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阁老夫人养成记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5节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5节(3/3)

作品:《阁老夫人养成记


    “启禀陛下,这不是凶器,仅是一根簪子而已。臣妇但凡是出门,都会戴着它,它曾经救过臣妇的命,就如同此次一般。”

    “你以前也曾遇过险?”

    雉娘直视着他深究的眼神,平静地道,“是的,在性命攸关之时,是这支簪子救的我。”

    “是何人加害于你?”

    “后宅阴私而已,说出来只怕会污陛下您的耳。臣妇要不是小心谨慎,哪能安然活到现在。那鬼门关,臣妇也不止走过一回,每次都是侥幸生还。”

    祈帝震惊,从桌案前站起来,俯视着她。

    她娇弱的模样像极皇后,这坚韧的性格也像。在她之前的生活中,竟是那么的艰险吗?

    他的喉咙艰难地滚动一下,“那依你看,你此次进宫就能感觉到危险,所以才会小心谨慎吗?”

    “是。”

    “放肆!”祈帝大怒,赤眼看着她,她半低着头。“在你的心中,皇宫难道是龙潭虎穴,只要进来就如临大敌,步步惊心吗?”

    “陛下,臣妇没有这般认为。臣妇早年生活艰难,处处小心谨慎,不敢行差踏错。久而久之,对于未知的危险,有种天生的警觉。此次进宫,也是那种感觉太过强烈,所以臣妇才留了一个心眼。事实证明,臣妇的感觉没有错。”

    “哼,感觉?”祈帝冷哼,“那你感觉一下,这事是谁做的,谁要害你?”

    雉娘挺直背,头还是半低着,“臣妇不知,但臣妇坚信,若不是挡了别人的道,也不会有人想除掉臣妇。臣妇不过是个寻常女子,生平最值得夸耀的事情就是嫁入胥家,许是这样才会引来嫉恨吧。”

    祈帝心头大震,方才他威慑她,她居然半点都没有吓到。听她言辞,条理清晰,对今日之事心知肚明,早有防范。

    究竟是她天生如此敏锐,还是如她所说得益于早年的生活磨砺?

    上座的天子迟迟没有说话,雉娘依旧恭敬地站着。等了半天,天子的声音传来,“你出去吧!”

    雉娘跪退。

    皇后守在外面,脸上的焦色一览无余。看到她出来,忙问道,“陛下没有怪罪吧?”

    雉娘摇头,“让姨母担心了,陛下并没有怪罪臣妇。”

    “那就好,你今日受惊了,赶紧歇会再说。”

    雉娘也不推迟,她确实吓得不轻。虽然是早有防备,感觉永莲要出手,她以为永莲应该是耍一些暗暗的小动作,比如说茶点里面下料,或是派人撞她之类的。万没有想到对方出手如此狠辣,竟是想让她横尸当场。

    她跟着皇后回到德昌宫,喝过安神汤,便躺在上回歇过的房间里面,闭目养神。

    皇后轻轻地关上门,眼里的厉色尽现。

    她摆驾去前殿,祈帝似乎一点也不意外她的到来。

    “陛下,今日雉娘受惊,此事非同小可。深宫之中,竟然暗伏杀机,臣妾一想起就觉得遍体生寒,惴惴不安。那主使之人,一定要查出来,否则臣妾如何对雉娘交待。也是这孩子机敏,否则怎么枉送性命都不知道?”

    她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祈帝走下来,无奈地替她拭泪,他都有多少年没有看到她哭,一见她哭,他的心就抽了一下。

    “她还有没有说什么?”

    “这孩子太懂事,什么也没有说。就是因为她这样,臣妾才更难过。陛下您不知道,她和怜秀早些年吃了太多苦,臣妾怜惜她,曾经想过以后不能让她们母女再受苦。可就在臣妾管着的后宫中,她差点送命。臣妾一想到这里就心如刀割。”

    “朕会查清楚的,你回去吧。”

    皇后含着泪,行礼告退。

    她一走,祈帝的脸就寒如冷霜。

    他摆驾去永莲公主的宫殿。内殿中,贤妃娘娘正坐在塌边上抹眼泪,永莲面如土色地躺在塌上,人事不知。

    “陛下,太医方才来看过,说莲儿惊吓过度,以致昏迷不醒。”

    帝站着不动,认真地望着塌上的少女,少女脸白如纸,脆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莲儿这病多年不见痊愈,许是一直憋在宫中,她心情郁闷。朕想着,赶紧给她找个驸马。前几日宫宴,你们可有瞧上的人?”

