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第一狗仔红楼第一狗仔 第39节

红楼第一狗仔 第39节(1/2)

作品:《红楼第一狗仔

    冬笋迟疑了下,便问:“抱琴傍晚的时候还来过一趟,我当时不在。听院里的小丫鬟说,抱琴得知您不在,便走了。会不会是大姑娘有什么话求您?”

    冬笋话音刚落,外间便又有人传话说有人找她。冬笋便出去了,不一会儿就回来告知贾赦,来人是抱琴,问要不要见。

    贾赦略作沉思,便道:“跟她说,让她家姑娘平和心境,只管静心等待就是,结果自然会好。”

    冬笋应承,这便把话传了去。

    元春听到抱琴所言后,忙问:“这话真是大老爷说得?”

    “千真万确,冬笋传的话还能作假不成。姑娘便放宽心吧,既然大老爷都这样说了,这件事一定能平安过去。”

    “听他话里的意思,是会帮我的,之前议亲说选妃的事儿,也是他再三警告母亲和老太太的,应该会有个好结果。”元春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默默念着,只希望老天爷开眼,别叫她再嫁进什么虎狼之地受苦。

    “其实奴婢一直都想不明白,齐王府侧妃是顶好的事儿,到底是什么与缘故呢?二太太不是说没什么大事儿么,让姑娘安心,姑娘为何不信呢?”抱琴不解道。

    “事情哪会有那么简单,深宫里的秘密也便是只有你我去过的才会知道。没去过的,在外头瞧,就只觉得那地方尊贵无比,繁花似锦。

    母亲父亲而今便犹如站在宫外看宫里,大伯他却不一样,以他的官职和在官场上跟宋大人的交情,是站在宫内的,自然看得清楚。故他知道齐王爷的什么秘密短处,实属正常。皇族的秘密向来说不得,他有意阻拦,劝了再劝,父亲母亲却自大不听,非坚持要我去,为什么?回头还生怕生了变数,嘴快传消息出去,又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确保我能做上侧妃,给他们长脸!

    元春没有说出后面的答案,但她只要一想到这个答案,便十分寒心。

    元春抹了抹泪,把话说完:“后来大伯被逼得说出了缘故,却也晚了,这才有之后太太老爷在荣禧堂跪了一夜的事。”

    这些年元春在宫里没白待,人情世故,阴谋算计,她样样熟悉。就眼下家里来来回回这点事儿,她自然看得清楚。

    “好了好了,姑娘别哭了。”抱琴忙抱住元春,以前在宫里受委屈的时候,她们主仆便总靠这样互相取暖安慰。

    元春靠在抱琴的怀里,仍是痛哭了一阵儿,才有所好转。

    “而今什么都指望不了了,老太太没什么能耐了,老爷太太那边更是了。我当下便只能信大伯的话了。”

    抱琴忙道大老爷可靠,劝元春只管听话,静心等待。元春也别无选择,只好这样默默地熬着了。

    ……

    次日,天刚蒙蒙亮,东城门外便有一装满稻草的马车驶进城内。稻草车后头还跟着一队骑着高头大马着锦衣挎刀的侍卫。

    一般人瞧见此景,自然而然的认为两拨人是偶遇撞到一块的,并没多想。刚巡城回来的耿俊良见此状,却觉得有些奇怪,便上前询问来历。谁知侍卫立刻掏出令牌,令耿俊良无需多问。

    耿俊良只得遵命,眼巴巴的看着那群人进城去了。

    没多久,邻家秘闻便开眼,白纸大黑字挂在店外,清清楚楚的写着从今天起邻家秘闻第五期就开始发售。

    路过的人一看,忙奔走相告,不多时,便有许多人排队来取先前订好的书。

    这次预售送出去的领书条子,便如贾赦先前所言,印章换了花纹,第四期的花纹是方形的,这次则是圆形。凑近看,分辨很清楚,远远一看,则都是朱砂按上去的一个红印章,好似没太大区别。

