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风玉露[三喜番外]金风玉露[三喜番外] 第1节

金风玉露[三喜番外] 第1节(1/4)

作品:《金风玉露[三喜番外]

    《金风玉露》作者gying

    也算《三喜》番外吧,不过倾向于是篇外了。

    貌美结巴王爷alphax甜甜乖巧世家少爷ga,he。

    标签:古代 abo

    ==========

    第01章 金风玉露 (一)

    春花三月,正是一年里最好的时节,魏王李云霁奉诏入京。

    说道这个魏王,其父和先帝为一母同胞,当年,先皇太后央求先帝,将淮水周边四郡划给老魏王,因此这魏王世代便坐拥南方最富庶的一块宝地。老魏王归西之后,现任魏王和当今圣上乃是亲堂兄弟,君臣情分比之其他藩王,尤为深厚,逢年过节嘉赏重礼从未忘记他魏王过。如今魏王奉旨入宫,大伙儿下意识便想,这魏王必定年过半百,大腹便便,一副过份消受的模样。

    这日,李云霁刚面完圣,由承乾宫踏出。那值守的小太监悄悄望去,却看那背影颀长,玉冠蟒袍,俨然是个器宇轩昂、气质不凡的年轻男子,和传闻中的“满脑肥肠”,“心宽体胖”,简直大相径庭。

    小宫人不由多嘴一问,便惹来几个服侍已久的太监嘲笑,道:“魏王殿下可是圣上这一辈里年纪最小的弟弟,人称十九爷,曾于宁武四年时入宫,还被太后抱在膝上。今年魏王二十有八,只比太子殿下虚长两岁,在圣上眼中如弟如子。”

    原来这魏王辈份虽大,年纪倒算是轻的。当年他父王也是众皇子里的老幺,和当今圣上虽是叔侄,却亲如兄弟,故此天子对现在这个魏王,也是爱屋及乌,再者,李云霁身为楔子,在众王里头可说是出类拔萃,少年时就已经领兵退敌,保卫疆土,可是个有实实在在军功的一品公爵,非等闲所能比。

    只不过……

    御花园里,百花齐放,一片春意盎然,便看那年轻的魏王负手缓缓走来。李家皇室子弟大多长得刚毅俊朗,魏王承袭了李氏的剑眉星目,容貌轮廓却是出奇地隽秀清逸。想是辈份极大的缘故,李云霁的性子,有着和年岁不符的内敛老成,圣上便曾说过,十九爷“文静沉敛,堪得大用”。然而,这前头四个字,乃是美言。

    说句真的,并非李云霁自己想要文静,实在是因为,他不得不文静。这都是因为,咱们年少有为的魏王,有个鲜为人知的顽疾——

    此时,总管太监走来,朝魏王拜道:“王爷,贤妃娘娘正在百花亭候着,奴婢封今上之名,给王爷领路。”

    “嗯。”李云霁只一颔首。

    总管面色如故,躬着腰说:“王爷请行。”

    一路上,王爷丝毫不说一字半句,可谓是沉默是金,总管太监亦十分识趣,没有多余的寒暄,也没有套近乎的闲聊。

    原来,这内宫里的老人都知晓,魏王李云霁,自小便有口吃的痼疾。当时,旁人都只当是小儿说话不利索,谁料一直到十九爷年满五岁,一旁侄儿侄女巧舌如簧,口吐连珠,只有小十九说话吞吞吐吐。

    老王妃知道后,差点没晕过去,她年近半百又得一子,自然对这蚌珠儿疼入骨子,为此揽进天下名医,未想治疗了一年半载,病情仍不见有半分好转。老王妃成天以泪洗面,搂着十九爷,喊着“苦命的儿”,十九爷反过来安慰亲娘,然而憋了半天,结结巴巴道:“母、母、母亲别、别……”

    话未说完,老王妃“啊”哀嚎地一声,哭得更为凄惨。

    自此,李云霁便知道,自己还是少说话的好。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沉静内敛、少年老成的脾性。

