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12节(1/2)
作品:《零零年代小写手》
不过不是看文章,而是看目录页还有后面的投稿信息,然后她看到了一则消息。
新概念作文大赛。
里面还加了一张大赛的报名表。
关于大赛的规则和要求以及初赛和复赛等时间都写的非常详细。
看到复赛需要去上海参加时,傅凝雪终于有了说通父母让她买手机的借口。
如果她能进入复赛,不就可以去上海,去那么远的地方,她买个手机,一定不会不答应的!
当看到11月30号截止时,傅凝雪一惊,现在已经12号,初赛4月1日就开始了,她竟然今天才看到!
12号,没关系,还有时间。
周玥杂志里的报名表傅凝雪没碰,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放学,傅凝雪直奔家里。
她记得她哥也买了萌芽,他房间里应该还有几本。
林美月正在做饭,看到女儿回来,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看到女儿直奔里面她哥的房间。
“神神叨叨的……”林美月摇摇头,继续炒菜。
傅凝雪在傅成林的书桌上看到了那本杂志,然后翻开杂志开始找报名表,第一本没找到,开始翻第二本。
一般情况下杂志里面夹着什么调差问卷或者表格,傅凝雪不会太在意,有时候直接扔到了垃圾桶里,所以两本都没找到报名表,傅凝雪是有心理准备的。
然后终于在第四本找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崭新报名表。
“太好了!”傅凝雪拿起那本杂志往自己屋里走,坐在书桌前,打开屋里的灯,开始仔仔细细一字不漏的看参赛要求和比赛的程序。
如果能入围,收到复赛的通知,就可以去上海参加初赛。
她一定要去!
傅凝雪想要进决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有个买手机的借口,免得爸妈觉得她这想法太匪夷所思。
毕竟她才上初一,也没有去很远的地方上学,手机这样的东西,在父母眼里,并不是一个初一孩子的必需品。
不是很有钱的家庭,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基本上都是拒绝。
因为知道会被拒绝的傅凝雪一直没有向父母提出买手机的要求,虽然她的钱已经够买一部不错的手机。
时间紧迫,傅凝雪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后,就去吃饭,吃过饭就要回学校上晚自习。
晚自习她今晚要背化学方面的东西,没空写,心也不净,更不可能写出什么好的文章。
如果有电脑,5000字的东西,她两个小时就能写好发出去,但手写可就不止两个小时了。
看来今晚上完晚自习回来,她得熬夜了。
因为她想早点发出去,免得等稿子寄到了,对方还没看到就到了截稿日,那就白费功夫了。
她必须今晚写好,明天寄出。
晚自习放学回到家,傅凝雪拿出稿纸开始写,当写下第一行的时候,她无比怀念后世的科技。
她好怀念在电脑上打字的感觉!
然而现在只能认命,乖乖手写吧。
关于写什么题材,傅凝雪在放学的路上就构思好了大纲。
但是要以什么手法让评委看到就能被吸引下去往下看,傅凝雪需要斟酌,她看了看自己写的开头,慢慢划掉,重新在下面起头。
——我叫何淼,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个朋友。
他叫吴忧,我们相识于不良少年改造所,都是被父母骗到这个地方,我是因为早恋,他是因为逃学厌学,进入到这所改造学校时,父母就签了合同,我们需要在这里待足三年才可以离开 ,学校向家长保证,三年后会还他们一个不再厌学,好好学习听父母话的好孩子。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所寄宿封闭学校,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和吴忧被送到这所改造学校的第一天,就被里面的教官殴打,殴打持续了半个小时,打完后我们分别被关在了只有一个尿盆和一张床的禁闭室,没有吃没有喝,饿了一天,第二天送来了一碗稀粥。
我们在禁闭室被关了半个月,怎么喊都没有人理会。
后来我才知道,对于新生入学,这就像是一个欢迎仪式,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乖乖听话,如果反抗,就会被关进这间禁闭室,其实被关进禁闭室挨饿受冻已经是最轻的惩罚。
这里面所发生的事情,远比你们想象的还要恐怖残忍——
傅凝雪以第一人称为切入点,简单平时的文风,就像是在写一篇自传或者日记那样,以描述朋友吴忧和他的经历将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的最后,傅凝雪以吴忧的死作为结尾。
受尽折磨的吴忧被父母接回家的第一天晚上,怀着满腔怨恨的他,亲手把将他送到不良少年改造所的父母杀死,然后写下遗言,跳楼而亡。
写完这4800字后,傅凝雪从头开始看起,一段段的精修,调整用词,然后才重新抄写下来折好放进信封。
此时此刻,已经凌晨一点半,傅凝雪不觉得疲惫,反而精神奕奕,十分亢奋。
