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倚栏含笑看柳娘倚栏含笑看柳娘 第7节

倚栏含笑看柳娘 第7节(1/4)

作品:《倚栏含笑看柳娘

    如果大郎不是平君的亲儿子,那么这件事情或许会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平君必须要留在这里,赵府里,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教平君放弃自由也要得到的,或者平君与赵世卿的仇恨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要平君冒着风险,扰乱赵家的子嗣。

    柳娘想了一想,支起身子来,扬声呼唤在外间探头探脑的招娣进来。

    招娣挨到柳娘的床边,小心翼翼的问道:“姑娘可是在正院那边与娘子生气了?”

    她脸上的表情明明白白的告诉柳娘,与娘子生气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柳娘有些好笑的答道:“谁无缘无故的又与娘子生什么气,不过是来问你句话罢了。”她顿了顿,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做出有些吃味的表情来,“我问你,娘子与郎君之前的感情好吗?他们两个总是好过的罢,不然又怎么会有大郎。”

    果然招娣见状松了一口气,显然是以为柳娘对平君与赵世卿的事情吃醋了,她露出一个我都懂的笑脸来,把头低到了柳娘的耳边,轻声道:“姑娘你就放心罢,娘子啊,她自来了后就与郎君不和,两个人从来就没有好过,据说洞房那天两人都没有圆房过呢!”

    柳娘听了露出十分不解的表情来,疑惑的想要开口。

    招娣心领神会的道:“姑娘想说大郎罢?这话我与姑娘说,入了姑娘的耳朵,你就再不可与旁人说道了,便是在娘子面前,你也不要露出半分来,不然我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柳娘不耐烦的连连点头,一叠声道:“可别卖关子了!”

    招娣这才声音更低的说道:“我不是与姑娘说过那时候我还在前院里头伺候那些姑娘吗?那时候娘子的阿爹他们刚刚去世,有传言说是郎君闹着要与老郎君商议要休妻另取,可惜老郎君随后也是跟着病了,娘子怕是听了这话之后,才有了大郎的。”

    招娣见柳娘还是一副没听明白的样子,说的更加明白些了:“我听那些姑娘说,娘子是算计了郎君才有的大郎,郎君本想着要以娘子无子为由把她给休了,教娘子晓得了,也不顾是自己还在孝期,就算计了郎君,大郎快出生的时候,老郎君就去了,娘子又跟着守了三年孝,这下子再怎么说郎君也不能把她休了,郎君那时候气的要死呢!成日里在房间里砸东西,打骂姑娘。”

    招娣说着说着万般感慨的道:“所以说呀,娘子不管再怎么样刚强,还是要靠着郎君的,若是没有了大郎,被郎君给休了回去该怎么是好,娘子这会儿不搭理郎君,还是因着有了大郎,又守了三年父孝的缘故,哪怕这样呢,娘子还不是又给郎君纳妾又是帮郎君打理家务,姑娘你可万万不要钻牛角尖,这女人啊总是要靠着男人的,没有儿子傍身可怎么好呢。”

    招娣这会儿絮絮叨叨的说些什么柳娘已经是听不进去了,她晓得平君与招娣是完全不一样、不在一个层面的女人,平君又怎么会想着要讨好自己的丈夫,才能安身立业呢?就是柳娘知道的,平君的奶娘老嬷嬷就常年帮她处理她的那些产业,每年的进项可以教她没有了男人也可以过的相当好。

    所以,平君要留下来,肯定是因为赵府里头有她想要的事情,而平君那样恨赵世卿,才会用自己阿弟的儿子充作赵家的嫡长子,要每次祭祀的时候,赵家的列祖列宗在天之灵都不得安宁,赵世卿那般想要光宗耀祖,却不知道,有一日王平君这个嫡妻在世、大郎这个嫡长子承重孙在世,自己家里就再也没有办法光宗耀祖了。

    柳娘打了一个寒颤,她有些害怕了,平君的身上究竟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赵世卿被平君结结实实的给骗了,他可从来没有怀疑过大郎是自己的孩子罢?虽然听说他挺不喜欢大郎,大约还是因为他以为大郎是被平君算计之后才有的,他可曾想过,这世上还有女人有这般大的胆子,哪怕在父丧之时也要拿出阿弟的血脉来偷龙转凤?