    贤妃吃惊地抬头,泪痕还挂在脸上,陛下怎么会突然提到此事,还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她的心思转了转,“陛下,臣妾并没有中意的。终生大事不可随意,臣妾想着再替莲儿好好寻摸,总得找一个知冷知热的人。”

    “不能再拖,民间有句俗语,女大不嫁留成仇。朕给你们三日,若是还没有好人选,那朕就挑个人,自行赐婚。”

    说完,他拂袖离去。

    贤妃愣在当场,塌上的少女睁开眼睛,目光空洞。

    “莲儿,你可醒了,方才可把母妃吓死了。”

    “母妃,刚才父皇说什么?”永莲虚弱地问着,慢慢地看向贤妃。

    贤妃擦干泪水,“你父皇也是为你好,母妃想着,你老说呆在宫中太闷。也许嫁人出宫后,能经常在外面走走,对你的病情也大有益助。”

    “嫁人?母妃,我不想嫁人,您帮我去求求父皇,我愿意一直留在宫中,陪伴您和父皇。”永莲说得急,气喘不已,随后又不止地咳嗽。

    贤妃心碎成片片,疼痛难忍,“傻孩子,女人怎么能不嫁人?你嫁个体贴的男子,夫妻恩爱,那样母妃才能放心。”

    永莲闭上眼睛,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复又睁开,哀求地看着贤妃。

    “母妃,除了他,莲儿谁也不想嫁。”

    贤妃哪里不知女儿的心思,也知道今日发生的事情都是女儿所为,以陛下的圣明,哪里会看不出来?所以陛下才会急着让莲儿嫁人,好早日对胥大公子死心。

    “你怎么那么傻,不过是个男人,你可是天家公主,金枝玉叶。何必和一个无知的妇人计较?”

    永莲挣扎着坐起来,摇摇头,“她不是无知的妇人,是我太低估她,要不然今日之事,就不可能会失败。”

    贤妃听她说得如此直白,紧张地四下张望,看到寝殿内只有她们母女,这才放心。小声地训斥着,“这样的话,你以后不能再说。后宫之中,对皇后不满的妃嫔众多,许是有人瞧不惯皇后宠爱胥少夫人,才会出此下策。”

    永莲惨然一笑,“对皇后不满?母妃,您说说看,这后宫之中,有谁敢对皇后不满,皇后是正宫,父皇每月之中有一半是要歇在德昌宫的。放眼历朝历代,有哪个皇后如她一般圣宠不衰?”

    贤妃脸色难看,不说话。

    永莲撑着身子想起身,贤妃按住她,“你要去哪里?”

    “母妃,今日之事,我要给父皇一个交待。”

    贤妃松开手,关切地问道,“你的身子可以吗?”

    永莲苦笑,不可以也要可以。她趿鞋下地,贤妃已经唤宫女进来,帮她穿戴好。命人抬来步辇,把她抬到前殿。

    她见到祈帝,双腿一屈,就跪下来。

    “父皇,儿臣特来请罪。胥少夫人进宫,是儿臣邀请的,去御花园中,也是儿臣要去的。可是儿臣万万没有想到,有人会借此生事,意图嫁祸。那行凶的宫女,儿臣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何人派来的。儿臣与母妃,整日呆在宫中,从不曾与人结怨,不知是谁如此恶毒,想加害儿臣,求父皇为儿臣做主。”

    她瘦弱的身子伏在地上,双肩微抖,看得让人心疼。

    祈帝叹口气,问道,“今日之事,你真的不知情?”

    永莲抬起头,泪痕满脸,咬着唇,“父皇,您要相信儿臣,儿臣真是半点也不知情,要不然怎么可能会让胥少夫人受惊?”

    “那依你之见,此事是何人所为?”

    她摇着头,“儿臣不知,左右不过是宫中之人。宫中除了母后,育有子女的就仅有母妃一人,母妃平日里招人嫉妒,可能是背后之人使的阴招,就是想除掉我们母女。”

    祈帝冷哼一声。

    “你下去吧,好好养着身子。父皇会为你择一良婿,你安心等着出嫁吧。”

    “父皇。”永莲惊呼,“儿臣不想嫁人,儿臣身子不好,还是不要嫁人的好,免得拖累别人。儿臣愿永远陪在父皇和母妃的身边,以尽孝道。”

    “哪有女子不嫁人的?父皇意已决,你回去吧。”祈帝摆手,

    永莲咬着唇,不甘地往殿外退。

    还未出殿,就晕倒在地。

    第106章 指婚

    祈帝忙走过去, 永莲面色惨白,眼睛紧闭着, 了无生气,脆弱得如薄纸一般。他命人扶起永莲, 送回她的宫中。

    有太监朝太医院跑去请御医, 常往贤妃宫中请平安脉的御医提着医箱小跑着赶来, 在门口将气喘匀,然后进来给她诊脉。贤妃焦急地立在塌边上, 看着虚弱的女儿, 眼眶中蓄满泪水。

    诊过脉后,御医还是那些话。永莲公主自小身子弱,忧思过度, 加上心绪受到惊吓,才会动则晕倒。

    方子也不必再开, 之前已经开过, 照着上面煎一帖服用即可。

    祈帝目光复杂地望着塌上的永莲, 永莲还未转醒,已经有宫人下去煎药。他一言不发地慢慢踱出宫外,随身侍候的大太监错后一步紧紧地相随。

    走至一处亭台前, 忽然听到花丛后面传来两个宫女的声音。

    一个说,“公主又病倒, 冬霜姐姐又要受罪了。”

    另一个道, “可不是吗?换成是谁, 没病没痛的天天喝药, 不受罪才怪。我看冬霜姐姐的脸色不太对劲,前两日半夜都起身悄悄地呕吐。”

    两个宫女说完,齐齐地长叹一声。

    祈帝摆手,示意身后的太监不要出声。

    他紧锁着眉,停了一会儿。半晌,似是犹豫几番,转身朝来时的路走去。大太监心领神会,示意守在宫门外的小太监不用通传。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5节(3/3),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