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和亲公主和亲公主 第32节

和亲公主 第32节(1/3)

作品:《和亲公主

    章艺说:“如今这皇帝咬死了不退步,我们也不能一直与他扯皮,可是退一步我们也不愿意,所以趁着这次灾害,便让他们大余欠下我们一份人情,之后再谈同盟合约,大余还会咬这么紧不放松的话,也没有必要与他们同盟了。”

    晏初云恍然道:“你的意思是让大晏提供物资救助灾民?”

    章艺点头道:“嗯,而且不仅要救,还要让全大余人都知道我们给他们送去许多救灾物资,让她们记得我们的恩情。”

    晏初云道:“朕知道怎么做了。”随后她起身,将众官员及晏氏商行跟来的人召集起来。

    此时姜玉娘及巧娘已经完成了义国所有事情,晏氏商行在义国发展的也很好,而且因为晏氏商行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文化及薪资奖惩体系,不用姜玉娘与巧娘守着,也能正常运转。

    她们集合后,晏初云便道:“今日得到消息,大余南部城市,成州发生极为严重的地动灾害,虽然大余并未向我大晏提出帮助请求,但我们也要拿出自己的力量去营救灾民。”

    这些官员及掌柜当即便想到晏初云要对大余示好,便权利支持。

    掉配军队定然是不行的,但是能够给大余提供一些救灾工具等。

    晏初云安排完后,大家便看着章艺,想着章艺定有关于商行物资的安排。

    然而章艺却说:“除了陛下要求的那些东西,你们再准备有些遮雨的油布。”

    众人便有些糊涂,姜玉娘眉头微皱道:“娘娘,为何要准备油布呢?”

    章艺说:“如今他们的房屋定是被毁了,只有吃食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晚上有地方可以住,且那如今春季来临,雨水也变多了,用油布搭建简易的屋蓬,既能挡雨又能遮风,让她们在春季来临之前,能够有地方住宿,这对他们来说,与食物一样重要。”

    众人这才明白,随后章艺又安排了许多其他物资,除了吃的,还有一些简单的穿的,及早春御寒物资。安排完这些后,章艺说道:“这些物资就麻烦礼部一块儿给送过去,我这两位掌柜还有其他的安排。”

    礼部侍郎连忙答应。

    随后晏初云去指挥物资调动,章艺则让姜玉娘及巧娘留下。

    姜玉娘有些不解,“皇后娘娘,您还有什么事情要留我们帮忙?是不是晏氏商行的店要开了?”

    章艺摇头道:“没有,还未谈好同盟合约,不好开店,否则到时合约谈不拢,店开好了也是枉然,还得亏损一笔银子,我如今就是想要告诉你们,往后若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不仅要捐献物资,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宣传。”

    “宣传?”姜玉娘与巧娘对视一眼,脑子里仿佛想到了什么,她们似乎有些理解章艺的用意。

    章艺道:“对,宣传,有句话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然而我们做生意的,一定要保证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商行形象的建立。所以,我今日将你们单独留下来,便是要给你们布置另一项任务,那就是如何让大晏要帮助大余救灾这件事传达千里,在大余子民心中塑造一个友好形象。

    两人听了章艺的话眼睛越发明亮,随即便回去思考,到傍晚时便拿出了一份计划书,章艺看了之后,给她们指出不足,并且将一些较为现代化的方法加入进去。

    随着大晏救灾之事的启动,章艺她们的宣传计划也开始了。

    晏初云并非是从大晏调取物资,也不是将已经运到都城的物资返回运送到成州,而是将原本要运送到义国的大部分物资都改向,送往成州。

    当次信件发出,晏初云与章艺立刻组队进宫。

    此次地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且地动程度也很严重,大余皇帝如今已经要忙死了,然而却听闻大晏皇帝与皇后求见。

    难道她们今日还要来与他扯皮?大余皇帝十分烦躁,心情不好的婉拒了,然而晏初云却特别执着,表示有十分重要的事情商议,一定要见面。

    余宗明无奈,只得请她们进来,心中计划着如何快些让她们离开。

    当晏初云与章艺进来后,不等余宗明开口,晏初云便显得有些着急道:“大余皇帝陛下,今日进宫实属无奈,我听闻成州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地动,如今许多灾民压在倒塌的房屋当中,虽然此时并非发生在我大晏,但我也是一国之君,便愿意从我大晏捐出物资,给灾民们送去,希望能帮他们尽快度过灾难。”

    余宗明怎么也想不到晏初云竟然找他是为了这件事,她没有在着期间落尽下石,也没有趁机对大余耍阴招,反而说要捐献物资!这个皇帝,比他想象中大气了许多。

    想着余宗明便起身,亲自将她们迎到一旁坐好,感叹道:“大晏皇帝陛下能够助我大余共抵灾难,我大余定不会忘记大晏的好意。”

    晏初云笑道:“我今日前来,便是想要让大余皇帝陛下给我们通行文书,如今我的皇后将晏氏商行运往义国的货物转运到大余,若是通行文书去得及时,定能够很快将物资送到成州,让成州百姓早日脱困。”

