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阁老夫人养成记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2节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2节(1/3)

作品:《阁老夫人养成记

    皇后用眼神安抚她,对太子道,“尧儿,本宫听说你昨日未进新房,可有此事?”

    “回母后,确有此事,昨夜儿臣正为一事困绕,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关在书房中独自琢磨,倒是悟出一些道理,忘记洞房之事,是儿臣的错。”

    “你重学业是好事,却也要分轻重缓急,昨夜是你大喜之日,再如何忙也不能冷落湘儿。好在湘儿是个知礼的,没有哭闹,今日你可不许再留在书房。本宫和你父皇都等着抱皇孙呢。”

    “儿臣遵命,母后。”太子恭顺地应下,平湘心里舒坦不少。

    皇后又对平湘道,“湘儿,你现在是太子妃,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太子事多,你做妻子的要多担待,切不可由着性子闹腾。你们新婚,本宫也不是什么恶婆婆,这一早一晚的请安,就免了。你照料好太子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是,母后。”平湘更像是吃了定心丸,看来姑母还是疼她的。

    太子和平湘离开后,皇后问琴嬷嬷,“上次送到胥府的果子,雉娘吃得可还爽口?”

    “回娘娘,胥少夫人就爱吃果子,听说用得极好。”

    “那就好,你再送些过去,永安那里也送一份。”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办。”

    祈帝听到她们主仆的话,似随意般地问道,“胥家少夫人爱吃果子?”

    皇后娘娘这才露出一个真诚的笑意,原本有些苍白的脸色生动起来,“臣妾也是听到一点风声,雉娘怕是有喜了,胃口不佳,就爱吃新鲜瓜果。可眼下这时令,果子少,有钱都难买,臣妾就想着,将自己的那些份例,匀些给她。”

    “原来是这样,这些个果子之类的,朕倒是不太喜欢,不如你派人将朕的那些也送些过去。”

    皇后大喜,抿着嘴笑起来,“永安就是像你,不爱吃这些东西。”

    说到永安公主,祈帝问道,“永安那边要多注意,她这胎怀得不容易,不能有一点闪失。”

    “臣妾明白的,早就派人去了。驸马也是个知事的,天天守着永安呢。”

    “胥家少夫人倒是有些像你,不愧是你的亲外甥女。以前朕可记得,你每次害喜,都吃不得半点荤腥,偏爱吃瓜果。”

    皇后不好意思地笑着,她每次有身子,初期只能吃些果子充饥,加一点少许的汤羹。雉娘像她,害喜的样子都像。

    祈帝拉着她的手,走出殿外,外面依旧寒冷,却带着春的气息。万物像是要马上复苏一般,蠢蠢欲动。

    “你年前不是还爱召些姑娘进宫,怎么最近一个人都没有召过?想必有些闷吧,既然你那么喜欢胥少夫人,不如多召她进宫说话。”

    “臣妾会的,尧儿最近心事重,臣妾常常觉得不安,怕他胡思乱想。原本想着娶了太子妃会好些,却不想尧儿连新房不愿意踏进,怕是对湘儿不满。臣妾打算,为他挑个侧妃,挑个合他心意的侧妃,陛下您看如何?”

    祈帝看着她,又望着远处的高墙,目光深远,“你我夫妻何必见外,尧儿是我们的皇长子,又是太子,朕相信,你身为母后,一举一动都是真心实意为他打算的。尧儿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秉性纯直,性情稳重,以后定能挑起大祁的江山。这侧妃一事,你看着办就好。”

    皇后的心颤了一颤,低声道,“多谢陛下。”

    祈帝笑笑,指指了高高的宫墙,“朕小的时候,每回看着那宫墙,都想到外面去瞧一瞧,瞧瞧外面有没有像母妃说过的那样,有人一家三代都住在一间屋子,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睡大炕。书中有云,父母爱子女,定为其计深远。你我虽为帝后,也没有什么不同,太子也好,永安舜儿也罢,都是我们的皇儿,你将他们养得很好,朕很欣慰。”

    “这是臣妾应该做的。”

    “你做得很好。”祈帝牵着她的手,慢慢地在园子里走着。

    皇后心里惊疑不定,陛下今日似乎话中有话,莫非是在敲打她?

