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环爷 第19节(3/4)
作品:《红楼之环爷》
贴膏药,会不会一直都贴着他,黏着他,一辈子都不离他而去。
宇文熙探出去想要揽住贾小环的手顿了顿,但他很快便环住小东西的肩膀,声音里是无法抑制地喜悦和温柔,“宝宝又在胡思乱想什么,伯伯不是整日都在你身边,还被你嫌弃是贴膏药?放心吧,伯伯许你小嫌弃一下,但伯伯绝不嫌弃你。”
他并没想到,宝宝竟然会忽然间问了这么句话,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宇文熙有些不敢深思,他怕自己一旦胡思乱想了,会让他和宝宝之间再无法像如今般自然相处。
“我哪有嫌弃你。”贾小环似被这回答取悦,弯着眼睛勾起了嘴角。他用脑门儿顶了顶宇文熙的胸膛,已没了方才失落的小模样,“伯伯,你可记住今天说的话。只许宝宝嫌弃你,可不许你嫌弃宝宝。”
贾小环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真的对自己好。若是非要列个排名的话,他也仅仅将膏药伯伯排在娘亲和师父的后面。
宇文熙无奈地摇头,轻抚着他发顶,笑着说道:“行,行,行,什么都听你的。”巴望着被嫌弃,他这伯伯也真是够了。
“伯伯,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今天元宵节,宫里面不是有酒宴庆典吗?”从小情绪里拜托出来,贾小环暂时放下了娘亲再嫁的失意,边给宇文熙倒茶水,边问道。
“宫里面那些事,我不过是露个面便够了,再说还有太上皇在,我在不在都无所谓。”宇文熙的拇指扫过贾小环的黑眼圈,轻斥道:“倒是你,这么多天不见,我岂能不担心。果然,人才出来几天,身子也瘦了,眼圈也黑了,都不懂照顾自己的吗?”
“哪有,过年吃得好,我还长胖了些呢。”贾小环才不认,举着手臂反驳道:“反倒是伯伯,我看着可是疲惫憔悴了不少,是不是逢年过节的,房里人太多忙不过来了?”
宇文熙被气乐了,放下茶盏拧一把那张小嘴,没好气道:“又胡说了。对了,宝宝,有件事要跟你说,我得了暗卫的密报,说是荣国府王氏接连对你暗中查探,你可有什么打算?”
这就很明显,是皇帝陛下在转移话题了。宇文熙最不想跟贾小环进行的话题,就是那些后.宫的男女之事。是以,连忙搜寻了件苍蝇小事来跟贾小环扯。
“荣国府,王氏?她干什么了?”贾小环听了这两个名词,登时便不耐烦地皱起了眉。他自从过继出荣国府之后,便将那一家子都抛在了脑后,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地上来惹事,他也没打算再跟他们有所牵连。
可现如今是怎么着,这王氏上赶着来送死了?
贾小环虽然回了赵府,身边也并未带着亲随,但宇文熙又如何能放心,少不得派了几名暗卫暗中看护。是以,贾小环身边有什么事,宇文熙甚至比他自己都一清二楚的。
王夫人派的管事虽然只是随着大溜,暗中探看赵夫人的婚事,但其一举一动也落入了暗卫的眼中,少不得要向皇帝陛下禀报一声。宇文熙本也没将之当成回事,甚至都没打算告诉贾小环,省得惹他心烦。
不过,这会儿也不妨拿出来,转移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听了膏药伯伯的讲述,贾小环的眼神便是一暗。看来,王氏那女人已经知道娘亲没死,却不晓得那老太太和贾政知不知道。
哼,探看娘亲的婚事,王氏她想干什么?给娘亲捣乱?让娘亲不能幸福生活?
不,她是活够了,想死呢!
