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8节

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8节(2/3)

作品:《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而他只是回去几天而已,就立刻过来了,但还是感受到了这里沧海桑田的变化。

    “师兄,你怎么哭了?”悟空忽然道。

    “哪有?”曲铮急忙否认,揉着眼睛,把泪水抹去,说道:“眼睛进沙子了。”

    悟空伸手紧紧握住了师兄的手臂,激动道:“刚才观音菩萨说会有一个取经人来救我,我出来后就可以和师兄一起痛饮庆祝了。”

    “不用等那时候,”曲铮两只手伸向背后,过了片刻,又伸了出来,像变魔术一样,手上多了一个酒葫芦。

    悟空眼睛一亮,大喜道:“这是什么酒?”

    “猴儿酒,你最喜欢喝的。”曲铮拔开酒塞,登时一股浓郁的果酒香溢出,醇厚扑鼻。

    悟空笑咧了嘴,连声道:“猴儿酒!猴儿酒!多少年没喝过了!”

    猴儿酒就是猴子酿的酒,以上百种新鲜水果酿造而成,真正纯天然无污染,悟空在花果山时,猴子猴孙专门酿造这酒给他喝,喝了几百年,如今却是想喝也喝不到了。

    悟空急急的从曲铮手中拿过酒葫芦,咕噜咕噜的一直灌。

    曲铮笑道:“慢点!慢点!没人和你抢。”

    悟空犹如游龙吸水,一大葫芦酒一口就吸了个干干净净,他意犹未尽的抹着嘴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曲铮怜惜的擦去他的眼泪,叹道:“有酒喝还哭?”

    悟空呜咽道:“我只是想起了我花果山那些孩儿们,如今过了这许多岁月,不知道怎么样了?有没有人欺负他们。”

    曲铮道“我来你这里之前,去过花果山看了他们了,这壶酒就是他们托我带给你的。”

    悟空一怔,喜的抓耳挠腮,叫道:“那太好了,他们都好么?”

    曲铮道:“挺好的,除了想你这个大王,没什么大事。”

    他说谎了,其实自从悟空大闹天宫获罪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后,消息就传遍了三界,那群猴子也跟着遭了殃,众多妖魔鬼怪落井下石,霸占了花果山水帘洞,猴子们过得凄惨无比。

    曲铮赶到时,用了各种不可描述的手段大开杀戒,杀了不少妖魔,把猴子们解救了出来,并放出风声,悟空即将回归,这才还了水帘洞一时的清宁。

    这些事他不想告诉悟空,只是心疼对方,知道了又如何,徒增烦恼而已。

    曲铮心里叹了口气,说道:“悟空,你想知道师父的事么?”

    悟空急道:“师父他老人家现在在哪里?想煞我也。”

    曲铮道:“不急,我先说个故事给你听。”

    “故事?!”悟空睁大了眼睛。

    “话说东土有个长安城,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百年盛世繁华。如今是大唐建都,太宗皇帝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一时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这日早朝,一代名臣丞相魏征上表太宗皇帝,开立考场,招贤纳士,太宗准了奏,放榜天下,各州各府才子纷纷应试,其中有一个才子姓陈名萼,字光蕊,高中状元,皇帝御赐,跨马游街三日……”

    曲铮双目微敛,娓娓道来。

    “状元陈光蕊游街之时,路过丞相殷开山门前,他有一个女儿,名唤温娇,正在高结彩楼,抛绣球招夫婿,对陈光蕊一见钟情,绣球当即抛到了状元身上。

    二人不日成婚,又被太宗赐了个江州命官,夫妻二人同去江州赴任,晓行夜宿,到了洪江渡口,租了个船过河,船夫有两个,一个叫刘洪,一个叫李彪。”

    曲铮说到这里,睁开了眼睛,说道:“猴儿,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

    悟空一眨眼,说道:“那两个船夫杀人劫财?”

    曲铮嗯了一声,脸色沉沉,说道:“猜对了一半,不但劫财还劫色,那叫刘洪的见殷小姐年轻貌美,闭月羞花,就起了恶心,和另一个船夫李彪合谋,杀了陈状元丢入河中,逼迫殷小姐从了他,并且拿了状元的官凭,顶了身份,到了江州上任,做了大官。”

    “呔……”悟空大喝一声,骂道:“实在可恨,若是我在,一定打杀了那畜生,杀人丈夫,淫人.妻女,畜生也做不出来,后来怎样了?”

    曲铮道:“殷小姐当时怀有身孕,万般无奈,只好从了刘洪,忍辱偷生,没多久瞒着刘洪生了一个儿子,这儿子大有来头,是南极星君奉观音之命投入她的腹中的,非比等闲。”

    悟空惊奇道:“还有这种事?此子究竟是何来头?”

    曲铮道:“他就是我们的师父金蝉子,如来的关门弟子,经过十世转生轮回,也做了十世的和尚,十世修佛,这是最后一世了。”

    悟空“啊……”了一声,叫声“师父!”就怔住了。

    过了片刻,喃喃道:“那观音菩萨说的取经人莫非就是师父?”

