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粉丝 第46节(2/3)
作品:《职业粉丝》
衣外面又套上红色的会服。然后她简单梳妆打扮了一下就出门了。
她提前来到集合地点, 在集合地点已经有几个出门早的杏子在等着了。因为今天天气比较暖和,有人跟她一样, 在毛衣外面套了身会服t恤,有人把会服穿在开衫里面, 也有人比较怕冷没穿会服, 但特意穿了身红色的大衣。
过了一会儿, 又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杏子,最后聚集了二十来个人。
朱筱桐点完人头,看大家都到齐了, 便道:“走吧!”
今天并不是李希幸有什么活动,而是朱筱桐组织上海的杏子们参加公益活动。
一般在各地粉丝后援会里, 除了爱豆搞活动的时候大家会一起去参加之外,平时粉丝们自己也经常会搞点线下聚会之类的。自从杏子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后,朱筱桐就开始动脑筋让杏子们参加点社会公益活动了。比如说去社区里帮忙打扫打扫卫生, 去敬老院看看孤寡老人,去福利院照顾照顾孤儿什么的,把线下聚会和公益活动结合在一起不是挺好吗?不然每次聚会大家都是唱歌玩桌游,玩多了其实也会腻的。
她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 很多粉丝听说要去福利院和敬老院做公益活动还挺囧的。现在怎么追个星都要劳动了啊?但活动真的办起来以后,参加的人其实也不少。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出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跟朋友们聚会。至于聚会的内容是唱k还是玩桌游还是逛公园,其实他们真无所谓,那付出点劳动去参加公益活动其实也是一样的,只要大家伙聚在一起那做什么都很开心啊!而且用后援会的名义做公益,也算是帮爱豆的应援出一份力,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于是这活动就顺利地办起来了。上海后援会第一个试水,取得不错的效果以后各地后援会也纷纷跟进。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热情最高,一说聚会和搞公益呼啦啦一下出来了百来个人。后来新鲜劲过去以后,有些人开始犯懒了,有人不高兴去离家远的地方,如果离家近就出来支持一下。总之每个月搞一到两次线下活动,就算是最寒冷的冬天,每次至少也能出来二三十个人,这就够了。
除了线下的公益活动,朱筱桐也关注了很多线上的公益活动。各种捐书捐衣服植树造林的活动,都很积极地组织杏子参加。
粉丝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有很多。一来这种活动能够做团队建设,增加粉丝内部的凝聚力;二来这对粉丝个人来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体验;三来,这还是一种非常好的为爱豆应援的行动。
很多粉丝团喜欢集资给自家爱豆买广告,集个十几万块钱其实也就够在闹市区让爱豆上一次大荧幕。这大荧幕播放看起来是很酷炫,实际上宣传效果有多少呢?十几万块,足够以爱豆的名字在贫困山区建造一所希望小学了——这希望小学还能以爱豆的名字冠名呢!造一所希望小学,这成就感,这宣传效果,难道不比上爱豆上一次大荧幕来得多吗?
所以先前朱筱桐提出让余念馨那点营销资源出来给杏子打打广告,她也是很有底气的。杏子又搞学习班又做公益,多正能量多有爱的一个群体,凭啥还不能打打广告了?
今天,上海的二十几个杏子们聚会,又是走访福利院去了。
去福利院的路上,大家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地一面走一面聊天。朱筱桐正带队呢,一个扎马尾辫的年轻姑娘快步跑了上来,跟她说话。
“会长,”李慧倩说,“你真是太厉害了。打从我初中毕业以后,我就没再参与过这种公益活动!”
朱筱桐哈哈一笑:“那不是挺好吗?有没有种回到年少的感觉?”
李慧倩用力点点头:“我现在快乐得像个初中生,哈哈!”
以前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公益活动,什么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啊,什么去社区街道打扫卫生之类的。李慧倩平时宅得很,自从上了高中以后没人逼着去参加,她就没再参与过了。今天她一大清早出门,母亲问她干嘛去,她说去福利院做公益,给她妈吓得,还以为她参加了什么传销骗人的组织呢!她解释了老半天才出门,差点没迟到。
“怎么样,”朱筱桐问她,“去年签售会的时候我跟你说的,没骗你吧?”
一听她提起这老黄历的事儿,李慧倩不由得老脸一红。
“哎呀,那都什么年代的事儿了!”她笑嘻嘻地拍马屁,“会长说得对,咱们杏子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后援会就是不一样!”
