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楼第一狗仔红楼第一狗仔 第13节

红楼第一狗仔 第13节(1/2)

作品:《红楼第一狗仔

    孙府的人早学精明了,立刻搀着孙英武后退,而后就紧闭大门,最终只有少量的脏东西成功丢进了孙府大门内。

    “你说说你们,整天干什么不好,跑这来乱丢什么!知不知道你们此举是对朝廷命官的大不敬,紧都散了,该做饭做饭,该种地种地去。孙信阳的事儿京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查了,会还死者一个公道。”柳之重对百姓们喊话道。

    “要不是《邻家秘闻》报了这事,你们如何知道那个姓孙的有罪,案子破了十多天了,还不抓人,还谈什么还公道。”百姓里有人不忿,喊起来。

    贾赦听闻这话,微微蹙眉,他立刻丢下了手里的书,下了车。贾珍见状,慌忙也跟下车。

    柳之重被这话气得脸红,干咂嘴,不知该如何反驳。

    众百姓们却被此话壮了势头,开始往前聚,把柳之重和众衙差们围了起来。他们纷纷表达起对官府的不忿,甚至有人抬起了手腕,欲把手里的东西丢出去。

    衙差们一看情况不妙,忙呵斥他们,举起腰间的挎刀。

    两厢对峙,局势千钧一发。

    “刚刚那位小兄弟的话并不对。”男音语调平平。

    大家都愣了,四处找说话的人。

    “再好的律法,再厉害的官府,也不可能管尽这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大家都是凡夫俗子,若犯法之人有意掩盖罪行,谁能一眼看穿?恶人的恶行的确被揭发了,但官府办案需要实证,如此也是为了避免再生冤案。你们都别忘了,之前京畿府放牛郎的冤案。

    而今官府已然在尽职尽责调查此案,你们若真想让死者沉冤得雪,此刻便不该堵住衙差们的路,反而该开一条路,让他们得以更快更方便的去调查,尽快了结此案。”

    众人转头望着这位说话的老爷,三十出头,五官标致,皮肤特别好,细腻透着光亮如剥壳的鸡蛋,显得他整张面容神采精致。这人一身沉稳的气派,面色有几分冷淡,此刻虽正严肃地看着大家,目光却很平和,瞧着应该是个讲理的人。

    百姓们也觉得贾赦说得有理,纷纷放下手,转即四下散了。

    柳之重松了口气,但面上还余有怒。他走到贾赦跟前,拱手致谢。

    “多谢赦老爷解围,几个不讲理的刁民我倒不怕,就是他们手里得那些东西,沾了便得恶心我几天。”

    “我看他们倒很聪明,晓得用竹签插着丢。”贾赦浅笑道。

    柳之重无奈地摇摇头,感叹这些老百姓真闲得慌。

    才刚那些百姓们的反应令贾赦心下发沉,他转即对柳之重拱手,便就要告辞。

    柳之重忙问贾赦:“你们这是要去?”

    “这是我侄儿,我们正打算去状元楼吃斋饭。”贾赦回道。

    柳之重笑着应承,便带着人先走了。贾赦和贾珍也回到马车上,继续前行。但贾赦此刻却没之前那般放松自在了,也没心情看书,一直沉着脸思索什么。

    贾珍看他似有心事,问了问,见贾赦根本当自己不存在,便识趣儿的闭嘴继续喝凉茶。

    到了状元楼,二人正准备要雅间,就听见楼上有人问:“可是贾恩侯来了?”

    贾珍看眼贾赦,见他没有应答的意思,便代他答了。随即便有一穿着锦缎的年轻男人走了下来,躬身邀请贾珍和贾赦上楼。贾珍这才反应过来,这位衣着如此光鲜的人竟然只是个小厮。

    贾珍转而忙问贾赦:“知道是谁么?”

