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阁老夫人养成记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7节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7节(1/4)

作品:《阁老夫人养成记

    赵县令大叫出声,阴沉着眼看着赵燕娘,又看着儿子,“董氏罪孽深重,证据确凿,你祖母亲手指认,你是赵家的长子,是赵家的人,为父希望你能站在赵家人的立场上,认清董氏的真面目。”

    赵守和悲痛万分,点了点头。

    赵县令让衙役将两个婆子抬下去,送给人牙子,以后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董氏的尸身还在地上,雉娘被巩姨娘扶起来,抹干眼泪,让乌朵去西屋取来一块白布,盖住董氏的尸身,免得看得不舒服。

    赵县令不由侧目,小女儿以德报怨,真是心善。

    他看着二女儿,二女儿口口声声要为母亲讨公道,可是眼里却并未有多少的伤心,她不过是想借着董氏的死,将脏水泼到巩氏的身上,脸上都是明晃晃的算计,哪有半点的悲伤,他看着董氏的尸体,突然觉得悲哀起来。

    “这两个奴才所说,皆是事实,董氏确实毒如蛇蝎,作恶太多,为父看在你们的面上,成全她死后的体面,等下让人将她送还董家。”

    赵燕娘又叫起来,“爹,祖母年纪大了,又瘫了许多年,说不定早就神智不清,她的话不能全信啊。”

    赵县令本来神色已经清明,听到赵燕娘的话,又阴暗起来,“你一个孙女,竟然诅咒自己的亲祖母,果然是董氏教出来的好女儿,既然如此,你也回董家吧,董家握着你与董庆山私通的证物,你当这董家媳正好。”

    赵燕娘惊骇得面如土色,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父亲竟能当着外人的面说出这样话,那几个衙役还在呢,还有段家的表哥也在场。

    她慌乱地看一眼段鸿渐,果然看到他眼中不加掩饰的厌恶。

    段鸿渐本来就不喜欢赵燕娘,他长在京中,父亲是从四品官员,要不是继母的缘故,他怎么可能会和赵家扯上关系,赵县令不过一个九品的小官,其妻本来就是村妇,粗鄙不堪,赵燕娘深得真传,长得也丑,虽丑得不同,却同样的难以入目。

    董氏不仅丑,还满腹毒汁,这赵燕娘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货色。

    段鸿渐想着,脸上的鄙夷更甚。

    赵燕娘羞愤加交,恨不得昏倒,她跺下脚,“爹,女儿是被陷害的,我不要嫁过去,娘死得太突然,女儿吓坏了,求爹原谅,再说世间哪有做女儿的,在母亲尸骨未寒时就出嫁的,女儿还要为母亲守孝呢。”

    “你嫁不嫁过去,我说了不算,你的东西还在董家人手上,要如何处置是她们的事情,她们若让你嫁过去,为父也无能为力,至于守孝,董氏如此畜生行径,哪里还配为赵家媳,既然她不是赵家媳,生死与我赵家又有何干系,你又守哪门子的孝。”

    赵守和听出父亲话里的含义,连忙跪下来,“爹,燕娘是伤心过度,所以才口不择言,千万不能将她嫁进董家。”

    赵县令冷冰冰地看着赵燕娘,再深深地看一眼儿子,然后转身去书房,余下众人在院子里,不知所措,衙役们没有接到大人的吩咐,也不敢轻举妄动。

    雉娘心里猜测着父亲话里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赵守和兄妹俩还跪着,她和巩姨娘也不好干站着,两人低着抹泪。

    正当大家猜疑之时,就见赵县令从书房出来,手中拿着一张纸,纸上墨迹未干,休书两个大字映入众人的眼帘。

    赵燕娘急得就要上前去撕,赵守和死死地拉着她,她怒吼,“大哥,你快帮我一起劝父亲,母亲不能休,若她被休了,你以后如何对别人说起,将来成亲也会被人笑话。”

    赵守和急急地摇头,赵县令没有看他们,对几位衙役招手,如此吩咐,衙役们抬起董氏的尸身,就要出门,赵守和不敢拦,母亲做下的那些个恶行,害死祖父,虐待祖母,他做为赵家的子孙实在是无法开口求情。

