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季玉季玉 第9节

季玉 第9节(3/4)

作品:《季玉



    “……嗯。”

    第39章

    那年重阳和父亲登高望远,耳边听着父亲对我的殷殷期许,心里满是想要做一番大事的豪情。那时我尚不到二十岁,却不靠家里的权势,只靠自己的才华努力考取了进士。考取进士之后,再加上家里的权势,父亲良好的人脉,未来已经可以说是一片坦途了。

    父亲又说我性格太过傲气,目下无尘。这样恐怕做了官会吃亏,须知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无论其人是何身份。我虽听了,也没往心里去,我当然知道怎么用人,虽然心下不一定瞧得起,但是如何让他们忠心办事我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了。

    接下来风云变幻,我还没有等到皇上的授职,家族却已经获罪了。在朝中有官职的人全部秋后斩决,其他的男丁流放了,女眷全部贬谪为奴。我本该是流放中的一个,却如同女眷一般,被贬为奴了。据说这还是秦王殿下的恩典,我倒从不知道,被贬为奴什么时候成了恩典了。

    只是数年之后,我在查找亲人的时候,知道那些流放的叔伯兄弟还未到达目的地,就全部死在了路上。我不知道是谁下得手,无非那几家罢了。我的母亲和姐妹,也早在圣旨下达的第二日,自杀以保节了。

    我原本也该死的,只是父亲临走前交待我,无论受了什么委屈,也要活下去,要把顾家的血脉传下去。我自己也不想死,无论受了什么委屈,我都活下去,我要报仇。

    不仅是对赵王,对做赵王忠犬的那些人家,还有那个糊涂的皇帝,以及伪善的秦王。若不是秦王逼着父亲表态倒向了他,若不是秦王在父亲被他牵累时为了自保一言不发,我们家何至于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他如今竟然还敢来卖好,说什么我被贬为奴全是他的恩典?

    刘家和我家一直关系不错,在朝中守望相助。可就是那个色欲熏心的小的,妄图让我做他的娈 宠。而那个投向赵王的老东西,在想杀我不成之后,直接毁了我的名誉,让我成了他儿子的“房里人”。一家子都是禽兽。

    一年又一年,秦王只是派人来跟我说要我暂且忍耐。而那刘家子,在折服我不成之后,又找到了折辱我的新的法子,买了四五个肮脏下贱的男 娼和我同住。

    我在刘府中几乎是动弹不得。刘家的人我不能信任。而秦王的人,我也只是能用,而仍旧不能信。在这刘府的后院里,我竟没法培养一个心腹。

    然后一个据说像我的孩子被买了进来。我开始也只是晒然一笑而已。像我?一个贫苦出身,没读过一天书,还进来当男宠的人会像我?

    直到我见了他,才发觉他真的有点像我。除了相貌,还有眉宇间的一点不甘心,以及与之相反的,太过平淡平和的神情和目光。的确是有些像我。

    我看得出来,他绝不情愿当这个养尊处优的男 宠。即使他总是低眉顺眼,沉默不语。他不与这院中的任何一个人来往,表明他不愿和这些男 宠扯上关系,这是他对自己现在的身份的一种无言的拒绝。也只有那傻子才会认为他柔顺体贴,安静听话。

    只这一点,我想我可以试着培养他,让他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成为一个可用之人。他的聪慧倒让我有意外之喜,不过聪慧也说明了,他不是愚忠之人,可用,却不可为心腹。在这方面,我倒宁可他是个笨人。

    不过父亲说得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虽然不能引为心腹,但是仍然会有他的用处。之后琴棋书画什么的,我都教了他,他对美的东西有种敏锐,就如他培育的花一样,书画他竟然学得都不错。若不是我亲自教的他,都难以相信他原本是个目不识丁的白丁了。怕是相比于当年有“神童”之名的我,他也分毫不差。