    “知道。”贾赦很清楚他认识人之中,能耍出这样气派的,必定宋奚无疑了。更何况,之前唯有柳之重问过自己的去处,宋奚是他上级。

    到了三号雅间,贾赦果然看到宋奚的身影。

    宋奚一人坐在主位上,他身边则站着一位年纪五十上下的男人,此人正虔诚的弓着腰,满脸堆笑,态度谦和地跟宋奚介绍状元楼最近的新菜。

    “那位是状元楼掌柜,平时我们来,他一句话都没有。”贾珍哀戚戚地嘀咕一声,把目光移向宋奚,然后立马转变态度,特别惊喜地感慨,“宋大人果然是传说中的宋大人,气宇轩昂,品貌非凡,我们这些都是人生出来的,他看着却像是仙女儿生的。”

    “神仙哪会有七情六欲,他也是俗人。”贾赦说罢,便率先进门了。贾珍嘴里小小的嘟囔一句,也跟着进门了,然后第一个跑去给宋奚见礼。

    “我侄子,贾珍。”贾赦介绍道。

    宋奚上下打量贾珍一眼,伸手示意他坐。贾珍高兴坏了,连忙点头哈腰致谢,然后坐了下来,转而催促贾赦也快点坐。

    三人都坐定之后,没人说话,只有贾珍发出轻微的傻呵呵的笑声。

    酒菜上齐了。

    贾珍就端着刚斟满的酒,本是要敬他们二人酒,却见二人都面色冷淡的埋首吃饭,互相并不理会,当然也没有理会他。贾珍意识到自己不好出声打扰,尴尬地把酒放下,便也默默地夹菜吃。

    最后整个席间,一直没人说话。

    贾珍头一次吃酒吃得这么闷,快把自己憋死了。好容易熬到都放了筷子,就听见有人立刻敲门。接着便见掌柜的亲自带人送水送茶,伺候三位客人净手漱口。

    贾珍这下子非常确认,这根本就是在家吃饭的样儿。

    待一切都毕之后,贾珍真真是熬不下去了,急忙找了借口跟贾赦宋奚告辞。这沉闷地方他可不待了,还是早走早超生,回头再找些别的朋友热闹去尚且来得及。

    宋奚饮了茶,看眼门口,当即便有小厮把门给关上了。

    “到底什么事?”贾赦问。

    贾赦早猜出宋奚有事儿找自己。所以刚刚在席间,宋奚没有说话,他便也配合着没说话。如此便可毫无麻烦的逼走贾珍,不然若是其他人开口让贾珍走,事后这厮必定会好奇地刨根问底。

    宋奚:“有一事我一直拖着没和你说,一则近来因晋王谋反一案着实忙了些,二则也在犹豫该不该开口。昨日圣人又催了,便想还是该告诉你,由你自己定夺。”

    “皇上看《邻家秘闻》了?”贾赦问。

    宋奚闻言,略惊讶地看贾赦。

    “哦,看来是看了,还想见我。”贾赦已然从宋奚的表情里读出了信息,便自问自答了。

    宋奚笑一声,拿稀奇地眼光打量贾赦,“这倒好,我不用说话了,你直接猜便是。”

    贾赦沉吟片刻,便问宋奚:“那你觉得我该不该见?”

    “这是你自己的事,还是该你自己定。”宋奚叹一声,抬手亲自为贾赦斟一杯茶。

    贾赦拿起来就一口饮尽了。

    “怎么样?”

    “好茶。”贾赦道。

    宋奚:“我问你决定。”

    贾赦默了会儿,突然干脆道:“见!”

    “好。”宋奚微微愉悦的勾起唇角,笑着又为贾赦斟一杯茶,接着道,“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你的书在京而今已颇有盛名,庶几一呼百应,长此下去,终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贾赦皱着眉毛看着宋奚,为难的叹口气,喝一杯茶下肚。宋奚又给他倒一杯,贾赦端起来又喝了。

    “这样口渴?”宋奚惊讶道。

    贾赦为难地叹气,“你看过我的书吧?”

    “看过。”宋奚不解地回道。

    “文采怎么样?”贾赦接着问。

    “一般。”

    “这就是了,”贾赦拍下桌,皱眉盯着宋奚,“你刚才说得什么话?不能简单点?就不能叫人听得容易明白些?”

