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22节

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22节(2/3)

作品:《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在那个赤面男子送上了素酒素菜招待了曲铮四人,否则八戒要饿得掀桌子了。

    正谈诗间,石屋之外,两个青衣女童, 挑着一对绛纱灯笼, 后引着一个绝色女子, 只见她手拈着一枝娇艳怒放的杏花, 笑意盈盈,身穿轻衣,五色梅花红裙子, 蛾眉秀目,娇颜如杏花。

    四老欠身道:“杏仙来访, 蓬荜生辉也。”

    这女子正是杏仙, 她脆声道:“小仙知有佳客莅临, 特来相访, 但求一见佳客丰姿。”

    十八公呵呵一笑,一指玄奘道:“佳客在此,何须引见?”

    玄奘起身合掌行礼, 微笑不语。

    杏仙定瞧清楚了玄奘的俊模样,顿时心花怒放,扬声道:“快献茶来!”

    片刻后,有两个黄衣女童献上香茶。

    杏仙亲自斟茶, 雪臂皓腕,春葱玉指,十指尖尖,一一敬了四老和玄奘,她盈盈一笑,说道:“今夜良辰美景,仙翁与佳客诗意正浓,吟诗作对,倒是小仙打扰了。不过,小仙不才,有一首诗献上,以佐香茗。”

    四老齐声笑道:“我们洗耳恭听也。”

    杏仙轻启檀口,清吟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四老齐声而赞,笑道:“好诗!好诗!清雅脱尘,饱含春意,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啊!哈哈哈……”

    玄奘脸色微变,默然不语,忽然间就失去了所有的兴致。

    另一边曲铮四人一桌,正在吃吃喝喝,这时听了那杏仙的诗后,悟空嗤笑道:“区区一个杏妖,好大的口气,那汉武王和孔子和她有甚关系?”

    曲铮笑道:“猴儿,这你就不知道了,‘上盖留名汉武王’这句是个典故,传说汉武帝刘彻访问蓬莱仙岛,有岛上的仙人献山杏给他,后人就把山杏叫做‘武帝杏’或者‘金杏’,她是杏仙,自是和她有关系。”

    悟空道:“那周时孔子立坛场呢?又是何意?”

    曲铮道:“山东曲阜的孔庙有个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处。至于董仙爱我成林织,说得是三国时吴国的医圣董奉,在庐山给人看病,不要诊费,被治好的病人就给他种杏五株,因此蔚然成林,这就是杏林高手典故的由来,意指医术极为高明之人。还有孙楚曾怜寒食香,引用的是西晋才子孙楚在寒食这一天祭祀介子推时,供奉是杏酪,所以这杏仙引以为傲。”

    八戒嘴里正咬着一个梨子大小,黄色如橘的金杏,嘀咕道:“说来说去就是一棵杏树而已,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敖烈也从果盘中拿起一个最大最红的金杏,咬得咔咔作响,说道:“杏子挺好吃的,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又脆又爽口,我最爱吃了。”

    曲铮看向了玄奘那边,笑道:“我们在这里吃杏子,那杏仙却想把我们的师父吃了。”

    他说这句话是因为杏仙正在调戏玄奘。

    只见杏仙脸如胭脂,眸含春水,一脸春.色,紧紧挨着玄奘,软语道:“圣僧,如此良辰美景,你不如和我成双成对,倚玉偎香,人生光景,能有几何?”

    她说得娇羞无限,情意绵绵,眼波凝视着玄奘,一眨也不眨。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哪,梨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云儿飘飘,何必西天万里遥。

    欢乐就在今朝,欢乐就在今宵。

    这首歌唱出了杏仙对玄奘心动的意境与春情。

    可叹玄奘却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人,女儿国国王,蝎子精,杏仙,甚至以后将遇到的玉兔精,老鼠精,孔雀公主,哪一个不是千娇百媚,天仙人儿?

    可玄奘他死死守着本心,毫不动摇。

    假如他动心了,那么这西游记就可以提前大结局,取经让佛教东传就更不必指望了。

    “请姑娘自重!”果然,玄奘脸色变了,怒而拂袖而起。

    杏仙花容惨变,本来红润的双颊再也没有半点血色,娇唇轻颤,说道:“圣僧,你怎能如此对我?!”

    玄奘面沉如水,沉默不语,他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要知道你若是伤了一个人的心,无论说什么只会伤得对方更深。

    这时,悟空听了曲铮的话,一转眼就瞧见了杏仙和师父之间的气氛,立刻跳起来大喝道:“妖女,竟然使美人计诱我师父,可恶之极,吃俺老孙一棒!”

    他耳中掏出金箍棒,迎风晃一晃,丈二长短,就往杏仙打去。

    “啊……走也!”杏仙娇呼一声,白光闪过,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四老和赤面男子,还有杏仙带来的四个女童也隐没无踪。

    “哼,逃得倒是真快!”悟空一顿金箍棒,叉腰道。

    玄奘神色复杂,说道:“四老皆是清雅之士,殊无恶意,只是那杏仙……唉……”

    八戒咬着手指头,羡慕的道:“怎么师父就老是招桃花运,而老猪却一个也没有呢?”