    除了这天生的缺陷之外,魏王身上,还有其他不足之处。且看他行步缓慢,虽未曾刻意掩饰,旁人却也能渐渐看出,这魏王左腿不甚方便——这已是许多年前的旧伤了,当年李云霁奉命领兵讨伐游牧部落,战中断了左腿,腿脚虽然接上了,却落下了些后遗症。尽管他行走无碍,却难以同寻常人那样灵活自如。

    也因着如此,就算魏王李云霁相貌堂堂有权有势圣眷正隆,至今仍然没有娶妻,他继承王位十几年,妃位一直悬空着。

    这也并非没有道理,李云霁身为楔,又是一等王爵,由身份来说,当从世家之中择一尻子。然而,当世尻者数目极少,更何况又要讲究身份,因此不知是李云霁,目前王公贵族里,楔者娶妻都甚晚,有不少年过而立而尚未婚娶者。而以魏王本人的情况来说,不过是难上加难,毕竟纵观京城,年少有为的贵族子弟不在少数,秦徐等世家出身的尻子又金贵得很,且不说儿女要远嫁他方,这魏王和其他人相比,又是结巴,又是瘸腿,谁舍得将自己的爱子爱女嫁给他。

    恰好,魏王此人也颇有自知之明,多年来一直婉拒今上为他说亲的好意。然而,他确是没有料到,这回奉诏入京,竟是天子给他设的一场“鸿门宴”。

    想道方才在承乾殿里,今上说:“贤妃为你挑了几个世家仕女,你便去相看相看,任是中意哪个,皇兄都为你做主。”

    虽说世家舍不得尻子,但是,其他各家中适龄的常人女儿却有不少,这百年来,也有许多未得良配的楔者愿娶世家女儿。李云霁虽身有缺陷,愿意当魏王妃的人,仔细找一找,也还是有的。

    今上一番美意,李云霁已经身在局中,没有拒绝的退路,只好硬着头皮,到内宫“相亲”去了。

    既然是是要为魏王挑对象,今日的御花园自然比平日都热闹得多。

    李云霁一路走来,便见到园中三三两两的少女。贤妃以赏花的名义,邀请众仕女入宫,当中只有几个知晓今日的目的,其余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太监总管将人领到百花亭附近,道:“奴婢过去请示贤妃娘娘,请王爷稍候。”

    魏王立于园中,那些仕女见着生人,个个以扇掩面,窃窃私语,暗中猜测这极其好看的男子究竟是何人,为何不曾听说过。

    李云霁少年时面似好女,年岁越长,五官不见粗糙,反是多了分男人的硬挺,端的是俊美绝伦。

    “这模样,搁在美人遍地的上京里头,也该是数一数二的了。” 李云霁毕竟是武人,耳力甚好,有些姑娘议论得大声了些,就让他听得一清二楚。

    李云霁年少行军,没什么风花雪月的经验,在军中只谈智谋武力,毕竟刀剑无眼,长得跟鲜花似的也没用,是以过去他只听别人夸过自己长得好,也当是两句客套,故此魏王今日还是头一回听到他人议论自己的相貌。

    被众多仕女交口夸赞,魏王心里并无飘飘然的滋味,反是觉得那莺莺燕燕吵得脑仁抽疼。他自小“斯文”惯了,便也喜静,最是不爱热闹。

    眼前一片姹紫嫣红,眼花缭乱,就当魏王被吵得恨不得抗旨、掉头回老家的时候,一声清亮的叫声在耳边陡地响起来。

    比起声音,李云霁其实最先感受到的,是花园里飘来的一股淡香。

    那香气不同弥漫于御花园里的花香和脂粉气,而是另一种,更轻更淡的香气。

    李云霁循声而顾,便瞧见了不远处的一个少年。那少年看起来十四、五岁,娇小玲珑,模样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玉容稚气未脱,乍看之下,好似菩萨身边的散财童子。他身着绿衫,外罩轻纱,头挽银簪,一看便知是高门出身的世家子弟。只看好几个少女围绕着他,丝毫不顾男女大防,再看他模样身材,不难猜测,这少年当是个尻。

    方才那叫声,是有一个粉裙女子发出的,便看一条手绢,轻轻地飘落在靠近岸边的湖面上。

    不等宫人过来,那机灵的少年就找来了根树枝,伸长手想帮姑娘去把绢子勾回来。

    粉裙女子说:“圜儿,你可当心点,要不我们去叫侍卫来罢。”