“伯伯,今晚好像是贾太妃娘娘出宫归省的日子,人都说要锦上添花,宝宝给荣国府添把火,好不好?”贾小环的声音幽幽的,眼睛望着荣国府的方向。
……
贾元春出宫归省,让老贾家的人等了整整一天,直到戌时末方才抵达荣国府。先是在别院里逛了一圈接受拜见,又到贾母正室与亲人叙旧,然后再到园中正殿开宴听戏……
此时若是贾小环在场,定然会大摇其头,叹一声“扫兴”。想上辈子贾元春归省,那是何等的排场奢华,人物繁盛。不说旁的,当日光是跟贾元春同辈的男女便有多少,可如今……呵呵!
赦大老爷一家子都不在,薛家母女也跑了,贾探春已出嫁,贾小环在嫁娘,这府上还剩下了谁?
难得王氏还惦记着自己的娘亲,环小爷深觉不能让她们母女俩太过冷清了,怎么也得给她们添把柴加把火才是。
于是,就在太妃娘娘率领亲人们听完了戏,要发赏赐的时候,这座省亲别院四面八方的角落里,都亮了起来……
☆、113.第113章
太妃娘娘出宫归省, 却被翩然而起的火堆们包围了,这让贾家上下并宫里人都懵了。
整座省亲别院都惊恐慌乱起来, 一时间竟然无人出头组织灭火。四处都是叫唤乱跑逃命的人, 不管是主子还是奴才, 就连贾元春、贾母、王氏等人都被冲散了。
说起来也是怪事, 那火竟然是轻易不能扑灭的。就算之后贾珍带人救火, 却也气急败坏地发现, 火势极旺不说, 还不是用水就能救的。没办法,他只好命人挖了沙土来灭。
待到整个火势全被扑灭, 天边儿都已经放亮了。
贾珍站在高处看着眼前的一片废墟,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幸亏啊,他当初没给荣府投银子,不然遭了这变故, 还不得心疼死。本来, 就连救火他都不愿出头的, 但谁教荣府就没个顶用的,他要是不管, 这火说不定就要烧到他宁府了。
他一甩袖子, 便带着儿子贾蓉去了贾母上房。此时,整个荣国府的主子都在那儿,而太妃娘娘贾元春则早已被宫人们带回宫去了。
贾母的荣庆堂灯火通明的, 贾珍刚刚进了正房的大门, 还没走过屏风的时候, 就听见里面贾母的声音,当即就皱了眉头。
“……怎么回事,还没找到王氏?那么大个人,怎么会就找不见了?还不快去找,再去找,去找啊……”贾母急得直拍扶手,另一手却不忘紧紧搂着她的宝贝宝玉。
也不怪她这么气急败坏,今天发生的实在糟糕透顶。娘娘省亲啊,多么郑重紧要的事情,前半程都好好的,都到了最后却出了火灾这等事,简直是阖家不幸啊!
好在,娘娘最终安然无恙,平安回宫去了。她的儿孙们和两个玉儿也都平安无事,贾母正要松口气呢,却听见奴才禀报,说是太太找不见了,这才有了珍大爷听见的叫嚷。
贾珍进了正房,就见老太太坐在正当中,身边搂着贾宝玉;贾政独自坐在左首椅上愁眉苦脸的,衣袍上还有烧灼的痕迹。
他没瞧见珠儿媳妇、贾兰和林黛玉,想来是在隔间儿里。如今的荣国府,也就剩下这几个主子了,没在这儿的就都是不要紧的。
另外,在贾母面前的地上,跪着几个捆着的丫鬟,一个个都是鼻青脸肿的,大约都是王氏身边的。不过,主子不见了,她们却好好的,也是活该受这样的罪。
一见着贾珍,贾母便急切地问起火势,问起别院的情况来。贾珍也不瞒着她,火反正是扑灭了,可那座花费巨大的省亲别院却也彻底毁了,如今留下的就是一堆废墟。
“不过,老太太,这回的火不像是意外燃起的,我看着倒像是人为的,这事您还是叫人查一查的好。”最后,贾珍面色沉重地说道。说完,便不等贾母说话,带着贾蓉告辞离去。
敢在省亲的时候在别院点火,这事儿可不小,他是绝不会再插手的。
就在贾珍出了上房门,忽瞧见赖大趔趄着跑过来,嘴里面还喊着“找见了,太太找见了……”。他便留了个心眼,命贾蓉在房外找个地方窝着,听一听王氏出了什么事。
王夫人出了什么事?她没死,只是腰背让梁子砸了下,整个人都不大会动了,头不会转只能眨眨眼睛,话不会说只能支支吾吾,路不会走连脚趾头也不能动……
总之,王夫人这辈子也不知能剩下多少日子,但不管是多少日子,她都只能日日夜夜都与床榻为伍了。也许,大概,可能还有屎和尿?
