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朕又回来啦朕又回来啦 第23节

朕又回来啦 第23节(1/3)

作品:《朕又回来啦

    清醒了就更好,他用力在摄政王裸露在外头的r_ou_上一掐,然后问对方:“疼吗?”

    其实还挺疼的,但这会摄政王有点摸不到小皇帝的想法,他试探着说:“挺疼的。”

    疼就好,会疼说明这才是现实。

    燕秦又重新躺了回去,待到该起的时候,他肯定还是会起来的。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皇宫从黑夜中走向黎明,静悄悄的皇宫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最先开始忙活的,便是御膳房那些厨子。紧接着,常笑又进来了。

    这一次果然是现实中的常笑,没有那可笑的媒婆痣,身上也没有那么花花绿绿装饰。

    燕秦小幅度松了口气,这些小动作全都映入了摄政王的眼中。

    上早朝的时候,燕秦自然是坐在御撵中去的,燕于歌也挤了进来,和小皇帝面对面的坐一块。

    摄政王自然问起了小皇帝梦魇的事情:“昨日晚上,陛下做了噩梦,我在你耳边喊了许久,你都未醒。我实在担忧,便睡在了陛下身边。”

    不管怎么样,他也总得给自己早上的行为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燕秦也没有计较这么多,说起来,昨儿个正是因为摄政王那几声喊,他才做了后面的梦的,虽然后面的梦说不是多好的梦,但比起先前那个梦境,确实算是拯救了他,他也就不计较摄政王偷偷爬床的事情了。

    “孤就是做了个寻常的噩梦。”这个世界的自己并没有写过罪己诏,摄政王更加不可能写过这玩意,所以他就算是说了,对方也不能够感同身受,那还不如不说。

    “对了,孤后来还做了一个梦。”

    “什么梦?”

    “我梦到成亲的场景了。”

    听到成亲这个字眼,摄政王脸色就变得有那么一点不大好看:“陛下又梦到谁了?”

    他倒是想知道,燕秦又梦到哪个野女人了。

    燕秦看着眼前的“野女人”,犹豫了一下,“孤梦到了王叔。”

    他话音刚落,摄政王脸上便露出不可置信的欣喜表情来。

    “陛下方才说,你梦到了什么。”

    想到自个昨晚受到的惊吓,燕秦觉得不能让摄政王太得意忘形了,他又添了一句:“孤梦到了,孤和王叔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成亲。”

    他还特地地强调了最后的那女人两个字。

    摄政王的脸一下子就黑掉了,他是货真价实的男人,即便是处在下位,也绝对不能容许小皇帝把他当做是女人。

    看他生气了,燕秦又说:“其实看骨架和样貌,还是男人没错,就是那梦境里的新娘子,穿的是女装。”

    第103章

    燕秦后面添上的这一句却没有让摄政王高兴起来:“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燕秦又说:“这只是个梦,都是梦是反的,王叔何必为了一个梦同孤计较。”

    他哪里能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稀奇古怪的梦,人若是能够完全控制自己梦到的内容,那也便不是人了。

    是啊,这也只是个梦而已。可还有一句话,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小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一个大男人,再为此计较难免有失风度。

    燕于歌也只好把事情往更好的方面想,会做这样的梦,指不定是因为小皇帝盼着同自己成婚呢,毕竟成亲的对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这么一想的话,他的心情好了几分,又想问燕秦细节:“陛下可还记得你还梦到了什么?”

    其实燕秦记得挺清楚的,但他就是不乐意告诉摄政王,谁知道就摄政王这爱胡思乱想的x_i,ng子,会不会听了又不高兴:“没什么,孤差不多都忘了,就是几个画面比较印象深刻而已。”

    他说完这话不就,御撵便到了太和殿前。

    燕秦下了御撵,坐上了自己那把金灿灿的龙椅,他和往日一样,先出声让文武百官平身。

    户部尚书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因为昨儿个晚上有被小皇帝吩咐过,他一开口,便说的是山溪都郡地动之事。

    昨儿个晚上便“排练”过的场景,燕秦听完之后,神色十分凝重,又让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说了解决之法。

    表达了自己哀痛之情后,燕秦接着说:“孤决定,此次山溪都郡地动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孤打算拨四十万两灾银为山溪都郡的灾民。,”

    这四十万两银子的事情,小皇帝昨儿个晚上可没有同自己说过,明明自己告诉了对方,如今国库只剩两万余两,再添上那些富户捐献的,最勉强也只能凑够二十万两银,这四十万,着实是太强人所难。

    户部尚书又站了出来:“陛下如此为灾民着想,是百姓之幸,但是赋税可免这四十万灾银,国库尚且空虚,恕臣等无能为力。”

    这话一出,燕秦的脸色立马就变了,他把朝臣痛批了一顿,无非就是斥责朝臣各种奢靡浪费的。

    朝臣们近日来也是看透了,小皇帝不发火还好,一发火,铁定有大事发生,他们不想自己遭殃,一个个秉承沉默是金的原则,缄口不言。

    痛斥了一番朝臣后,燕秦又开口说出了别的法子:“山溪都郡百姓遭受如此灾难,连温饱地不得解决,他们是孤的臣民,孤没有理由在百姓连粥都喝不上一口的情况下,自己却穿着锦衣华服,吃着山珍海味。既然安置灾民的灾银不够,孤便出一份力,出为山溪百姓添上这六万六千两银子。”

