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奇闻录 第19节(3/3)
作品:《东北奇闻录》
发生了一些事情。
最开始,我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没想到,事情却想着一个非常诡异的方向,发展了过去,让我始料未及,一点准备都没有。
这事儿呢,主要是发生在吴渊的身上。
这家伙接了一个单子,一个阔老板找他到东北老家看个风水,给他看看阳宅,并且设计一栋,老年人退休后居住的宅院。
这种活儿,吴渊也不是第一次做了,熟练的背了一个小包就走了,结果第二天晚上就回来了。
我一看,这不对啊,这什么风水是一天就能看完的,再说了,不是还要给设计住宅吗?
我纠结了一下,是过去问问发生什么事儿了,还是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该干什么该什么。不过吴渊没给我时间纠结,就竹筒倒豆子的,全都说了。
“那家找了三个风水师,我就撤了。”
呃,其实是,没竞争过别人吧,得了,我还是明儿买点好菜,做点好的给他吃吧。
第72章 住宅2
一大早我就去了市场,买了一些鲜活的扇贝,又买了一块五花肉,以及一些水果。
将这些食材放回吴渊家里的冰箱,我就急忙坐车去了画室。老两口每天都很准时,我可做不出来让他们站在画室外面,等着我的事情。
还好这公交车给力,我到的时候,老两口刚刚下车,看到我还很开心的挥了挥手。
其实需要的素材都已经搜集起了,两位老人其实不用再天天过来。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还天天来,是把我这里当作一个可以秀恩爱的地方。
算了,我这个单身汉权当是,接受一下夫妻相处的方法方式,以备将来,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今儿大约吴渊也是知道我要做好吃的,竟然提前了一个多钟头就回来了,那时候我正在处理五花肉。
讲真的,吴渊这样捧场,其实我是很有成就感的,可惜不是妹子,哪怕是个平胸妹子,也比一个纯爷们强啊。
不过,好兄弟嘛,这些也就没必要计较了。
晚上六点钟,饭菜准时出锅。一份粉丝蒸扇贝,一份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一份水果拼盘,以及用昨天剩下边角料做的素菜汤。
三菜一汤,整整摆了一桌的食物,再加上我在市场买回来的蔬菜花卷,我觉得手艺一般,但是吴渊却吃了一大半。
看在这家伙这么捧场的面子上,剩下这几天,我可以考虑多做一些好吃的东西。
晚上的时候,吴渊没有回到工作间,我就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聊聊天。
从热播的武侠电视剧,到一直以来虽然没什么收视率,可以使依旧坚强的播出的《走进科学》。我发现,我们两个人的共同话题还是很多的,唯一的区别,大约是我比较喜欢看《射雕英雄传》,这种热血题材的电视剧,而他更喜欢看《温州一家人》,这类比较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
大约是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吴渊的电话响了。吴渊很不开心的接电话,态度也是很好,看来不是吴渊的熟人,这家伙,特别反感在休息的时候,有人给他打电话接工作。
“你不是请到别人了吗?涂师傅是位非常有威望的风水师,一定能帮你解决问题。”
我一听,这是,之前请了三位风水师,把吴渊替换掉的那位怎么又回过头来找他了,不是不信他吗?
“受伤了?连涂师傅都办不成的事情,我一个新人,怎么敢逾越,祁先生,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那边不知道又说了什么,无外乎是想要请吴渊再过去一趟。也不知道那边说了什么,吴渊听后有些犹豫。
“杜师傅,你也在那边?既然杜师傅在了,我过去更没有必要了。”
我一听,这是找了什么熟人说项,看来那边应该是挺棘手的。
后来两边又说了一会儿,吴渊这才犹犹豫豫的答应了下来,但是也不痛快,直说在魔都还有事儿,要下个月月初才能过去。
我算了算时间,那不是我跟他说的离开的时间吗?这小子,是拿我做挡箭牌了吧?
我冲着他眨了眨眼睛,表示我听的出来他拿我当挡箭牌了。
吴渊冲着我,丢了一个白眼,然后接着和那边扯皮。最后两边说定,下个月九号过去,那边派人来接。
我听到那边说要派人过来接,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
你说说做风水师的,比我们做出马弟子多什么了,怎么他们出个门一堆人前呼后拥。看看我,在出马弟子里面算厉害的了,出门自己走不说,有时候办事还得倒贴钱,这世道,真是没天理。
我哀怨的看了一眼吴渊,吴渊正挂了电话,一抬头就看到我了我的眼神,非常不解的看着我。
“你们风水师出门,还带专人接送的,待遇可真不错。”
吴渊明白过来,轻笑一生,“要不,你跟我学学风水,改行过来?”
我连连摇头,笑话,我当出马弟子是为了保命,学风水,能让我挣到公德,让天庭给我加寿命吗?
