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道友!快住手!道友!快住手! 第8节

道友!快住手! 第8节(1/3)

作品:《道友!快住手!

    也不知上次分别,他过的可好?想是孟氏族里,该给他说亲了吧。他可比自己年长一岁的。

    宣逸看看繁星点点的暗蓝天际,想起自己入地牢那晚,心痛到无以复加时,那人的玉佩却给了他一缕温暖。当时的心情又浮现心头。

    不若,去看看他吧,算是见上最后一面。

    宣逸想到此,心内不由一痛,迈出去的脚步亦尤似坠着万斤铅铁,沉重而坚定。

    第36章 道别01

    专挑鲜少有人经过的窄巷,穿过金仓镇近郊的小树林,便到了青山镇。宣逸熟门熟路的继续绕着青山镇的外沿行走,此处仍然离金仓镇很近,生怕遇见宣家来寻他的人,他行动起来依然格外小心。

    宣逸决定从蛟龙山山脚下的荆棘丛穿过去,离开青山镇后,在走泾河水路,这样比走陆路安全稳妥的多。

    他在路边找了一些树叶,又用麻绳将树叶圈圈绕在自己腿上固定住,防止稍后被荆棘划伤。

    荆棘丛地势较为平坦,但由于满是荆棘,常常刺破行人的裤子,所以走的人并不多。

    宣逸在这边一阵徐徐穿行,腿上的树叶都被划地裂开一道道的口子。

    眼瞅着还有几丈便能穿过,倏然,他头上“咚”的一声,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

    宣逸看清掉在脚边的东西,似是熟透了的一个野果,圆滚滚、红彤彤的,却不知究竟是何种果物。

    野果?哪儿来的?

    宣逸举目四望,在周围一颗高大的野榕树上看见了一抹小小的身影。

    一只毛茸茸的小野猴,浑身灰白的绒毛,溜圆漆黑又水汪汪的眸子,看上去只有四、五个月大。

    有点眼熟……

    宣逸想了片刻,方才想起这正是那天他和孟澈在蛟龙山脚下的林子里救的那只长相奇异的小野猴。

    “唧唧”

    居然在这里遇到熟人,不、熟猴,宣逸倒是觉得诧异又逗趣。遂开口逗它道:“哈!你是在叫我吗?”

    “唧唧唧”小野猴冲他龇牙,眼睛转了几转,挠了挠毛茸茸的、微微鼓起的小肚子,又是一颗圆圆的红果子砸降下来。似是再说:“不叫你叫谁。”

    宣逸弯腰捡起那两颗野果,往身上蹭了两蹭,张口“咔嚓”便咬了下去。

    果子清脆多汁,入口清甜甘爽中带着微微的酸涩,味道很不错。

    秋天干燥、宣逸已连续不停行走了两个时辰,早就口干舌燥了,这果子倒是来得及时。宣逸连着啃完两个,觉得又解渴又果腹,吃完了还砸砸嘴,很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

    小猴子蹲坐在树上,静静地等他吃完,又给他扔下来一个。

    宣逸接着上头扔下来的第三个果子,心里有些不淡定了。

    这小猴儿,似乎颇通人性,知道报恩,还知道他没吃够?

    宣逸一边啃着第三个果子,一边抬头望进小野猴湿漉漉溜溜圆的眼睛里。

    “谢了!有缘再见。”宣逸举了举手中的果子,对着小野猴灿然一笑,转身继续前行。这里虽然人少,可还是不安全。宣氏盘踞内陆,鲜少有人会水,故而也很少将势力扩展到水面上的各类营生,他还需尽快上了泾河才可稍微放心些。

    谁想走了几步,那小野猴居然前窜后跳,步步紧随。

    宣逸困惑地挠挠头,停下来转过身看着树上的小身影,继而纳闷道:“小东西,我这是去逃命呢,你跟着我作甚?”

    野猴“唧唧唧唧”一顿乱叫,可惜说了半天,宣逸还是听不懂。

    “别再跟着我啦,我是个不吉之人,你还是找你的同伴去吧。”

    宣逸苦笑一阵,复又往前赶路,穿过了荆棘丛,来到了靠泾河不远处的一个渡头上。

    宣逸心想这回那猴子应该跑远了吧,结果回头一看,那猴子居然还是跟着他。

    这下他可稀奇了,这小猴该不会真地跟定他了?