    他用眼神制止自己的妹妹,燕娘若再多说下去,难保父亲不会动怒。

    赵燕娘还想阻止,被赵县令冰冷的眼神一扫,只觉得遍体生寒,父亲几时有过这样的神情,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赵县令替自己悲哀,也替董氏悲哀,燕娘不想有个休弃的母亲,仅仅是因为以后不好议亲。

    他眼瞎心盲,错看董氏,董氏也没能逃脱报应,死后连亲生女儿都不哀痛。

    衙役们抬着董氏的尸身走出去,县衙不远处,还有很多的百姓在晃来晃去,董氏的事情已经传遍县城,渡古县本就不大,加上又是县令大人家的丑事,比话本子还精彩,百姓们最爱听这样的闲话,一传十,十传百,传得人尽皆知。

    县衙里的哭喊声在外面也能听得见,早有好事的百姓,守在外面打探消息。

    一见衙门大开,衙役们抬着盖着布的东西出来,众人不约而同地跟在后面,有胆大的人问衙役,衙役们也没有隐瞒,董氏为人恶毒,他们恨不得天下人皆知。

    百姓们得知担架上竟是董氏的尸身,无不拍手称快,称她罪有应得,也有人说赵大人太过仁慈,这样的毒妇就该千刀万剐。

    衙役们招摇过市,一路来到东集,董家的灵棚很显眼,董老夫人和儿子儿媳都在,见到他们,齐齐色变。

    董氏的事情,早有人专门告诉他们,为的就是看他们的笑话。

    东集的街坊们早就看到衙役们抬着什么东西往董家走来,全部探头探脑地看热闹,为首的衙役将赵县令写的休书拿出来,当众念出,休书上明确地罗列着董氏的罪行,然后说到董氏自知罪无可恕,已自尽身亡。

    街坊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董氏可是董家的女儿,董家人心都恶,连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董大壮都是个蔫坏的,那董氏心若不毒,才叫人奇怪,只不过可怜的赵县令,识人不清,居然让这么一个毒妇骗得团团转,害死亲父,毒哑亲母,难怪连半点脸面也不给董家。

    不知是谁大声叫好,引来一片附和之声,董家人就是仗着县令大人的势,行事霸道,他们以往看在赵县令的面子上,不敢声张,现在董家失了赵家的庇护,他们可就不会再相让,若董家人还敢张狂,他们必会以牙还牙。

    董老夫人连声叫着不可能,“你们大人是不是弄错了,亲家公在世时可是对我们家大梅赞不绝口。”

    衙役们才不理她,将董氏的尸身放下,将休书留下,转身就走,任凭董老夫人在后面如何叫唤都不理。

    董老夫人看着衙役们留下来的东西,心中隐约有猜想,揭开布单一看,果然是已经去世的女儿,她不敢看第二眼,连忙将布盖上,然后拍着腿大哭起来。

    有人高呼死得好,罪有应得,另外的人也跟着喊起来,一声比一声高。

    若是平时,董老夫人肯定不会饶过这些人,可是现在董家情况不妙,她不敢逞能。

    李氏恨恨地盯着地上的董氏的尸体,转身进屋,她是看出来了,董家得罪赵县令,以后没好果子吃。

    董老夫人坐在地上,捶着腿骂,“杀千刀的赵书才啊,发达了就想弃糟糠妻,哪有人死了老婆让丈人家埋的啊,这明显是欺负人哪。”

    左邻右舍都关上门,不理她的嚎叫,这董家的毒婆子,终于遭到报应,看她以后还怎么在东集横行霸道。

    董老夫人见无人听她说话,围观的人都散开,自己爬起来,跑进屋,儿子和儿媳都在,她对儿子道,“大壮啊,大梅可是你的亲妹妹啊,你可不能不管,怎么也要去赵家讨个公道。”

    “我没有这样的妹妹,娘,你都不嫌丢人,大梅做的那些事情,赵县令不追究责任,都是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要不然,让她浸猪笼都是轻的。”

    李氏也帮口道,“依儿媳看,以后赵家必是恨透了咱们,娘,得好好想个法子。”

