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七五]大宋小吏[七五]大宋小吏 第37节

[七五]大宋小吏 第37节(1/3)

作品:《[七五]大宋小吏

    于是干脆让赵允初和他们大理寺对接的地方官说一下,各处找一下毕昇这个人,和他的活字印刷术。

    赵允初自然是答应了,当时就用了大理寺的渠道,请托下面的地方官帮忙寻人。

    这会儿人,正是他让人告诉云雁回,已经有信了。

    云雁回去大理寺找赵允初,赵允初正是上班时候,见到云雁回后,便给他看了一封信。

    他请了几个人帮忙,最后是在杭州找到了毕昇这个人,而信,则是那里的地方官回的。

    这个地方官表示,他在杭州也找了半天,才找到毕昇,是个普通老印刷工,但是也的确发明出了一种活字印刷术,好几年前就发明出来了,只是,根本没什么印刷坊使用,所以即便是地方官费了一番功夫才打听到。他都觉得奇怪,京里的高官是怎么知道这样一个人的。

    地方官还亲自去找了毕昇,要眼见为实,把毕昇吓得不轻,一听说是为了活字印刷来的,还以为这东西是不是违法了呢。

    那地方官不愧是负责刑案这一块的,做事十分靠谱,赵允初没说,但是他也附上了毕昇的详细资料和调查到的近年遭遇。

    毕昇费了很大劲,历经多年才研究出胶泥活字印刷,但是,几经奔波也未能将其推行开,不知道是不是抑郁成疾,这两年身材大不如前。

    赵允初好奇地道:“雁哥儿,此人在当地也不出名,你是怎么知道他的?”

    “偶然听人说起的……”云雁回琢磨着,“怎么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没有传开?”

    他想了想,可能还是自己想当然了,觉得这么牛逼的东西,一出现,就会迅速风靡。

    但是,其实并不是每个伟大的新发明在刚开始都会推行得很顺利,毕竟时代、环境、人物、条件等等都不一样。

    所以,毕昇,连同他的发明在这个时代确实是籍籍无名的,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家喻户晓。云雁回想,也许,他应该做点什么。

    云雁回认真地对赵允初说:“向官家举荐他吧,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我相信你也能看到活字印刷术的好处,这一定会对大宋甚至整个世上的印刷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更多事。”

    云雁回不是官儿,他是没办法进行举荐的,但是赵允初可以。既然毕昇也想推行活字印刷,那么想必他会应召的——毕竟皇帝的召唤也是可以推辞的,这年头从读书人到民众可是都牛气得不要不要的。

    赵允初点头,“他既然是个人才,那么自然要向官家举荐。”

    仁宗一直求贤若渴,从他考察展昭、白玉堂武艺,加封官衔,还有将科举举办时间固定下来,就能知道了,在他执政的时期,可谓网罗天下英才,皆为朝廷所用。

    云雁回从赵允初那儿离开时,倒是还没到下班时间,但是云雁回上午废了太多脑细胞,决定偷个小懒,劳逸结合。

    云雁回一回家,一个小炮弹就从天而降,砸进他怀里。

    云雁回腿一弯,险些没站住,抱紧了跳过来的小老虎,满面笑容,“天啊……够重的啊宝贝儿。”

    小老虎搂住云雁回的脖子,赖在他身上不肯下去,还黏糊糊地喊:“雁肥……”

    云雁回:“……”

    云雁回气急败坏地说:“严禁智和、智理……不,严禁所有官话不标准的人再教小老虎汉语!看把孩子口音都教成什么样了!”

    他不是让家人教小老虎汉话么,结果那些常往他家里跑的人们看小老虎长得和云雁回极像,也喜欢逗他玩儿,顺便教他汉语。

    小老虎很聪明,然而坏就坏在聪明上了,被这么一打岔,他现在汉语口音杂得可怕——毕竟从智和兄弟到展昭、白玉堂、开封府f4还有云雁回认识的各种江湖艺人等等,都来自五湖四海。

    小老虎看着云雁回生气的样子,半懂不懂的,笑哈哈地又亲了他一脸口水,“阉割儿。”

    云雁回:“……”

    第137章 绕口酒令

    云雁回得一新外号, 气得直翻白眼儿,待到那一干人等再来白吃白喝之时,云雁回又重申了一遍:“你们这些人,以后不要随便教小老虎汉话了!”

    大家嘻嘻哈哈的,“这有什么关系, 这叫博采众家之长。”

    “我呸!这叫什么众家之长啊?”云雁回很气愤, 主要是他被叫得太不好听了。

    白玉堂笑了两声, “侬个小人就晓得?”

    白玉堂是金华人,此时换了一口吴语来嘲讽云雁回。不过他说的“小人”倒不是君子小人那个小人,人字的发音更接近“ning”,是小孩儿的意思。

    云雁回嘴角抽了两下, “居然还敢挑衅我……”

    智和弱弱地道:“我也觉得,没什么,有点口音挺可爱的。”

    云雁回悲愤地道:“那也不能一会儿北方口音一会儿南方口音啊,舌头都是大的, 庸师害人啊!”