    悟空嘲笑道:“真是呆子!你也不想想你的长相。”

    八戒急了,跳脚道:“我的长相怎么了?我老猪的模样才叫男子气概!”

    敖烈不解道:“猪头和男子气概有什么关系?”

    悟空大笑道:“是啊,小师弟说得对!猪头就是猪头,哈哈,笑死老孙了!”

    玄奘走上前,握住曲铮的手,心下稍慰,叹了口气,每回受惊之后,他总是喜欢握住曲铮的手,甚至抱着曲铮寻求安慰。

    所以曲铮早就习惯了,也不觉得两个大男人握个手有什么不对,笑道:“有个美人喜欢你,有什么可叹气的?”

    玄奘凝目望入他充满笑意的眼眸中,低声道:“小铮,以后要是有这种事,你能不能提前告诉我?”

    “我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会知道那杏仙喜欢你?真是冤枉死我了。”曲铮心虚的望天,装傻得很无耻。

    玄奘沉默片刻,悠悠道:“算了,你没有误会就好。”

    小铮,只要你相信我就好了,只要你在我身边,别的都不重要。

    曲铮想了一下,说道:“其实这荆棘岭的四老虽然是千年树精,却无害人之心,他们只是在山中寂寞了千年,自许文艺青年,不,文艺老年,心慕你才华横溢,腹有诗书,巴巴等着你和他们吟诗作对,论诗谈友,如今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玄奘点头道:“嗯,我知道。”

    至于杏仙姑娘,那是春闺寂寞,少女情怀,对玄奘你一见钟情,想与之欢好,却是可怜的一厢情愿罢了。

    这句话,曲铮憋在肚子里,终究没有说出来。

    至此,荆棘岭之夜顺利过去。

    只见东方金光四射,朝霞升起,山中晨霭朦胧,玄奘五人一夜未眠,又整装出发,下了荆棘岭,继续向西而去。

    这日,行在路上,忽然下起了飘泼大雨,因为常年行路,玄奘五人早已习惯了日晒雨淋,所以都没有雨具这种东西,硬生生淋了半日的雨,到了傍晚,雨终于渐渐停了。

    玄奘勒住马,抹去脸上残余的雨水,展目看向远处,见到一座庄院,说道:“我们去前面的人家借个宿吧。”

    “好的,师父,徒儿去敲门。”悟空当先而至,到了庄门外,砰砰砰的用力拍门,叫道:“开门!开门!”

    过了片刻,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开了门,斥道:“是什么人在此大呼小叫?”

    这时,玄奘下马上前,合掌道:“老人家,莫怪!莫怪!我这徒儿的嗓门就是这么大。”

    老人目光一凝,见他丰采姿秀,展颜道:“圣僧从何处来?”

    玄奘道:“贫僧乃东土大唐而来,奉唐王之命去往西天取经,初到贵地,天色已晚,万望行个方便,让我师徒借宿一夜。”

    老人道:“借个宿倒没什么,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只是我这里是小西天,离你们要去的大西天还远得很。莫说去大西天了,就在前方,已是路途难过。”

    玄奘奇道:“此话怎讲?”

    老人侧身相迎,说道:“我先带你们进屋休息,再详细说来。”

    于是,老人安排了玄奘师徒安顿下来,简单吃了点斋饭后,聚在一起闲聊起来。

    玄奘道:“适才老人家说是此去西行道路难过,究竟有何说法?”

    老人先是长长叹了口气,才道:“我们这里唤做驼罗庄,敝姓李,此去三十余里地,有座山,叫做七绝山。”

    玄奘道:“何为七绝山?”

    老人道:“这山径过有八百余里,满山尽是柿果树,古云柿树有七绝,益寿,多阴,无鸟巢,无虫,霜叶可玩,嘉实,枝叶肥大,是为七绝也,七绝山之名由此而来。”

    玄奘道:“只是些柿子树,为何不能过去?”

    老人道:“圣僧有所不知,这里地阔人稀,那柿子山更无人可去,每年柿子熟烂,落下山头,把山路都堵住了,又被雨露霜雪,经霉过夏,一山的污秽,秽气恶臭冲天,就是茅厕也不似这般臭气,熏得死人,更别说行路过去了。”

    玄奘闻言也忍不住悚然变色,一座山跟个厕所一样,谁受得了?还要走过八百里下山,简直让人不敢想像。

    他不由的看向了曲铮,却见四兄弟在院子里上树摘柿子,你追我丢,打打闹闹,半点也不着急。

    他不由扶额,他的徒儿没一个让人省心的,现在连曲铮也让人烦恼起来。

    这时,老人又长叹一声,目中垂泪。

    玄奘一惊,问道:“老人家又何事烦恼?”

    老人道:“适才闻圣僧说你的徒弟们神通广大,我这驼罗庄中却有个妖怪在兴风作浪,闹得家宅不宁,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玄奘道:“老人家请慢慢道来。”

    老人抹泪道:“三年前六月,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风过处,出现了一个妖精,将庄里的牛马猪羊吃了,鸡鸭鹅也囫囵吞下,连人也吃,不分男女老少,活活吞下,自那后,经常前来,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玄奘皱眉道:“那可曾请人降拿这妖怪?”

