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宝伏妖录天宝伏妖录 第39节

天宝伏妖录 第39节(1/3)

作品:《天宝伏妖录

    “只是一个猜测。”阿泰说,“首先这四只妖怪突然间地出现,本来就很可疑,若安禄山先到长安,帝陵中再发生点儿什么事,反而容易让人联想到他。”

    “嗯。”莫日根点头道,“安禄山进京,军队先驻扎在长安附近,等待这四妖的接应,很合理。”

    阿史那琼道:“倒也不一定,万一那胖子完全不知情,妖怪只是埋伏在他的身边呢?”

    裘永思匆匆进来,转身关上门,笑道:“方才我试了那么一试,果然被我试出来了。”

    原来在人群中,裘永思刻意使用法术,那法术力量距离安禄山等人极近,是以落在队伍末尾的武士顿时察觉。

    “看清楚长相了么?”莫日根问。

    裘永思无奈摊手,答道:“看清楚了,不过是他看清楚了我的。”

    众人:“……”

    陆许说:“也可能是那武士本身就会法术。”

    “我更宁愿相信是妖怪。”裘永思说,“人间流派众多,不一而足,但凡修道者,身上都约略带有正气,不像那厮,看我时带的是邪气。”

    鸿俊想起那四名武士身材也十分魁梧,手长腿长,其时他与李景珑距离那几人最近。

    众人讨论良久,无论如何无法与在墓中所见的黑色妖怪联系起来,然而鸿俊隐隐约约,总觉得它们有着某种奇怪的相似的地方。

    “我觉得……长史?”鸿俊看李景珑低着头,还以为他在思考,竟是睡着了。

    所有人一时无语,忙活良久,早已累得无以复加,都各自散了。鸿俊则上前去抱李景珑,他从小惯于攀山,膂力向来彪悍,随手扛个百来两百斤的东西不在话下,当即将李景珑打横一抱,抱回房去。

    驱魔司中再次日夜颠倒,春日里四周极度安静,只剩下时不时的几声鸟鸣。

    鸿俊在李景珑身畔躺了下来,李景珑则在睡梦里,无意识地将他搂着,抱向自己怀中。

    正午时分,兴庆宫中,李隆基循例午睡小憩——这日安禄山归京觐见,耗费了他不少心力,白发苍苍的天子既要早起敷粉遮去面上斑纹,还得饮用参汤以抖擞精神。

    诸事稍停后,午后李隆基便令杨玉环将安禄山好生安抚一番,自己则在寝殿中和衣而卧。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陆陆续续当有不少封疆大吏回往长安。十日后是郭子仪,下月则是哥舒翰、高仙芝等一众将领。每个人见了他,心里想必俱在揣测,帝君老了。

    可这世上,又有几人不老?李隆基闭着双目,长长吁了口气,苍老并不可怕,可怕的,则是随之而来的一连串变化。兴许是今日见安禄山有感,节度使们对杨国忠的态度,令他再次意识到了某天当自己驾崩后,杨家必成众矢之的。届时撒手尘世,他也无法再保护杨玉环,想到此处,不由得心底涌起一股悲凉之意。

    一阵风吹来,李隆基众多纷繁错杂的念头骤然消失得干干净净,耳畔听见一个声音:“也该醒醒了吧。”

    “谁?!”李隆基那一惊非同小可,慌忙起身,然则下一刻,更令他惊惧之事发生了。

    一名身穿帝袍,雍容华贵的女帝沿着廊下走入,满头长发飞舞,厉声道:“李隆基!”

    李隆基顿时大吼一声,被骇得魂不附体,他定了定神,再认真看时,赫然正是武曌!平生他最怕的就是祖母,犹记昔时自己尚身为青年,拜见武曌,那垂暮之气、老态龙钟之景,常让他生出对死亡的恐惧!

    武曌眯着眼,缓缓张开手臂,道:“我大唐蒙赐天恩浩荡,当强兵习武,一竞千年大业!”