    那么大的年纪进学本来就晚了,何况他学得时日也短,就处在这腌臜地方,还要时不时的承受“宠 幸”。他的确让我刮目相看,不为他的聪慧,而是为他的心思深沉。怨恨也好,学业有成的得意自满也好,他从头至尾没有流露过丝毫的情绪。他真是十几岁的平民少年吗?若不是早就查探到他刚来的时候手上有劳作的硬茧,若不是知道他是真得得到了“宠 幸”,若不是查到那对夫妇的确是他的生身父母,我就该怀疑他是不是哪家派来的探子了。

    秦王只是一再的让我忍耐,却不作为。我摆脱现在的困境也好,将来报仇也好,也只能靠自己。对那个号称对我钟情的人施了些手段,好在多年下来他总算也放下了对我的警惕,得到了一点蛛丝马迹的线索,再加上我自己的推测,把结论告诉了秦王。若是如此他还不能派人找到证据,扳倒刘家,那还真是废物之极了。

    后面一如我的预料,在脱身前我多要了几份身份文牒,秦王以为我要安排身边伺候的近人,也没有多问什么。

    只是林季,也就是现在的念韶,竟然多要了一份身份文牒。我看得很清楚,他对那个小厮虽然还不错,但远没有到那种心腹的程度。为何会多要一份呢?

    之后我才知道,竟然是祺玉。我真是说不出的失望。他竟然沉迷于男色。在自身还不安全的时候,竟然还带了那么一个一看就招祸的东西。

    之后刘府大火,然后覆灭。我暂时在秦王的羽翼下暗中做些参赞之类的事情。也为将来做些准备。

    既然有了祺玉,我就只能把这个人也攥在手心里,以免之前付出的心力都成了白费,给别人做了嫁衣。所以我暗中赎出了兰生,据查祺玉和他关系很好。他倒不像祺玉那么张扬讨厌,我也就把他带在身边,让他随身伺候我。

    另外林季的父母,我也把他们安排到了某处,又置了几亩薄田,足够他们生活的。

    至于要把林季派什么用场,我还没有思虑好,用得到的时候,再计较也不迟。

    第40章

    等到刘家的事情平息了下去,新闻变成了旧闻,我便向秦王请愿去了乐城。名义上是说,我一直留在他身边太扎眼了,而且也便于 秦王的行事。而且我出去为秦王筹钱,拉拢官员,相比来说没有别人去那么引人注目。秦王一听便答应了。

    实际上,我也有我的考量。

    毕竟一来,秦王近人的身份在这一党中是人人眼红的,我若不是帮他拿下了他一直无可奈何的刘家,凭我凋零的家世和极难听的名声,也是不可能的。我一直留在他身边,会有诸多掣肘。却又指望不上秦王那个只知用人,却最惯过河拆桥的人。

    二来,则是天高皇帝远,离他远了,我才好背着他做事。培养自己的力量,并且实施我的报复。

    秦王给我选了门亲事。是个秦王派官员的不受宠的庶出之女。知道这也是拉拢监视之用,我无可无不可的应了。顾家已经无别人了,即便是没有她,我也会纳几个女子,以便传宗接代。

    去了乐城之后,我知道林季考了秀才。连祺玉那个上不了台面的人,也被他调教的有了些用处。这林季不错,调教人的手段也高明。让个只知享乐的蠢材倒成了个经商的人才。而且他也会用人,自己在家读书,结交士人,让祺玉为他赚钱,却不伤害他的名声。

    我很满意。

    我鼓励他接着去考举人,至于祺玉,倒不妨把我要为秦王经营交给他一些,反正交给谁都是一样赚钱。何况丝绸的利润,相比于其他的如私盐,茶叶之类的,简直九牛一毛。这个人,爱慕虚荣,喜好排场,倒是好掌握。

    将来若要用上林季,他需得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身份。出身不够高,就最好能结一门好亲事。也最好没有什么断袖的丑闻。