    “好。”宋奚愣了下,含笑道,“便是想告诉你,树大招风,会惹人嫉妒;名声大了,也会越传越邪乎,非你所控制。将来等名不副实那一天,妒者群起攻之,便就是你的死期了。”

    “早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贾赦嫌弃地白一眼宋奚,觉得他刚才有点像是故意为之,“平时别表现的太有才学,我这种俗人见了或是听不懂你说话了,就会忍不住嫉妒。正好就应了你‘树大招风,惹人嫉妒’这条!”

    “好,我记住了。”宋奚道。

    “至于书的事儿,你说得在理。我今天已然发现问题了,而今还只是苗头,不算什么大事。但照这么下去,名声太盛,定然会惹出很多麻烦。”贾赦叹道。

    宋奚饱含深意地凝视贾赦一眼,笑道:“你明白就好。”

    这回换做贾赦去取茶壶,给宋奚斟了一杯。其实宋奚原来那杯茶并没有喝,贾赦是另取得一个空杯子,斟给他。

    “圣人召见我这事儿,容我几天准备准备。”贾赦说完,见宋奚点头同意了,便拱手道了谢,和他告辞。

    宋奚一人坐在原处许久,本是冷着脸,一直沉默地十分安静,忽然他就笑了,他抬手端起贾赦给他的斟得那杯茶,先闻,再慢慢饮尽,而后方欲起身离去。

    这时候门被打开了,宋奚抬眼一瞧,贾赦竟然没走,就在门口处站着。

    贾赦直接问他,“你还要等着见别人么?若不等,便叫你属下回头捎我回府可好。那臭小子自己坐车走了,什么都没给我留,我之前被他硬拉出来,此刻钱和随从都没有。”

    “正好,”

    贾赦以为宋奚会‘举手之劳’立刻叫人把他送回荣府,便直接点了头,谁料他后半句话不对劲儿了。

    “我正要去过问孙信阳的案子,你同我一遭走。”

    “查案?”贾赦冷哼,“摆明了的事儿,还要我去干什么。”

    “看来你还不了解而今的情况。官府拿人要实证,你书上这些提供证言的人都是匿名,他人并不知晓,查起来十分费事。再加上孙英武从中阻挠,自然很费工夫。而今被孙府外放出去的那两个吴氏身边的丫鬟,已然找到了,但也只能侧面证实吴氏的丫鬟的确被撤换过,却并不能说明孙信阳有逼死妻子之嫌。至于除了吴氏的嫡亲妹妹。因她当时年小,加之她本就不喜吴姨娘,曾与她生过口角冲突,也只能作为佐证,并不能坐实孙信阳害妻之罪。”

    “我倒差点忘了,这件事确有难办之处。”贾赦叹道。

    吴氏死了已经有一年多了,证据只能从当初伺候他的那些下人口中获得。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当下在孙府当差的那位老人,她当年是亲眼见证了孙信阳逼死吴氏的经过。可是此刻她若站出来作证,一则是在自己身上加罪,必定不情愿,二则出卖主子的下场会如何,谁都心里该清楚。她的卖身契还在孙家,生的孩子也在孙家为奴。便是孙信阳因她的证词获罪入狱了,尚还有他父亲孙英武在,如此这般,她无论如何也不敢跳出来说出实情。

    “当时吴氏产后,被孙信阳调去伺候监视她的人共有七名,四名婆子三名丫鬟。这七人我早已经命人将她们传入京畿府,严密保护,然至今却未有一人肯坦白承认孙信阳害妻一事。也无法对这七人用刑,会授人以柄,毕竟孙英武是御史,擅弹劾。

    而今案子就卡在这七人身上,今天柳之重欲去孙府赎出这七人的卖身契,结果孙家老太太哭哭啼啼说每个都得用,不肯放人,最后还闹晕了过去。孙英武倒是大度,愿意主动交出了卖身契,说清者自清。这家人红脸白脸轮着唱,这么一闹,便显得是京畿府无理取闹了。”宋奚解释经过道。

    “这七人都是孙府的家生子,便是他们得了卖身契,兄弟姊妹或是爹娘儿女都仍还在孙府做活,如何敢坦白?这样做没用的。”贾赦摇头。

    “有理。”

