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零零年代小写手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37节

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37节(1/2)

作品:《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二天,傅廷羡一起床就开始扒炉子烧水做饭,等饭菜都准备好了才去叫媳妇和孩子们起床洗漱。

    吃饭的时候,傅廷羡拿着那张奖状看了又看,满脸的笑意。

    在没有什么比得过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突破更让父母开心的了。

    “这个要贴墙上!”傅廷羡说话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筷子。

    傅凝雪听到后说:“别贴墙上了,就折起来放箱子里以后说不准还能拿出来看看,贴墙上没多久就烂了。”更何况过不了多久就搬家了。

    听女儿这么一说,傅廷羡点头应允。

    “那就收起来,你们两个都自己收好。”

    放寒假,利用最初的三天时间,傅凝雪先把寒假作业全部都做完了才正式的开始放松。

    这天下午,林美月忽然叫上儿子女儿,要带他们去逛街。

    逛街的地方是街上一个很久的百货大楼,说是百货大楼,但其实只不过是个两层的楼房,上下各八个商铺,现在都成为了自营店,一楼卖些日用品,电器之类的,还有个鞋电,二楼是衣服和床上用品。

    不逢集的时候,人们逛街大多数都来百货大楼这边儿。

    林美月拉着女儿的手,领着儿子往这边走。

    先是去了鞋店。

    要给儿子女儿一人买一双鞋。

    试鞋的时候傅凝雪才想起来为什么妈妈要给他们买鞋子。

    她小时候,也就是这个阶段,家里很穷,大部分人家都不富裕,并不会像后来那样,缺什么就去买,或者不缺,只是心血来潮想买,就买了。

    小时候家里穷,买衣服基本都是等到快过年,每人才能得一身新衣服新鞋子,而这也是她每年最期待的事情。

    夏□□服够穿的话,是不会特意去买新衣服。

    今年流行牛筋底的鞋子,傅凝雪在林美月的示意下,脚上也穿着一双牛筋底的鞋子。

    林美月捏捏按按女儿的脚尖,问她:“合适吗?大不大?挤不挤脚?”

    傅凝雪记得这双牛筋底的鞋子,这鞋子她其实没穿多久就被她弄坏了,她穿着鞋子去外面的雪地里玩,然后雪化了后,雪水渗了进去,她就傻乎乎的把鞋子放在炉子边上想让炉子把鞋子烤干,结果……鞋底给烤化了,她发现的时候,右脚脚跟的牛筋底已经融的凹进去了。

    但因为家里穷,冬天能穿的鞋子也就这一双,其它的要么随着成长变小了就是已经穿坏了,因此就这么穿着这双鞋跟被烤化的鞋子过了一整个冬天。

    第二年的冬天又穿了一季。

    “大一点点,不挤脚。”

    “大一点好,不然明年就穿不了,那就买这双了。”林美月把鞋子从女儿脚上脱下来,转身去问儿子脚上的鞋子合不合适。

    两双鞋子都买大了一码,防止他们明年长个后穿不上,那太浪费了。

    买了鞋子后,林美月又领着两人去买新袄子。

    袄子没买太厚,这样秋天也能穿一阵,冬天里面就套上自家做的棉花袄子。

    给儿子买了一件黑色的皮衣,女儿买了一件粉红色的皮衣。

    接着又去一家卖老年人穿的衣服店,三人商量着给宋秀芝买了一套棉衣棉裤,鞋子是加了绒的小靴子,和孩子们的衣服比起来,老人们穿得衣服价格便宜不少。

    但这一下子也出去了几百块,要说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

    回去的路上,傅凝雪问林美月。

    “妈,你和爸不买新衣服吗?”

    “我跟你爸买什么?去年买了你忘了?”

    “那我们去年不也买了吗?”

    “傻孩子,你们都正在长个子,去年买的衣服眼看着都小了,穿着都费劲儿,我跟你爸早就不长个了,衣服还能穿,买什么新衣服。”

    傅凝雪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挽紧了妈妈的胳膊。

    傅凝雪的堂哥傅成森回来那天,已经晚上六点多了。

    因为提前和她爸打过电话,林美月做饭的时候特意做了他的份儿。

    傅凝雪重生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堂哥,暑假堂哥去了姑姑家,后来她开学了,堂哥也开学,虽然来她家了一趟,但她刚好不在家,就没见着。

    其实傅成森早就放假了,只是因为想和女朋友多待一会儿才这么晚才回来。

    因为是晚上,冬天天又黑的早,这个时候回村里不太安全,晚上就住在了傅家。

    傅成林和堂哥傅成森关系一直很好,两兄弟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傅凝雪小时候很喜欢这个堂哥,堂哥在她眼里是一个老实本分且肯吃苦又勤奋的人,只不过后来,堂哥在大学里搞大了女朋友的肚子……她就对他的印象有些微妙,同时也颠覆了她对老实本分这个词汇的认知。