    宣逸摸了摸下巴,想着今后风雨一路都会孤身一人,若有个小猴跟着解解闷儿,倒也是件美事。于是,试探地开口问道:“你真打算跟着我?”

    野猴仿佛听懂似的,点点头。宣逸奇道:“嘿!真听得懂我说话?”

    野猴又点点头,顺便又扔来一个野果砸他,小眼神一斜,仿佛觉得他像个白痴。

    宣逸被小猴子灵性可爱的样子逗得哈哈笑,便道:“也好,那你下来吧,坐我肩上,我没什么好东西,但是几个果子,还是能养得起你。从此跟了我,便是我的猴了。要一路听话别乱跑,晓得吗?”

    不等它回答,宣逸伸手点了点它娇小又毛茸茸的脑袋,猴子脑袋几乎和他的拳头一样大,真是个可爱的小东西。

    一人一猴找了条小船,宣逸将船包了下来。除了一位划船的老者,只载他一人。宣逸独身在外,又是特殊情况。任何人在他看来,都值得怀疑。索性不与他人同乘。

    水路漫漫,向远处宽阔的河面望去、烟波浩瀚、雾气袅袅。宣逸懒懒地靠在舱内,小猴子蹲在他的肚子上呼呼大睡。

    总不能一直叫你小东西吧?得起个名字。这可是今后的风雨同路猴,好歹要尊重一下它。

    现在对他来说,动物比人更可靠。

    怜爱地摸了摸它的小身体,宣逸依稀忆起往日,母亲养过一只猫,极是宠爱,她曾唤那猫松子。

    忆起慈母,宣逸不禁悲从中来,湿了眼眶。他强忍泪意,将思念之情压在心底。又看了看睡得香甜的野猴,便决定叫它松子,如此称呼好歹能让他感觉离已故去的母亲近些。

    宣逸将小猴有点滑下的身体往自己肚子上又拢了拢,点了点它圆圆的脑袋,轻柔一笑。

    几寸温暖,虽小,却已足够。

    *********

    入夜,碧影轻雾峰上山岚弥漫,秋风过处,卷起枝叶层层轻晃,如细浪叠叠漾开,发出萧瑟寂寥的籁籁声响。

    宣逸攀了千级石阶,举目遥望碧影轻雾峰巍峨古朴的大门,内心涌起几分怅然和激动。

    想当年年少风流,初修入学,何等的风光恣意。没想到这次来,却只能偷偷摸摸地望望大门。

    然而望了几望,宣逸却发现,府门前的两盏夜灯笼,竟然未点起。

    碧影轻雾峰的夜灯笼夜夜长明,只有一种情况,是暗的。即为:孟氏族人但凡有重疾或丧葬之衰事时,会熄灭夜灯笼,以告世人不便会客。当年初修在孟氏很是学了段他家的家规,宣逸对此再清楚不过。

    忆起此规,宣逸眉头不自觉蹙起。

    碧影轻雾峰外并未悬挂白纱,应该不是有人故去。那么,就是有主家患了重疾了。

    不知为何,思及此处,宣逸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胸中顿感沉闷压抑,连呼吸都费力起来。

    不会的,一定不会!孟澈修为如此高,甚至都快赶超他两位兄长,他一定无事!

    宣逸无奈扯起嘴角一笑,嘲笑自己可能太小题大做。孟氏主家数十来人口,怎么可能头一个念头便是想到孟澈有恙呢。宣逸自嘲地摇摇头,将松子安置在附近的一颗树上,便绕过府门,沿着碧影轻雾峰的黑瓦白墙一路前行,直到快接近碧影轻雾峰后山的地方,才轻轻一跃,翻了进去。

    从景兰轩一路往南走十数丈,便是孟澈所居的揽芳轩。

    遥遥望见揽芳轩的牌匾,宣逸的心不觉跳动加速。

    想到快要见到那个人,他下意识地轻扬嘴角,脚下亦加快几分。

    可是,才靠近揽芳轩,却发现揽芳轩的正门此时正大敞四开,有仆役端着一盆盆的水和被换下的衣服不断来回进出,而揽芳轩北面的修炼室的大门也是左右大敞着。

    宣逸心里咯噔一下,也不管自己此刻很可能被视为擅闯碧影轻雾峰的贼人,双脚如风般奔了过去。

    刚奔到练功室前,宣逸从大门一眼望进去,居然被里面的场景震慑住,犹如石蜡般一动不动了。

    他……看见了……什么!!??

