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生算什么重生算什么 第134节

重生算什么 第134节(2/3)

作品:《重生算什么

   “天河出事了!河水将仙宫都压垮了!”

    这些仙人都散居在昆仑附近山脉,能逃出来的,显然没看见事情的来龙去脉,话说得颠三倒四,更不愿意多谈,都要急着离开。

    看着眼前越积越厚的浓雾,南鸿子催动法器,直接扎了进去。

    ***

    瀑布般的水流声,轰鸣不休。

    灵气灌得众仙脸色发青,根本无法调用真元,经脉膨胀灵气乱窜,神魂动摇。

    这种深陷泥沼之中,动弹不能的滋味!灵气本是仙界之源,但在这世上,任何东西多了,泛滥了,都是灾厄。

    法器慢吞吞的飞起来,又不听使唤的掉下去,更是眼睁睁的看着防御仙器一点点下滑,最终扣到地上,被灵气冲刷得变形崩裂。

    两位天尊属下,当然有出身在仙界的人,他们茫然的站在原地,竟是完全不受影响。

    “你没有用灵石?”一个挣扎的仙人质问看似无事的同伴。

    “我用了——”

    微弱的辩解毫无用处,立刻被淹没在成片的愤怒叫喊里。

    “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故意不用天河灵石?”

    “元承天尊已经说了,要杀死我们这些飞升的仙人,将仙界留给他们!”

    原本仙界就存在的这种分歧,忽然被无限放大,尤其当看着一个又一个仙人防御仙器破裂,被卷进河水里,极快的神魂俱灭后,恐惧化为怒意,几欲发狂。

    昆仑之巅上,整座仙宫面目全非。

    仙人们不断后退,逐渐聚集在一起,一条条长廊跟殿宇楼阁被放弃,仙宫的面积正在不断缩小,北玄天尊以此来减少消耗。

    于是这座巍峨华美的仙宫,很快就成了破碎的断壁残檐,一块块的崩塌下来逐渐毁去,被河水冲得七零八落。

    寒松仙君伤恸万分,然而他被压在河水里,站立不稳自身难保。

    清合仙君没有心思挂念这些,他挣扎着,拼命用神念传出断断续续的声音:“宗主,天尊…别管这边了,快逃!”

    姜初一个字都听不到。

    他双眼微闭,气息与残留的仙宫化为一体,神魂依附在冰凌之上——破开汹涌的水流,穿透灵气,将这股毁灭的力道化为乌有。

    纵有脱落的冰凌,很快又从别的地方蔓延生出。

    杨心岳回头看了一眼慌乱不安的众仙。

    世上之事,就是这般巧合,他们最后退守的地方,竟然就是那座绘满清霓峰画像的殿宇,这是北玄天尊下意识的选择,绝不会让它毁去。

    壁画上意态悠闲的仙人,有的曾在万年前,庇护了修真界诸多宗派,接纳了他们留下的典籍,应允了那些即将渡劫师门没落的人代为择选传承。

    北玄派,成为修真界重新复起的希望,然而最后——

    再重的恩情,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消退,倘若北玄天尊死了,今日的这份维护,同样会在遥远的将来,如纸片般软薄。

    “尔欲何为?”

    这句没有多少情绪的质问,让杨心岳回过神来。

    他有些吃惊的看着朝这里走来的释沣,蓦地笑道:“姜初相信陈禾能看得住我,陈禾倒跟天河较劲去了,他这样放得下心,看来是指望你?”

    杨心岳语气里并无轻蔑,只是有种傲慢挥之不去。

    就像千年前在南海时,他张口就是“北玄派的小辈”。

    南合宗的宗主,曾经的仙界天尊,不管哪一种身份,养出了他这样的性情。即便只是好奇诧异的问几句,听起来也像讽刺。

    “无论仙界谁胜谁输,对杨宗主其实并无影响。”

    杨心岳失笑:“话不能这么说,我岂知仙界的变化,是不是元承又给我设下的新陷阱?”

    “原来杨宗主的无动于衷,其实是畏惧?”释沣不动声色的暗讽了一句。

    “随机应变,有何不妥?”

    “连对自己忠心的门人,也不在意死活?”

    “清合不会死在这里,他又没用灵石。”

    杨心岳话锋一转,就带到了南显天尊身上:“这位想要付出些代价,除掉自己的死对头,现在代价比想象中更多,你说他会甘心放弃原来的想法吗?”

    只要北玄天尊一死,南显天尊转头就能召集幸存的仙人,借着众仙满心怨怼,与元承天尊两分仙界。

    “姜初若是死了,对你们也很有好处…”

    杨心岳瞥了释沣一眼,发现后者毫无意动,不禁心想这对师兄弟是装得太好,还是真的不在意这些。

    释沣也就算了,说陈禾毫无野心,整个仙界的人都不信。

    “杨宗主还是留在这里,勿要有什么让我误会的举动。”

    释沣说得轻描淡写,杨心岳只觉得好笑:“你——”

    他只说了一个字,就突然住口。

    杨心岳感到,原本他可以随意来去的仙宫,他连灵气都透不出去了,四周并无阵法限制,也没发现释沣做了什么,就是存身之地,突兀地变得狭隘窄小。

    第406章 道天解

    杨心岳古怪的看着释沣:“你这功法的路子,如果我没看错,是学令师?”