    曲铮点头,继续道:“殷小姐知道刘洪一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所以第二天趁刘洪外出忍痛放入江中,并血书一封,她儿子顺江而下,流到了金山寺,被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收养,取了乳名,叫江流儿。江流儿十八岁后,阴差阳错,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找到了母亲,后又欣见父亲被江州河下的龙王所救,一家三口得以团聚。殷小姐的父亲是当朝丞相殷开山,知晓了前因后果,上表了唐王太宗,抄了那刘洪的家,并立刻斩了首,报了大仇。”

    悟空听到这里,欣喜道:“这也算是好结局了。”

    曲铮道:“江流儿的父亲恢复了官职,他也有了法名,叫玄奘,又回了金山寺修行,本来故事说到了这里,没他什么事了,偏偏没多久长安城又发生了许多怪事。”

    悟空问道:“什么怪事?”

    曲铮笑道:“这说来就太长了,我三天也说不完,总之你只要知道观音步步设局,就像那九连环一样,环环相扣,风波迭起,使得那唐王太宗对佛法因果深信不疑,先是大敕天下,后又召集了一千多个和尚在长安城开了个水陆大会,玄奘大师主持诵经传法,盛会一时无两。观音见时机成熟了,现身说出了西天大雷音寺的大乘佛经,引得玄奘要去西天取经,唐王亲自送行,取经之行就此开启。”

    简单来说,就是神算袁守诚和泾河龙王打赌下雨之事,龙王为了赢赌局,克扣了雨点,违反了天条,招致了杀身之祸,龙王梦中求唐王搭救,唐王答应了,谁知丞相魏征还是在梦中斩了龙王。

    龙王去地府告了唐王不遵守约定救他的状,阎王拘了唐王的魂魄,判官偷偷加了唐王二十年的阳寿,十殿阎王经过会审,放了唐王回了阳间。

    所以唐王亲身经历了死而复生的怪事,对鬼神之事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才同意了唐玄奘西行取经之事,而这一切皆是观音玩的手段。

    悟空道:“原来如此,观音菩萨倒很是深谋远虑呀。”

    曲铮道:“是啊,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太宗皇帝和玄奘结为兄弟,称御弟,与众官员送至长安城外,唐玄奘踏上了去往西天之路。”

    “咦,不对!”悟空忽然叫道:“师父转世以后会法术么?”

    曲铮摇头。

    悟空道:“那会武功么?”

    曲铮还是摇头。

    悟空又急了,叫道:“那如何是好?西天路上多艰险,妖魔鬼怪众多,只怕师父出了长安城,不消多久就会丢了性命。”

    曲铮又笑了,说道:“你以为观音想不到这一点?观音找到你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师父,不出意外的。”

    悟空道:“师父来到我这五行山之前也很危险,实在有些担心。”

    曲铮道:“所以你师兄我现在就要去接他。”

    悟空一怔,恍然道:“是啊,有师兄去接师父就万无一失了。”

    “嗯……”曲铮柔声道:“猴儿,你安心等着,我这就去了。”

    说完,他就在悟空眼前身化一点流星,往东方而去。

    “师兄,快一点……”悟空大喊道:“别忘了,我在等你和师父!”

    ☆、取经路卷二

    长安城皇宫,唐王太宗御书房,李世民在书案上摊开黄色的卷轴,尚书左丞相魏征亲手研磨。

    李世民饱蘸浓墨,大笔一挥,龙飞凤舞的书写起来。

    魏征这个千古名臣,才华横溢,胸有丘壑,严谨的一品官服也掩不住他身上浓浓的书卷气。

    这时,他双眉紧皱,脸现忧虑,说道:“陛下,臣还是觉得西行取经此事不妥。”

    “哦,何出此言?”李世民头也未抬,继续书写。

    魏征道:“先说那陈玄奘,是个只会念经读书的文弱和尚,此去西行,万里之遥,途山涉险,别说取到真经了,还有没有命回都大有问题。”

    李世民手中挥毫不停,说道:“玄成,你这是多虑了,朕自小戎马,为打下大唐江山征战浴血无数,九死一生,现今还不是好端端稳坐龙椅,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八方俯首称臣?如今陈玄奘也不过是去西天取个经,又有何难了?即便万里之遥,也是小事。”

    魏征沉默片刻,说道:“他怎能和陛下相提并论?不过,臣观他确实不是短命之相,只不过……”

    李世民截口道:“只要他能取得真经,平安归来后,朕必以国礼相待,劝他还俗,赐他个丞相之职,你和他就是朕的左膀右臂,助朕治理天下,保我盛唐万年基业。”

    魏征道:“陛下,臣只是担心佛教日盛,人人崇尚出家念经,不思进取,不事生产,未必是我们大唐之福。”

    “朕意已决,不必多说。”李世民停下了笔墨,一拍手,笑道:“玄成,你看一下朕的通关文牒措词可有不妥?”