    “是……是。”李隆基刹那脸色煞白,跪也不是,只不知如何是好。

    “奈何妖姬误国,陛下更听信谗言……如此不肖子孙,当有何颜面见我大唐列祖列宗?!李隆基!给我跪下!” 武曌虽死已久,那余威却着实了得,这么一喝,李隆基瞬间跪了下来,如筛糠般发抖。

    “速思悔改!”随着武曌最后那声厉斥,“哗”一声先皇身躯化作无数光蝶,飞出庭院,就此消失。

    李隆基惊疑不定,抖抖索索站起,一时如置身梦中,神情恍惚。

    当日黄昏时,御书房内,李隆基眼中仍带着恐惧,与杨国忠、高力士、李亨数人沉默不言,及至外头通传“驱魔司长史、雅丹侯李景珑求见陛下”,李隆基方冷冷道:“宣。”

    李景珑刚睡醒便被叫来宫中,一时还有些恍惚,李隆基终于忍无可忍,朝他怒吼道:“李景珑!你给朕解释清楚!帝陵内究竟发生何事!”

    李景珑暗道不妙,来不及详询,说:“诸帝陵中,先帝尸身尚且完好……”

    “朕问你。”李隆基语气森寒,明显已从杨国忠处得知了经过,冷冷道,“为什么会闹鬼?”

    李景珑总觉有古怪,端详李隆基,神色一动,说:“陛下,最近可是有何异状?”

    那话不问还好,李隆基瞬间火气更大,怒道:“李景珑!你好大的胆子!”

    李景珑自然不敢顶撞皇帝,忙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恕罪,臣只想知道,宫中是否出了状况。”

    “朕看见了先帝的幽魂。”李隆基颤声道,“亲眼所见,且非在梦中。”

    李景珑:“!!!”

    李景珑蓦然抬头,眼中尽是不可思议之色,暗道原来如此,这一出的布置,全在这里!

    “三月十三夜。”李景珑说,“大理寺接获案件……”紧接着,李景珑将全案过程飞速朝李隆基交代了一趟,其中没有加入自己的任何判断。李隆基这些年里没少听大臣犯颜直谏,本来心里就有鬼,武曌一出现,顿时将他的恐惧推上了顶峰。

    自午睡醒后,李隆基便颇有些魂不守舍,及至听完李景珑详述,最后问:“朕只关心,朕亲眼所见的,究竟是先帝魂魄,还是妖怪?”

    李景珑正要回答时,杨国忠却冷冷道:“雅丹侯,回答之前,你可得想好了。”

    李景珑瞥向杨国忠,若回答是妖,惹到李隆基面前,令天子受了惊吓,失职之罪在所难免;若回答是鬼,便可推卸责任,正中李亨下怀,却违背事实,有欺君之嫌。

    “妖。”李景珑答道,“驱魔司尚在追查中,不意百密一疏,惊扰了陛下,罪该万死。”

    李隆基沉声道:“该不会是谁唆使你,合伙整出来给朕看的一场戏罢。”

    李景珑闻言色变,顿时道:“陛下!如何会这么想?!这绝不可能!”

    李亨霎时面如土色,只见高力士凑到李隆基耳畔,低声说了句话,李隆基又恢复了往昔的威严,说:“皇陵案移交大理寺,朕倒是要看看,能查出什么!李景珑关押宫中候审,传驱魔司成员对质录押!”

    “陛下。”李景珑道,“臣还有一言禀告!”

    李隆基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侍卫便将李景珑带了下去,李景珑心念电转,转头往书房望去,关上门前,杨国忠则朝他望来,嘴角现出一抹意义不明的笑。

    第89章 栽赃嫁祸

    御书房内,李隆基又朝李亨说:“朕累得很, 你下去歇着罢。”

    李亨只得告退, 一时李隆基身畔唯剩杨国忠、高力士二人,高力士赔笑道:“殿下尚小,情有可原。”

    “亨儿情有可原。”李隆基道, “李景珑却罪无可恕, 为了演这么一出戏, 竟是斗胆敢去刨李家的祖坟!”