    她稳着心神,陪陛下走了一会,陛下有事去前朝,她这才回到德昌宫内,独自沉思。

    琴嬷嬷进来,轻声道,“娘娘,方才陛下命人送来一些东西,说是给胥少夫人的。”

    皇后恢复神色,点头,“没错,你派人一起送到胥府吧,另外,带个口信给雉娘,让她进宫来坐坐,本宫已有多日没有见她,十分挂念。”

    “是,娘娘。”

    琴嬷嬷退出去,让人把东西送到胥府,并带去口信。

    东西送到胥府,最开心的莫过于胥老夫人,她还正要派人去各地寻果子,眼下这个时节,果子可是稀罕物。

    雉娘收到皇后娘娘的口信,心中感慨,想着明日就进宫一趟,她连夜就往宫中递了牌子。

    皇后娘娘十分高兴,盼了一宿,终于见到雉娘。

    雉娘和以前一般娇柔,因为害喜,脸色也不是很好,施了一些薄粉,掩盖苍白。皇后的心抽痛一下,慈爱地看着她。

    “多谢娘娘的赏赐。”雉娘先谢恩。

    琴嬷嬷早就有眼色地备好凳子,雉娘谢过恩后,就侧身落座。

    皇后从她的眉眼一直看到腹部,时日尚短,什么也看不出来。一嫁进胥家就怀了身子,无论子女,都是长子长女,胥家子嗣单薄,想必胥老夫人已经乐开怀。这孩子是个有福的,古人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的怕就是她吧。

    雉娘猜着皇后怕是已经知道她有身子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从哪里知道的,莫非胥府之中也有皇后的眼线?

    “你最近胃口可还好?”

    “不是太好,多谢娘娘赏赐的瓜果,吃过果子后,勉强得用一些饭菜。”

    “饭菜能吃多些就尽量多吃些,本宫那会有喜时,也是这般。你必然奇怪本宫怎么会知道吧。说来也是巧,舜儿说正月十五遇到你,我就多问了两句,本想着召你进宫说说话。谁知道听闻胥府第二天请了大夫,我怕有什么事,就让人打听,才知是为你请脉,又打听到你胃口不好,本宫就猜着,怕是喜事,只不过日子浅,不宜声张。”

    “多谢娘娘关心,雉娘感激不尽。本来祖母还在犯愁不知去何地买果子,赶巧娘娘就赏了那么多,雉娘受之有愧,谢娘娘恩赏。”雉娘说着,起身离座行礼。

    “你看你,快快坐下,何需如此多礼。本宫早就说过,你唤我姨母即可,你这一声声地叫娘娘,本宫听着不舒服。”

    “是,姨母,雉娘知道了。”

    皇后笑着,琴嬷嬷轻手轻脚地从宫女们的手中接过盘子,摆放在雉娘身边的桌子上,雉娘眼睛的余光看到都是新鲜的果子。

    果子洗得净净的,切成块状摆放在玉瓷盘中,衬得果肉格外的水嫩多汁。

    皇后用眼神示意她用一些,她小心地拿起盘子边上的银叉,轻轻地叉起一块,放在嘴边。一只手抬起,作遮掩状,小口地吃起来。

    第95章 同食

    皇后望着她, 见她吃完一块,跟着还用了两块才放下叉子, 笑意加深。

    “永安不爱吃这些, 刚有身子那会,天天嚷着醢酱伴饭,还是驸马拦着, 只敢给她吃一点,不敢让她多吃。”皇后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雉娘也跟着笑起来, 孕妇的口味千奇百怪,想吃什么都不足为奇,

    皇后说的醢酱形态上跟后世的大酱有些像,只不过里面加了肉糜发酵而成,味重而鲜。永安公主应该是孕后胃口变重, 才爱吃醢酱。

    “本宫记得永安小时候口味就偏重, 宫里的御厨都知道她的口味,往她的宫里送的膳,总是比别人的多加一小勺盐。”皇后对雉娘笑道,“不知你幼年时, 都爱吃些什么?”