    就在兑换过程中,伙计立刻就发现有人用前一期方形印章来冒领,转即就移交给方正路。方正路也容不得那人心虚逃跑,忙捉他回来质问。

    冒领人虽吓得冷汗频出,却死咬着嘴,起初并不打算承认。后来听方正路说,要把他送去京畿府,冒领人吓得立刻表示是夏家的管事陆老三派他来得。

    早坐在邻家轩大堂看书的人,正议论纷纷的说齐王的事儿,忽听这人说夏家,大家都愣了。

    “你说的夏家是哪个夏家?”有人问。

    “就皇商夏家。”冒领人实话实说道。

    “哟,真不愧是无情无义连畜生都不如,害死至亲的人家不说,还连这点便宜都占。要书是吧,我给你好不好。”纨绔子话毕,举起手里的书就朝那人的脑袋上砸。其他人见状,纷纷把手里的书朝他砸去。

    冒领人抱着头,挣扎跑出去,很快就消失在街头。

    陆老三随即大大方方带着人,拿了二期的条子来兑换。嘴上还说刚才那人只是拿错了,让方正路见谅。众人一听他就是夏家的管事,都安静下来,气势汹汹瞪着他。

    “还请诸位不要动手,他虽耍了些小手段,骂几句便是,但还不至于到伤他地步。”方正路说罢,便叫人痛快拿五本书来,递给陆老三,劝他尽量走小路,快些回夏家。

    陆老三还不明白怎么回事,提着书就走。他却没听方正路的话,大大方方走在街上,不多时后头就有人追他,问他家主子是否在家。陆老三点了头,接着那人便对满大街的百姓喊起来,说夏家母女谋杀夏老爷一事。陆老三吓得魂飞魄散,奈何他不识字,不知道邻家秘闻里到底写了什么,急急忙忙抄小路赶回家,把东西呈给了夏母和夏金桂。

    夏母看了之后,震惊不已,转而哆哆嗦嗦地望向夏金桂。

    夏金桂丢了书,恍惚诧异的问:“这书上面怎么会有我们的事,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毒死老爷这件事?”

    此话一出,在场的下人们都亲耳听得清楚了,便也都知道夏家母女陷害夏老爷一事属实了。

    “快收拾东西,走!”夏母道。

    夏金桂慌忙应承,吩咐下人去准备的东西。

    陆老三却长了心眼,自己悄悄从后门溜出去,跑去京畿府告状。夏家家财万贯,只要这对母女入狱,那夏家必乱,到时候他趁机拦些钱财离开,就可过富足自由的日子了。

    陆老三带京畿府的官差回来的时候,夏府外面已经闹起来,百姓们闹哄哄的围堵着夏府后门出来的马车,不让夏家母女走。

    柳之重高声喊话之后,这些老百姓见是官差,也都自觉退后了,只口上起哄要官府一定要严惩罪人。

    柳之重保证之后,还要多说几句,却见这些百姓们都散了,纷纷商量着去齐王府看看。

    柳之重只好尴尬地撇撇嘴,兀自押人回衙门。

    齐王府虽然声威赫赫,令百姓们觉得有些畏怕,但围观去看局势的人也颇多。一旦能丢个石子儿出去,她们都想出分力,毕竟大家都觉得这次齐王之事,只怕朝廷不会管,若是没有律法制裁权贵,真真为那几个被齐王算计害死的女子叫屈。

    “自己不举,还敢有脸到处选妃。我看他是要把这世间的好女孩子都诓进他府里,被他阴谋算计怀孩子,好小产给他做药引!”

    “没人性!”