“你要想坐专车,要不到时候和我一起走,正好我要去的地方是吉市的一个小村子,可以正好可以跟我回去,顺便回家看看。”
我一听,这家伙是要去我老家啊,真是巧了,我老妈大着肚子呢,我还寻思着,这两天回去看看,既然有人负责接送,那我就正好搭个顺风车回去。
之后的时间过的很快,那老两口的画,我在月初的时候还真就画完了。
一共三幅画,第一幅画的是民国时期,穿着衬衫马甲的老爷爷,正给穿着碎花旗袍的老奶奶上课,教老奶奶认字。
两人亲密的坐在靠着窗户的书桌旁,全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两人眼神交错,就像是进入热恋期的夫妻。
第二幅我画的是,两人建国以后的样子。一个穿着土黄色的外套,开着台灯在画图纸,另一个坐在一边的凳子上,很细心的坐着一个小孩子的衣服。两人虽然没有眼神的交流,但是却有着非常温暖的氛围。
这第三幅,就是画的两个两个人现在的样子。一个喜欢穿着大红色的外套,在公园里坐着运动,另一个坐在不远的长椅上,很温柔的看着对方。
老两口看到成品非常高兴,一个脸红红的一直念叨,“你把我画的比真人好看。”
另一个则是一直在反驳“可像了,一模一样,真好看。”
我在一边默默地翻了一个白眼,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显得特别多余。
当天下午,我的手机就提示我有一笔大额款项入账,我一看,30万入账,看来老两口已经回家了,而且对我的作品非常满意。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来,将我的东西都收拾好,放到了背包里。然后就做了两人份的早餐,和吴渊简单的吃了一口。
来接我们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精英男,一看就是那种高等学校毕业,然后进入职场,所向披靡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这家伙确实厉害,安排的车啊飞机票啊什么的,全都极为妥当,一路上我们几乎都在坐车,可是却一点心里都没有费,最厉害的是,我以为我们会在第二天晚上到吉市,可是没想到,我们中午就到了。不过我家里现在没人,我妈嫌弃城市里到处都是汽车尾气,于是我爸就带着全家去我大伯那里住了。
“你没地方去,不如跟着我,我们要去祁家沟。”吴渊听到我打电话,于是建议道。
我掏掏耳朵,“去哪?”
“祁家沟,你知道那地方吗?”吴渊重复了一遍。
知道啊,我太知道了啊。
“那就,一起去吧。”
反正回家也没人,我爸办事儿挺绝的,连周晓晓都被他打包带走了。
我坐到车上以后,才想起来问了一句,“老吴,你这次是给谁看阳宅?”
吴渊喝了一口水,“一位姓祁的香港人,在外面漂了很多年,这是要回来落叶归根,所以想要在他们家以前的旧址上面,从新修建一栋住处。”
这背景,听着挺耳熟啊。我就说了,一般开超市的能买得起老爷子的画吗?
看看,这会儿修老宅,还找了老吴给来看风水。
这是开的什么超市,才能挣这么多钱?
“那,他那房子出什么事儿了,我听这意思,还有人受伤了?”
“嗯,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先去医院,杜师傅在那照看涂师傅呢。”
我点点头,就没再继续问了。
说起来,这也太巧了。
也不知道我舅爷爷要是知道,前段时间吴渊是拿我当的借口,到时候能不能用眼睛瞪我。
你还别说,我舅爷爷的眼神,还是很有杀伤力的,反正我那个表格祁峰就很怕他。
我嘛,倒是差点,虽然是实在亲戚,可是离得有点远,而且也不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没那么亲,自然也就没那样惧怕。
正说着,我们就到了市医院,上了楼,就去看病号。
别说,病房,里面就住了一个人,旁边还有个陪床,据说还给雇了一个护工,天天有人专门给送病号饭,还算是尽责。
不过,想来也没人敢得罪一位风水师,更何况人家是为了帮你调理风水,才进的医院,你要是不把态度摆好,谁知道会不会让一位风水师记恨了。
进了病房,两边人互相做了一个介绍。
吴渊和病房里的两个人都认识,躺着的是涂师傅,在北方很有名气的风水师,专精阳宅,对古建筑也很有见地。
坐在一边陪着聊天的是杜师傅,和吴渊一样是南方的风水师,一个看着很讨喜的胖子,开了一件风水铺子,业内很有名气。
“这是我朋友,周大川,是名出马弟子。”
我跟两人打了招呼,然后就坐在了一旁。
那位涂师傅全身都被包着,跟个粽子似的。至于杜师傅,是个很善交际的人,虽然他一直在跟吴渊和涂师傅聊天,可也没有冷落了我,很有手腕,不愧是个生意人。
“我这次,可真是把老脸丢尽了,竟然没看出来那里被人摆了一个饕餮护子的风水格局,这倒好,十年之内都不要想寻龙看水了。”涂师傅非常沮丧的和吴渊,介绍了一下之前的情况,看得出来是个非常负责的人。
“哎呀老涂,你也别灰心,你不知道,前段时间有人点中了杀师地,命都差点丢了,还是吴师傅介绍的灵医,你看他人就在这,还不找他要个关系。”
呃,杀师地,吴渊应该不认识那么多的,被杀师地害了的风水师吧?
吴渊看了看杜师傅,然后又看了看涂师傅,皱了皱眉头,“伤的有这么重?”
“十年都是少说的,那个饕餮护子的风水局,摆的极为精妙。”
吴渊听后,抬头看了看我,“行吗?”
我挠挠头,“有啥不行的,又不是我出力。”
说着,我把阿灵放了出来。
虽然是都是风水师,但是冷不丁的看到一只蝴蝶,从一个人的身体里冒出来,也挺渗人的。
然后就到看到那蝴蝶,偏偏然的飞到了涂师傅的头上,慢慢的消失了。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儿?”杜师傅看着突然间睡过去的涂师傅,惊异的问道。
“大川养的苗蛊,专门治伤病的。”
杜师傅突然转过头来,像是看神仙的一样的看着我,然后很热情的说:“老弟,别的病会看不?”
第73章 住宅3
“谁生病了?也不能说是什么病都能治,比如寿数到的,我可不会插手。”我这边据说和地府关系不错,主要就是我从来都是照章办事儿,不给地府找麻烦。不论是仙家们还是我,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不想改变。
“人出车祸,腿截肢了,能治吗?”
我去,开玩笑呢,我上哪变两条腿出来给你啊。
“治不了,你还是另找高明吧。”
杜师傅挺遗憾的摇了摇头,“那就算了,周先生,咱们留个电话吧,以后常联系。”
东北奇闻录 第19节(3/3),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