    魏征俯身凝目,只见明黄色的卷轴上写着:“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

    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李世民含笑道:“如何?”

    魏征心中暗叹,自己也是道门弟子,那陈玄奘是如来的亲传弟子金蝉子,如何不知?

    他如此忧虑重重,绝不是为了佛道两家水火不容,而是为了报答李世民当年的知遇之恩。

    要知道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座下军师,李世民登上皇位后,非但没有杀他,反而不计前嫌,提拔他当了丞相,对他之倚重,无人可比。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玄成,你不必多虑,无论是佛祖如来,还是天上的玉帝,朕才是人间的至尊帝王,鬼也罢,神也罢,朕也全然不惧,至于取经之事,朕自有朕的道理。”

    他这皇帝在玄武门之变时,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事后还杀了十个亲侄儿,并把两兄弟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嫂子和弟妹充入后宫,行事之果决,心肠之冷硬,私德之差,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怕天地鬼神。

    既便如此,在历史上李世民也是一个千古明君,和私德人品并不冲突。

    “是,陛下。”魏征躬身应道,立刻拿出纸质的通关文牒照抄起来,他抄完后,递给了皇帝。

    李世民终于拿起了早就准备好的玉玺,重重的在通关文牒上按了下去。

    据历史记载,唐玄奘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冒越的意思就是没有通过皇帝的同意,偷偷去天竺取经的。

    所以我一直不明白,如果没有唐王太宗的亲笔通关文牒加上玉玺宝印,他是如果通过一百多个国家的?

    最神奇的是,通关文牒上还盖满了各国国君的玉玺大印,唐玄奘十八年后返回大唐,李世民竟然没有追究他的欺君之罪,反而以国礼相待,对他大加赞赏,传为佳话,盛传千年。

    这前后矛盾的历史记载,恐怕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召玄奘至宝殿,亲手御赐通关文牒和紫金钵盂,还有一匹极其神骏的白色高头大马,之后排驾与众官送至长安城外。

    玄奘一身红色袈.裟,面如皎月,气宇轩昂,站在寒风中。

    唐王则白色蚕丝袍,身披深色披风,龙章凤姿,潇洒风流,他握住玄奘的双手,凝目望着,深情的道:“御弟,你此去西天?几时可回?”

    玄奘道:“三年便可。”

    他夸下海口,就如时下的愤青一样,不知路途遥远,几多艰辛,一去便是十几年。

    李世民闻言命人倒了一杯酒,弯腰拈起了地上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举杯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饮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玄奘听得热血上涌,接过一饮而尽,大声道:“陛下,玄奘此去若不取得真经,誓不回还!”

    他说得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对西行之路充满了信心。

    “嗯,天真的孩子。”

    太上老君端起碧玉茶杯,吹拂去杯中云雾茶的袅袅热气,淡淡的说道。

    “大哥,这话怎么说?”太白金星盘腿坐在他对面,不解的道。

    两个人面前放着一面菱形的铜镜,铜境上定格的影像是玄奘的特写镜头。

    原来这镜子是太上老君万年前花了上百年炼制而成的乾坤镜,可观察天下万物,当然包括三界五行的任何神佛鬼怪,天下独一无二,十分神奇。

    当然这乾坤镜,老君平时轻易不动用,这次为了玄奘西天取经之事拿了出来。

    老君听太白这么一问,白眉一扬,说道:“那如来和观音诡计多端,设下什么九九八十一难,有得这唐玄奘受了。”

    太白神色一怔,急道:“糟了,糟了!转世的金蝉子毫无法术,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是好?”

    老君瞪了他一眼,不满道:“你急什么?此事与我们何干?”

    太白微微垂首,低声道:“大哥,金蝉长老是个好人,我挺喜欢他的。”

    老君“哼”了一声道:“你这老好人的脾气什么时候才改?那金蝉子是如来最心爱的弟子,他都不在意,有你操心的份吗?”

    太白神色怔怔,沉默着不再说话,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桃花林,桃花灼灼绽放,一个白衣青年坐在桃树下,墨发如云,吹着玉笛,笛声悠扬悦耳,衬着飘落如雨的桃花瓣,有如人在画中。

    太白站在一颗桃树后,瞧着如画的青年,整个人都仿佛痴了,久久不忍心打扰。

    青年察觉到了他,忽然回过头,这一回头,连一树的桃花也仿佛失了颜色。

    “我是金蝉子。”这青年微微一笑,说道:“见过太白上仙。”

    传说金蝉子是如来最心爱的弟子,带发修行,但是他不敬佛法,不守戒规,桀骜不驯,难以管束,如来一怒之下,把他打入了轮回之中。

    从那以后,太白就记住了这个青年,直到今天。

    “发什么愣呢?二弟,别多管闲事。”

    老君皱起眉头,警告道


    唐僧带我玩穿越[西游] 第8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