    “那死去的齐王妃也可怜,好好地姑娘家,出身名门,正经的金枝玉叶,就被他这么糟蹋了,活活的守活寡,搁谁不憋气死。”

    “容太妃也可怕,明知道儿子无能,还这么由着他折腾。”

    ……

    不消一个时辰的功夫,齐王府被围个水榭不通。

    渐渐地,大家都听说齐王爷尚且没有被官府处置,担心朝廷包庇齐王府,过来围观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耿俊良带着巡城禁军过来瞧了两趟,便就在外围守着,也不拦着额那些百姓们叫嚣丢东西。齐王爷早说了,他欺男霸女,为了避免这件事,他决计今天只带人旁观,不警告也不阻拦。便是有上头问起来,他就说民心所向,实难阻拦。

    邻家秘闻发布的时候,齐王还在家,他也有看邻家秘闻的习惯。小厮听了消息,就赶早去领书回来。

    齐王看了内容之后,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转即就去叫人找孙大夫,得知他人不在,齐王就大感不妙,便打算出门带人去质问贾赦,想要从贾赦那里质问出有关邻家秘闻著书人的下落。谁知道他马车刚出去,就被百姓们各种围打,而那边的巡城禁军竟然就眼睁睁的看着不出手。

    隔着车厢的木板,齐王听到了各种谩骂,说他什么的都有,实在是难听得令人作呕。马车却被堵得晃晃悠悠,每次只挪动一小点,但臭粪味已经钻进车里了。

    齐王气愤不已,令王府的侍卫挥刀,若再有人阻拦便格杀勿论。耿俊良见状这才出口,让禁军拦着百姓后退,避免伤亡。

    齐王的马车这才行驶离开。

    耿俊良随后得了消息,带着另一队禁军奔向荣府。因为禁军们都骑快马,还抄近路,速度上要比齐王快很多。

    齐王到了荣府时,见耿俊良也在,便气得不行,也不理会他,叫人去喊贾赦。却被告知贾赦不在家,再叫人问去哪儿了,小厮们就摇头。

    齐王担心贾赦是避而不见,就要闯进荣府。耿俊良便带着禁军护住荣府大门,不许其入内。

    齐王大怒,便让王府侍卫与其对质。谁知耿俊良毫不畏惧,还说是奉了圣命,一定要保护好荣国府的安全。

    圣命?

    齐王感觉事情不对,忙一边叫人回去向容太妃求助,自己则进宫问个清楚。

    在进宫的半路上,齐王就精神不济,问小厮要药。

    小厮摇头,“昨儿个是最后一丸,本来孙大夫该补过来的,谁知他外出之后就一直没回。”

    齐王烦躁起来,踹了一脚那小厮,捂着头难受至极。好容易到了宫门,他虚脱地要人搀扶才能进去。

    可巧了,他正好在宫门口遇见了已故王妃的父亲户部尚书曹兰。曹兰一见齐王,全然没了往日的热情,狠狠瞪他,质问他为何要欺骗他们曹家。随后张侧妃的生父张侍郎也来了,看见齐王后,便和曹兰同仇敌忾。二人狠狠讥讽一通齐王,便并肩进宫,叫嚣面圣,请求皇帝还他们一个公道。

    张侍郎对于自己女儿偷人的事儿确感觉羞愧,但她已经为此付出了性命,而且若非齐王无能,他女儿又怎会走上这样的路。便是为他们张家女儿正名,张侍郎这次也一定要站出来,为他死去的女儿鸣不平。

    随后容太妃也进宫了。

    太和殿内便热闹了起来。

    ……

    贾赦则一直在家躲清净,谢过耿俊良护他安全之后,贾赦便悠闲地在家里看书。

    眼下荣府里最开心的要数元春和老太太了,二人看了书上事儿后,都安下心了,心知事情既然闹了这么大,齐王府必定是选妃不成了。

    但此事的真相却令元春大大吃惊,越发埋怨起自己的父母无情无义,只为争名图利而出卖她。

    贾政和王夫人见齐王不举一事果真属实,懊恼后悔不已。一丝丝欢喜问题得以解决之余,他们便都觉得没脸,不知以后该如何面对贾赦、贾母和元春。夫妻二人还依旧因在心里埋怨对方,一个在书房一个在寝房,兀自愁苦。

    荣禧堂。

    贾赦正好把书看到了最后一页,便听人传话。

    “老爷,孙家大爷来找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剧透:一匹狼来了……

    感谢a阿宅zhai、时间里的一抹忧愁、18688015、thia、哼哼殿、宝宝很乖六位美人儿给大鱼投喂的地雷,😘比心比心~💕

    第45章 41.第一狗仔

    孙家大爷?

