!”

    噗——

    苏页扶着虞峰的肩膀,不厚道地笑了出来。

    虞豆子嗓门大,周围的人都听到了。

    小汉子更加不好意思,头都扎了下去。

    雪娃一只手抓着扶手,小小的身子使劲往他那边歪。

    苏页一惊,下意识地就要跑过去。

    虞峰却按住他的肩膀,轻声道:“没事儿,不会让他摔到。”

    果然,虞豆子和小汉子不约而同地上前,将雪娃扶住。

    虞豆子凶巴巴地瞪向小汉子。

    小汉子讪讪地收回手。

    雪娃甜甜地笑着,小手直直地伸到小汉子嘴边,声音清清亮亮,“哥哥,吃。”

    小汉子犹豫了一下,这才接过。

    雪娃笑得更开心了。

    苏页不由纳闷,为何雪娃对这个小汉子另眼相看?

    虞峰贴心地为他解惑,“那是阳哥儿的大儿子。”

    苏页恍然大悟——原来雪娃叫的那声“哥哥”,是真的哥哥!

    “这小子虚岁才十四,干活却十分卖力气,从不偷懒,力气差不多能顶上一个大人了,是个不错的小家伙。”

    苏页讶异,“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虞峰笑笑,如实说道:“葫芦村来的人我特意看了一遍,怕混上不着调的。”

    苏页一时无言——这个汉子,根本不像平日里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那般头脑简单。

    虞峰半点都没觉察到自己一不小心在双儿跟前暴露了本x_i,ng,依旧兴致勃勃地说道:“我找人打听了一下,牛老大被他爹娘打发到运河那边服徭役去了,替的是牛老二;牛老二、牛老三种着家里租的田。”

    他哼笑一声,“兴许是听说咱们农场能挣钱,牛杨氏便把牛大小派了过来,若不是阳哥儿拦着,小二、小三一并都得让她撵过来。”

    苏页的视线一直没离开田地那边,此时雪娃正拿着面豆喂他哥哥,牛大小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虞豆子气哼哼的,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

    苏页扬起眉眼,“这孩子怎么样?”

    “相当实诚,干那么多活,吃饭的时候却不争不抢,故意少吃,若不是被我发现,指不定还要饿多少回肚子。”

    苏页愕然,这不是实诚,这是傻吧?

  


    落魄侯爷种西瓜 第2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