    “并非如此。”释沣见杨心岳没有异动,也不在意多说两句,“只是心境所致,原本不显,现下被这样充裕的灵气一激,才出现了不同,原本连我也不知道。”

    杨心岳的神情,就像被吞云鲸照着脸扇了一尾巴。

    ——非但不能生气,还要露出平常的样子。

    他回过神又问:“那南鸿子?”

    释沣不答。

    并非不想说,是真的不知道。

    杨心岳试着驾驭真元击出,周围禁锢他的无形屏障,立刻出现了变化,尽管出现了破损,但很快就填补上了。

    不是符箓,就像自然而然流动的水波。

    浑然天成。

    “你可知道当年走这‘原道天解’修炼路子的人有多少?”杨心岳没有继续出手,反倒是怅然若失,自问自答的说,“曾在浮初小世界非常盛行,不,其实三千世界都有,只不过称呼不同。”

    释沣没有心情听,他挂心的是外面陈禾的境况。

    杨心岳却还在说:“大道三千,自成其道。仙人感悟功法,传于世人,但是有一种人,他们认为自己不要功法,凭心修炼就成了,不愿说出自己的心得,也不认为自己的修炼之路适合所有人,所以他们绝口不提自己的功法,更宣扬道法自然,每个修士都应该自己参悟天道才对。”

    “杨宗主多虑。”释沣不感兴趣,因为他是参照着北玄功法修炼的,并没有想太多玄奥之理,随后在困阵里修炼又一直不顺,但也是心结的缘故,后来另外另求突破的路还是看不到曙光,哪里拐到玄之又玄的大道至理上了?

    “是吗?你现在的状况与普通仙人一样?”杨心岳反问,“北玄派那么多仙人,除了姜初,还有哪个可以的拦得住我?”

    “我师弟。”释沣想也不想。

    “……”

    杨心岳失笑,他摇头说:“许多修炼原道天解的人,自己并不觉得,他们天赋卓绝,意志坚毅,有的是自己放弃功法参悟天道,有的则是阴差阳错炼岔了功法,没有走火入魔,反而摸索出一条新的途径,他们还自认炼着原先的功法。跟原本功法最大的区别是,无法书录成章,供给同门,因为那种修炼路子,换成其他人根本不成,与根骨资质无关,修士本身以为是自己的经历造成的。”

    释沣眉头微皱。

    北玄派功法每个人修炼都有细微不同,这事释沣从未放在心上,但是北玄派宗门确实有总纲并分支法术大约十七八种,象征着诸多变化的大方向,是北玄派修士的修炼心得,口口相传,供给后辈揣摩。

    因为只有陈禾需要他传功法,陈禾少年时又总是记不清事,功法都是释沣用灵气引导成的循环,由他为陈禾择选了最合适的路子,没有多做传授。

    北玄派覆灭,他也没有动过再收徒弟的念头,且觉得当年功法是炼错了,毫无可取之处,难道——

    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之近者,往而复反。

    道说不清、讲不明。若要求道,道在哪里?其实就在身边不远处,转个身就能看到了,只怕不去找,或者怎么也看不清。

    修炼原道天解的人,一度被认为异想天开,后来又被疯传为其实是得了“天书”启迪,但天书无字,缘法注定。

    只有少数人知道,天下真的有一脉不走寻常路的修士,随心所欲,功法善邪不一,但都是有大毅力,悟性根骨上乘的人。

    比起那些循规蹈矩的修士,走这条路的人很难出现一个成功飞升的,还有修着修着不想成仙的。

    原道天解,通常在灵气充裕的小世界,修真界昌盛的时候出现。

    在浮初,古荒破碎后,这个修炼法门就沉寂在消失的过去,再无人知晓。

    “当年我在塞外初见令师时,就看出他在走这条路子——”杨心岳嘴角上弯,不知道他是想起那锅羊肉汤,还是天苍茫无穷尽的风貌。

    比起南鸿子,释沣的这点特性,就显得很不分明,难以看出。

    “我被这个仙界天道限制,你能轻松对付我,但还不是南显天尊以及元承天尊的对手。”杨心岳特意补了一句,“你们师徒三人,都很不一般,我平生见过天赋不凡的仙人成千上万,不比你们逊色的也有,但凑成师徒的,闻所未闻。”

    如果天道没有回溯时间,最后成就的也只有陈禾一个人而已,上哪见?

    南鸿子的事用不着释沣费神,而他自己,也不在意能走到哪一步,杨心岳说了这么多,只有最后一句,让释沣在意。

    “陈禾…”

    “你那师弟,满心想的都是怎样跟天道过不去,重来一次,也只是换个方式了解天道,让他悟道,没有可能。”杨心岳似笑非笑的说。

    释沣将他的调侃之意看得明明白白。

    这话里暗喻的是除了释沣,陈禾不会去求别的“道”。

    “他在修炼一途上,可能走得没有你长久。”

    执念太深,放不开、搁不下,哪有坦途?