    老人道:“请了,先是请了个和尚,被妖精拍成个烂西瓜,后又请了个道士,被妖精淹死在河中,以后再无术士敢来。”

    悟空蹦跳着过来,笑道:“老头,这事好办,捉妖拿怪是老孙的本事。”

    老人大喜,长揖到地,说道:“有劳小长老了,现在就去吗?”

    “说去就去!”悟空转头叫道:“八戒,和我一起去!”

    玄奘沉吟道:“话说那妖精住在何处?”

    老人道:“正是在七绝柿子山呀。”

    玄奘哦了一声,刚想说什么,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呼呼风响。

    老人啊的吓得大叫一声,跌倒在地。

    玄奘忙扶他起来,曲铮和敖烈见得风来,也闪身进了屋。

    老人颤声道:“妖精来了!妖精来了!”

    玄奘道:“老人家莫慌!莫慌!我徒儿们自会降他。”

    “看老孙降妖的手段!”悟空大喝一声,纵身出去,在半空中睁开火眼金睛,只见乌压压的风头云层处,出现两盏巨大的灯笼来,闪着血红色诡异的光。

    八戒也纵身站在悟空一旁,看见了这灯笼,叫道:“天,这是什么?”

    悟空沉声道:“这是妖精的两只眼睛,八戒,小心一点,怕是有点道行。”

    八戒心惊道:“光是眼睛就这么大,那他的口有多大呀?”

    悟空道:“再大又有什么用?老孙的法天象地诀,比这大多了。”

    他手执金箍棒一晃,就往妖精的眼睛捅去。

    忽然呼的一声,一条黑呦呦的尾巴扫了过来,啪的一声击在悟空的棒上。

    悟空往后一跳,咦了一声,喝道:“你是哪路妖精?快快报上名来!否则休怪老孙棒下无情。”

    那妖精也不答话,只是尾巴扫来扫去,弄出恶臭无比的风来。

    悟空和八戒不由捂着鼻子往后退去。

    八戒道:“哥呀,这妖精莫非从不洗澡,这臭味熏死老猪了!”

    悟空道:“贤弟,莫嚷,这一嚷就更臭了。”

    八戒道:“哥呀,我们先回去吧,受不了了。”

    悟空点头道:“也罢,回去再从长计议。”

    说着,两个纵云落地,就想和玄奘三人说明情况。

    ☆、取经路卷二

    悟空和八戒刚一落地, 玄奘三人还有李老人就齐齐捂着鼻子蹬蹬蹬退后几十步。

    曲铮憋着一口气,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叫道:“我的天,你们是刚从粪坑里爬出来吗?”

    八戒嚷道:“师兄怎么可以这样说?老猪我一个月前才洗过澡,干净得很,哪里臭了?”

    “一个月不洗澡?我的天, 呕……”曲铮再也忍不住干呕几声。

    玄奘忙把他拉离八戒远远的, 心疼得轻拍他的背。

    “呆子!”悟空踢了他一脚, 才道:“师父, 师兄,不是我们身上的臭味,是适才和那妖精打斗时, 被他沾了些许臭气。”

    好在他们在院子里,臭气一会儿就散了, 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众人皆放下了捂住鼻子的手。

    玄奘道:“悟空, 你们拿了那妖精么?”

    悟空道:“没有, 那怪太臭了,实在受不住,先退回来, 我们再找机会拿他。”

    曲铮道:“那是条大蟒蛇,还未修成人形,你们要杀它很容易。”

    悟空一怔之后,跺脚道:“师兄, 你怎么不早点说?!真是耽误了时机也,只怕它已经逃走了。”

    八戒也抱怨道:“害老猪被那长虫污了一身臭气。”

    “你们又没有问,我哪记得了这么多?师兄我年纪大了,记性有点不太好了。”曲铮眼都不眨,说得理直气壮,毫不心虚。

    玄奘等人:“……”

    老人惊奇道:“这位小公子,我还以为你刚及弱冠之年,不知你寿龄几何?”

    曲铮呵呵一笑,说道:“老人家你误会了,我肯定没您老。”

    悟空“哈”的一笑,说道:“李老头,你可不要被我师兄骗了,老孙已经上千岁了,都觉得自己年轻得很。”

    老人听得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

    玄奘含笑道:“老人家,他总爱说笑,在我这四个徒弟中,他虽然是大师兄,年纪却最轻。”

    “是啊,别看我这师兄长得水灵灵的,人畜无害似的,心思却最多了。”八戒不甘示弱的道:“老猪的年龄自己都忘了,不过最多比猴哥小几岁。”

    敖烈道:“我八百多岁,比你们小了一些。”

    悟空笑道:“其实我们三个加起来,也没师父的年纪大,师父是金蝉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几万岁了。”

    玄奘微笑不语,似乎默认了。

    曲铮板起了


    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22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