    余宗明立刻道:“既然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如此待我大余,我日后定当重谢。”说完余宗明走到御书房桌前,亲手写了文书,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边关。

    正如晏初云所说,若是晏氏商行的商船速度快些,定会比大余临时掉配物资来得快些,也能够很好的解决她的燃眉之急。

    当晏初云与章艺出宫之时,随着成州地动的消息传到大余都城,另一则消息也随之而来,那便是大晏竟然将给义国的所有货物都转运去往成州,作为救灾物资捐赠给大余。

    “整整一国的货物!”都城某茶楼一角有人感叹道。

    ”是啊!大晏如今来我大余,我还以为她们是冲着赚钱来的,未曾想过她们还未开始挣钱,既然救给我们捐献物资了!”

    “我从前以为女子治国定也是小家子气,如今看来倒并不是,那大晏的皇帝好生有魄力,将一国的物资都给运过来了!”

    “听闻不知那些物资,她们还从赫南购买了许多油布,要给灾民搭建临时住所呢!”

    “哟,这真是全心为我大余灾民着想,我方才还担心,那些灾民救出来后没有房屋避风避雨,定也是会冷死许多人。”

    而在大余讨论的人并非只有这一堆,而是许多地方都在讨论。他们讨论得十分热烈,也并没有发现方才与他们一起讨论的某些人,好像悄无声息的走了。

    于是大晏的名声就这样满满的传了出去。

    后来竟然有些说书先生,开始在各地茶楼说起那成州救灾的故事。

    从前从未有过说书先生说这些故事,他们一般讲得都是江湖趣闻,前朝野史什么,这些日子全都开始讲起救灾故事,还讲得十分好听!

    “那倒塌的房屋之下传来婴孩的啼哭声!救灾的官兵顿时开始寻找,随即他们在一房屋夹角发现了一对母子,虚虚看去,那孩子仿若不满周岁!”

    “哎呀!可怜啊!”“这小娃太造孽了!”“孩子救出来了吗?”“就是,接着讲啊!”

    听说书的人如今听这故事可不是当作一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适当做了‘实时新闻’来听。这也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一件事,方才发生,隔日便有说书先生将现场情况编成故事说出来,这故事是真实的,比以往那些说烂了的故事好听,也更加牵动人心。

    随后说书先说说到,那孩子救出来了,可是母亲却死了,且母亲手上满是伤口,让人不禁想到她死前为了让孩子继续活下去,咬破手腕喂子喝血的场景!

    男装打扮的章艺从茶馆走出来,与晏初云上了停在旁边的马车。

    两人上车后,晏初云这才叹道:“你竟然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让这些说书先生将成州的情况说出来。”

    章艺握住晏初云的手说:“这我所在的地方倒是十分普通的事情。”

    晏初云感叹道:“怪不得你有如此的才能。不过你说这些大多是让百姓们知道大余救人十分迅速,好像对我们大晏并没有什么好处?”

    章艺勾唇一笑,对她道:“陛下不要着急,我们今日只是让他们知道有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获得灾区情况,待明日,他们就会无数次听到大晏物资出场了。”

    果然,第二日说书先生说得内容又不相同了,说得是前一日的救灾情况,然而在他们的内容中,大晏物资的硬广软广无处不在。在这个还没有被铺天盖地的广告袭击的古代,这种宣传方式轻而易举的获得百姓的关注及认同。

    到第三日,大家对大晏的态度及看法又有所不同。

    然而只是如此,还不足以让大余皇帝对晏初云有更深刻的感谢之意。所以晏初云还要做一件事。

    成州发生灾害之后五日,晏初云再一次进入宫中,而此次皇帝不再如之前那样不愿见到她,反而放下手边工作,让太监将晏初云请进来。

    晏初云与章艺进来后坐下,三人客气寒暄了一两句,晏初云便对大余皇帝道:“大余皇帝陛下,今日来此是我大晏皇后有话要对你说。”

    对章艺,余宗明觉得她比晏初云还要传奇一些,晏初云虽然是个极有能力的女皇帝,但是她从小接受帝王教育,有如今的气魄也属自然。

    然而章艺却不同,她从赫南嫁到大晏仅两年不到,竟然能够创下晏氏商行这样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当真是让人十分倾佩。

    听闻她有话要对自己说,余宗明倒是十分有兴趣,问道:“不知皇后娘娘有什么事要与我相谈?”