    “没事的,秦姐姐,马上就好了——”少年眨了眨眼。今日风大,宫里的莲花湖深得很,这小子不知是胆子大还是太调皮,竟也不怕掉进湖里。

    少年伸长胳膊,树枝勾了好几下,这时候,大风突然一刮,眼看那手绢又要飞走,少年疾呼一声,身子不由往前倾去,大伙儿见了,惊叫出声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只铁臂从少年腰上环过,将差点摔进湖里的少年给捞了回来。

    少年只闻到一股异香,抬眼时,男人就已经从他身边退开一步。

    魏王将人扶稳,就放开了手——不知男女有大防,楔尻亦有大大妨。同时,王爷身后的护卫已将那丝绢取来,交到王爷手里。李云霁便将手绢,转交于少年手里。少年接过时眨了一眨眼,咧嘴喜道:“多谢叔叔!”

    那模样灵动可爱,若是没有这声“叔叔”,也算十全十美了。

    魏王不知怎地,心里没由来地一堵,面上要笑不笑,反而显得神情古怪,便只“嗯”了一声,不等他们打听姓名,转身就走。

    少年望着那匆匆离去的背影,虽觉奇怪,但也没搁在心上,转头把丝绢物归原主:“秦姐姐,给。”

    “谢谢圜儿。”秦小姐接过绢子,两眼却不住盯着那远去的男人瞧,轻喃说:“这魏王,好生面薄……”何止是皮薄,还有些无礼,不说一句话就急着走了。

    “原来,他就是魏王?”少年惊讶地道,“我还以为,魏王爷老得能当我爷爷了。”

    秦小姐“噗哧”一笑,少年不知不奇怪,她对今日入宫所为何事,可是心如明镜。虽事先知道魏王年纪不大,没想到竟是这般的青年才俊。

    少年又看看那头,嘟哝说:“那方才叫叔叔,还算便宜他了。”

    谁想,那魏王突然莫名其妙地回望这里一眼。少年急忙住嘴,逗得仕女们咯咯直笑。秦小姐推了推他,嗔道:“好了,别净瞎说,你出来这么久,一会儿太子侧妃寻你呢。”

    当今太子侧妃为镇平侯徐长风长女,那么,这个少年自然就是徐家那鼎鼎有名的宝贝疙瘩——徐宝璋。

    xxxxxxxxx

    这时候,圜儿十四岁,王爷二十八。

    第02章 金风玉露(二)

    这一日,贤妃于百花亭设赏花会,邀请众仕女入宫。今上后宫人员不丰,不说后位,四妃里尚有两个空缺,其他也只有修容婕妤若干。贤妃娘娘比今上虚长数岁,今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便侍奉左右,虽无所出,却一直为今上所信任敬重,自罪妃谢氏被斩,这后宫由贤妃代掌至今,已有十几年。

    就看那百花亭中,一个宫装妇人雍容地坐着。贤妃为人谦和不好争斗,掌管后宫之后也向来低调俭朴,尽管年华不再,眉宇间却有一种旁人所没有的从容恬淡。她一见到李云霁,不等他开口问安,就招呼道:“魏王免礼。”

    李云霁幼时曾随父亲入宫,太后将他抱在膝上的时候,贤妃就在旁边拿着蜜饯哄他。娘娘看着魏王,脑海里不由浮现许多成年往事,越发慈爱道:“多年不见,魏王是愈加出色了。”

    李云霁对贤妃也有印象,一贯板着的脸不禁松动了些,难得开口:“娘、娘娘……谬赞。”只听他连称了三声“娘”,贤妃亦是宫中为数不多知晓王爷口吃之人,非但不觉好笑,反是更心疼他来,忙赐他坐。

    叔嫂多年不见,少不得要多聊几句,因王爷父母已逝,贤妃便只问了他身子是否安健,在京中吃住如何,惯例赏赐些东西下来。这对话间,多是娘娘在说,魏王点头应一声“嗯”,最多不过说一句“谢娘娘”。