    “他不需要。”释沣提醒。

    “……”

    说到这件事,杨心岳再怎么豁达,也过不去心中那个结。浮初天道最不可能给气运的人,陈禾绝对榜上有名,还占据了首位。

    他杨心岳也应该是首位,却是浮初肯给气运的可能性这边的首位。

    错失了原本应有的东西,不得不选择另外一条路,杨心岳觉得他跟元承天尊,真是殊途同归,连倒霉都差不多。

    杨心岳不同于别的仙人,他唯一能够得到的,就是浮初气运。

    其他三千世界,与他没有丝毫关联。

    即使陈禾死了,气运也会自回浮初,因为这份气运很有可能不属于陈禾——这是杨心岳揣测的。

    “元承天尊孤注一掷,现在不是插手的好机会。”杨心岳漫不经心的说。

    仙宫之外。

    元承天尊脸上看不出是忧是喜。

    他负手而立,繁华喧闹的昆仑建筑全毁,树木折成数段,连地面都没冲陷下去数尺,昆仑之巅俨然成了一个开阔的湖泊。

    死去的仙人愈多,天河水跟着节节上涨。

    连元承天尊的下属,也寻了一个水流冲击较小的地方暂时躲避。

    今日过后,整个仙界都会知道,元承天尊要杀渡劫而来的三千世界之人,以填地脉欠缺,补仙界之源。

    “挑拨离间,倒是做的顺手。”

    元承天尊闻言一笑。

    陈禾在天河淹没昆仑时,缓步走出了仙宫,越过冰凌,直视半空。他的怒意藏在眼底深处,氤散的紫气如烟似雾般在天河里飘荡,所覆之处,水流的激荡远远小于别处。

    尽管如此,但是仙人们宁愿硬生生挨着,也不敢过来——不知陈禾身份的人,这时也猜出了他的修为,两位天尊对峙,去了岂不是找死?

    “仙界混战,必有死伤,你大可不必说出打算惹来怨恨,无非想看这些仙人内讧罢了。”陈禾随意一瞥被众仙驱赶甚至攻击的,那些生于仙界,在天河里毫发无伤的人。

    元承天尊悠悠道:“这怎么能是挑拨呢?”

    这就是事实嘛。

    陈禾扬眉,神色轻讽。

    强行分化一方势力,逼迫得他们内部瓦解,这手段陈禾也用过,怎会不知?离焰尊者从不在意树敌多少,因为在他的干预下,正道永远无法齐心,天下又找不出比他厉害的修士,于是离焰当年有恃无恐。

    元承天尊的笃定,大约是谁也不能杀死他,否则仙界就跟着一起完了。

    “你选择与我作对?”元承天尊遗憾的说,“我以为陈禾你是个明白人,这种情况下,真正想要姜初死的,其实是那一位!”

    这话暗指的是南显天尊。

    陈禾还没应声,南显天尊先怒了:“元承!你发疯得够了,你不想要回青辞仙君了吗?”

    说着他威胁的取出那个赤红葫芦,真元催动,里面立刻传来凄厉的尖叫声。

    元承天尊叹了口气,装似无奈的摆了摆手:“你都知道青辞只不过是我炼制出来的一件法器,虽然没了可惜,但你真要拿去,我再炼一个就是。新的仙器没有仙界诞生时的先天之灵用了,见势不妙不会自保,确实比青辞差。”

    一半仙人被青辞仙君的真身惊住,剩下来的仙人则从元承天尊的话里听出了言外之意,不敢置信元承天尊的凉薄。

    ——其他仙器比不上青辞的地方,竟然是不会自保,那现在被人抓去用来威胁他的青辞仙君,不是连这点优势都没有了吗?

    葫芦里青辞的喊叫声也变了,充满了恐惧的意味:“不,天尊!不要!”

    南显天尊感到葫芦异常震动,这件法器是他专门用来困住仙人神魂用的,如果不知道法决,即使是天尊也要费好一番工夫才能破开,而葫芦在他手中,南显天尊并不认为元承能当面夺走葫芦。

    他不屑的要压住里面青辞仙君的垂死挣扎。

    然而葫芦的震动愈发怪异,南显天尊强压不住,神色大变,猛地将葫芦丢了出去,只听一声爆裂巨响,赤红葫芦整个化为了灰烬。

    至于那团青色神纹,青辞仙君的本体——

    无数块细小的青玉碎片,纷纷扬扬的飘落,上面蕴藏的纯正灵气,让人心惊。

    这些碎片坠入河水里,载沉载浮,再无生机。

    众仙脸色惨白,南显天尊气得手在发抖,他以己度人,自问一件亲手炼制还开了灵智的法器,又有仙君之能,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棋子,这种生死都由自己掌握的好部下,生不出贰心,还忠心耿耿,怎会轻易舍弃?

    他拿青辞仙君充当筹码换的又不是什么顶天了的好处。

    南显天尊之前要求元承助他暗袭昆仑,用那些急着去天河捞灵石的己方金仙做诱饵,一旦北玄天尊这边派出人来擒拿他们,就立刻让姜初付出代价。

    


    重生算什么 第134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