    章艺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展开后递给大余皇帝陛下,对他说:“陛下,如今我有一个想法,便是让大余其他商人、商行也跟着捐献物资及财务,以助成州早日度过灾害。”

    余宗明双眼一亮,对她道:“大余从前出现这种自然灾害,倒也是颁布旨意让商人捐粮,虽然粮食确实捐了,但是商人们的怨气却十分重。”

    说着他敬佩看着章艺道:“并非是所有商人都与皇后娘娘你一般,有一颗仁慈的心。”

    章艺谦虚笑笑,再次切入正题,对余宗明说:“所以我有一个法子,可以让他们自愿捐钱捐物资,而不需要皇帝陛下您出手。”

    余宗明此时完全惊讶了,若是真的能够有这样的办法,倒是能够减轻朝廷许多压力。

    随后章艺便与他说了,“商人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商人的客户越多,他们便能够将生意做的越大,若是客户让明里暗里让他们捐钱,只要有一人带头,后面的便会紧跟上。”

    余宗明第一次与章艺说这些,倒是十分迷惑,章艺便说:“若是皇帝陛下你愿意,我便可以帮你将此事办好,你只等着收钱便是。”

    余宗明有什么不愿意的?如今户部尚书在他耳边叨念了好几次,赈灾银子不能再拨了,他正想着哪里能够再扣些银子出来,没想到章艺便来了。

    第二日,原本关心灾区救灾进度的百姓们突然开始谈论另一个话题。

    “大晏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国家都捐了许多物资,那晏氏商行还将义国商品都给捐了,可是我们大余的商人却没有一个人动手。”

    “对呀!他们当真是黑心奸商!枉我们平日里买了他们那么多东西!”

    “对,等晏氏商行在大余开店铺,我定不会再去那些黑心商人那里买东西了,都去晏氏商行好了!”

    这还只是在一旁讨论的,更甚者则在人家店中叨念,“我往后可不愿意再来买你家的货物了,平日里赚了我们那么多银子,结果别人大晏都捐了不少物资,你们倒是不动,当真是让人失望又心寒。”

    这些掌柜听了一句两句还不放在心上,可上门的客人都如此说,便纷纷找上当家的,告诉他如今客人要抵制我们了,该怎么办啊?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反应的人多了, 那些商家也就逐渐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是如今还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捐款。可也有那些经不起人说的,当日下午便找到官府, 是说要捐款。

    各地官府衙门才接到上面通知不久, 便就有人来问,他们一时手忙脚乱开始准备。这人方才走出衙门,他捐钱的数额等, 就被衙役写到大字报上拿去贴着了。

    人们纷纷去看了,虽然这人捐得不多, 也就是一百两银子,但他家也是只是一个店铺,并非是商行,一百两银子也算得上十分大方了。

    只要有人开始动了, 随后的商人商行便也开始动作,大家或多或少都捐了, 有的没有捐银子, 物资也是捐了不少, 什么米面油盐布匹一类的。

    大余都城的商人渐渐开始行动,无疑减少了大余的压力, 随即这种风气渐渐辐射出去,慢慢的便有不少商人开始捐款, 且不只是商人,一些家中稍微富裕些的百姓也纷纷捐款。

    一时大余竟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万众一心,从前哪一处若是饥荒受灾, 百姓们是极少生出援手的。

    他们做出了贡献,灾区的人也十分感谢,那说书之人也及时更新了这些信息,将如今大余掀起的捐款之风好好宣扬褒奖了一番,让那些捐款的人更加自豪,也对国家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三日后,余宗明看着奏折微微发呆,他自己也十分震惊如今的结果,原本以为只有商人会被迫捐款,谁知道竟然带动了百姓。有了这些捐款,不仅仅能够解救那些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甚至能够让他们之后的发展也十分好。

    而这一切,都是章艺一首主导的。

    这个女子太不简单了。

    余宗明心中感慨,也对大晏重新认识了一番。

    当地动之后十日,救灾已经大部分完成,省下的便是安抚灾民,而有了捐款,这一项也让原本要大动国库的大余松了口气。

    而与大晏的同盟,再一次提上了日程。

    晏初云与章艺再次进宫时,能够感受到甚至太监对她们的态度都好了许多,以往只是下意识对权贵之人的尊重,而如今更添了写真心及佩服在里面。

    两人到了御书房,大余皇帝立刻起身,对她们道:“大晏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快请坐。”

    两人坐下,大余皇帝陛下道:“此次成州地动捐款之事,朕与大余子民都十分感谢两位。”

    章艺与晏初云连忙谦虚回应,一番往来,他们便说到了同盟之事。

    大余皇帝这才道:“这次成州地动,让我看到了你们大晏的诚意,我便也不能如之前那般,否则便失了我大余的风范不是?”

    晏初云心想果然如此,便与他再次谈起同盟,这一次,确实比之前要少了许多条件。

    大余答应商行商行入驻大余,且不会对晏氏商行进行打压,也愿意用大余的青铜矿与大晏换取改造农具设计图纸,若是大晏要另外购买青铜矿石,在给其他国家的限购数量上,可以再多购买两倍。

    而大晏,则会在自家商行销售的同时,带动大余经济,让大余增加更多赋税,且提供价格更为便宜的食盐。

    章艺与晏初云来大晏便是为了能够让晏氏商行顺利在此扎根,若是没有国家朝廷作为背景,他们一个外来国的商铺,被人打压定时时常会发生的事情,赫南当初便做过这种


    和亲公主 第32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