    “今上兄弟众多,可要说心里最为惦记的,便是你了。昨日今上还念叨,今个儿你一个人回京,出京可得是一双人。”尚且不说群王里头,今上和老魏王交情最好,李云霁不但天生有缺憾,还为了平乱而伤了一条腿,今上这些年赏赐不断,可心里最挂念的,还是要给这幼弟谈一门亲事。

    一般楔子就算未娶正妻,也该有两三房侍妾,早早生儿育女,虽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奈何李云霁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闷肠子,今上过去赏给他的女子,据说都遣去了下人房混够了年月出府嫁人了,王爷还慷慨赠送几十两银的嫁妆。

    那句“入京一人,出京一双”,足可猜想,今上这是有多忍无可忍了。李云霁听了,真不知该谢圣上隆恩,还是该求今上放他一马。

    贤妃惦念着正事,也不耽搁时辰,吩咐一句,跟着就见四个女子步态娉婷地走入亭中。不得不说,娘娘眼光确实独到,这四个姑娘年岁约摸二八上下,先谈出身,每个皆出自高门,家中世代为京官,再谈脾性,个个都温婉贤淑,知书达理,最后说相貌,可谓是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这四个世家小姐可是娘娘精挑细选,这京中之中,再寻不出比她们更出挑的女子,保管李云霁今日必能看中其一。

    王爷望着眼前四个少女,中间那粉裙的,正是方才掉了手绢的秦氏小姐。论容色,她虽不算是四人之最,但瞧起来最是伶俐机敏。对上王爷的视线,秦小姐虽也有些羞怯,但仍是温婉地抿唇一笑——若是她知晓,王爷是一见到她,就想到自己“老”得能做众位仕女的“爷爷”,心里不知作何想法……

    虽说自古世家联姻不重辈份,读了近三十年圣贤书的李云霁,对于自己要向“孙儿辈”们下手的这个事实,内心之中,还是颇觉微妙的。

    便看她们和贤妃寒暄一番,贤妃笑吟吟道:“好了,别只站着,都坐罢。今日只当在自己家中,莫过分拘束。”

    赐座之后,宫人就呈上点心美酒。

    这几个小姐都不是绣花枕头,她们早知今日入宫的目的,家里也有提点一二——这魏王是圣上最宠爱的堂弟,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并非混吃等死的闲王,本还想是个粗鄙汉子,谁知这王爷长得如此俊美,说是瘸腿,行走却也算自如,原本无意要嫁的,见了魏王本人,也不免芳心暗动。再说,单是魏王妃之位,也足够让这些愁嫁的世家女们心动的了。

    人人心中生出一番计较,为了让王爷看上眼,自然是要花些心思。这时,其中一个女子道:“芹儿近日刚做了一个新曲,斗胆请娘娘和王爷鉴赏。”说罢,便让侍女取来一只筝。

    一曲弹罢,贤妃满意地点头道:“果真是清耳悦心,”然后问王爷道,“魏王以为如何?”

    李云霁握着酒杯,在少女暗藏期许的目光下,颔了颔首,应了一个字:“好。”

    紧跟着,另一个刘小姐便说:“妹妹琴艺不如姐姐,近阵子,只排了一个舞,也请娘娘和王爷观赏。”

    一时间,几个世家贵女争相献艺,这百花亭俨然是百花齐放,热闹不已。

    然而不管是谁,不管表演有多精妙绝伦,魏王半句都不多说,都只应一声“好”,真真纹丝不动,一视同仁。转眼轮到了秦氏的小姐,却看她款款踏出,对贤妃和王爷道:“兰儿才疏学浅,不及姐姐妹妹们,就不献丑了。今个儿春光正好,王爷不如和姐妹们一起对对诗,可好?”

    这半天下来,魏王都寡言少语,一副兴致乏乏的样子,这秦小姐便想到了这一出。只是,她却不知自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贤妃笑容一滞,下意识地瞧了瞧王爷。

    李云霁是个结巴之事,只有内宫中人知晓,并无外传,外人只当魏王沉默内敛,心思难测。贤妃唯恐李云霁当众难堪,正欲开口推脱,谁知李云霁竟淡淡地说了一句:“成。”

    秦小姐心下一喜,说:“既然是兰儿提议的,就由兰儿先开始罢。”跟着,


    金风玉露[三喜番外] 第1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