    这般说来,因为嫁过来就守孝的缘故,王定之与其妻秦氏至今都没有孩子,大郎也恐怕不是秦氏所生,怕是哪个侍妾罢,柳娘有些难过的想着,她见过秦氏的,那是个十分好的女子,她是那样的爱着自己的丈夫,但王定之却一直欺骗着她,平君与王定之这样做的时候,可有想过秦氏的感觉呢?

    柳娘越想越觉心疼的厉害,她又是害怕着她所不知道的平君,又是难过着平君所做的一切,要是怎么样的事情,才教一个那样利落的女子变作这般?

    #

    还没等平君发现柳娘的不对劲,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里,边关传来了震动朝野的消息。

    鞑子的兵马是离长安城越来越近了,在朝中主战主和两派妥协之后,刚刚派出了迟将军到了边关,鞑子却好似远远的知道了迟将军到了哪里似得,并不跟迟将军的兵马正面打上一场,而是仗着自己全部都是骑兵,机动性能比大陈的将士不知道要好上多少,不停的快马加鞭,朝着长安过来了。

    迟将军的兵马一直在后头追赶着鞑子,而守城的大陈军官却是弱的不值一提,鞑子所经过的地方均是没有形成任何的有效反击,多的是当地最高长官带着一城的士兵官吏出城对着鞑子投降。

    也有热血的长官带着将士抵抗的,不过大陈的军费一向是层层盘剥,到了地方的时候已经只留下很少一些,士兵们的盔甲根本就抵挡不住鞑子的铁蹄,而长官们吃空饷的习惯由来已久,许多城池的士兵们根本没有达到基本的配置,往往只上报的人数的三分之二还要少,长官们抵抗的,鞑子往往是要屠戮满城,造下无数性命。

    这一日就有来报,鞑子离长安,已经不足五百里了。

    成日里沉浸在修仙得道里头的皇帝也是坐不住了,大陈建朝也有了百余年了,关外的游牧民族虽然是常有来犯,但此前从未有一次离国都如此之近,元祐实在是不想做亡国之君,早朝时痛骂百官不作为,扬言要诛所有投降之人的九族。

    当朝首辅王庸再次主张求和,他在早朝时慷慨激昂的斥责了主战派,说若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派兵前去,鞑子说不定打一会儿秋风就回去了,正是派了兵去打他们,才叫他们生了气,这才打到了离京五百里的地方,若是好好的遣使者去与鞑子商议,左右不过是给一些猪羊,他们自然就回去了,哪里还要叫这些将士百姓白白送了性命?

    当朝这些官员们,可谓是从未遇见过这般凶恶的鞑子,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饶是主战的钱阁老在朝上喊破了嗓子,在皇帝元祐的拍板下,王庸仍然是点上了几个年轻的官员去做使者,带上了官家的旨意去与来犯的鞑子求和。

    在长安城一片风雨飘摇,城中的百姓虽然觉得不过是鞑子,蛮夷而已,想来是不会有什么事儿的,但城中依旧是多了几分压抑的色彩。

    正在此时,一支从大老远从四川而来的商队,终于到了长安城的城门外。

    ☆、第37章

    天还蒙蒙亮着,守城的士兵们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走到城门口。有说有笑的慢慢的拉开了城门。他们看着十分松懈,现在这个时候还早,普通的老百姓不会这个时候选择入城,要这个时候入城得赶晚上就开始赶路,晚上的路上,谁也说不清楚,也许会有打劫的盗贼,何况最近鞑子也逼得紧。

    可是今天却不一样,打开城门的那一刹那,所有的卫兵都结结实实的愣了一下。门外威风凛凛地站立着几个大汉,虽然都带着兜帽,瞧不清楚脸,但身强体壮的一看就不似普通人。离这些大汉稍远的地方,还停着一架马车,马车上的人也戴着兜帽,周围还站着几个壮汉,他们有些警惕都左右张望,身上鼓鼓囊囊的,些许是带着武器。

    联想到最近鞑子离京城越来越近了,这些士兵们未免就有些多想,瞧着他们那些身上露出来的肉,都不把他们往汉人这边想了,有几个胆小的卫兵当场就有些腿软,吱吱呜呜地你推我拽地上前问道:“来者是何人?可有入城令牌?”