    高力士吩咐侍卫将人证带上来, 不多时来了个人,正是太子门下宾客。

    “三月十八夜。”高力士说, “你可见太子往何处去了?”

    “回禀陛下, 各位大人。”那宾客倒是识趣, 说,“太子当夜备车, 往驱魔司去, 这事儿,乃是几位大人, 协同殿下, 与驱魔司一同出的主意。”

    “你都听见了什么?”李隆基气得全身发抖,说, “细细说来,朕不追究你。”

    宾客显然是被高力士用重金所收买后,安插在李亨麾下的一名小谋士,早已得了高力士授意, 当场编了个故事:

    太子如何希望劝李隆基不再沉湎美色,恰好借李景珑驱魔司的法术,装神弄鬼,以吓唬陛下云云。于是李景珑与太子商议好,前去帝陵取作法材料,孰料后面越搞越大,李景珑恐怕控制不住,欲提前收手。太子却极其坚持,是以有了那夜,李亨前去说服李景珑。

    听完以后,李隆基想起方才李亨那脸色,确实与李景珑之间似曾有话未说。当即半晌不作声,高力士便挥手让他下去,又朝李隆基道:“陛下,臣先前听此人所述,本以为是无稽之谈,便未禀告,当真罪该万死……”

    李隆基示意不必说了,而杨国忠又道:“陛下,还有一人证,现在传来听?”

    第二名人证到了,在书房内先是叩拜李隆基,称道:“微臣大理寺丞程筱,拜见陛下。”

    “李景珑如何干涉、介入帝陵之事?”杨国忠问。

    “他说……既是驱魔司接管,便由驱魔司从头查到尾。”程筱答道,“大理寺不可再干预。”

    “你入昭陵时,可曾看见一条黑色的龙?”杨国忠又问。

    李隆基听到时,仿佛想起了什么,眉头皱了起来。

    “不曾看见。”程筱认真答道,“孔鸿俊那么说,可我从未见过甚么黑龙。”

    “帝陵中有什么异常?”杨国忠再问道。

    “启禀相国。”程筱答道,“乾陵内异常不大,地面甚至没有脚印。唯一异常的,就只有死去的兵士们,最后李景珑麾下妖怪,令我随从闻了一种药,回来以后,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内容俱在笔录里,还请陛下、丞相、高将军过目。”

    杨国忠正要让程筱下去时,李隆基却道:“听闻你与李景珑乃是旧识?”

    程筱便又躬身,李隆基又说:“你对此案如何看。”

    “鬼神之说,实乃虚妄。”程筱答道,“也不知为何,似乎自去年伊始,长安的怪事慢慢地多了起来,坊间都传……”

    李隆基脸色一变,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国忠忙道:“罢了,下去吧。”

    李隆基却道:“说就是,朕赦你无罪。”

    “国之……那个,必有妖孽。”程筱低着头,答道,“将国运寄托在这虚妄之说上,便容易传得谣言四起,既有驱魔司存在,百姓便相信有妖怪,这也是必然。”

    “妖怪,乃是朕亲眼所见。”李隆基仿佛变得更苍老了,倚在榻上,闭着双眼,说道,“朕也不愿相信呐。”

    程筱说:“有时亲眼所见的,也不一定就真实了。”

    这话蓦然击中李隆基心病,正如武曌的“死而复生”。

    “既是你先前接手。”李隆基恢复了镇定,说,“此案便依旧由你主管,至于李景珑,帝陵事关重大,与宗庙有涉,竟敢串通……”

    顾忌到程筱在场,李隆基便不说出“串通太子”,只续道:“……玩这花样,必须给他一个教训!且先收押,是妖是鬼,还是有人刻意故弄玄虚,只为攻讦贵妃,程筱你必须在寿辰以前,给朕个说法。”

    程筱忙躬身领命,高力士又说:“驱魔司所余人等,该如何处置?”

    杨国忠又道:“李景珑手下个个身怀绝技,依我看,不如……”

    驱魔司里,李景珑已出去了一下午连带一夜未归,但宣召进宫是常有的事,鸿俊等人倒也习以为常。然而第二天清晨,大理寺来宣众人的时候,瞬间整个驱魔司就炸了。

    “笔录?”莫日根茫然道,“我们长史呢?”