    朝臣齐声疾呼:“陛下圣明,爱民如子。”

    好话谁都会说,燕秦听着也没有觉得多高兴,他自己带头做表彰左右,百官们自然不能什么表示都没有,纷纷也表示自己要为山溪都郡的百姓捐钱。

    一个个站出来说:“臣捐一千两。”“臣家中贫苦,但也愿为山溪都郡百姓出一份绵薄之力,五百两。”

    “臣……”“臣捐……”

    文武百官的声音此起彼伏,本来因为燕秦先前发了老大一通脾气的朝堂又重新热闹起来。

    燕秦被他们吵得脑袋疼,不过嘈杂归嘈杂,他还是从这些声音中听出了朝臣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字,百,和千。

    多少平日里挥金如土的世家大臣,到这种时候,捐个灾银,便小气得什么似的,区区五百两,一千两,便如同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r_ou_来。

    “行了,你们真有那份心思,也不用在朝堂上同孤讲捐多少。”

    考虑到自己的臣子当中确实有一些十分家境贫寒的,不贪的话,他发的那些俸禄可能也就刚好够人家用,家中也拿不出真的太多银两,也不能强人所难。

    燕秦的声音稍稍上扬了几度:“这次募捐改为匿名捐款的形式,诸位爱卿量力而为即可,至于到底想捐多少,不知到自己家中情况的,先问了各位爱卿的夫人再说吧。”

    他顿了下,不等朝臣回应,又接着说:“孤给你们两日想的时间,三日后,孤要看到结果,其他的事情,除非十万火急的大事,这几日便不要拿来烦孤了,今日早朝便到此为止。”

    这是他另外想出来的一个主意,匿名捐,份额之类的也不限制,捐钱全凭自觉。当然了,真都全凭自觉的话,朝臣肯定捐的只少不多。所以在让人回去想的时候,他命人给那些家境十分富裕的大臣们还送上了一封额外的信。

    信里倒不是什么把柄,他也没有拿把柄去威胁大臣们捐银的意思在里头,他只是给了每个人一封清单。

    里头是这些朝臣们平日花销所用的银两,一个个尽哭着自己穷,冬日里烧个炭火都是用近百两银子的银丝炭,宴请一回宾客,便要花去数千两银子。

    这些朝臣有些确实是家底颇丰,也不能说是搜刮了民脂民膏。但正如摄政王所言,他们享受了各种好处,能够过这荣华富贵的生活,也都是因了这个权位带来的便利。

    他这个做皇帝,都为了百姓,私库大出血,他们这些世家贵族,还能就只出点皮毛不成?

    平民百姓勤勤恳恳,身上还背着沉重的赋税和兵役,世家子弟轻轻松松日进斗金,还无需承担税赋。燕秦目前无意动世家的税赋这一块,但好处都让朝臣占了,该出钱出力的时候,他们就推脱。天底下哪有这种只占便宜的好事呢。

    接下来两日,燕秦给足了朝臣准备的时间,甚至连早朝都没有上,他放出话去,若真有急事,直接来御书房寻他便是。

    不上早朝省下来的这些时间,燕秦用来了同摄政王商讨此次的皇商一事。消息放出之后,那些商人表现出来的狂热比他想的还要强烈。

    出于种种考虑,他在两日之后,还接见了其中一个出钱最多的朱姓富商。

    这朱家并不是燕于歌口中的燕都第一富商,真要算个排行的话,勉勉强强也能算个第三。

    而且他这时间要是拖得长一点,指不定还会有人砸更多的钱来。但第一个皇商的人选,他考虑的肯定也不仅仅是钱给的多少。

    他得考虑对方行事的风格和人品,毕竟有些钱,人是凭借正当手段挣来的,有些则是靠着鱼r_ou_百姓,官商勾结,发展至此。

    要是第一个苗子就选歪了,这皇商怕是会变成和贪官污吏一样的存在,也是靠吸百姓的血来发财。

    通过这两日搜集的情况对比,燕秦选来选去,还是选中了此次足够诚心足够有破例,平日也广开善堂,经常施粥接济穷人的朱家。

    当然,见这富商的时候,燕秦是同摄政王一起接见对方的。这商人也并没有他想的那样,一身铜臭味,肥头大耳,而是十分风度翩翩,看着像是个儒雅的书生。

    等把人送走了,又把这些日子以来,那些富商为了争夺皇商之位“捐”给朝廷的钱款一算,燕秦也不由得咋舌。

    真是老大一笔钱,付都郡的赈灾银绝对绰绰有余。等到朝臣那里的匿名捐款一送来,又是一大笔巨资。

    燕秦看着这一大笔银钱,简直有点不大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强逼胁迫,轻轻松松地,就从这些朝臣身上割下这么一大块r_ou_来。

    不,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r_ou_吧,就好像六万六千两虽然看着多,但实际用起来的话,还不够他皇宫里一个月的开销。

