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1/2)

作品:《[综名著]带着王爷做神探+番外



    裘智摇头道:“我入学时间不长,他应该还不认识我。”

    刘通判眼见案情分析跑偏,赶忙打断了二人的对话,问道:“张澜生和李甲有什么仇恨?”

    他们已查清张澜生和孙富之间的恩怨,可是张澜生和李甲之间并无交集,为何要杀他呢。

    裘智解释道:“张澜生与李甲并无矛盾,他真正的目标只有孙富。杀害李甲,则是为了误导众人。”

    刘通判闻言,忍不住咋舌:“他心肠太狠了!无冤无仇之人也能下此毒手。”

    裘智接着说道:“他早就计划好让四儿作为替罪羊,只要李甲和孙富都死了,大家就会认为四儿是替旧主复仇。”

    刘通判听得目瞪口呆,心底不由升起一丝寒意。他破过不少大案,却从未遇到过如此缜密又残忍的凶手。

    裘智凝神细思许久,缓缓道:“张澜生把现场布置得与杜十娘故事相呼应,也是为了让世人相信四儿是凶手,复仇后畏罪自尽。”

    刘通判一拍大腿道:“没错,就是这样。”

    朱永贤看刘通判认可裘智的推理,不禁觉得与有荣焉,得意地挺起胸膛。

    王府尹皱着眉问道:“真正的凶器是什么?张澜生藏到哪了?”

    裘智推测道:“真正的凶器应是一把冰制成的匕首。虽然春季夜晚气温不高,但足以让冰慢慢融化。所以他才会在尸体上泼水,并放上水草,用来掩饰冰融化的痕迹。”

    众人听罢,恍然大悟。王府尹沉吟片刻,又问:“冰匕首从何而来?”

    朱永贤其实也有些好奇,这又不是现代,可以随时制冰。

    裘智微微一笑,解释道:“有硝石制冰法,何况张澜生早有准备。他家有冰窖,可以在冬季时制作好冰匕首,放在冰窖里。需要时,将匕首放进保温容器,容器夹层放入碎冰,带到国子监。”

    白承奉一直站在一旁,他本以为裘智不过是个文弱书生,不像是会破案的样子,现在看他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裘智继续道:“张澜生在杀害李甲后,故意将凶器留在现场,也是为了加深刻板印象,让咱们误认为,梅瓶里的匕首就是凶器。”

    刘通判听得连连点头,心中暗暗记下这些细节,准备写入卷宗。

    裘智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分析:“还有一点,张澜生家中有个小池塘,里面长满了水草。孙富和李甲尸体上的水草,很可能就是从张家的池塘里捞出来的。”

    他不确定古代是否有法医植物学,但还是提出了这条线索,让王府尹他们跟进。

    朱永贤突然想起当初在谢月朗家里,自己曾说过凶手故意将现场弄得一片狼藉,是为了误导侦破方向,让人以为是劫财,裘智的神色不太赞同,于是问道:“他为什么要把谢家弄乱呢?”

    裘智答道:“张澜生擅长制作瓷器,想必送过不少瓷器给谢月朗。他担心官府的人看到屋里的瓷瓶多想,但又无法全部带走,索性将它们打碎。”

    “原来如此。”朱永贤恍然大悟。

    裘智回想起案发现场的情形,又补充道:“他怕打碎瓷器的声响会惊动邻居或是打更人,便先将床单被褥铺在地上,然后再动手打碎瓷器,这样既能掩盖罪证,又能降低声响。”

    “那谢月朗手中的玻璃珠又是什么意思?”朱永贤追问道。

    第17章

    裘智眉头微皱,略显犹疑地说道:“谢月朗已经过世,我只能猜测,她是想暗示凶手住在琉璃厂。”

    玻璃又称琉璃,裘智推断,谢月朗生命垂危,想要留下指认凶手的线索,但选择有限,这颗玻璃珠或许是最能代表凶手身份的东西。

    如今,无论凶手还是受害者都已不在人世,案件的某些细节恐怕永远无法知晓了。

    裘智忽然想起另一线索,立刻说道:“当时王仲先被打晕,昏迷了一整晚,我怀疑他被人下药,这药很可能就是四儿给张澜生的。”

    四儿是勾栏里的小厮,混迹三教九流,有****不足为奇。

    刘通判神色微变,赶忙说道:“四儿屋里确实搜出了几瓶药,我回去让大夫看看,是否有****。”

    朱永贤回想起裘智先前纠结的问题,不禁问道:“张澜生认识谢月朗在前,还是认识四儿在前?”

    王府尹迟疑片刻答道:“据张澜生的家人和同学所说,他平日里洁身自好,不喜寻花问柳,而且与未婚妻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第29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