    一边儿是对她挺好的堂哥,另一边儿却搞大了女方的肚子,虽然他和女朋友关系依旧很好,没有因为这件事儿有什么影响,但孩子生下来就直接丢给了大伯和大伯娘,后来他们毕业结婚,也没把这个大儿子接回他们在省会的家,另外生了一女一子,而堂哥的大儿子一直是大伯和大伯娘在教养照顾。

    ----2017/12/9 18:55:05|46848223----

    74.chapter74

    本书籍由qingkan9/ 提供下载

    看到防盗章了?心里产生疑问?请看16章作说为您解答, 么么哒

    班里有50多个人, 这排名对丁玲玲来说, 她本人是相当满意的, 她相信她把这卷子拿回家,她爸妈也绝对满意。

    要说让老师还有同学们震惊的……就是没有收敛, 肆意狂写的傅凝雪。

    双百分。

    要知道, 傅凝雪从一年级到五年级, 考试最好的一次也不过只考了一次99分, 其他时候平均分数也就85。

    虽然这一个月,傅凝雪课堂表现很亮眼, 可双百分, 也太夸张了。

    不仅老师笑容满面, 连同学们都稀奇又向往。

    课堂上还能矜持住, 下课后,老师走了, 同学们彻底的放飞了。

    “小雪, 你太牛了, 这次考试咋这么牛!”

    “你好厉害啊小雪,我这次考的好差啊,有两道大题都没写对, 分扣的特别狠。”

    而丁玲玲的上升, 因为傅凝雪的关系, 光芒虽然被盖过去了, 可还是被一些人注意到了, 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个月里,傅凝雪对丁玲玲的帮助,毕竟傅凝雪教丁玲玲的时候又没背着人。

    大家纷纷开始问丁玲玲一些关于辅导班的事情。

    “玲玲,你现在在上哪个辅导班?张老师的?李老师的?”

    “不是咱们小学的老师?初中老师办的?”

    “你能告诉我一下辅导班的名字吗?我妈也想让我报个辅导班,我也去你上的那个吧。”

    “王倩,你不是在李老师的辅导班吗?”

    王倩脸一红,嚷嚷道:“我早就没在李老师的辅导班了,我妈准备给我换个辅导班!”

    丁玲玲大大咧咧,别人问了,哪儿有不说的,一五一十都说了。

    丁玲玲所在的辅导班那天晚上忽然来了很多报名的家长,把王老师弄得都有点茫然。

    试着问一个家长,才知道,这些都是她学生丁玲玲的同学家长。

    然后周六那天一问丁玲玲,知道她月考成绩后,王老师就释然了。

    心里美滋滋地想着,看来口碑好才是王道,不然自己怎么宣传别人都不一定信,还是口碑好才是硬道理。

    连锁反应,王老师教的更卖力了。

    卖力是有效果的。

    第二次月考成绩,除了个别对自己自我放弃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学生,六年级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提高了不少。

    李颖对于这个发展趋势非常开心,走路都生风。

    她当初还担心这些没升上初中的学生她能不能教好,毕竟好学生都直接升初中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平时悟性低还爱玩的。

    可能和学习的内容与五年级有一定的重合有关,也可能是这些孩子对升初中有了向往和一定的压力,知道学了。

    果然压力才是动力啊。

    赵安安第二次月考,比从前认真多了,考了双百分,而傅凝雪因为马虎,语文有一句填空题写错个字,扣了1分,排在海知岳还有赵安安后面。

    章野则因为一道数学题没写对,排在了第三名。

    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日常里改正一下就行。

    不仅学生里在讨论,办公室里,李颖和其他科的老师也都在讨论傅凝雪和丁玲玲。

    “丁玲玲报班的事儿我是知道的,我跟王萌是同学,那天去她家,看到了丁玲玲,傅凝雪大概是暑假的时候有人教过她一段时间,但我觉得,傅凝雪应该是开窍了,不然不会进步的这么明显,你们也看到了,她上课现在是很专注和认真的,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不会像以前,生怕点到她,垂着头假装看书本。”这是李颖在说。

    陈鸣喝口茶说:“开窍了好啊,有时候我讲一道题,看到大部分都茫然的表情,心里都愁啊,明明已经讲得那么浅显直白,就差把答案告诉他们了,却还是一脸茫然。”说完,叹了口气。

    “没办法,智商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一般跟家长解释的是每个孩子接受能力不同,还没开窍,开窍就好了。”

    “当然只能这么说了,不然直接说你家孩子智商不行吗?怕就怕那些智商明显不如别人的人,偏不努力,这就真的没办法了。”

    两人吐槽完后各自拿着教具去上课。

    11月的第二周,周末那天,傅廷羡买好米面油之类的生活用品,开车准备给老娘送过去。

    傅凝雪自从暑假从老家回来就一直没回去过,知道傅廷羡要开车回去送东西给奶奶,从房间里冲了出来。

    “爸,我也回去。”

    “你回去干啥。”

    “我去见见奶奶。”

    “那你快点。”