    原本只有一处石台的练功房内,分立两个高一丈余的石柱,而石柱上栓了两根犹如人小臂般粗细的锁链,锁链中间一人披头散发挣扎不休,雪白的里衣上是一道道的血迹、污秽不堪,而那人在宣逸望过来的一刻堪堪闭上犹如鲜血一样殷红的双眸,头缓缓垂了下来,昏死过去,嘴角还挂着不停往外流出的汩汩鲜血。

    宣逸惊骇到无以复加,因为他看清了那人,正是那个在人前永远玉树临风、俊美无暇的人间麒麟子——孟澈。

    为何如此?!怎会如此!?谁人能将他伤的如此重?他又为何被铁链束缚?宣逸瞧着此情此景,直如灵魂出窍一般僵在原地,半分也无法动弹分毫。

    第37章 道别02

    为何如此?!怎会如此!?谁人能将他伤的如此重?他又为何被铁链束缚?宣逸瞧着此情此景,直如灵魂出窍一般僵在原地,半分也无法动弹分毫。

    而此时,孟澈身前的两人嘘了口气缓了过来,才发现门口多了个不速之客。

    “什么人!!”立在孟澈左侧的年轻女子蓦然转头怒斥,微挑的柳眉下是一双盛气凌人的丹凤眼,看上去和孟澈到有几分相似。她在发现宣逸的一瞬间,立刻从腰间抽出一把冰蓝色的软剑,提在手中便要向宣逸袭来。

    而此时,右侧那名年轻男子方才换下疲惫和惊讶交织的表情,着急忙慌地一把拦住那名女子。宣逸此刻才发现,站在那边的那男子是孟澈的二哥,孟哲,孟析玉。

    “宣逸!!??你、你怎么还活着?!”看来孟哲见着宣逸,不亚于宣逸此刻瞧见着孟澈模样的惊骇程度了,连问话的声调都明显颤了起来。

    “析玉兄……我……”还没说完,只见那女子眼中闪过一抹忿恨,不顾孟哲的阻拦,提剑便朝他袭来。边出手便怒声低喝道:“好你个黄毛小儿,骗的我四弟好惨!”

    “琉溪!住手!有话好好说,你若伤了他,恐怕四弟更加不好!”女子的剑就快砍到宣逸左肩,奈何听了孟哲的急言,只好堪堪收住剑势,眼中的怒火却更盛几分。

    孟哲见劝住了她,松了口气,声音里有掩不住的疲惫:“你且回去,行言在此处的事莫对任何人说,我在此与他言语几句。”

    孟琉溪狠狠瞪了宣逸一眼,心不甘情不愿地收剑离开了。

    孟哲赶紧招了仆役给神昏不醒的孟澈打开锁链,将其扶回一旁的揽芳轩的卧室之内。

    宣逸看着孟澈如此惨样,埋首一言不发,等所有人离开后,才随着孟哲进了练功室谈话。

    两人一番长谈,宣逸才得知,就在自己被关起来不久,孟澈曾一路披星戴月的御剑赶回邵阳去找他。

    青阳盛会之时,孟澈因族里门生被袭赶回孟家,之后深觉那时有人挑衅孟家是故意而为之,立刻便觉不妥。但当他赶回枫华宫,看到的确是黑漆漆的棺材和宣逸的灵位。宣家对外宣称宣逸重伤不治、金丹损毁、药石无医而亡。

    孟澈当时几乎不敢相信,当场便质问正守灵的宣瑜,甚至不顾礼仪教条,掀了棺材以求真相。

    奈何棺盖打开,看见那一张惨白却俊美的脸,确是宣逸无疑。而宣瑞甚至想将宣逸的佩剑逐水赠予他,让他做个纪念,以慰他对宣逸的友情之谊。

    修仙之人的佩剑均是由本人鲜血所炼铸,素来讲求剑在人在、剑毁人亡。连逐水都愿赠出,可见宣逸是真的不在人世了。

    虽然宣逸的死因蹊跷,可人确确实实是死了。孟澈不得不信,他黯然回到碧影轻雾峰,将自己关起来,日夜不停的修炼,奈何心中悲恸、怎可能静下心来,不出几日便急火攻心、走火入魔了。