……
乾清宫里,贾小环将手上的密报丢开,也将这件事丢开了。王氏能有这么个下场,除了那根砸下来的打量,还少不了环小爷他送上的一记灵药呢。
将日后可能伤害娘亲的火苗掐灭,贾小环便不再理会老贾家,将心思放在了随同膏药伯伯南巡的事上。人活两世却头次下江南,可不得好好准备准备,以求能多逛些地方。
不过,荣国府的这桩失火案,在京中却是惊动了不少人,许多人都紧盯着荣国府,乃至贾太妃的动静。据说,便是太上皇都闻之震怒,严令定要将之彻查严办。
太上皇虽然如此给体面,可贾元春却并未有丝毫受益,反而尝到了失宠的滋味。
失火那天她回宫便没能见到太上皇,只是被命在大明宫前谢了恩,便被打发回了寝宫。而自从那天之后,直到圣驾出发南巡,她也未能得见太上皇,就更别提宠幸了。甚至,原本被提上太上皇南巡名单的她,也被踢了下来。
贾元春自得知不能去南巡的消息,便过上了以泪洗面的日子。她算是看明白了,自个儿往后怕是没好日子过,要是知道一趟归省是这么个下场,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这个宫门的啊。
原本是想风光一回,见一见父母兄弟,顺便体现她在太上皇跟前儿的地位。可谁又能想到,这么一趟省亲什么好处也没落着,却让她多了个扫把星的名头,从此再不得太上皇青眼。
她并不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而已。
王夫人成了跟“棍子”的消息,没过几天便传进了宫里,惹得太上皇震惊不已。然后,贾元春便收到他的旨意,听完之后眼睛一翻就倒下了。
戴权背着手摇了摇头,目光略带怜惜地看着瘫软在地的女子。然后,只见他向着身后的太监摆了摆手,太监们便拥上前将贾元春抬了起来,向着一处偏僻的宫门行去。在那处宫门之外,有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正在等着她。
方才,太上皇的口谕中说,命这位贾太妃到佛前去为母亲祈福,以全她的孝心。太上皇没说是那座佛前,那就是让戴权看着办的。看在自己同老贾家的交情份上,戴权决定把这位娘娘送个好地方。
于是,等贾元春再度睁开眼时,她已经躺在了水月庵的斋房里,面前站着的是个法号静虚的老姑子。这里,就是她要度过余生的地方吗?贾元春不知道。
贾小环并没关注过贾元春,却偏偏有人要把她提到他面前。
这一日,正是二月初一,明日就是龙抬头,南巡队伍出京的日子。同时,也正是在今天,贾小环领到了升官的圣旨。
他,从正五品的三等侍卫,蹦蹦跶跶着就跳到了正三品一等侍卫上。
这么一来,他环小爷的官位,便在后爹赵全之上了。欣喜的贾小环就蹦着往宫外跑,想要出宫去跟娘亲报报喜,去向后爹显摆显摆。最后,再跟不能跟去南巡的娘亲告别一番,顺便问问娘亲想要啥,他都给带回来。
只是,刚走到一处偏僻些的走廊上,就有一团冲上来,迫得贾小环停下了脚步。
“……环爷,环爷……求您,求求您,救救娘娘,救救娘娘吧……姑娘,她,她是您亲姐姐啊……”
贾小环将护在身前的李轩拉开,皱着眉盯着跪在面前又磕又求的宫女。
李轩见主子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忙凑前两步轻声道:“爷,这是贾太妃身边的宫女,抱琴。”
自从被圣上派到主子身边,他便将哪怕跟主子有一点儿关系的事,都牢牢记在心里。随后,李轩又把贾元春最近的遭遇,轻轻为主子道来。