    我深深厌恶断袖之癖,在我年少时见有人喜欢男色,便觉的厌恶。更何况后来还有在刘府的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若林季只是个办杂事的属下,他的私事我也不会过问。可他这人聪慧沉稳,是个做官的料子。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别的选择。在官场上,能助我一臂之力的,并且我还能信任的,只有这个知根知底,又受过我恩惠的林季了。其他人,即便我能收买,也是冲着秦王和银子去的,我用得,也信不得。

    不过林季现在还只是个秀才,这事儿倒还不必着急。何况既然林季这个冷情冷静的人要带一个毫无用处的祺玉离府,说明他心中当真是重视这个人的。操之过急的话,弄巧成拙了可不好。

    祺玉这个人头脑简单,离间他们甚至不需要阴谋诡计。祺玉性子浮躁,得志便猖狂,凭这一点,他们便会渐行渐远。

    用了几年的时间,我拿下了这里所有真正暴利的行业,比如食盐,比如漕运。当然,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表面上我只是个普通的富家翁。顺便用银子和秦王的名头笼络了一批官员。

    而林季和祺玉也一如我当初预料的那样,有了隔阂。林季考取举人之后,说要出去游学。他此时考进士也就是五五之数,毕竟还年轻,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之后两年,朝堂上风云变幻。赵王的母妃触怒了皇上,失了宠。然后打击赵王的进程便变得容易快速了许多。不仅是赵王一派的官员纷纷落马,甚至赵王本人也受到了训斥,皇帝命他在府中多读圣贤之书,没事不要出门惹事生非。

    我以为不会回来的林季此时却回了乐城。原本我只当看错了这个人,没想到他竟然回来了。我以为他不会回来之后,就吩咐下去,不再管祺玉的事。那些觅食的土狼秃鹰此时围上去,倒是意料之中了。

    赵王的意外倒台,使得我原本要在五年至十年之内用上林季的计划不必实施了。不过为子孙计, 若是他当了官,总会对我的子孙后辈们有些好处。

    按照我之后的计划,我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还怎么庇护我的子孙呢。他现在身世清白,又是举人,在我的掩护下连秦王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而且这人心机虽深,本性却不坏,倒是把上好的保护伞。

    我这边还在计划,他那边却已经带着祺玉跑了。除了留下了我当年的馈赠,还有西南山区某地的房契地契。我总算知道他那两年干什么去了。原来是找藏身之地去了。想必他自己也找好了后路。

    我没教过他什么阴谋诡计,只能说他这个人太敏锐了。早就察觉了危险,察觉了我对他的意图。只是他不知道,我已经放弃了原本的计划。即便他不逃,我也会把他安排到别处,把我的儿子托付给他。让他在那里考进士,做官。从此再不和他联系,以免将来事发,牵扯到他。

    我让兰生带着人去追他们,追不追得到,就看天意吧。林季这个人虽有才华,但毕竟是底层出身,没有野心壮志,没有权倾天下的豪情,亦没有为普通百姓谋福利的心愿。我虽然一直推他,他却很难被改变。这次的出走必是已经决断了,那么我强逼也不会有用。

    而且,我也拿他当了学生看待。虽然不成器,也不至于用不成,就毁了他。以他的性子不会坏了我的事,我也就没有必要毁了他。

    兰生却追到了他。看来他还是想和我谈一谈的。

    我却没什么话想说了。只把我的第三子托付给了他。无论将来情形如何,这个孩子应该是能够保全了。希望他能把我教会他的东西都教给我的儿子。但也希望我的儿子不会学得像他一般没有出息,没有大志,年纪轻轻的却只想归隐山林。

