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2)

作品:《他靠山死了[娱乐圈]

先导片并没有故弄玄虚。

    它就是那么短,起的作用只是单纯的预告而已。

    【虽然我知道这是纪录片但是那么一张脸放在那居然只给了一秒的镜头这真的合理吗?】

    【这是乔云忻第一个正式镜头吧?我是说除了直播、非官方拍摄外的第一个正式镜头。该说不说,这张脸真的能打,完全能让人念念不忘的那种能打。】

    【我第一次觉得404的小提琴天赋是他发挥颜值优势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他没有小提琴天赋,他是不是就会进娱乐圈演戏了?】

    【根据和安交响乐团的文案,乔云忻真去那个乐团当小提琴手了?他真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不考虑其他选择吗?】

    【为什么要考虑其他选择?他那种程度的小提琴水平,需要天赋、需要努力、也需要热爱,做其他选择……这不是完全不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吗?】

    ……

    因为乔云忻的知名度足够大,加上领域重合,哪怕最开始看纪录片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有人看,就有人认得出他,于是纪录片上线不过十分钟的功夫,这件事就在娱乐论坛传开了,两个小时后,这个纪录片一举成为鲲鹏平台近七日纪录片播放量的榜首,关注度不可谓不高。

    关注度一高,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先导片最重要的讯息便被众人发现了。

    在这个先导片中,除了乔云忻,唯一出场的人是许秋思,他是国内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也是和安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因为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没办法兼顾太多,他几年前就准备卸任,然而原定的接任者出事,他离开和安的时间便一拖再拖。

    如今他和乔云忻共同出现不说,更是接替演奏了两段曲子,当中的意味太过明显,甚至不需要分析。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足够高看乔云忻了,现在感觉还是低估了他,在同等音质下,他的小提琴水平居然并不比许先生逊色。】

    【我们乐团的小提琴手看完先导片直接自闭了,用她的话说,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乔云忻有些方面是比许先生逊色,但他的一些优点却是许先生都比不上的,想想她从小就被人称为天才,结果连比他小那么多岁的乔云忻都比不上。】

    【不愧是天才,还会把自己和乔云忻对比,我就不同了,人神之别过于巨大,我除了感叹就是感叹。】

    【如果乔云忻能够适应演出,那他成为国内最年轻的首席小提琴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和安这眼光魄力是真没话说,我们乐团也想过要不要邀请他,最后还是因为觉得他不会答应放弃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

    一个名为《专业人士怎么看和安交响乐团的纪录片》的贴子里,一些有相关知识的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他们的讨论和普通网友的讨论不同,自始至终都主题明确,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的差评。

    他们从和安的意图聊起,聊到乔云忻的小提琴水平,又聊到他的那把小提琴。

    【这就是之前匿名视频里出现的那把小提琴吧?之前各种揣测都有,现在有高清大图了,应该能有个定论了?】

    虽然参与讨论的基本都是专业人士,但围观这个帖子的人里还是有很多非专业人士的。

    他们看到这个话题眼睛一下亮了起来,点刷新的频率都高了许多。

    【从各方面的细节看,这把小提琴就是他的常用琴,他和这把小提琴的契合度不逊于许先生和他的琴的契合度,所谓“失窃”“赃物”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我问了我们乐团那个自闭的小提琴手,她觉得乔云忻的小提琴绝对不是普通琴,保底价百万,上不封顶。】

    【我的老师是做这方面研究的,那段画面他已经循环播放了无数遍,电话也打了好几个。他的判断和最开始那位教授的判断一样,这把小提琴绝对不简单,具体怎么不简单……他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有同一个猜测,但谁都不敢下判断[笑cry]因为过于惊人。】

    【难道这把琴比季董去年拍下来的那把还贵?】

    ……

    难道这把琴把季沧溟去年拍下来的那把还贵?

    自从乔云忻上了大巴,若有若无的视线就一直围绕着他随身带着的那把小提琴,视线的主人脑海中萦绕的也是同一个念头。

    乔云忻感觉到了,他无意识地抚摸着小提琴最外面的袋子,扭头问身边的人:“你说如果我没带这把,而是带你那把出门,等到了目的地一看,他们会不会


    第54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