    那几个壮汉也未曾为难他们,简单的把入城的令牌递给他们瞧,卫兵哆哆嗦嗦接过来,仔细一琢磨,却是宫中的入城令牌。

    这一番下来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宫中都入城令牌,在卫兵都眼里大汉们立即从鞑子变成来军爷,这些守门的卫兵立刻直起了身子,点头哈腰的,上前领着几位壮汉入了门。

    这些人的气势,平常百姓可能一辈子见不着一次。领头的那个士兵兴许是好奇的紧了,试探的对壮汉低语道:“军爷这是从何处来呀?”

    领头的那个壮汉,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沉声说道:“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

    就被那壮汉看了一眼,那个开口的卫兵一个激灵,腿软的差点跪下,他的心里狠狠地甩了自己一巴掌,暗骂道:该你多管闲事,瞧见是宫中的令牌了,何曾想过会不会有什么隐秘之事,多嘴多舌。

    一行人在无话可说,守城的卫兵们点头哈腰地把这一行军爷们迎进了城里,看着他们的马车哒哒都走过来,转头过来,几个年纪小的围着年长的卫兵,悄悄的问:“大郎你瞧他们看着到底是何人,我们瞧着是当兵的。”

    被称作大郎那个士兵低头想想,故作深沉的对诸位小弟们讲:“最近鞑子们不是靠的挺近吗?兴许是去执行什么秘密任务的,咱们还是不要多知道的为好。”

    几个卫兵转念一想,也是,谁知道上头到底要怎么样?最是难以琢磨,渐渐的也把这看着不寻常的人给抛到脑后了,纷纷转头去做自己的事儿。

    这些人像是怕有什么人在后头跟着,围着长安城不紧不慢地绕了不知道多少个圈子,这才缓缓地走到一座不起眼的小院的门口,左右街坊都安静都紧,领头的那位汉子上去敲了敲门。

    好像他刚手指碰在门上,门后就拉开了一条缝,一个看着十分佝偻的老叟警觉地露出半张脸,上下仔细打量这位军爷一眼。

    敲门的大汉朝着老叟点了点头,他们两个好像是认识都模样,老叟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和缓起来,伸出半个身子朝左右看了看见旁边是没有人,四周邻居也是静悄悄的,便开了半个门,让这些人进去。

    看的人都进完了,老叟又领着旁边那一辆马车悄悄的从侧门进去了。

    王定之已经在院子里等候许久了,准确的来说他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住的这儿了。

    哑叔他们早就跟王定之通信,说好了今天要到这个院子来秘密集会,王定之觉得心中有些不定,也不愿大清早的就折腾着往这儿赶。便提早一天就到了这儿。

    他与哑叔也是许久未见,又知道哑叔去做那些个隐秘之事,必定是过不妥当的,这会见了面,看着哑叔头发花白的样子,只觉得喉头有些堵。

    哑叔本就最最疼爱王定之,这一见之下,瞧着王定之是又瘦了许多的模样,哑叔激动地要跪下,王定之怎么能当着他的跪呢?便伸手去扶,这一来一回又折腾了一小会儿。

    到底是一个书生,王定之力气不如常年在外行走的哑叔大,还是拦不住,让他半跪了一下,就这么一小会儿王定之便出了一身虚汗。苦笑地对哑叔说:“哑叔这是折煞我了!”

    哑叔比划着与王定之寒暄了一会儿,叙述了许久的别情。倒是终于舍得冷静下来商讨一些正经事了。

    后边的张军见状,自己朝着院子里走去,不一会儿就拽着一个不停挣扎的男人,从外头走了进来。

    几个大汉都上前去按着那个男人,叫他跪在地上不许动。

    那人头上套着布,口里还塞着布,纵使被数个大汉按住,整个人还在不住地挣扎,呜呜地发出声音。

    哑叔看见这个男人也是显得十分激动,一把上前扯掉套在他头上的布套,口中都布头,指着上头的王定之激动打着手势,问道:你可曾还认识这个人?