    宋奚微微蹙眉,之前他因一直忙于晋王谋反一事,倒是看轻了这案子。只便随便交代了几句,就将此案全权交由京畿府府丞柳之重去办理。而今晋王谋反的大事轻松容易的摆平了,反而是孙信阳这桩小案子迟迟拿不到有力证据,拖延至今。

    “再这样下去,孙信阳便会是第二个邢忠,然他的下场必定比邢忠要好。他有个当御史的爹,最擅巧言善辩,若没有实证,必定会将他洗得干干净净,最后保不准还会再反咬一口《邻家秘闻》,把此书封禁。”贾赦皱眉分析道。

    宋奚侧目看他,“你看人的本是倒很厉害。不用‘保不准’,是很准了,孙英武早已经上书,请求圣人封禁你的书,得幸当时因晋王的事儿给岔过去了。倘若这次孙信阳的事儿被他蒙混过去,孙英武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你的书还是会保不住。”

    贾赦挑了挑眉毛,没料到这个孙英武反应还挺速度,也可见其胆大异常。他在书中写了他儿子的短处,他照样敢大大方方地弹劾求取缔。一般这种人的心里素质都很强大,便是犯了错,只要别人拿不出证据,肯定会一直理直气壮,绝不会服输服软认下任何事。跟这样的人斗,除了拿到真凭实据说话,否则没有任何其它的办法。

    贾赦把门推到最大,伸手示意宋奚可以走了。

    宋奚忙快步出门,二人随即坐上马车,直奔京畿府。

    原本被带到京畿府的七名孙府下人,都被带到了京畿府的侧堂之外。

    宋奚穿着一身华贵紫袍坐在上首,正悠闲地喝茶,贾赦则坐在左下首位,闲来无事继续看他那本没看完的杂记。府丞柳之重穿着一身官府,则拘谨的站在两人中间。他身后则摆着一扇屏风,透过屏风依稀可见后面坐着一人。

    柳之重先得到宋奚的同意之后,方咳嗽了两声,高喊:“把人都带上来。”

    七名孙府的丫鬟婆子便依次入内,一字排开,个个十分拘谨地跟老爷们行礼后,便都垂首默不作声。

    宋奚依旧不吭声,只是把手里的茶盖轻轻地盖在了茶杯上。

    “可看好了?”宋奚扫一眼屏风方向,语调温温,声音如林籁泉韵。

    七名丫鬟婆子在声音落下后半晌,才缓过来劲儿,表情各异。有用眼珠子乱瞟的,有紧张不安的,也有茫然不知所措的。

    柳之重便打发人带走这七人。

    这七人都住在京畿府的一处小儿内,各自一房间,门口都有人把守。不过院内什么动静,大家稍微注意还是能知道的。

    这会儿,衙差就在外面交头接耳,而后轻轻地打开了陈婆子的房门,静悄悄的领着陈婆子离开了院子。没多久,陈婆子便被送了回来。

    ……

    次日,孙家果然就派人来催,问案子是否审完了。又提起他家老太太昨日晕倒之事,继续之前的说词,坚持表示那几个丫鬟婆子都是老太太身边用惯的人,因这段时日伺候她的人都不舒心,老太太而今身子越发难受。

    “我们家老太太可说了,她若有个三长两短,这命得你们京畿府来赔!”

    柳之重亲自带人将余下的六名下人送回孙府。

    孙英武见到柳之重,便气愤的问他到底什么时候能查完案子。

    柳之重便作势高扬着下巴,露出一脸十分得意之色。

    “今日本官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把你家老太太惦记的六名下人还回来,更重要的是要把令公子孙信阳送去衙门收监。”

    “收监?笑话!”孙英武恼怒地瞪着柳之重,“我儿是无辜的,你们根本不可能有他犯罪的实证!”

    “孙御史早清楚我们宋大人何等能耐的人物,找到《邻家秘闻》的著书人,指证了那位曾主动给他作证过的孙府


    红楼第一狗仔 第13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