    雉娘愣住, 脸色有些为难。

    她不是原主,还真不知道原主爱吃些什么,不过就算是爱吃什么,八成也是吃不到的吧。

    皇后却误会了她意思, 以为她是想起早年的苦日子,“看本宫这话问得,早些年,你和你娘受苦了。”

    雉娘不知如何回答,低下头去。

    皇后猜想她在难过,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怜秀和雉娘的苦不能白受,她这么多年的苦心不能白费。

    站在皇后身后的琴嬷嬷看着宫外太监的手势,轻声地向皇后道,“娘娘,奴婢出去一会儿。”

    皇后摆了摆手。

    琴嬷嬷出了门,小太监连忙上前,将事情一说。

    原来,常远侯认为赵燕娘之死,事情已了,应该入土为安。谁知赵家人不干,拦着不让,侯府里最近都乱糟糟的,现在更是一团麻。

    琴嬷嬷示意小太监下去,进入殿中,小声地附在皇后的耳边一说,皇后眼一冷,转而叹了一口气。

    神色凝重地对雉娘道,“雉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切记,护好腹中的孩子,这世上,再也没有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人。”

    雉娘低声应承。

    她特别想问,如果你真的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因为想要个儿子,而将自己的女儿送走呢?

    皇后的眼神里带着担忧,雉娘心中惆怅,垂下眼眸。

    她猜皇后刚才话中所指的应该是常远侯府的事情,常远侯府想用一个丫头的死来摆平赵燕娘的事情,父亲肯定不会答应。皇后怕她被侯府的事情影响心情,不利于养胎。事实上,她对于侯府的事情并不在意。

    往常这个时辰,她都要躺在塌上小憩一会,如今身在宫中,自然是不能够的。但身体的反应却往往不能由人,她忙用衣袖掩着嘴,小小地打了一个哈欠。

    皇后眼里都是笑意,温暖如春。

    “雉娘身子乏了吧,不如去殿内睡一会。”

    “姨母,没事的,就是变得爱打哈欠而已。”雉娘连忙拒绝。

    皇后坚持,“这有身子的人,最不经累,在姨母这里,你还客气什么。身子最重要,等你小睡一会,也到了午膳的时辰,正好陪姨母用个膳吧,省得本宫一个人用着没什么胃口。”

    她的眼神没有平日里的凌厉,望着雉娘的目光带着淡淡和期盼,雉娘垂着眸子,有一丝动容,应承下来。

    皇后的脸上立马现出不一样的光彩,喜难自胜,琴嬷嬷听到话音,连忙扶起雉娘往内殿走去。

    雉娘被带到皇后寝殿的西侧殿,里面装饰华丽,桌子床头上摆着着女子常用的东西,一看就是有人住过的。

    “胥少夫人请,以前永安公主每回来德昌宫,要是乏了,就在此处歇息。”琴嬷嬷解释着,和雉娘心里猜得差不多。

    琴嬷嬷侍候她脱去外衣,躺在锦塌上,然后悄悄地关门离开,命人守在门口。

    雉娘看着头顶上的纱帐,艳丽夺目的软绡纱,上面还用金线绣着牡丹,美奂美轮。

    她闭上眼,思忖着自己为何会同意来内殿休息,可能是不忍看到皇后娘娘明艳的脸上出现失望之色吧。

    好似自从有身子以来,她的心思变得更加的敏感,一点小事都能让她感怀。

    原本以为身处陌生的环境,她应该是睡不着的,谁知闭着眼胡思乱想着,竟然睡过去。

    迷迷糊糊中,似乎感觉有人坐在身边,一双专注的眼神在认真地看着她。

    她慢慢地睁开双眼,就看到皇后娘娘含笑的眼。

    “你醒了,休息得还好吗?”

    雉娘撑着手坐起,“多谢姨母,雉娘睡得很好。”

    “那就好,腹中饥否?要不起来用膳?”