为什么要以此来写下这篇故事,是因为傅凝雪想到了她上职高时候的事情,他们学校有个男生,不好好学习,天天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父母的话不听,老师的话也不听,父母看到电线杆上的寄宿学校招生简章,看到上面说可以改造不良少年、叛逆少年,军事化管理教育培养孩子,三年后还家长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便决定把孩子送过去。
想让那里的老师好好教育孩子,并期待着孩子能够听他们的话,不再逃学不再叛逆。
然而,还不到三年,只不过一年,父母再次见到孩子,却是在冰冷的太平间里,孩子浑身青紫,多处骨折……
这事儿当时上了本地台的新闻联播,报纸上也有,闹得满城风雨,孩子父母把学校告上了法庭,但是孩子却已经不可能再醒来。
她就根据这样的实事,杜撰出这么两个人物,以虚拟的人物讲述妄想不用自己费力就把孩子教育好的父母。
其实她没有把握这篇稿子会不会通过初审,因为里面的内容太过阴暗。
但她还是决定写这样的故事。
如果没有通过初赛,只是在萌芽杂志上刊登的话,让更多人看到,讨论这个问题,也是好的。
这次没通过,那就明年再战。
24.chapter24
本书籍由qingkan9/ 提供下载
傅凝雪写完这个故事, 躺在床上还有些回不过来神。
后世这样的封闭学校, 书院,戒网所, 臭名昭著的杨永信院长, 豫章书院的山长、龙鞭, 太多太多, 有很多愚昧的家长就算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新闻,也无痛无痒的继续让孩子在里面接受所谓的改造和学习。
终于在舆论的压力下,一些所谓的改造学校被勒令关闭了,可那些家长就像是中毒了一样,谴责网友,甚至说,书院关闭了,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
仿佛这些孩子是孤儿, 没有父母一样。
可明明, 他们就是孩子的父母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这样的话?
或者说,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文中的黑暗敌得过现实的黑暗吗?
为人父母不用考试, 可能是最大的bug, 还好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讨论当父母需不需要像考驾照那样进入学校学习, 取得资格证之后再准予生子?
傅凝雪想着想着迷迷糊糊睡着了。
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傅凝雪翻个身又眯了十分钟才从床上爬起来, 天气越来越冷, 傅凝雪缩着脖子穿好衣服揣着手走出房间, 洗脸刷牙。
因为经常邮寄稿子,傅凝雪早就提前买了一些信封邮票在家里,这会儿拿着封好的信封往学校的方向走,学校外面现在立了一个信箱,不用再跑到隔壁街投稿,比之前方便一些。
傅凝雪来到学校门口,刚把信封扔进信箱,有人就一把拍在她的肩头上。
“嘿嘿,小雪,从实招来,你是不是在跟你的笔友通信?”
傅凝雪看一眼咋咋呼呼的丁玲玲。
丁玲玲看傅凝雪的表情这么正经,摸摸鼻子,嘿嘿笑。
不过她最近有自己的笔友,有两个,一个是湖北的,一个是广东的。
“不是啊?”
“给我表姐写的信。”
“哦哦哦,原来是表姐啊,我还以为你也开始跟笔友写信了。”她们班现在好多人都找了笔友,都是从杂志上看到的。
杂志的页脚部分都有一个找笔友的信息栏,丁玲玲就试着给杂志社写信,附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想要结交什么样的笔友,没想到真的刊登了,然后没过多久,她就收到了三四封信,一开始她四封信都回,后来对方没音信了,她就专注跟其中两个通信。
彼此分享心事和学习心得,等待收信,成为了有笔友的人每个月的期待。
好多人隔三差五就会去小卖铺的阿姨那里问。
“阿姨,今天有我的信吗?河北石家庄的。”
“阿姨,有没有从北京寄过来的信?”
“阿姨,哈尔滨的有吗?”
“阿姨,八年级一班的信有吗?”
在这样的氛围下,放寒假了。
傅凝雪没有收到新概念寄来的通知。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傅凝雪安慰自己,这种事都是很正常的,就像投稿,不是特别厉害的作者,次次投稿都不一定次次投中,这次没通过,那就明年再战。
况且,她投稿真的太晚了,那边收到信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截稿了?毕竟山高水远,平邮又那么不可预测,有一个星期就就收到的,也有半个月都收不到的。
傅凝雪收拾东西抱着书准备回家的时候,丁玲玲气喘吁吁的拿着两封信找到她说:“小雪,刚刚我去问小卖铺的阿姨还有信吗,发现有一封从上海寄过来的信,收信人是你,什么什么编辑部的。”说完走过去递给傅凝雪,其中一封是她自己的。
这个时候班里已经没人了。
傅凝雪一脸镇定的接过信封装到里,抱着书跟丁玲玲一起往外走。
丁玲玲还在问。
“你是跟哪个作者写信了吗?”