    董老夫人一听,是哦,没有县令大人的拂照,他们家那铺子的东西怎么卖得出去,他们的东西卖得比别家贵,附近的人不敢得罪他们,宁愿多花几个钱买清静。

    大梅被休,以后的事情可就不好说,她一拍大腿,不行,赵家这门亲不能断。

    李氏的嘴角往上翘,目光阴寒,默默地拿出杏色的肚兜,肚兜上面鲜活的燕子若隐若现,尾羽翘得高高的,她假装不经意地晃了晃。

    第27章 消息

    董老夫人眼前一亮, 没错,还是儿媳有眼色, 将此物藏得好好的, 没让女儿拿走,有这东西在, 不怕赵书才抵赖, 燕娘注定是董家的人,赵家和董家还是姻亲, 赵书才他不想认也得认。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猛然瞧见灵堂上飘扬的丧幡,想到丢弃在外面的女儿尸身,脸又垮下来, 耷在那里, 说不出的阴毒。

    李氏的脸上带着鄙夷, 却语气深沉地道,“娘, 若是燕娘嫁进来,赵家与我们还是儿女亲家, 这关系比以前更为亲近, 赵大人不会不管咱们的,那些想看咱们家笑话的小人, 到时候再收拾也不迟。”

    董老夫人点点头,儿媳妇说得有理,只要燕娘嫁进来, 赵书才有天大的不满,也会看在女儿的份上,认下董家这门亲,那么他们家的铺子就还是这东集的头份。

    可怜的董氏,生前哪里能想得到,娘家人在屋子里讨论得热火朝天,根本就没有人管她,她曝尸在外,被日头炙烤着,很快尸身就开始变质,不远处是侄子的灵堂,董庆山的尸骨用冰块护着,自然不会腐坏。

    董氏的尸身只盖了一块布,董老夫人匆忙之中,没有盖严,几只苍蝇闻着味儿飞来,嗡嗡地叫唤着,落在她开始变味的尸身上,还有她露在布单外的手上,苍蝇们飞来飞去,不停要变幻着落脚的地方。

    街坊邻居的门都紧紧地闭着,人们躲在屋中,仿佛多看一眼都是晦气,也没有人去提醒董家人收尸,除了更多的苍蝇们争先恐后地飞过来,再也没有人愿意瞅她一眼。

    等董老夫人再次想起女儿的尸体时,已经到了傍晚,太阳归西,董家的婆媳俩已经商量好对策,庆山等燕娘嫁进来戴孝后,再下葬,这样就有哭灵的未亡人,董家和赵家的姻亲关系也坐实,谁都不能反悔。

    董老夫人出门时,董氏尸身已经散发出难闻的异味,董大壮揭开布一看,吓得倒吸凉气,董氏本来死状就难看,现在更是面目狰狞。

    董老夫人有些害怕,不敢靠近,捂着口鼻让儿子用草席子将尸体裹住,连夜用板车拉到野外,也不看地方,随便找个荒山挖个坑,将尸体丢进去,堆上土,连个石碑都没有,只竖块木板,上面粗粗地写着董氏之墓,其它的碑文一个字也没有。

    坟墓的周围,都是杂草乱石,阴气森然,董大壮有些害怕,匆忙掩埋掉董氏,就急急地回去。

    翌日一大早,董老夫人卯时就起身,穿上麻衣,柱个木拐杖,从出家门起就开始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到县衙,沿途路上碰到好事的人就拉着诉苦,大声地哭诉着孙子死得何其悲惨,连点骨血都没有留下。

    可怜死前还心心念念自己的心上人,至死都不能娶进家门,又说孙子与赵家二小姐情投意合,赵大人嫌弃自家门第不高,死咬着不同意,让两位有情人含恨终生,阴阳两隔。

    很多闲汉不怀好意地东问西问,董老夫人说得越发的起劲,说到孙子和赵家二小姐郎情妾意,袖子里的肚兜隐隐露出一角,颇为香艳,闲汉们猥琐地挤眼睛,都跟在她的后面。

    董老夫人面有得色,眼珠子转了几下,“我家孙儿与赵家二小姐情比金竖,说不定夜夜入她的闺梦。”