    “被扣宫里了。”黄庸用一方手帕擦着汗,说道,“赶紧先去把案子录录,没想到还是捅穿了,唉!”

    众人震惊了,鸿俊意识到不对,马上就要进兴庆宫找李景珑,奈何黄庸好说歹说,将驱魔司人等劝住。又告知详细经过,与皇陵有关,似乎已是圣颜大怒。让大伙儿无论如何,不得轻举妄动。

    “我连汉字都不会写,录什么录?”陆许怒道。

    “我也要录吗?”鲤鱼妖说,“‘所有人’想必不包括我吧,我又不是人。”

    “有人替你们写,画个押就行。”黄庸又劝道,“你们家长史被人整了,这个时候,千万别乱来。”

    在这伙驱魔师眼里,什么军队,什么官员,乃至人间皇帝,都根本不是威胁。平日里有李景珑弹压,才客客气气地在这长安里与凡人处着,这下连李景珑都被抓了,按鸿俊的性格,定是一路直接杀进去,把人带了出来再说。

    录完后出乎意料的是大理寺没有再多说,鸿俊要找程筱,程筱只避而不见,又把众人放了回来。

    “我要去救长史。”鸿俊突然道。

    “我支持你。”陆许说,“咱俩一起去。”

    “你俩冷静点!”莫日根说,“这不是早就商量好的么?”

    众人在驱魔司内齐聚,鸿俊道:“商量好个啥?人都被抓了!皇帝为什么要抓他?”更麻烦的是,现在他甚至找不到敌方目标!

    “獬狱出手了。”裘永思说,“长史已经打过招呼,若獬狱先一步动手对付咱们,就会是这局面。”

    “会是谁?”鸿俊道。

    “杨国忠。”莫日根想也不想便道,“是他没跑了。”

    刹那间鸿俊感觉到了一股危机,也即是说,驱魔司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都在獬狱的监视下。而李景珑落入敌手,如今尚不知死活。

    陆许道:“下一步也许就得对付咱们了,什么时候上门来?”

    莫日根摆手道:“獬狱的想法你还猜不到么?他想借咱们的手,去对付他对付不了的人与事。”

    鸿俊一脸焦虑,裘永思又朝他解释道:“别担心,鸿俊,长史都安排好了。暂时先立个头儿……就你吧,傻大个。”

    “你才傻大个。”莫日根说,“你比我大个,还说我傻?”

    众人:“……”

    平日里李景珑在时,驱魔司便听李景珑吩咐,偶尔他不在时,大伙儿则习惯听莫日根的,仿佛在这伙驱魔师中有着奇怪的先来后到制,根据那天,大伙儿进入荒废驱魔司的顺序排位,当然,所有人都默认跳过了鸿俊。

    “我和……”莫日根看看众人,开始排列组合,将陆许交给谁都不放心,最后说,“阿史那琼,咱俩去杨府监视动静。”

    阿史那琼“嗯”了声,莫日根又朝裘永思与陆许说:“你俩去安禄山的军营里探风声,千万不要惊动了他们。”

    裘永思便即点头,看了陆许一眼,与他动身。

    “我和鸿俊去兴庆宫。”阿泰朝莫日根说。

    莫日根朝阿泰使了个眼神,意思是你得看好鸿俊,阿泰当即会意,点头。鸿俊本来十分担心,忽见同伴们平日里闲闲散散,在这特殊时候却意外地靠谱,当即松了一口气。

    入夜后,鸿俊背着鲤鱼妖,与阿泰溜到兴庆宫后殿宫墙外,犹记得半年前,驱魔司第一次执行任务,李景珑在此地弯弓搭箭,射中了上百步外宫内的小狐狸。

    “老二抓来抓去,妖没抓着,反而自己被抓了。”鲤鱼妖在鸿俊背后说,“这是什么道理?”

    “黄庸说他是被人陷害……”


    天宝伏妖录 第39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