傅凝雪面不改色地说:”我不是这段时间经常看周玥的《萌芽》吗?前几天忍不住跟杂志社发了一封读者信,表达我对他们杂志的喜欢,可能是被编辑看到了,给我的回信吧。”
丁玲玲听得心痒痒,十分好奇编辑都给傅凝雪回了什么,但傅凝雪这个时候又没打开,她肯定不可能冲上去帮别人拆信。
“那你看完了,到时候跟我说说编辑都给你回什么了。”
“没问题。”
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家走,傅凝雪到家后,丁玲玲跟傅凝雪说了再见。
等进了屋,傅凝雪马不停蹄的往自己的房间跑。
撕开信封就看到了入围通知单,通知她1月15之前要赶到上海参加比赛。
今天已经1月12号,她必须明天就买好车票前往上海,因为从华县到上海最起码要二十个小时,具体是多久她记不得,但在火车上待十几个钟头是绝对的。
这个通知来的太仓促,让傅凝雪完全没有准备,她都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说。
傅成林昨天就放假回来了,正在屋里看书写寒假作业,就听到妹妹回来的脚步声,可以用风驰电掣形容了。
傅成林以为出了什么事儿,想了想放下笔决定去妹妹的房间看看。
傅凝雪房门没关,傅成林走到门口就看到妹妹手里拿着信呆坐在椅子上出神,他走过去,直接把妹妹手里的信封抽走。
仔细一看,根本不是他想的跟笔友通信,而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通知书。
傅成林对这个太熟悉了,他初三就在萌芽上投稿,高一也参加了,都石沉大海没有音信,现在看到这个通知单,他比傅凝雪还愣,直接站在那里懵了。
他是不是看错了?
傅成林翻来覆去的看这个通知单,然后还去看桌子上放着的信封。
看了信封上的地址,的确是从上海的编辑部寄来的,他们班有不少人都参加过这个比赛,因为老师在这方面很鼓励他们尝试,他们学校有个女生去年就参加了那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去上海参加复赛,得了个一等奖,听说还见了各个学院的代表,很是出了一阵风头。
因为她的关系,学校渐渐开始重视起来这个作文比赛,定期让老师指导学生,然后每年参加比赛,只是今年没听说谁入围了复赛。
傅成林怎么都没想到,他妹妹竟然收到了通知书!
他感觉跟做梦一样。
他妹妹什么时候写作文这么厉害了?
完全没想到。
“这……你……的?”
傅凝雪看到哥哥那个傻样,本来还有些着急,这会儿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慢慢放松下来了。
“自己不会看上面的名字?不是我的,难道是你的?”
“上面说16号比赛,今天都12号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坐着?”
“我今天才收到的信。”
“不可能啊,怎么这么晚才收到信。”
“我投稿比较晚,11月中旬才投稿。”
傅成林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后催促道:“那还不赶紧让爸给你买票,还磨蹭什么?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爸妈应该不会同意我去参赛吧……”我才12岁,虽然马上就要过13周岁了,爸妈应该不会放心她去参加比赛,想到这里,傅凝雪看向了哥哥傅成林,自从上了高中后,傅成林的个子又窜了窜,现在已经172。
“怕啥啊!我陪你去!我陪着你,爸妈一定不会担心!”
傅凝雪心里一笑,面上茫然地说:“能行吗?”
“怎么不能行,你忘了我初中就去珠海找表姐过暑假,一个人,爸妈不也没说啥。”
“那……一会儿爸妈回来了,就跟他们说。”
“嗯嗯嗯——”傅成林没看出来妹妹那狡黠的神情,垂眸又看了一次通知单,心情激荡。
这——简直太神奇了!
他妹竟然入了复赛?!
牛掰!佩服!
晚上傅廷羡难得早回来一次,赶上吃晚饭了。
吃着吃着,女儿忽然说了什么作文大赛,要去上海,他下意识就摇头拒绝了。
小雪还这么小,才12岁,怎么可能放心她坐18个钟头的火车去上海,上海那么远,他不同意。
傅凝雪看一眼傅成林,傅成林放下碗筷说。
“爸,这大赛特别有意义,我们老师专门每年培养学生参加这个比赛,就是为了能有机会参加复赛去上海,而且这一届我们学校一个人都没成功,小雪却收到了通知单,你知道这多难得吗?我也投过稿……没通过……而且这个大赛,以后小雪上高二的时
零零年代小写手 第12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