    众人:摊手。

    一直讨论到了饭桌上, 云雁回还在说。

    “雁哥儿, 其实我觉得,便是我们不教,小老虎自己也会学啊。”有人眨眨眼,这么说道。

    “而且雁哥儿自己官话也不是很标准。”王朝轻飘飘地说道。

    云雁回:“……”

    云雁回是有点东京口音,但也就是一点儿而已,而且只要他注意一点,就没了。甚至,他还能学很多别的地方的口音。

    被这么一说,云雁回沉默了。

    半晌,云雁回说道:“光吃多没意思,我们来喝酒吧。”

    这是认输了的意思吗?

    早就该这样了。

    赶紧的,把酒搬了出来。

    云雁回又道:“光吃酒多没意思,我们来行酒令吧。”

    酒令这种东西,通俗易懂,文化水平无论高低,都能玩儿。所以,倒也有人响应。

    “我们这次玩个不一样的,”云雁回阴恻恻地说道,“很简单,我先说一段酒令,你们只要能复述下来,那就我喝酒,然后你们来出题,也是一样的规矩,如此反复。”

    众人颇觉新奇,这个玩法倒是简单粗暴,他们很好奇,云雁回要说个什么,他们还能复述不下?

    “不会特别长吧?”

    “不会,不长。”云雁回各个看过去,都答应了,于是开始说道,“那我开始了——”他忽然加快语速,飞快地念道,“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念娘恋娘念郎恋郎,念恋娘郎。”

    云雁回是一口气快速念完的,他念到一半的时候,众人的表情就已经变了。

    “…………”

    “什么啊!居然是绕口令?”

    “可是,这段也太难了……”

    “……雁哥儿,你编的么?”

    智和伤心地说,“我感受到了恶意……”

    南方人感受到的恶意大概是最大的,雁肥就是他们叫出来的,而且他们还nl不分。

    这绕口令本就是从酒令里面出来的,又叫急口令、拗口令,有些文人也会编,比如苏东坡就写过一首拗口的一字诗:“故居剑阁隔锦官,柑果姜蕨交荆菅。奇孤甘挂汲古绠,侥觊敢揭钩金竿。己归耕稼供藁秸,公贵干蛊高巾冠。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全诗声母都相同。

    不过似苏公这首虽然别致文雅,但是拗口程度就不如云雁回刚才念的那一段了。

    大家一个个尝试了一遍,结果全都败下阵来。

    云雁回得意得很,“不行?不行我就再来了。”

    又是一首高难度的绕口令,后世很有名的喇嘛和哑巴。

    这一会儿人,所有人又是齐齐败下阵来。

    连着五轮,云雁回愣是一杯酒也没喝!

    “这是雁哥儿的阴谋!报复!”智和呼道。

    也不知道雁哥儿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绕口令,闻所未闻,若是那些经典绕口令,他们说不定还能顺下来。但是云雁回的这些,又新,又拗口,搞得他们一个个全都咬了舌头。

    “没错,这是阴谋,我们不玩儿了!除了你,谁念得出来啊。”

    云雁回狡猾地道:“退出的要自罚三杯。”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正想统一地赖皮一下,却听小老虎冷不丁开口,“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

    正是方才云雁回念的绕口令其中一句,而且说得十分标准。

    连小老虎都说出来了,众人实在是不好意思耍赖,但是若继续下去,不知道雁哥儿有多少段,还是自罚三杯为好。

    云雁回看他们各个自罚了三杯,笑呵呵地道:“其实我就会这几段,再来我也不会了。”

    众人:“……”

    云雁回还真的只会这几段,想当年,他说话也有方言口音,大学时为了考普通话等级证,所以狠狠练习过,这几段都是当年背的了,背到滚瓜烂熟,死死地印在了脑海里,忘都忘不掉。

    云雁回自觉爽了,又听到小老虎念得那么好,心想果然是被人教坏的,否则我们小老虎怎么可能舌头大到说“雁肥”,还有那什么……是吧。

    小老虎则是方才听得开心了,他一听到云雁回念绕口令,就高兴得咯咯笑,云雁回把人都干翻了,还去捏他的耳朵,要他多念几遍呢。

    云雁回对着小老虎重复了几遍,小老虎就能完整复述一段了。

    云雁回在小老虎的小鼻子上亲了一口,“宝贝儿,如果不是年龄不对,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儿子了,怎么会这么天才呢?”