李慧倩是去年参加李希幸上海签售会的时候才加入后援会的。参加签售会的那天,她还说了不少误会杏子的话,后来是看到了杏子大粉们的组织力和普通杏子们表现出的团结友爱,她才加入了后援会。
做杏子不是李慧倩第一次追星了,以前她还陆陆续续喜欢过不少明星,也加过不少粉丝后援会,不过那些粉丝后援会大都让她非常失望。
要么是后援会里拉帮结派,撕逼现象严重,搞得乌烟瘴气,让人心生厌烦;要么一些大粉以权谋私一天到晚集资搞一些不靠谱的事情,账目也不公开透明;还有一些后援会里还会有老粉丝排挤新粉丝的情况。新人刚加进粉丝群没几天,就被充满优越感的老粉丝一通冷嘲热讽,根本融不进去,于是还没等发现后援会里有什么龌龊事就心灰意冷地退出了。
可能是李慧倩的运气不太好,之前几次追星都遇到了不太美好的糟心事,导致她后来再喜欢哪个明星,也就远远地当一个路人粉,就花钱买正版作品支持一下,连明星的活动都不太高兴去参加了。那天她会去参加李希幸的上海签售会,其实是因为好朋友郭燕妮也想去,有了同伴的陪伴,才让她有兴致报名。
后来她再想起签售会那天的事,简直要感谢郭燕妮。如果不是郭燕妮找她去,她就不会有机会加入李希幸粉丝后援会!进了以后才发现,这个后援会是真的不一样!
杏子这个群体的氛围真的非常好。这种好氛围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粉随明星可以解释的,这绝对是管理层付出了努力才达成的结果。在李慧倩看来,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这个粉丝群里有规矩,而且规矩执行得很公平——就光这一点,绝大多数的粉丝群都根本做不到!
有些粉丝群里根本就没有规矩可言,而有些粉丝群虽然有规矩,甚至规矩也制定得挺完整挺严格的,可是执行起来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粉丝群这个地方,特别容易“讲人情”。对于新人来说违反规矩可能就被清理出去了。可是那些待得时间久、混出一定资历的老人违反了规矩,管理员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但是毁掉一锅粥,只需要一两颗老鼠屎就够了,姑息纵容是绝大多数群体最终分崩离析的原因。而杏子们呢?因为一开始规矩就做得好,害群之马都被清出去了,剩下的人也非常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于是乎,群体就非常和谐有爱了。
而且对于李慧倩来说,成为杏子以后,除了追星这件事情本生带来的精神收获和通过追星交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之外——这些是不管追哪个明星都能够获得的收获——她还有更多额外的收获。
“会长我跟你说,”李慧倩兴奋道,“我几个月前报名了咱们的摄影学习班。上个月我一张作品被系里面的老师看中,送到学校去评奖了!要是能拿奖,有五百块钱奖金呢,到时候我请会长和大家一起吃饭啊!”
朱筱桐听了这个好消息,很替她高兴。
“恭喜你啊!”她摸了摸肚子,“那我可等着大吃一顿了!”
李慧倩嘿嘿一笑。其实她很早就想学摄影了,自己从网上下载了不少资料,也买了一些相关的教材,但总是没有长性,资料下载了就没打开过,书籍翻了两页就扔边上吃灰了。但是参加了粉丝学习班以后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了老师的讲解,肯定比自己看书看资料掌握得快,而且每天有同好们一起讨论,学习氛围好,学习热情也高。她自己看看自己的摄影作品,真的是一周一个样子。当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这个粉丝学习班的想法真的是太好了!”李慧倩说,“办得也特别好。我打算这学期再报个绘画班呢!”
“那你可得好好学,”朱筱桐说,“学好了帮咱们后援会产出。”
任何一个后援会,能写会画能产粮的人是永远不嫌多的。产粮的人越多,粉丝群的战斗力也就越强,这也是朱筱桐积极置办粉丝学习班的原因之一。
“那肯定啊!”李慧倩一口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杏子们就来到了福利院。因为这一次有个别杏子是第一次来参加公益活动,在进去之前朱筱桐又跟他们重申了一下福利院里的各种规矩和注意事项,等大家都清楚以后她才带领大家进去。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来福利院了,朱筱桐事先也跟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打好了招呼,他们一到,就有人把他们领了进去。
福利院收养了很多弃儿和残疾儿童,这些可怜的孩子有不少智力或是心理出了问题。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如果能经常有些爱心志愿者来陪他们玩玩游戏说说话,对他们的成长是有一定好处的。
进了福利院以后,杏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家伙事儿来。
有会吹口琴的把自己的口琴带来了,有会弹吉他的把自己的吉他带来了,有会画画的带了些绘画工具来。想李慧倩最近刚学会了摄影,把自己的相机给带来了。大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教小朋友们学习才艺。
如果自己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才艺的,也没关系,陪小朋友们玩玩游戏也可以。
大家正玩着呢,福利院的负责人突然把朱筱桐给叫了过去。负责人知道朱筱桐是粉丝志愿者里面管事儿的人。
“外面有记者,”负责人说,“说想进来拍摄采访。”
朱筱桐一愣:“你们找的记者吗?”