    山溪都郡虽然遭受天灾严重,但是也不能把过多的钱都往这么一个地方砸。燕秦从到手的钱里拨出了四十万给山溪都郡,又命人火速把灾银送完受灾之地。

    当然了,在灾银开始送之前,他就命人透露出消息,此次的灾银,他会命多位朝臣负责,若是中途出了一点差错,那当地的官员,和护送的官员,无论是什么情况,一律受罚,摘掉他们脑袋顶上的乌纱帽。

    他手下能用的人不多,摄政王的人也护送灾粮,帮着救灾去了。总不能随便一件事就把底下可信任之人送出去。

    这些人不是喜欢贪,喜欢来个钱财半路失踪嘛,反正银两的数目,他已经和独孤柳写信汇过去了,若是到点的数目不对,那相关人等一律受罚。

    大不了就是换掉这些糟老头子嘛,正好他还仇自己亲自提拔起来的朝臣没有几个呢。

    为了自己脑袋上的乌纱帽,那几个位高权重的人也会努力地看好那些货物。他会这样,也是被那些所谓神秘莫测的劫匪逼得没有办法。

    信件是八百里加急先送过去,随后运送灾银的队伍也浩浩荡荡地出了京。走的时候,燕秦还特地去鼓舞了一番士气,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燕秦也只能挥挥手,含泪同它们告了别。

    小皇帝送人的时候,摄政王也跟在一边去了,毕竟如今的军权还是掌握在他手里的。看着小皇帝显得十分伤心的目光,这些时日以来,小皇帝的辛苦他也是看在眼里的,他难得地安慰了一句:“他们此次必定不辱使命,还请陛下放心。”

    “孤对他们很放心。”燕秦在自己的心里补充说,他不放心的,只是那些钱啦,手还没把钱给捂热呢,就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彻底从手中溜走,远离了他乡。

    真的是……好心痛啊。

    第104章

    两个人是并排站在高台上看远行的将士的, 宫人们离他们很远,只有燕于歌站在燕秦的身边,能够近距离地看到他的容颜, 也就能够清楚的看到燕秦此时面上的表情。

    在摄政王面前, 燕秦并没有掩饰他对那些身外物的热切目光。底下就只有将士和钱,既然不是担心的护送的人, 那很明显, 燕秦在意的就是那些送走的钱了。

    小皇帝的财迷属x_i,ng显然是展露无疑了, 其实这一年多来的相处, 燕于歌发现小皇帝是相当地爱钱的。也不是说燕秦吝啬, 他刚送给小皇帝的钱,对方转手就全部捐给了灾民,足见他的爱民之心。

    这一次多出来的钱财,燕秦也没有做什么藏小金库的行为。剔出掉给灾民准备的那一些银两, 剩下的全部都是送进了国库,他自己的私库半点也没存。

    这一点,比起喜好奢侈酷爱往自己私库里塞好东西的先皇可要好多了。其实就算是国库并不充盈,但再怎样, 那些朝臣也不敢削减小皇帝的吃穿用度。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他们自己饿肚子, 也得保证小皇帝有山珍海味吃, 燕秦应该是天底下最不担心没有钱花的人了, 怎么就养出了这么个财迷的x_i,ng子。

    这个问题燕于歌实在好奇, 横竖现在两个人在高台上, 也没有什么外人,他就直接问了:“陛下小的时候,可是曾被亏待过。”

    燕秦没有想到摄政王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但这种事情,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说是亏待也算不上,只是孤小的时候,宫人们不大尽心,我这宫里总是没有什么钱,对这事情便在意了一些。”

    伺候他的宫人其实不算少,毕竟先皇子嗣单薄,谁都不知道皇子能不能活下来,先皇一开始对他这个儿子虽然不看重,但是也赏赐了他单独的宫殿,还给他安排了几个宫人,还有大伴常笑。

    但他生下来便没了母妃,当时的皇后和贵妃都有自己的儿子,根本就不可能放心思在他这个便宜皇子身上。天底下的女人,有哪个是真的愿意为自己的丈夫抚养起他女人生下来的儿子呢,即便是个丧母的也不行。

    没有生母照拂,他作为一个小孩子,说是说是这小小宫殿的主人,可谁会真的听一个连基本的表达能力都没有的小孩子的话呢。

    这些个奴才在名义上有主实际上无主的宫里待了一段时间,心自然养的越发大了,不仅会偷属于燕秦的东西吃,还会分给小皇子的份例。

    那个时候燕秦渐渐是懂事了一些,可是作为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三皇子,他即便是上学,被教授的也都是些忍让之类的话。

    常笑那个时候刚进宫不久,也是给没有什么经验的,还是因为受了罚,才被分到他这个宫里来伺候他这个不受宠的皇子。他那个时候还年轻,手段也不像现在这般圆滑老道。

    照顾自己肯定是照顾的很好的,但是其他的东西。比如那些他本来应该得到的赏赐和金银,被胆大的宫人拿了,常笑也不敢去跟宫里那些更有资历的老人争,他就怕他一没看着小皇子,小皇子被这些恶奴欺负


    朕又回来啦 第23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