“太上皇把贾元春送佛前祈福了?”贾小环一掀眉毛,用下巴点了点抱琴,道:“那她呢,怎么还放在宫里?得,既然求到爷的面前了,你派个人把她也送去吧,也好全了她们的主仆之情。”
李轩干脆利落地答应一声,挥手便让身后的手下操办。立时就有两个小太监,拉起了抱琴就往外走。
而让贾小环意外的是,听到要被送到贾元春身边,抱琴并没有哭闹,甚至还隐约露出了笑容,只是在临走远时回头,深深看了贾小环一眼。
“……传个话过去,给她和贾元春个安稳日子过。”贾小环沉默了片刻,对李轩吩咐道。他知道,自己的这话是会被执行的。
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为了贾元春那血缘上的姐姐,却是因为抱琴这个忠心的丫鬟。这个跟随贾元春进宫的丫鬟,让他想起了如今娘亲身边的那两个。曾经,她们其中一个为他而死,另一个对他不离不弃,都是值得敬重的。
是以,这回的贾元春是托了抱琴的福呢。
……
二月二,龙抬头!
宇文熙也是觉得在这一天南巡启行,是以这天天尚未放亮,京城内外就热闹起来。随着太上皇和当今圣上的御辇出了京城,这股热闹劲儿才缓缓平静下来。
贾小环并未随宇文熙同上御辇,而是骑在马上紧跟在龙辇之后。也就是待队伍到了天津,登船下了运河之后,他才被皇帝陛下以护卫的名义,捞到了身边呆着。
之后,路上每到一地,两位圣人都会登岸咨询地方利病、民风土俗。已经退位让禅的太上皇,却丝毫也没有已经退休的意思,视察起民情来简直比现任的宇文熙还要勤奋。
宇文熙看在眼里,却似乎并不在意。也就是两人独处,贾小环笑话他的时候,膏药伯伯才会借故抱着环宝宝抓挠几把。
转眼,十多天已过,南巡队伍已来在泰安州,到了登顶泰山的时候。
☆、114.第114章
这一日,宇文熙驻跸泰安州泰山脚下, 明日便要登泰山。
圣驾停驻稳妥之时, 已经是傍晚时分,宇文熙要同大臣亲信议事, 贾小环便骑了马在山下溜达。整日都在船上呆着,胳膊腿儿总有些困乏,总要伸展伸展才好。
待他撒了欢儿回来,戌时都已经过半了, 却发现膏药伯伯的那一摊还没有忙完, 便连李庸然都还守在门外。贾小环有些惊讶, 出巡这么多天, 可还没见伯伯这般忙碌。
“怎么回事, 伯伯还在忙?可送了茶水、点心进去?”贾小环是饿了,随意找个地方坐下, 捏起手边的果子颠了颠, 却不忘向李庸然问一句。
“小爷放心, 主子爷那边儿东西都齐备着呢。倒是您,主子爷命给您备了羊肉锅子, 让您先垫垫肚子。”李庸然小心地将送上来的锅子接过, 笑眯眯地摆在贾小环面前,又帮他将餐具摆好。
贾小环点点头, 正要叫李庸然一起用些, 却听见他又道:“主子爷正在议泰山封禅的事。太上皇那边传话过来, 说是太上皇要亲自出面封禅,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希望主子爷出面。”
“哦。”对于这些政事,贾小环并不太上心,抑或者说对膏药伯伯颇有信心,是以只随意应了一声,便向李庸然招手道:“你也别干站着,坐下陪我喝碗汤吧。”
李庸然心中慰贴,也并不推脱就答应道谢,先是伺候好贾小环,方才自己盛了碗肉汤坐下。他一直为主子爷守着门,也是饿得不轻,能有碗肉汤垫垫就是享福了。
贾小环用餐之间并不说话,
红楼之环爷 第19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