    闲汉们都被她的话吓得心惊肉跳,暗道董家这老妇人心可真毒,此话一出,赵家二小姐以后别想嫁人,哪个男人敢睡在被死鬼惦记的女人身边。

    她一路走着,一路哭诉着,等走到县衙时,已近辰时,此时县衙的大门已开,她看着上面明镜高悬的匾额露出阴沉沉的笑,回头一看,后面跟了一长串的好事之人。

    昨日赵家将董氏的尸身送回去,整个县城都议论开了,百姓们义愤填膺,直道董氏罪有应得,很多人替赵大人抱不平的,哪知董氏这老娘们脸皮更厚,女儿害死赵家的老爷子,还敢肖想赵家的姑娘,明目张胆地上门,关键还是打着结冥亲的主意。

    有人就说了,这董家的老婆子,哪是什么董老夫人,以前叫她老夫人那是看在赵大人的面子上,现在董氏被赵家休掉,叫她老婆子都是抬举。

    那赵大人的二女儿可是她的亲外孙女啊,做亲外祖母的都舍得将她往火坑里推,可见心真是黑的,怪不得能养出董氏那样的女儿。

    董老婆子闯进县衙,县衙的门大开着,赵大人今日没有上堂,可还有衙役当值,她直直地跪在外面,手中捏着那杏色的肚兜。

    “赵大人,民妇来求亲,求赵大人将二小姐嫁给我家孙儿,他们郎有情妾有意,无奈如今天人永隔,但情义长存,求大人成全。”

    赵县令将自己关在书房中,听到她的叫声,黑着脸让人将赵燕娘叫过来。

    赵燕娘听见自己外祖母说的话,又羞又恨,真没想到平日里还算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居然是这样的人。

    “爹,她胡说的,女儿没有…”

    赵县令制止她的话,再如何恨透董氏,也不能将这恨意转接到自己的女儿身上。

    “她有备而来,你有把柄在她的手上,此事还得另想法子,你先回去,为父前去会会她。”

    赵燕娘咬着牙,怒气冲冲地走出书房,却没有回自己的屋子,而是跑到前衙,县衙的门前围得满满的人,里外三层,全是来看热闹的。

    见她出来,有的人就撇嘴,这县令家的二小姐,长得可真够丑的。

    赵燕娘今日心情不太好,没有描眉抹粉,原本黑黑的肤色再加上并不出众的五官,平庸至极,甚至可以说很丑。

    董老婆子见她现身,立马眼睛发光,“燕娘啊,祖母求你了,你庆山哥哥生前就舍不下你,你嫁过去后,外祖母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赵燕娘指着她大骂,“什么庆山哥哥,什么外祖母,董氏已经被我爹休了,你们家和赵家没有半点关系,你手上的东西是董氏偷偷给你的,董氏心毒,人人皆知,没想到她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伙同你们一起来陷害我,我告诉你,董家想我嫁过去,没门。”

    董老婆子被她这番话说得有些发懵,赵守和急匆匆地从里面出来,一把将赵燕娘拉到一边,对围观的百姓道,“家门不幸,丑事频出,让各位乡亲们见笑了,小生的二妹妹,虽然语气不佳,所说却是实情,为人子女,本不该妄议母亲,还望大家体谅,都散了吧。”

    县令家的公子亲自出面,百姓们没有不依的道理,逐渐离开,却没有走远,而是在远处观望着,董老婆子恶恨恨地道,“你们两个白眼狼,亲娘尸骨未寒,你们就这样抹黑,还不认她,白费她生养你们一场,真是没心肝,活该遭天打雷劈。”

    赵守和有些来气,一拂袖子,面有愠色,“上梁不正下梁歪,为长不慈,又岂能望子孙孝顺,董老夫人,小生言尽于此,您请回吧。”

    董老婆子示威般地将手中的肚兜晃一下,得意地一笑,赵守和朝衙役们使眼色,几人上前将董老婆子制住,按在地上,赵燕娘趁机将肚兜夺下,死死地捏在手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衙役们眼睛雪亮,自然明白经由董氏一事,赵家和董家撕


    阁老夫人养成记 第7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