    这个男人与哑叔本是十分要好的伙伴,又怎么可能不认识王定之,他原是王将军身边的一等亲兵却也是他亲手将匕首扎进了王将军的后背。

    一见到王定之,他像是骇住了,也不在挣扎,瞬间起了满头满脸的大汗,面色也竟然变得如同死灰一般煞白。

    王定之缓缓地走到那个男人身边,蹲下身子,以便自己的视线能够与他平视。

    他笑了笑道说:“好久不见了,刘叔。”

    面前的这个人眼中突然涌出大颗的泪珠,他崩溃嚎啕地哭道:“我已经是到了你们手上了,任凭你们处置吧!这便是我自找的罪孽!我对不住王将军,反正到时候也是要下十八层地狱的,不如你们先动手让我来个痛快吧!”

    王定之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冷冷的说道:“李叔,既然你心中还有王将军这三字。让你死是太便宜你了。”

    “我还有好些事情想要跟你问清楚呢,定之毕竟是小辈。当年的一些事情,倒是有好些不清不楚的地方。”

    王定之将头凑近了瘫软的男人,压低声音问道:“当年要你刺杀我父亲的,不是赵甫仁,是皇帝,对不对?”

    ☆、第38章

    那厢王定之与叛徒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激的气氛紧张不已,这边赵府的后院,王定之最亲的姐姐平君,也迎来了与柳娘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如果你热恋期间的恋人,与你几乎面贴面,她口中的气息不徐不缓的拂过你的面颊,你是否可以按耐得住心中的激动,想要一亲芳泽呢?

    平君只觉得自己现在的情况有些难以控制,她只是听得某个小娘子在书房外叫自己,却没曾想过一开门就被一团香软的小东西整个抱住,那个小东西还试图将她控制住,颇有气势的伸手去按住自己。

    柳娘将平君堵在了书房里,手脚并用的将她按在了墙上。

    平君心里头乐开了花,满以为这是柳娘某种示爱的表现,整个人都饶有趣味的任凭柳娘将自己按住,连敷衍都不敷衍的放弃了抵抗,软软的靠在了墙上。

    虽然柳娘现在一脸严肃,婴儿肥的粉嫩脸蛋都气鼓鼓的,看上去十分认真的样子,但她着实比平君矮的太多,这种身高差让她现在的举动显得十分没有气势,甚至是有些滑稽的。

    平君一边暗爽,一边为了照顾眼前小娘子的颜面,不得不紧紧的把身子贴在墙上,她也知道自己实在是高得太多,为了让柳娘顺利的按住自己,还努力地蹲了蹲身子。

    平君觉得现在的场面有些可笑,小娘子的确是一脸的认真,她这才恍然,柳娘许是有些事情要来找自己算账呢,但是她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惹得面前这小娘子如此的恼火,平君轻轻地挪动下身子,小心翼翼的问道:“我可是哪里惹着你烦了吗?”

    或许受限于本身年龄的因素,让柳娘的脸庞显得十分稚嫩,因而失去了一些本该有的严肃的感觉,所以哪怕平君自己都没有感觉到,她的声音里带着那么些玩笑和不以为然。

    这种轻微不受重视的感觉让鼓起勇气来找平君想跟他摊牌的柳娘感到十分的受挫,她甚至有些埋怨上了平君,柳娘一直是个十分简单纯粹的人,在她年轻的生命中,似乎任何事情都是直来直往的,所以在辗转反侧之中,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当面与平君说清楚,她单纯的认为自己应该从平君身上找一个答案,如果自己误会了平君,那么就诚恳的道歉。

    但是自己的认真似乎并不能被平君理解。

    面前的小娘子脸色越来越差,并不像往常那样傻乎乎的


    倚栏含笑看柳娘 第7节(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