    之后,我给秦王出了主意,让他派人杀了皇帝派给赵王的几个有名的夫子。本来赵王就性情暴虐,天天咒骂那些管教他的老师。这下谁都认为是他派人干得。皇帝气急了,原本即便对赵王失望,也总有护着自己儿子的心思。这下,在愤怒之中,直接让人把他拿进宫盘问。秦王伏在赵王身边的人又挑唆他,说他母妃已经失宠,此去宫中不会有人帮他说话,必是有去无回,要不就逃,要不干脆就反了。

    然后那傻子就反了。

    然后被皇帝处死了。他的母妃亦被打入冷宫。

    听说皇帝气得大病了一场,连着一个月罢了朝。

    我的仇算是报了一半了。

    然后我把秦王的一些亲笔书信,比如提到杀那几个老夫子的信,以及其他的一些不法的证据,辗转送到了赵王的母妃和他的舅舅手里。

    因为赵王的母妃失宠,赵王已死,他舅舅家也大受打击,所以他们一时还未能够把那些证据送到皇帝眼前。

    但是秦王应该很快会发现不妥。

    我把小儿子托付给了兰生。相处多年,我也承认,他虽出身于那腌臜地方,却是个干净的人。我信他能保护好我的儿子。

    至于我的长子和次子,他们年岁大了,又是秦王安排的女人所生。我没法安排他们离开,却不被秦王发觉。那女人性妒不贤,因为对我纳妾不满,又怕失了管家大权。为了和我平起平坐,得到她父亲的支持,这些年不知送了多少银钱,传了多少消息出去。那两个孩子,要是有个万一,就陪我一起下黄泉吧。

    秦王很快就派了人来,手段也仍是那些手段,拿了我的家人,要我交出那些账本和信件。我想我交出之后,也会如刘家一样,被杀人灭口,烧个精光,

    我说要交出去可以,但我有些话要交待家人,他们允了。在房里只剩下我们全家之时,提刀杀了我的妻妾和儿子,然后打算自绝。

    与其留下受辱,不如死在我的刀下。

    我已经留下了血脉,又报了血海深仇,应该可以去见父亲了。

    第 41 章

    西南山区本和京城本来就在乐城完全相反的俩个方向,我倒不担心这一路去碰到了什么不该碰到的人。所以一路上大大方方的赶路。到了乐城附近,我把祺玉和马车留在了城门外几里处的密林中。

    “我要和你一起去”,祺玉抱着我的腰耍赖。

    “我只是去探听消息,今天不一定能带着人出来。而且这些避人耳目的事情我做熟了。你去了倒容易被察觉。不如留在这里接应我。”

    而且还没有弄清楚顾韶是什么意思,若是一家子老弱妇孺都要救出,还需要仔细斟酌安排才行。所以今日的确只是去打探消息的。

    “那你需要多久?”

    我想了想,“如果没有意外,最晚在明天城门关上之前,我就会回来。若是有什么变故,你也要继续等着我,不能乱来。免得坏了我的计划。就在马车上吃睡,睡觉的时候也要警觉些。”

    “……好吧。”

    “这回的事了了,我就陪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走走看看。好不好?”

    他想了想,“无论去哪儿,无论多长时间,你都一直陪着我?”

    “嗯。”

    “如果顾韶要你去做什么事呢?”

    “那要看是什么事了。我不想做的就不做。我想做的,也会带你一起去。可以吗?”

    “好吧”,他勉勉强强满意了。

    我在他眉心亲了一下,起身离去了。乐城认识我的人太多,所以我不想也不能大白天大咧咧的出现。选了宵禁之后的时间,穿了全黑色的夜行服,亦带了漆黑的面具。

    选了一段相对较矮的城墙,用飞爪勾住城墙,攀爬了上去。乐城不是什么军事重镇,也只有城门处有人看守。倒不虞被人发现。

    宵禁之后,街面上无人行走,亦无灯光。不过我仍是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林府的附近。那附近竟然有人监视,或者说那附近果然有人监视。静静地绕行了一圈,这十来个黑衣人都埋伏在阴影处


    季玉 第9节(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