    “好,姨母这一问,正巧觉得有些饿了。”雉娘说完,掀开锦被,琴嬷嬷已经上前,服侍她穿衣穿鞋。

    皇后牵着她的手,走出侧殿,穿过沿廊,来到正殿。

    两人长得极像,错眼一瞧,仿佛姐妹花一般。迈进正殿的祁帝只觉得眼前一花,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不知是多年前的祝王府,还是金碧辉煌的皇宫。眼有的二人,如同年纪不等的岚秀。

    雉娘连忙行礼,祁帝抬手示意她请起。

    皇后笑道,“今日胥少夫人进宫陪臣妾,臣妾心中高兴,就留她一起用午膳。”

    “正好,朕也饥了,就一起吧。”

    雉娘低着头,看着祁帝明黄的靴子从眼前经过,越过她执起皇后的手,坐到桌前。她左右为难着,不知是该跟上还是应该告退。

    恰在此时,就听到皇后娘娘的声音,“雉娘也入座吧。”

    琴嬷嬷引着她,来到桌前,坐在东侧皇后娘娘的下首。

    祁帝用手指扣了一下桌子,他身后的太监就用眼神示意宫人们开始传膳。雉娘是第一次见识到帝后用膳,不敢抬头。

    不一会儿,宫人们鱼贯进来,手中托着金盘,金盘盛着玉洁通白的瓷碟子,碟子中是御厨们精心烹饪的美味御膳。

    因为照顾到雉娘的胃口,今日的御膳都十分清淡,皇后娘娘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臣妾不知今日陛下会来,所以准备的都是较为简单的菜。”

    “无妨,朕吃得惯,皇后莫非忘记了,以前朕经常陪你用膳,这样清淡的饭菜也是吃过好多回的。”

    皇后抿唇一笑,她怀几个孩子时,都害喜得吃不下东西,饮食都偏淡。那时候陛下每回陪她用饭,都不让人添菜,陪她一起吃。

    想到这里,她的脸上飘过一丝红晕,很快又消散。

    雉娘低着头,暗自思量,听陛下和皇后说话的语气,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夫妻也是有几分感情的,至少陛下对娘娘是有情义的。

    祁帝先动了银箸,雉娘身后的宫女开始给她布菜。

    今天的菜色确实是照顾她的,看起来都没什么油腥,但实则不然,吃到嘴里,纵使简单的秦菘也鲜美无比,带着鸡汤的香气。

    这顿饭是雉娘近段日子以来,吃过的最爽口的,不仅没有犯呕,反倒是用了不少。皇后看在眼里,慰在心头。

    她听说雉娘害喜和她相似后,就起了心思。她生养过几个孩子,对付初孕时胃口不佳也有一套菜谱。她身后的琴嬷嬷也在心里有了底,待用完膳后,交给雉娘一个食谱方子。

    雉娘对皇后道谢。

    胥府的厨子在料理方面也是很厉害的,做出来的清淡菜色她也能吃进去一些,却不如皇后今日准备的这般对她胃口。

    祁帝是男子,略问了雉娘几句就起身摆驾回前殿。德昌宫内,只余皇后娘娘和雉娘。

    未时一到,雉娘起身告退。

    皇后面露不舍,拉着她的手,“你往后有空,常来宫中陪本宫坐坐。”

    “是,姨母。”

    琴嬷嬷引着雉娘,将她送出德昌宫。

    雉娘也和她告别,由宫女太监领着出宫。

    宫门外,胥府的马车和乌朵青杏都在等着。见到她出来,连忙上前扶着,乌朵在前面打开帘子,青杏托扶着她上马车。

    马车内,自然是铺着厚厚的毯子,烧着铜炭炉子,虽然立春已过,可春寒带湿,更觉阴冷。

    前面驾车的车夫一扬鞭子,白色的骏马便撒开四蹄,朝胥府跑去。

    乌朵和青杏一直守在宫门外,期间只用了些干粮充饥。雉娘也没有想到会留膳,让她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32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