    听到爸爸的话,傅凝雪跑回房间去拿衣服,她准备星期日的下午再回来,和来镇上上学的堂姐一起。

    拿了一套换的衣服后,用塑料袋装起来,傅凝雪坐上了那辆爸爸买的二手车,桑坦纳2000。

    傅凝雪的塑料袋里不仅有衣服,还有一个笔记本和复写笔。

    路上,难得和女儿独处的傅廷羡和女儿聊起了天。

    林美月和傅廷羡平时没有那么细致会特意问问女儿的学习问题,因为从前问,女儿都表现的很抗拒,不太愿意提,慢慢养成了他们也不怎么主动说这茬,反正考得好的时候,女儿自己都主动嘚瑟起来了。

    开学这么久,两次月考,女儿都没有主动提,大概是考得不尽如意吧。

    他们夫妻俩本身文化不高,他自己只上了小学就没有继续上了,媳妇倒是上了初中,但教育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顶多就是多多督促她写作业,多背课文,还会给孩子买那些练习册,考霸练霸什么的给孩子写,但是亲自指导孩子,比较忙是一个,二就是没这方面的心思。

    还好老大学习好,比较自律,一般情况下,老二的学习问题,都由老大来做指导工作。

    傅廷羡心里想着,等晚上回去了,跟儿子说说,周末有空了给妹妹指导一下学习。

    这么想着,傅廷羡问了一句:“作业写了吗小雪?”

    星期五晚上就写完作业的傅凝雪点头说:“星期五回来就写完了,爸你不用担心,我现在知道学习很重要,在努力了。”

    听到女儿的话,傅廷羡心里很舒服,他这段日子早出晚归,没怎么注意女儿,但媳妇晚上都会和他聊几句,也有聊到女儿一回家就主动写作业的事儿。

    “你写作业的时候记得开灯,不然伤眼睛,爸不希望你们上学上的眼睛都坏了。”

    傅廷羡说到这里,让傅凝雪想到了曾经,她爸跟她说的话。

    她毕业后因为经常玩手机,眼玩近视了,他爸打趣她说:“上学的时候没把眼睛搞近视了,毕业你倒是给自己弄近视了。”

    然后她就问她爸说:“为什么当初上学的时候你怕我们把眼睛弄近视了?”

    她爸当时是这么说的:“万一你跟人闹不愉快,要打架的时候,人家把你眼镜一摘,你不是只有挨打的份儿了?人都分不清还怎么反抗。”

    当时傅凝雪万万没想到她爸会是这么一个解释,想笑的同时又觉得理由多么朴实,还有一丢丢对儿女在学校生活的小担忧。

    毕竟人多了,摩擦也相对会多一些,父母总是怕孩子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被欺负了。

    傅凝雪笑着对傅廷羡说:“爸,你放心啦,我会注意的,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近视眼。”

    “小雪真是长大了。”傅廷羡感慨了一句。

    人不仅变了,说话风格也变了,具体描述一下就是……从前棱角分明,动不动就会竖起身上的刺儿,而现在一言一行都让人觉得,她收起了锋芒,那些棱角被打磨圆润细腻。

    不再是那个张牙舞爪爱哭鼻子的小丫头了。

    “爸爸没别的想法,就希望你们健健康康的长大。”傅廷羡语气感慨。

    傅凝雪冲傅廷羡笑了笑,对他说:“爸爸,我爱你和妈妈。”

    没想到女儿会忽然来这么一句的傅廷羡,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是个擅长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他用笑意掩饰自己的不知所措,看一眼笑容甜甜的女儿。

    “你这个丫头,忽然说这样的话干什么。”

    “没有啦,就是忽然想告诉你们,我很爱你们。”她从前也不爱表达自己的感情,但现在她觉得,适当的表达情感,是很棒的事情。

    傅廷羡笑呵呵地挠挠头,静默了片刻后,像是终于组织好了语言。

    “我和你妈妈,也很爱你们。”

    “嘿嘿,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们,但我也想让你们知道,我也很爱你们。”

    从这里开车到老家,不过20几分钟,从前骑自行车可能要久一点,但现在有了汽车,就将距离缩短了。

    两人是吃过中午饭出发的,到老家时,宋秀芝才刚刚吃过饭,正坐在门口的廊下听收音机,里面有说书的节目,她尤其喜欢听单田芳的说书,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看着院子里的两只羊吃草。

    听到门口有汽车的响动声,宋秀芝站起来往外走。

    还没走出去就看到拎着袋子走进来的傅凝雪,宋秀芝下意识露出个笑容,然后就问她:“小雪怎么来了。”

    傅凝雪笑着说:“我爸来给你送面粉和油还有糖,我就跟着过来了。”

    “你爸也来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宋秀芝已经走出了院子,就看到在后备箱拎东西的小儿子,她笑容更加灿烂了。

    傅廷羡边拿东西边喊道:“妈,你那袋子面吃完了没?我又拿了一些回来,还有一袋子米。”

    “还有一半


    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37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