    宣逸知道孟澈对他一向极好,并且很是看重于他,可却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影响他至如此地步。

    孟澈是什么人?!当世小辈中的佼佼者、被世人称为人间麒麟子,如泰山北斗般的存在。居然因为他的死,而成了现下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宣逸听完心内波涛汹涌,心痛之感阵阵起浮,喉中不由哽咽起来。

    宣逸向孟哲深深一拜,将自己大致的经历模糊了重要部分,告知孟哲。并且希望孟哲帮他严守秘密和行踪,也告知今后自己有要事在身,再也不会回宣家。

    “行言,我知你今后路途坎坷,但、你真不打算告知我自己今后将何去何从吗?”孟哲再次真心询问,希望能探得他今后的去处。孟澈如此在意他,孟哲已然看出几分异样,认为很有必要帮小弟问明宣逸的去处,奈何问询几次,宣逸都是咬死不松口。

    宣逸听完,心内生出几分感动,毫无关系之人,尚且能如此关心他,遂坦言道:“析玉兄,行言在此感激析玉兄能守住我的秘密。但于我而言,前路未卜、后世茫茫,多有坎坷凶险,实在不便相告。”

    孟哲闻之,只得叹息道:“也罢,各人有各人路,只望行言能留下一信物,好待我四弟醒来让他信服你还活于世上、得以逃出此生死大劫。”

    宣逸听了,心内一痛,想起方才孟澈的样子,心疼不已,当下摸了摸襟口,奈何摸了半晌,除了盘缠、蕴宝囊、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符箓,便只剩孟澈的玉佩了。

    玉佩无论如何宣逸也不肯交出,他直觉得知道,若他将玉佩还给孟澈,孟澈很可能情况会更糟,思来想去,才道:“析玉兄,不知可否借你飞霜剑一用。”

    孟哲毫不犹豫,取了佩剑双手递给他。

    宣逸扯出鬓边一缕墨发,举起长剑一挥,将那三寸青丝和飞霜剑一起递还给孟哲。

    孟哲小心接过,取出一个锦囊将那缕青丝妥善收好,便叹息道:“现下仆役应该已收拾停当,行言若方便,便去再看他一眼吧。”

    宣逸眼神一黯:“好。”

    推开刻着兰花雕饰的梨花木门,盈盈香气自空气中丝丝缕缕地传来。精致的镂花紫檀木床榻旁,白烛已燃了一半,烛泪连连、从烛心上点滴滑落、叠叠堆积,仿佛人心上的伤。

    那人半截小臂露于床榻之外,结实流畅的肌理上、青筋分明、衬得那人原本白皙的肤色透出一股病态的惨淡颜色。

    宣逸轻轻合上门扉,又小心翼翼地跪坐在他床榻旁。看着原来他威仪淡漠的眸子下青黑一片,睫毛还在颤抖,分明睡得极不踏实。

    宣逸瞧着那人本来丰盈俊俏的脸颊,此刻竟微微凹陷下去,心里像被烫了一下,灼热而疼痛。知道自己的死讯,孟澈该是有多么难过,才将他自己生生折磨成这副样子。原来在这世上,还有人愿意为他付出真心真意。

    宣逸眼眶泛红,抿了抿嘴唇压下心中的痛楚。他极为小心地轻柔捧起那只裸、露在外的手臂,掀起蓝色锦被的一角,将它放平后,又轻轻将锦被盖好。

    宣逸将视线粘在孟澈俊美却苍白的脸上,许久,都舍不得移开。想要伸手摸摸他细瓷冷玉一般的脸颊,颤颤巍巍伸到近前、停顿须臾,终究还是垂下了手。

    算了吧,以后殊途陌路,都不知几时再相见,何必再留恋、徒增彼此伤感。

    宣逸将手攥紧,五指陷入手掌中,印下深深的印记。最终,抬起沉重而坚定的双眼,稍微凑近那人耳畔,对昏迷中的那人柔声说道


    道友!快住手! 第8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