    坐他旁边的是智和,听到这话了:“…………”

    不管多少年,他还是有点不适应这位“大哥”一本正经无耻着的样子啊……

    今日被云雁回完虐了的众人,散了饭局之后,为了找回平衡,将那几段绕口令记了下来,然后开始在别的酒局上刁难人。

    不过他们不去练习,没法像云雁回一样玩,自己念让别人复述,而是写在纸上,叫人复述。

    当然,也有像智和兄弟那样,就算练习也总是练不好某几段要求nl发音标准的,每次一年都能感觉到编写者深深的恶意。

    在受害者们的大力宣扬之下,不止是这几段,直接导致了最近开封府特别流行绕口酒令,甚至连包拯都被坑了。

    即便是包拯这般星宿下凡,也没能一遍成功,第二遍才顺下来,喝了杯酒,呵呵笑了两声,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

    然后第二天,包拯就在朝会前等官家来的时候,冷不丁地对同僚们说:“包某这里有段有意思的绕口酒令,诸位要看看吗?”

    又不是酒桌上,没人行酒令,但是包拯也不是让大家行啊,他只是给大家“看看”。从怀中拿出抄了酒令的纸,给大家传阅。

    然而这种东西,大家都知道的,看了就会忍不住挑战一下。

    一时间,殿外响起了朝廷重臣们情不自禁念绕口令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一日,朝会结束后,仁宗若有所思地对陈林说:“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今日好几位卿家说话都有些含混不清,像是舌头受了伤……”

    ……

    另一方面,在云雁回的建议下,赵允初向仁宗举荐了毕昇与他的活字印刷术,仁宗果然召毕昇入京。

    消息传到杭州,把当地人都惊呆了,所有认识毕昇的人,知道他所研究的人,都以为他不可能成功了。但是,没有想到官家居然召见他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东西真的很牛啊!

    不同的人看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云雁回所想的不错,环境、时代、人不一样,甚至是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可是,对那些印刷坊来说的困难,对于官家来说,却不是问题。

    仁宗富有天下,商人们也许在成本上犹豫,活字印刷术可得教工人认字,但对仁宗来说却没有任何困难,他是天下最有本事让这项革新技术得到应用的人了。

    不说别的,倘若仁宗和胡翰林日后真的要做官方报纸,那么活字印刷绝对是个利器。还有那些文人的新著作,也会更容易出版了。好处太多,从长远来看,活字印刷完胜了费时费料难以更改错误的雕版印刷,毕竟是四大发明之一。

    得到毕昇的仁宗喜不自胜,毕昇也很极为感动于天子的圣明,居然将他从杭州的一个小角落挖了出来,还立刻就令他做了翰林供奉,要帮他实现梦想。

    一瞬间,人生就圆满了啊,毕昇不禁潸然泪下,恨不能粉身碎骨报答天恩,一百个愿意地留在东京报效国家。

    就在标志着印刷行业即将迎来一阵新风的同时,云雁回叫云濮思传信回老家探问的事情,也有了音讯。

    很可惜,并没有好消息。

    老家的人着实费心打探了一大圈,然而,事实就是小老虎和他们寨子一点关系也没有,周边也没有,他和云雁回之间,可能真的只是机缘巧合。毕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云雁回死心了,不过即便不是亲戚,他们的这种缘分,却比亲戚关系还要神奇,让他更觉得亲近。

    于是这下子,就要用到另一种方法了,云雁回开始带着小老虎到处去找苗人。

    第138章 封侯之相

    有赖于现在的制度, 云雁回将东京内居住的各地苗人都给查了出来,归纳于册,然后带小老虎一家家找过去。

    这是一个有些繁重的工程,但是没办法,这里是原始的古代, 不可能像现代一样, 上个网, 打个电话就完成了。

    云雁回牵着小老虎去找那些苗人,幸而他是开封府的人,与下面厢官也都打过交道,请他们带路找人, 那些人总归是比较配合的。

    有部分苗人也能给出自己的意见,觉得像哪里哪里的口音。但是当云雁回抱着希望,带小老虎去找那里的苗人对质时,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还是本地人才能最能辨认出来同乡口音, 别地的人很可能只是觉得“像”。

    没办法, 云雁回只能继续找了。

    这日他找完一家后, 发现正在大相国寺旁,而且今日是庙会的日子,干脆对小老虎说:“不找了,今日干脆去逛逛庙会。”

    云雁回牵着小老虎,打算逛庙会。却感觉小老虎抱住了他的大腿,低头看过去,小老虎把脸蛋死死摁在他腿上,脑袋低着。

    云雁回莫名心里一酸,半蹲下来,把小老虎从自己腿上摘下来,抱进怀里,“没事的,小老虎,我们肯定很快就能成功的,到时你就能回家了。”

    小老虎扁着嘴,眼睛红通通的。

    云雁回在他耳朵上亲了一下,“怎么了?”

    小老虎难过地说:“雁肥,你不要不喜欢我。”

    “我喜欢你呀,我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云雁回诧异了一会儿,随即反应过来,“其实我特别不舍得你,但是,正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希望你能够与父母团聚。小老虎,你不想你阿爹阿娘吗?”

    小老虎左手点右手,嘟囔道:“我比较喜欢这里……”

    云雁回哑然。

    真不知道这是一种天


    [七五]大宋小吏 第37节(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