杏子们做公益,当然是希望受到外界关注的,能为自家爱豆长长脸嘛!但他们不可能每次都招摇过市。公益这个事情还是要点点滴滴慢慢去做的。不过有的时候哪怕他们自己不声张,别人也会帮他们声张的。比如说福利机构就很乐于组织志愿者搞活动,并且乐于帮志愿者宣传。这样一来福利机构自己也能得到社会上更多的关注,会有更多爱心人士来给他们捐助。
然而负责人否认了这个说法。
“不是啊,”负责人说,“我还以为是你们找来的呢!”
“没有,我们没找过记者。”朱筱桐摇头。
“那我让记者进来了?”负责人说,“我听记者的意思好像知道你们在这里,想问我们几个问题,也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接受采访吗?”
虽然记者不是福利院找来的,但既然有记者来了,那他们还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让记者写稿帮福利院宣传宣传的。
“行啊!”朱筱桐一口答应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到福利院来采访的记者名叫钱风南。他是某门户网站的社会版的记者。
钱风南的确既不是杏子找来的, 也不是福利院找来的。不过他是通过杏子才知道今天的活动——他有一个小侄女就加了李希幸粉丝后援会,整天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享一些自己参加粉丝学习班和杏子们集体活动的内容。他小侄女虽然因为课业问题不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 但是没少在朋友圈里疯狂宣传。
以前, 钱风南看到小侄女朋友圈的那些内容是比较不屑的。追星的人他见得多了,都跟入了邪教似的, 什么都是我们家爱豆最好, 我们团体最棒,没的能说成有的, 有的能吹到天上去。一般碰到这种经常刷屏的追星狗,钱风南可能就直接屏蔽了, 但他因为很喜欢自己这个侄女, 所以没舍得屏蔽, 还隔三岔五看一看。
时间久了,他看小侄女分享的内容看多了,从不屑渐渐变成了疑惑——一个明星的粉丝后援会, 总是参加跟自家明星并没有什么关系的慈善活动?还搞什么学习班?这还是追星的粉丝团体吗?这不会是什么慈善团体吧?
他有时候跟小侄女见面,也会跟侄女聊聊这方面的内容。小侄女都信誓旦旦地说真有这些事儿, 还说自己报了个粉丝学习班里的日语班,最近日语水平提升得杠杠的,看动漫不用字幕也能看懂大半了!
钱风南毕竟是社会民生版记者, 不是娱乐版记者,如果在他笔下出现追星族,那基本都是批判社会不良风气的反面例子。他越听越觉得小侄女说得事情超乎他对追星族的理解。正好最近快到截稿的日子了,但他没有新鲜的素材可以写, 又看到小侄女在朋友圈分享杏子走访福利院的事,他心里一动,觉得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可以拿来报道一下,所以就直接杀过来了。
钱南风到了福利院门口,说明了一下来意,福利院的人马上就把他领进去了。福利院的人还是挺欢迎记者来报道的,而且钱南风任职的网站还是一个挺大的门户网站,流量很大,能给福利院做报道是好事儿。
进去以后,工作人员先带他参观了一下福利院,介绍了一下福利院的基本情况。对福利院进行一定的了解以后,钱南风就把话题引到了杏子们的身上。
“我听说那些粉丝已经不是第一次跑你们这儿来做义工了?”他问道。小侄女说杏子经常搞公益活动,他有点将信将疑。
“对啊!”工作人员大大方方地说,“他们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
钱风南听到这个答案不由一惊。还真的每个月都来啊?
“那他们都为福利院做过些什么呢?”他继续问道。
“他们有给我们捐款、捐一些玩具之类的,还有就是陪我们这里的孩子玩。”工作人员说。
钱风南又跟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些杏子的情况,终于确定,这些追星的粉丝们是真的在做公益,既不是一时兴起的玩乐,也不是在作秀。
问得差不多了,工作人员就带他去看孩子和杏子们了。
到了活动室门口,钱风南听见里面欢声笑语的,并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在外面观察了一下。杏子们年纪都不大,大多还是学生,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自己都是个半大孩子。年轻人很有活力,跟小孩子们也处得来,整个活动室里朝气蓬勃的。
他赶紧掏出相机拍照片,抓拍了不少半大孩子和福利院的小孩子们其乐融融的相处瞬间。
拍了几张照片以后,钱风南就进去采访了。说是采访,其实就是拿支录音笔过去问几个问题。
杏子们看记者来了,一开始都比较不好意思,毕竟谁也没被记者采访过。于是朱筱桐作为领头的,就主动站出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钱风南问朱筱桐:“你们是李希幸的粉丝?怎么会想到组织粉丝后援会来福利院慰问儿童的呢?”
“因为我们希望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也帮助到其他人的事情。福利院的孩子们也确实很需要爱和关怀。”朱筱桐说,“而且除了慰问福利院之外,我们后援会也会组织参加一些其他的社会公益活动的。全国各地的杏子都有这样的活动。”
“哦?还全国各地都有?”钱风南觉得这个事情很神奇,“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们做的这些跟李希幸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李希幸
职业粉丝 第46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