    贾赦不记得自己结交过什么孙家的大爷。从前倒有一个,就是那个谋害妻子的孙信阳,而今也已经问斩了,不可能是他。

    贾赦便再问谁。

    印婆子连忙回答:“便是前城北门千总的儿子,他们家老太爷以前曾是兵部侍郎,跟荣府曾一直交好过。这些年的日子却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孙老爷病了三年,终究驾鹤西去,孙家就剩下孙大爷一人艰难度日。这次来只怕还是来求接济的。”

    听印婆子如此说,贾赦立刻从本尊的记忆力挖出来了,原来这位孙大爷说得是中山狼孙绍祖。

    可巧了,贾赦前些日子刚了解到一些有关于孙家最新消息。

    孙家前些年就和荣府一般,子孙都没能耐,却不肯改掉铺排浪费的毛病,仍旧花销巨大啃老本。以至于日渐家道中落,生活无以为继,但仍是个瘦死的马,而今孙老爷虽病了三年才死,花了不少钱。但尚有一些微薄祖产留下,仍几百亩田可收租。孙绍祖身边也有几个仆人,更有两位美貌的丫鬟周到侍候。孙家只要节省些度日便可了,跟普通人家比还能算富足。

    孙绍祖而今年纪十三,和邢鸣同岁。

    邢鸣却是个懂事的,一心护着妹妹,还想要学手艺做活儿。

    孙绍祖却是个混账,热孝未出便就和府中丫鬟厮混。

    这丑事儿贾赦是通过消息网得知,而今还记录在方正路所写的册子上。

    贾赦是前不久看得,当时也就一眼带过没有深究,做新闻总要抓大放小,有所取舍。像孙绍祖这样不守规矩的小事儿,好多家都有,贾赦觉得这新闻报出去的警示性不大,也就没有耗费人力物力在那上面查。再说孙绍祖当时也没有惹过他,但看他还是个孩子,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也不能全凭将来否定现在。贾赦深知舆论对威力有多大,也不能就因为他在原著未来的设定,就死抓着他不放。但这样的人贾赦却是不想沾,反正以后他保证不会让迎春嫁给此人便是了。谁知道,而今这厮竟找上门了。

    这种人贾赦怎可能见他,叫人直接打发了。

    秋意转凉,今天正好刮起了大风。

    孙绍祖穿的单薄,冻得直哆嗦,竟不走,就蹲在荣府门口可怜巴巴地等着。正逢贾政过来,见他如此可怜兮兮,又是世交之子,自然要怜贫惜弱,岂有置之不理的道理。

    贾政正好要找贾赦,便将他领进门。

    贾赦看见贾政身边带着个衣衫素朴的少年,而那少年还垂着头一副老老实实十分可怜的样儿。贾赦便禁不住冷笑地想,孙绍祖和丫鬟们厮混时是否也是这副可怜兮兮的弱相。

    孙绍祖早知贾赦而今高升为一品大员,忙万分恭敬地给贾赦行礼,面上仍旧是一脸老实可怜的样子。当贾政问及他此来的缘故时,孙绍祖便立刻含泪委婉的哀求贾赦和贾政兄弟,资助他离京,回老家安顿。

    “按理说今日我不该见你,但你既然被领到这儿来了,我直接与你说也无妨。谁家都有几门子穷亲戚,要都白白拿钱去帮,这荣府只怕挺不到你来这天就得被瓜分没了。而我们两府之间也就只有祖上来往的那点情分,算不得什么。但你要是没钱吃饭饿着肚子,我尚且能帮个忙,还会请先生教你读书。但这以外的,恕无能为力。”

    “大哥,我们就舍他几两银子也不碍什么。”贾政弱弱的说一句,他瞧着这孩子可怜,有心施舍些钱财给他。毕竟孙家和贾家以前的交情的确好得很,这孩子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贾赦好笑地看贾政,“你倒有钱了?”

    贾政立刻闭上嘴,没脸再说话。二房还欠公中十三


    红楼第一狗仔 第3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